回覆列表
  • 1 # 圥鏕

    從小到大,從生到死,我們都在和“有沒有用”這個詞打交道,我們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都被父母、愛人、上司以及我們自己習慣性地劃分為“有用”和“無用”兩類。

    直到現在我都記得在我小時候和父母的三段對話。

    媽媽,我就是喜歡畫畫

    畫畫有什麼用?能賣錢嗎?

    爸爸,我想去旅行

    旅行有什麼用,能考上大學嗎

    爸媽,我想學藝術

    藝術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

    於是我慢慢知道,彈鋼琴是有用的,過家家是沒用的。上補習班是有用的,早戀是沒用的。考駕照是有用的,看韓劇是沒用的。我們以“錢權名“為標準,如果不能“最直接地應用”,如果短期內無法出成果,如果沒有“眼下能看到的利益”,那我們就不要碰那些“無用”的東西。實用主義,已深深長進我們骨髓裡。

    現在朋友約我見面,我總會習慣性的問,有什麼事嗎?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沒事就不能找你嗎?但我總想問出個究竟,出去去哪?幹嘛?有什麼用?我很忙的。最後總被我搞得不歡而散。

    我們幹一件事或參加某種活動時,首先會問:“這有什麼用?”但很少會問:“這有什麼趣”,人活到最後,有趣比有用更有意義。

    有次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好玩兒的問題,“小時候背那麼多詩有什麼用?背唐詩不能致富、不能賺錢、不能出名,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背唐詩?”一個知友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作為回答:“慢慢的,我長大了。春天,看到盛開的桃花,就明白了什麼是“逃之夭夭,灼灼其華”。夏天,跟爸媽去湖裡玩,小舟在荷葉中穿過,便知道了什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什麼是水光瀲灩晴方好”。愁了時,就想起“佇倚危樓風細細”,樂了時,就想起“春風得意馬蹄”。

    喜歡什麼就去做,我們想要的不僅僅是生存,而是生活。當我們功利的拒絕所謂的無用時,其實放棄了很多隱藏在其中的“大用”,看些無用的書,做些無用的事,那到底什麼是有用?什麼又是無用?其實當你真正投入其中,無用也會變得有用。做一個有趣的人,比一切優秀都重要。

  • 2 # TwodogYU

    小時候沒那麼多要求,所以一點點小東西也會讓自己開心不已,你只需要做好一個天真爛漫的孩童就行。

    長大了,你多了許多職責,兒女,職員,父親母親……一份職責一份義務做好每件事,心事多了,怎麼開心的了

  • 3 # 我的真心不是隨便付出

    小時候都是每個人最美好的回憶,無憂無慮

    可長大了,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小時想像的那麼天真,那麼實在,《我實在、可你裝》現實不是想像那麼完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撒的草籽什麼時候施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