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仔闖天下

    百度與12月2日釋出了2016年年度搜索報告,除了年度熱搜榜、年度文娛榜和年度現象榜這三大母榜單之外,還包括十大關鍵詞、十大流行語、十大熱門應用等26個子榜單。

    除此之外,愛奇藝、攜程、新浪微博也位列其中。而讓人稍有意外的,WIFI萬能鑰匙竟力壓各實力App,擠進了十大熱門應用中。

    以App Store為例,根據ASO100的資料顯示,近一年WiFi萬能鑰匙在總榜(免費)的最高排名為Top1;最低排名為第67名。

    對於2016年年度搜索報告,百度方面稱,百度沸點榜單整合了16億人在2016年1月-11月,使用百度資訊流、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手機助手、百度手機輸入法等多個產品的資料,基本能夠呈現出在過去一年來,網民乃至絕大多數華人的“喜怒哀樂”。

  • 2 # 體壇老大叔

    首先說明一下,BAT幾乎就佔據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因為除了自家本來的原有產品,還有各種投資和收購的公司。幾乎可以說行動網路APP各行業的前三名都可以看到BAT的影子。

    那麼誰的軟體下載量多呢?本人認為是騰訊。因為百度和阿里的核心是搜尋和購物,但騰訊是社交,而且騰訊以社交為基礎開始了手遊,而手遊也帶來了巨大的下載量併成功使原有社交使用者成功變現。

  • 3 # 冷色的焰火

    B=百度、A=阿里巴巴、T=騰訊,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三大網際網路公司首字母的縮寫 。如果說軟體下載量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騰訊,阿里的軟體不是很多主要就是購物那幾款而且淘寶幾乎涵蓋了其他的,一般只要有淘寶和支付寶就夠了,百度的話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需要下載的。騰訊就不一樣了,他的軟體很多除了交流軟體QQ,微信他還有很多的遊戲,酷跑,王者榮耀等等就會下載很多

  • 4 # 壹碗情工作室

    很多人說網際網路是個江湖,江湖變幻莫測,風起雲湧,永遠充滿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有人成長起來後就一直屹立不倒,有人運籌帷幄,異軍突起。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的位置,毫無疑問是屬於百度騰訊阿里的,但在它們之後,哪家公司能進巨頭之列?現在呼聲最高的應該是京東、360以及小米。

  • 5 # 數碼淘客

    BAT三巨頭在大力佈局O2O

      近日,阿里巴巴自前不久投資新浪微博後以2.94億美元入股高德軟體,成為高德的第一大股東,藉此完成了生活服務O2O全產業鏈佈局。另外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百度、騰訊分別以百度地圖和微信為核心打造自己的競爭力,也已經在O2O領域佔據了有利地位。和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大網際網路巨頭相比,以大眾點評和美團網為代表的中型O2O企業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但從長遠來看,品途網認為現在以獨立自營為主的大眾點評和美團網將往平臺方向發展,會和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形成直接競爭關係;受制於巨頭在入口、支付和路徑指引等方面的優勢,大眾點評和美團網的未來發展前景將面臨巨大考驗。

      百度:以地圖為核心打造O2O競爭力

      以搜尋起家的百度在2008年上線了百度地圖,開始了對O2O的佈局。2009年8月,百度和新京報合作組建了北京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京探網。2010年10 月,百度有啊生活頻道測試版上線;2011年4月百度有啊轉型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同年12月百度把有啊分拆獨立運營,改名愛樂活。2012年3月,百度聯合投資機構建立的愛樂活新版正式上線。2012年9月,百度地圖正式向本地生活服務轉型,緊接著10月,百度宣佈分拆地圖業務,成立了LBS事業部。

      整體來說,由於百度的O2O戰略前後發生多次變化;雖然佈局較廣,但成效一般。2013年2月,百度曾上線自營團購業務,但由於效果一般很快關閉;緊接著3 月,發展受挫的愛樂活也轉型電商導購網站。品途網認為目前在O2O領域百度可以依賴且能夠依賴的產品是百度地圖,其在使用者數量和使用者體驗方面比其它地圖有一定優勢;而且地圖是移動端重要的入口之一,可以基於它打造生活服務平臺,未來百度的O2O重心將由此展開。

      阿里:入股高德地圖,完成O2O全產業鏈佈局

      阿里集團於2006年收購口碑網,開始佈局本地生活服務O2O領域。2010年3月淘寶聚划算平臺上線開團,同年10月聚划算宣佈進入本地化服務市場。 2011年後,阿里集團逐步把口碑網併入淘寶本地生活,並在2011年7月領銜投資了團購領先企業美團網。2012年,阿里集團確定了“生活在淘寶,購物在天貓”的戰略,2012年7月阿里集團進行了架構調整,聚划算升級為事業群,加大引進獨立團購網站的力度;10月,淘寶本地生活推出地圖搜,彌補其在地圖方面的弱勢地位;11月,阿里集團宣佈戰略投資丁丁網,增強其線下能力。

      2013 年以來,阿里先是在業務架構調整中把聚划算和本地生活設為獨立事業部,接著又增持丁丁網和入股高德地圖,加上被廣泛使用的支付寶,阿里巴巴正式完成了 O2O全產業鏈佈局。品途網認為從實力來看,阿里巴巴的O2O能力在三大巨頭裡面最強。未來阿里巴巴會以支付寶為中心,在PC端依靠聚划算和本地生活,在移動端加強和高德地圖的合作,並且不排除阿里巴巴未來會繼續透過收購來增強自己在O2O領域的實力。

      騰訊在2008年上線了QQ電影票,開始涉足本地生活服務領域。2010年10月,QQ美食的推出表明騰訊加大了對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的投入力度。 2011年,騰訊投資了團購網站高朋網和F團,總投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2012年6月,騰訊正式推出微信會員卡,大力吸引包括本地生活服務商戶在內的線下商家入駐;11月,騰訊收購餐飲CRM企業通卡,增強其技術及線下能力;12月,微信聯合高朋網推出微團購,並計劃逐步和財付通打通以形成O2O的閉環。

      2013 年1月,F團、高朋網和QQ團正式合併,新高朋網成為統一品牌。可以說,騰訊在團購業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和資源,但並沒有取得理想成績;而且和百度一樣,騰訊的戰略也反覆變動,旗下的團購業務在團購競爭格局中越來越被邊緣化。目前,騰訊O2O的重心落到了微信上,以微信為中心來全面整合旗下的O2O資源;品途網認為,憑藉微信在移動端的強勢,加上自己的財付通和搜搜地圖,騰訊在未來的O2O競爭中處於上風。

      大眾點評和美團網等中型公司:將遭遇三大巨頭,生存壓力巨大

      大眾點評和美團網是獨立自營O2O的典型代表,在O2O領域有較強實力。大眾點評憑藉10年深耕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積累了龐大的商家數和使用者數,無論是百度旗下的百度身邊、阿里旗下的口碑網、還是騰訊的QQ美食在資訊點評方面都不敵大眾點評;擁有資訊優勢的大眾點評成為網民消費決策的最重要參考之一,樹立了一定的競爭門檻。而美團網作為團購行業的先行者,其強大的線下能力非巨頭能夠輕易複製。三大巨頭在生活服務團購領域都有佈局,但實力方面差距很遠(阿里旗下的聚划算主要是實物團購,生活服務團購較差)。

      但和大眾點評和美團網相比,阿里和騰訊在O2O關鍵的支付環節有自己的產品,特別是支付寶大眾點評和美團網的第一支付渠道。而在地圖入口方面,大眾點評和美團網也沒有相應佈局。地圖除了會是移動端的重要入口之外,也會承擔“路徑指引”的作用,而且基於地圖本身也可以打造生活服務平臺,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大眾點評和美團網形成截留。而且,對於大眾點評和美團網,以後要想進一步發展壯大,達到所謂的千億目標,就必須向開放平臺轉變;而一旦做開放平臺,勢必會和三大巨頭形成直接競爭關係,在資金資源方面大眾點評和美團網顯然都處於下風。

      目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馬太效應”日益明顯,中型公司崛起的難度正在加大。目前,三大巨頭大肆進行收購,有一定實力的O2O企業會成為它們的目標,相比以前巨頭自己直接去複製是一個進步,但這樣情況的出現確實是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無奈現實。對於大眾點評和美團網這些中型O2O企業來說,一方面要克服自己資金短缺和使用者流失的問題,另一方面要防止教育本地商戶後成為給巨頭做嫁衣的悲劇。大眾點評和美團網面臨著三大巨頭的競爭壓力;儘管如此,品途網依然看好以大眾點評和美團網為代表的中型O2O企業的發展前景,這個領域也將很可能出現獨立上市的企業。

    BAT三巨頭來歷?怎麼三個大佬走到一起去了三巨頭BAT三個創始人中,一個出生在中原大地,具備了晉商所留下的所有特色:專注、連續、低調、保守;一個出生在中部,具備開放式思維。一個出生在祖國最南方的珠三角,其思想中充斥著生意人的思維,做事情率性而為,其企業文化就是賺錢。前一段時間,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有個說法,就是要當老大必須是天蠍座才行,理由是BAT三大巨頭中,李彥宏和馬化騰都是天蠍座。不過,馬雲可是天秤座(這好歹也給老冀一點安慰)。最近有位網際網路的朋友給老冀投了一篇稿,這位朋友另闢蹊徑,從地域的角度來看巨頭們的風格,大家看看他說的是否有理。為什麼百度在北京、騰訊在深圳,而阿里巴巴卻在杭州?藉著這樣的思考,我想談談BAT中國網際網路三巨頭的經營理念和地域文化對創始人的影響。(鈦媒體注:還可參考此前鈦媒體文章:《網際網路三城記之:阿里巴巴為何選擇杭州》)從地域分佈上來看,這三家企業一個坐落在環渤海經濟圈,創始人是北方人;一個坐落在商業繁華的長三角經濟區,創始人出生於長三角;另一個坐落在思想開放、創新活躍的珠三角,其創始人也生於此。從地域分佈的角度看這三家企業和他們創始人的關係,不僅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在他們身上的烙印,更能看到他們所在區域的商幫文化對他們的影響。三個創始人中,一個出生在中原大地,具備了晉商所留下的所有特色:專注、連續、低調、保守;一個出生在中部,具備開放式思維。一個出生在祖國最南方的珠三角,其思想中充斥著生意人的思維,做事情率性而為,其企業文化就是賺錢。其實用一句話分別總結這三家企業:阿里巴巴是一張網,百度是一條線,騰訊是一箇中心多個點。最近這三家公司都非常火,尤其是最近百度收購了91,這次收購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一個巔峰,估計以後很難再有超過這個價格的併購了,除非是百度把360收了,或者是騰訊控股了小米,當然這都是玩笑了。這次百度收購91把整個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收購潮向前推了一把,這次的收購徹底點燃了人們的神經,前不久阿里收購的企業,騰訊的收購案都被翻了出來。投資策略阿里近兩年投資了美團網,丁丁優惠,高德,微博,窮遊,陌陌、uc等企業,有人說阿里是蜻蜓點水,貌似哪個投資都沒有深入進去,但是全部是圍繞資訊流,支付流和物流這三個流編織的網而展開。再看百度的投資,不管是去哪兒,愛奇藝還是10年前的hao123,點心、千千靜聽(雖然已經沒有多少使用者了),包括最近熱點91無線,百度的投資策略更多的是圍繞著流量展開,百度的投資都是控股型、甚至是全資收購,無一不顯示出百度的佔有慾和王者思維。我們再看看騰訊的投資物件:熱酷、Riot、網域、遊戲谷、同程網、 好樂買、柯蘭鑽石、高朋、易訊、藝龍、樂蛙科技、買賣寶科技、金山軟體、 華誼兄弟、Discuz、財新傳媒等,不只在國內進行投資,還涉足俄羅斯、日美韓、東南亞等國家,甚至企鵝還做起了lp,透過這些被投資的企業可以看出騰訊的投資策略貌似是全面開花,除了一些作為戰略方向的防禦、阻擊之外,更多的是率性而為。經營策略說完三家企業的投資策略再看這三家企業的經營策略。馬雲在阿里巴巴的整個經營策略就是兩個字:整合,即在馬雲的帶領下,阿里巴巴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面基礎工程由阿里巴巴來提供,大家在這個體系內進行有效協作,可以說阿里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地位不可撼動,與其說淘寶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不如說馬雲為阿里巴巴打造的這個商業生態系統才是這個系統真正的核心。馬雲真正想做的事情,就是構建一個生態系統,大家無論是定位為大象,還是定位為螞蟻都要在這個生態系統裡面生存,既然生存就要服從這個生態系統的規則。馬雲在搭建好了這個天網生態系統之後立刻去打造了另外一個生態系統:更大的國家級的基礎工程地網。再看百度的經營策略,依舊保守。在李彥宏的世界裡,只要是有流量能做的事都是自己做,能讓使用者留在自己地盤上的時間越長越好,包括在垂直領域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流量就儘可能地不對外流出,所以百度一開始就圍繞著自己流量好好地玩,在PC端,百度打造了不可逾越的護城河。百度貼吧,中國80%的流行詞彙誕生在這裡;百度百科在普通群眾眼裡就是官方解釋的代名詞;百度知道是一般人獲取答案的第一途徑;百度文庫是國內獲取一般文件材料的第一選擇;地圖、翻譯……百度注重流量的專一性和連續性,從技術思維出發,流量為王。當自己做的不夠好,或者第三方公司做的事情會影響到百度的核心——流量的時候,百度才會出手,並且百度出手的底限是控股,最好是全資收購。最後我們看看騰訊的策略,騰訊的策略跟百度看起來很像,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從來不收購,就像大家一直在說騰訊是抄襲之王,其實深刻研究騰訊經營策略,就是四個字:產品為王。不能不說騰訊公司有中國最牛的兩個產品經理,10年前的馬化騰做了一個NB的產品QQ,這款產品在造就騰訊的輝煌的同時,也掩蓋住了另一個NB的產品foxmail和他的產品經理張小龍,所幸的是張小龍在十年之後攜一款中國網際網路產品史上最爆款的產品微信又回到了大眾視野。騰訊雖然被戴上了抄襲大王的帽子但是細研究騰訊的每一款產品都可發現其創新的部分,尤其是在使用者體驗上面,每款產品都做到了極致。雖然是抄襲,但是每款產品都做的比原創在某些核心功能上更突出,就拿騰訊的看家產品QQ來說,QQ的檔案傳輸功能不知道優於MSN多少倍。舉個小例子,MSN或者其他即時通訊產品在進行文件傳輸的流程是這樣的,北京這邊跟上海那邊進行文件傳輸,就是靠北京和上海進行傳輸。但是QQ是這樣做的,在傳輸過程中,QQ會首先檢索上海或附近有沒有同樣的文件在傳輸,如果有,直接從上海傳給使用者,而不是從北京傳輸過去, 僅僅這一項使用者體驗就優先其他很多。在PC端騰訊的策略其實就是沒有策略,只不過是有了QQ這個超級入口,才讓我們所有網際網路需求基本都可以透過這個入口獲得,可怕的一站式服務也只有騰訊在中國做到了。聊天用QQ;郵箱有QQ-mail,而且明顯優於國內大部分郵箱服務;社交有QQ空間,在人人網使用者流失的情況下,QQ空間堅挺依然;門戶有騰訊網,這個最初依靠QQ彈窗成長起來的門戶最終訪問量超越了新浪;騰訊微博也是因為有了QQ的支撐,最後能夠堅持下來。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組織流程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創始人的性格特點則決定了企業的特點,地域文化特色對人的性格特點及其經營管理理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潮汕商人的馬化騰和他的同鄉中國前首富黃光裕的經營投資哲學,甚至和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投資經營理念有頗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率性投資,從點出發,進行多元化投資。晉商典型代表李彥宏和晉商投資理念更是如出一轍,圍繞產業鏈做文章,這個在《喬家大院》中尤為突出。作為浙商的代表,馬雲的經營哲學和投資理念是整合思維,從開始聚起十八羅漢到整合幾十萬的中小賣家上淘寶,全部是整合思維。從這三個人背後的商業環境和其創造的企業文化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對企業經營管理起著決定性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根廷精品自由行,請教必遊景點和必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