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查哩老師

    十多年前,出國留學英國,在那邊特別想念家長的好吃的。

    嘗試過英國當地的一些中餐館,發現都是廣東福建和香港人在做,而且味道跟我們東北菜完全不一樣。於是就越來越想念東北菜。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個巴基斯坦老哥開的店裡看到了他們不要的雞架,這可把我興奮壞了。因為在英國,雞架沒人要,都是扔了,或者粉碎做寵物飼料。跟老哥一聊,老哥知道我吃雞架,立馬給我從後面端出來一盆。都給我了。千萬道謝之後,我回家,分袋裝好放冰箱。足足有30多個雞架啊。當天動手辣炒雞架,並且喊來了三個瀋陽好兄弟一起分享。我們喝著啤酒,吃著雞架。聊著聊著,最後我們都哭了。那個時候網路不普及,跟家裡聯絡少,機票貴,都不捨得假期回家,大家都想家了。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四個瀋陽哥們就一個菜,辣炒雞架,喝酒喝出了家鄉的味道。

  • 2 # 一樂一家親

    大家好,我是咸陽涇陽人,我們家鄉的菜,讓我至今難以忘懷的涇陽讓餄,這道菜又稱現代午餐肉,他做法就是用涼饅頭揉成饃花,五花肉末 生薑末 蔥末 薑末,打雞蛋攪拌均勻,攤雞蛋餅,將餡兒裹裡邊成型,上籠蒸熟切片即可。家家戶戶過年都必須做的。席面上,也必須有的一道菜

    還有一道大雜燴,裡邊有紅薯塊 丸子,黃花菜,木耳 黃燜雞

  • 3 # 菜鄉春曉

    記得小時候,吃什麼菜都香,都好吃,自己院子裡種著黃瓜,菠菜,西紅柿,芹菜,韭菜,豆角,門前還有香椿樹,冬天還有白菜,蘿蔔,那個時候不用去趕集買菜,自己家種的菜吃不了,左鄰右舍的分一下,口渴了來到園子裡,摘個西紅柿吃,拿種味道好美味!冬天媽媽燉半鍋白菜可香了,多少年過去了,那記憶中兒時的味道那麼香,閒下來經常回憶那段美食,好幸福!

  • 4 # 使用者遠方的風

    讓我有過深刻記憶並常常回味的不是家鄉菜,而是和父親吃過的一頓飯。

    那是七十年代中,我知青返城調回城裡,從黑龍江坐綠皮火車一路風塵清晨六點多到達目的地

    走出車站,清晨的風有些涼意,我下意識的整理好衣服和行李一抬頭卻發現爸爸站在面前,真是意外,我在信中沒有提坐那斑車次,可爸爸卻猜到了,也接到了我。爸說,餓了吧一起吃個飯在回去。那時候生活不是很寬裕,我堅持回家吃飯。爸爸笑著說,今天爸請你想吃啥都行,爸有錢只要你說話。

    我說那就吃點熱乎的吧。我和爸在站前一個小歺館,點了二碗混純和酥餅一盤炒素菜,爸非要盤肉菜我沒讓,吃飽就行能省就省吧,還一大家子哪。

    在農村四年,我只回來過一次,不是不想家,是不想給家裡添負擔,我是家裡長女,還有一妹二弟,母親在我十歲時因病離世,爸在我上初中時娶了繼母,弟弟們都小繼母一直在家代孩子,父親一人養家,我在農村知青幹一年只能賺到口糧沒有結餘,所以不想回來添負擔

    爸也曾去過農村看過我,但大家都回去過年了,留下寂寞孤獨的我心裡真的很難過好在那時我被選派到學校做了民辦教師,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爸覺的愧對女兒,總想用某種方式來補償,我心裡都明白,還頓飯雖然沒有美味佳餚,卻飽含深深的父愛,和濃濃的親情,是我一輩子足夠回味的記憶。

  • 5 # 衡東土菜廚師鄧文亮

    衡東土菜, 是以本地所產土、畜產品為主、副料,用傳統的烹飪方法制作,亦為人們日常食用,具有獨特地方性口味菜餚。 它,傳承亙古,繼往開來。既融入博大精深的湘菜菜系,而又強烈地突顯鮮、辣、美、便的地方特性,始終保持綠色環保、鄉間土味的優良品質,以香色俱佳、美味可口、營養保健而譽滿三湘、蜚聲湖廣。湘腰席八大碗等一批傳統喜筵菜式,深刻提示了古楚食文化的深厚底蘊;三樟黃椒、南灣豆油、草市豆腐、真塘魚則強烈體現出"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個物產造一方福"的地理優勢;而衡東土頭碗【七層樓】,樸辣椒炒仔雞,楊橋麩子肉,酒糟扎魚,黃貢椒炒羊肉,芥菜炒牛肉,衡東棋子肉,草市豆腐,《石灣脆肚》、《新塘削骨肉》、《黃鱔炒蛋》亦是人們提升生活品味的理念創新;嫩炒紅薯葉,水煮幹馬莧成為人們健體養顏、迴歸大自然的時尚追求...... 值此中國湖南.衡東土菜文化節之際,我們的初步收集整理了兩百多道根植於本土、盛傳於民間的家常土菜。並在這紛繁競放的百花園中,擷取出二十朵奇葩,編成畫冊,奉獻予諸君。 願"衡東土菜"之花,開在您的心田,吃出你的品位,健康得口福而綿長。

    【衡東土菜標準15道菜品】

    衡東土菜土頭碗

    衡東棋子肉

    草市水豆腐

    大浦血米鴨

    衡東脆肚

    黃貢椒炒羊肉

    芥菜炒牛肉

    酒糟扎魚

    樸辣椒炒仔雞

    青貢椒炒潦菜

    鱔魚炒雞蛋

    新塘削骨肉

    楊橋麩子肉

    豆渣雞蛋餅

    神曲米餅

  • 6 # 佛山小陸

    說起家鄉菜,有過濃濃回憶有跟很多,記憶中有釀菜,釀豆腐,釀苦瓜,釀柚子皮,釀蘿蔔,釀辣椒,釀水豆腐,釀茄子等等,還有廣西扣肉,白切雞!

  • 7 # 辣妹子哥

    每個人都會對從小吃到大的菜記憶深刻,即使離開家鄉去外地拼搏,也會惦記小時候的味道,因為地方的美食已經不完全是美食了,而是兒時的回憶和期盼!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吃到的家鄉菜就是酸菜,無論是燉還是炒,怎麼做都百吃不膩,即使天天吃也不會覺得煩!

    因為它已經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裡,滲透到肌膚裡,就連我們的性格里都有著地域文化的特徵,美食的侵淫已經不是單單味道的吸引和洗禮,而是一直地方的特色飲食文化和習慣,它無時不在,時刻影響著你,即使我們從家鄉到了城市,仍然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難以忘懷,很多人都有一種夢想,功成身退之後可以報效家鄉的父老鄉親,雖然很多人也不一定完成這樣的使命,但是故鄉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切又與家鄉菜有密切的關係。離家數載,甚是懷念家鄉菜,那一道鍋包肉足以忘卻所有的煩惱,再來一鍋殺豬菜,讓你魂牽夢繞!家鄉菜,總是想家,想念家鄉!

  • 8 # 慧妹日常記錄

    你好!我來自廣西:說到家鄉菜,最懷念的就是家鄉的(豬肉扣肉)和(羊肉扣肉)每逢年過節都會做的,酒席上必出的兩道菜主菜。

    豬肉扣肉:皮脆肉香,每年回家爸爸都教我做,可是怎麼做都做不出爸爸的那種味道。

    羊肉扣肉:跟豬肉扣肉一樣的做法,只是放的配料不一樣,也是皮酥肉香啊!做羊扣難度會比較大一點,酒席上的羊肉扣基本上沒什麼羊騷味我不是廚師,這兩道菜我沒辦法介紹做法。

    這兩道菜回味無窮啊!看到就想吃

  • 9 # 如意廚娘

    記憶深處的家鄉菜是一道醃泥螺。

    小時候家住在海邊,記得是星期一的下午放假,正好趕上了潮水,一群小女孩吱吱吱喳喳的去趕海。

    我揹著一個軍用書包,包裡裝著一個麵包和一瓶汽水,從家走到海防壩要走一個小時,而從海防壩走到走泥螺的淺灘又要一個小時,是在沒過腳背的水裡走一個小時,腳都被海水泡白了。

    開始跟著大家走的挺有勁的,可走到淺灘就已經累的沒勁了,周圍的小夥伴都紛紛拿出來自己的口糧補充體力。

    和我同去的姐妹倆,她們沒有吃,先揀了一瓢泥螺,真的是家裡舀水的大瓢,撒上鹽,醃好之後,從囗袋裡拿出玉米餅子配著吃,看吃相她們應該很餓了,看的我心裡有些酸。

    那天的泥螺並不多,我揀回家的醃好之後只有一大碗,但還是被誇的有些得意。

    第二天上學,才知道那姐妹倆被揍了,她們的媽媽看她們揀的泥螺太少,認定她倆太懶貪玩沒好好幹活,掐的胳膊紫了好幾塊。

    她們家三個孩子,老大是男孩,家裡好吃的都是哥哥吃,什麼活都支使姐妹倆幹,用她媽媽的話說,男孩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女孩早晚是人家的,能幫家裡幹活就這幾年。

    那是重男輕女感觸最深的一次,每次吃泥螺,就想起她們姐妹捧著瓢,就著玉米餅子的樣子,事隔多年,再也沒遇見,也不知她們在家鄉可好?

  • 10 # 使用者光羽佳茗

    #漢中美食記錄#漢中的漿水菜真是太神奇了,由於疫前失業,手頭經濟比較拮据,男人面子重,女人臉比較厚,死纏爛打,在超市裡面用五毛錢買了一小捆,人家要扔的芹菜,同時又撿了一些,人家不要了的包包菜殼子,經過這麼一番遵古炮製,作出一桶,黃燦燦的槳水菜。用幹辣椒一炒,味道美妙無窮,就連湯水也讓我吃的乾乾淨淨。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盡其用人盡其力,這才是天之道。感謝省總工會疫情期間發放的解危舒困費,給我經濟幫助,感謝槳水菜,給我生命持續的張力。愛死你了,漿水菜!

  • 11 # 朝氣蓬勃的花蕾

    記憶最深的家鄉菜是14歲長身體那會最喜歡吃的魔芋炒辣椒和豬油渣炒辣椒️,一日三餐百吃不厭。現在回老家偶爾也會做來吃,可是吃不出那種味道了……

  • 12 # 清風笑0551

    一個在外漂泊的遊子,就像《舌尖上的中國》中所說:“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自2000年來安徽大學求學至今,我已在外地生活18年了,18年的時間,很多人、很多事早已在記憶中漫漶不清,獨有老家太和的美食,一直縈繞我的舌尖、心頭。

    說起家鄉的美食,最難忘的自然是香椿了。香椿,一聽一看這名字,便覺得有種唇齒留香的風味。這道菜在我的家鄉太和,可謂家喻戶曉。香椿雖模樣普通,卻清香爽口。平日裡,家庭宴會或朋友小酌時,來上一份香椿系菜餚,早已成定俗。

    小時候,外婆家旁邊有兩棵香椿樹,樹幹雖高大粗壯,但模樣卻不“標緻”,混在樹叢中,若是不識,怕是很難認出。到了穀雨時分,香椿就可以採摘了,《太和縣誌》上記載,上乘的香椿“肥嫩、香味濃、油汁厚、葉柄無木質,清脆可口”,那是一點沒錯的。在幼時的記憶裡,香椿那黑油發亮的模樣,那光滑如綢的葉子,那清香撲鼻的口感,一直是我難以忘懷的美食味道。

    太和是全國書畫之鄉,也許是沾了些文氣的原因,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香椿就已是皇家貢禮,清代時又被御封為“貢椿”,成了貢品後,香椿從此多了一種別樣的意義。這就好似人穿了龍袍,除了身份高貴外,還會讓普通百姓產生諸多聯想。

    香椿不像有的菜,用料講究、烹飪獨特。它的吃法很多,炒、拌、蒸、醃都可以,能變幻出多種風味。在老家,自己最愛吃的是香椿炒蛋和醃香椿。做香椿炒雞蛋時,先把香椿切碎,將雞蛋打在碗內,倒入香椿拌勻,待炒時,再加些鹽和香油等佐料,油熱後,倒入鍋內炒熟後裝盤上桌。翠綠的香椿,金黃的雞蛋,此時的這道菜看上去,儼然是飯桌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醃香椿要選在穀雨時分,每逢這個時候,外婆會用竹竿把它摘下來。用沸水稍燙,下鍋翻炒後,撈起來,用冷水沖涼,再用鹽水泡在罐子裡。吃的時候,撈出來切細,加料拌勻便可上桌。這時,最好的吃法是,掰開一塊大饃,用筷子把醃香椿夾在中間,一口咬去,滿嘴清香四溢。

    還有太和板面,味道也是超讚的。在老家太和,做板面最棒的當數華中板麵館,老闆口氣挺大,竟將麵館冠以“華中”字樣,不過,他到底是胸中墨水稍淺,自然不知道,安徽是屬於華東地區的。可家鄉人倒也不顧及這些,只因他家板面最為地道,紅紅的湯料,綠綠的菜葉,再添上一兩個滷雞蛋,讓人食慾大增。據說,不少板麵館在湯料裡添了大煙殼(即罌粟殼),所以才香味撲鼻,現在想來有些後怕,好在那時並無人吃麵出事。

    家鄉菜,無論是哪一種,總會讓你思鄉之情陡然而生。唐代的韋莊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原因無他,只因一朝回家鄉,美味終難捨。

  • 13 # 誰還不是小仙女com

    我是汕尾人,碣石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當然個人比較愛甜食,首選當然是五穀湯啦,這種湯喝起來不會膩,很清爽,裡面營養也很足好幾種料,具體忘了什麼料,如果大家有機會去一定要去嘗試一下,說不定你也會愛上它,如果來我們哪也可以來找我玩,當然,僅限帥哥美女!

  • 14 # joke對胡哥

    血鴨做法比較特別,挑最生猛鮮活的鴨一刀劃入頸下,讓鴨血淌入盛了料酒或食鹽的碗內攪拌十分鐘左右,我們老家那邊一般都是放食鹽。鴨子去毛剖腹切塊,再就與生薑、乾紅辣椒、蒜瓣一道入油鍋爆炒,然後又加鮮湯燜至快乾,最後將鴨血整個兒淋在鴨塊上,邊淋邊炒,再加料起鍋。鴨血香滑,鴨肉異常鮮嫩,辣椒必不可少哦

    可惜自從我家定居深圳後就很少能吃到正宗的血鴨,外面湘菜館做的血鴨都沒有印象中那種家鄉的味道

  • 15 # YMSIR

    不管是什麼,只要有“家鄉”兩個字,總是很讓人有一種別樣的思緒。

    我的家鄉是河北保定,真正的家鄉菜(更準確的是地區特色菜)好像沒有,但是有一種很好吃的算是小吃的東西——驢肉火燒,每次回家必須要吃上兩個,雖然價格已經從小時候的2塊錢翻了兩番到了8塊!!!

    我們保定的驢肉火燒是圓餅,比較厚,用特製的爐子烤的;驢肉是滷製,一直放在鍋裡用老湯熱著,現切現撈,咬起來香汁四溢,正宗的味道特別棒!

    PS:說句實話,像什麼那些連鎖店的保定驢肉火燒其實是好難吃的!!!有人說為什麼你們保定的火燒那麼好吃為什麼卻沒有什麼名氣?遠不如河間的驢肉火燒(河間的名字原本是火燒驢肉)。的確是有這個現象,出了保定市,很少有保定味兒的驢肉火燒吃,而河間的驢肉火燒卻遍佈很多地方。這裡說一個兩種火燒最容易的辨別方法:河間驢肉火燒是長方形皮,保定的是圓餅。

    我記得曾看見過一句話,河間的驢肉火燒到哪都差不多一個味兒,保定驢肉火燒出了保定味兒就不對了,覺得還蠻有道理的。(家鄉自豪感,河間同胞勿噴)

    我們保定還有燒餅燻肉(順平特產)也特別好吃,出了保定也沒有了,保定範圍內都不多;我還特別喜歡吃保定味兒的燜餅,而且是素燜,比炒餅好吃多了,只有小飯館才有,在外邊從來沒有吃到過。

    最後說一點,我喜歡吃我爸媽做的菜,雖然我媽做菜並不好吃……但是每次都能吃很多很飽。不知道大家跟我有沒有相似的感覺,在外邊飯店不管是聚餐還是婚宴,吃多少都沒有心理上吃飽的感覺,不如在家吃的踏實。

    哈哈哈,說完了,過年回家吃火燒!

  • 16 # 霧裡的那片雲

    我是廣東梅州客家人,以前每到過年家家都會做油角,炸煎堆,釀豆腐,炸腐卷,蒸蘿蔔粄,甜粄,現在出門在外很少吃到家鄉的味了,現在過年回去,年味也淡了,現在的人也比以前懶了,像炸煎堆,炸油角,都沒人做了,只能買現成的,買的味道現在都吃不出以前的味道

  • 17 # 愛是相互陪伴

    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家鄉菜是父母自己種的菜 純天然無公害 做出的菜那口味至今依然難忘 那是媽媽的味道

    七十年代末物資還很匱乏 工資收入也不高 記得父親一個月的收入只有六十元 要養活一家五口 我們部隊大院大都是平房 一排四戶 我們住在西山坡第六排第一家 全家五口擠在不足三十五平米的兩間房子裡 好在房前屋後加房頭可以開墾出來種菜

    記憶中母親特別會種菜 幾乎沒有買過 我家的菜都比左鄰右舍的要好 有黃瓜西紅柿豆角 茄子茼蒿 荊芥等 印象深刻的是西紅柿 長得好 結得多 關鍵是沙沙的 特別好吃 現在再也吃不到那種口味的西紅柿啦 每當成熟的時候一天都要摘上一大盆 根本就吃不完 母親除了送給鄰居 為了儲存 多餘的就做成了西紅柿醬 還有就是父親的最愛——黃瓜拌荊芥 夏天的時候 幾乎每天都要拌一盤 爽口降暑 想著就流口水

    還記得當時在城裡上高中 我的政治老師‍對我特別好 經常中午叫我去她家吃飯 母親過意不去 把家裡種的菜給老師拿一些 還有母親烙得特別好吃的蔥油發麵餅一起帶給老師 這些東西都深受老師一家人的喜愛 每當想起滿滿地都是幸福

    時光飛逝 轉眼四十多年過去 可父母種的菜 母親烙的餅 炒自家種的蔬菜 那味道雖已成為過去 再也無法品嚐 但美好的回憶卻永久留存……

  • 18 # 醉美仙鶴崖

    我在異鄉已生活了二十幾年了,但是怎麼也忘不了家鄉菜的味道。這是融入骨子裡的味道,就算帝王蟹、澳洲龍蝦、法國鵝肝、魚子醬也無法取代。

  • 19 # 加油吧老丫頭

    酸奶羹,每次來客人都做滿滿一大碗,沒一次剩的,這道菜不用開火,一般我用三盒酸奶,裡面放一張奶皮子,兩勺烏乳莫,一把葡萄乾,再放一把用剪刀剪碎的果丹皮,最後放三勺炒米攪拌均勻就可以享用了!其實也不叫菜,一大桌子葷素菜,席間吃上幾口感覺酸酸甜甜的特別解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怎樣培育四季蒜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