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地圈
-
2 # 紅小豆館主
張愛玲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鯽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其中前兩恨是借宋人彭淵材的五恨而來,歸結起來無非是好景難圓,因憾生恨,美中不足爾爾。作為一個小饕,面對美味的食物而不能盡興品嚐的確是一件令人抓狂的事情,但說到這鯽魚,過去老北京大小林立的酒鋪裡都有一道必做的下酒菜,那就是酥鯽魚。
酥鯽魚也叫骨酥魚,顧名思義就是魚骨酥爛,吃起來不會有摘刺兒的顧慮。據說酥魚起源於河北,姑且不論其來歷,單說其做法、就是把鯽魚裡外都收拾乾淨,放入鍋內,用蔥白夾進魚跟魚之間,一層蔥白一層魚,再到入大量米醋沒過魚身,可別小看這醋,魚骨能不能做得酥軟入味全都是它的功勞。然後再放薑片、冰糖、五香粉,蓋上鍋蓋,在爐火上大開後,改用微火㸆,使醋將魚骨浸酥,時間越久魚骨越爛,大概燜三四個鐘頭到骨酥汁濃,以大火收湯,最後盛出來的時候把鍋裡剩餘的湯汁往魚身上一澆就算做得了。
做好的酥鯽魚色澤醬紅透亮,口味酸甜適度,醇厚鮮香,魚骨更似化入肉中一般,酥爛無比。這樣的酥魚搭配著黃酒,在寂寂的初秋之夜,著實好吃到讓我招架不住。最後要強調一點,酥鯽魚所用的醋當以米醋為主,米醋不僅更易入味,而且做出來的顏色也正,若是用其他的醋,則很容易使鯽魚變做黑漆漆的一坨,味道還會有所差別,那恐怕就大大影響食慾了。
-
3 # 合肥攻略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鮒魚、寒鮒、喜頭、鯽殼、河鯽 。常見於歐亞地區,為常見淡水魚,屬於輻鰭魚亞綱鯉形目鯉科鯽屬。
鯽魚經過人工養殖和選育,可以產生許多新品種,例如金魚就是由此產生的一種觀賞魚類,和食用的野生鯽魚學名同為Carassius auratus 。
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鯽魚分佈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產,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為肥美,為中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最大體長約30釐米,棲息深度為0~20米,無毒,經濟型食用魚類,物美價廉。多產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帶,其中洱海鯽魚較為出名。
鯽魚湯做法:適合孕婦補奶,老人大人小孩都是食用的美食
1、準備食材:鯽魚、豆腐、料酒、鹽等材料
2、兩面開刀
3、下鍋兩面煎
4、加水煮
5、豆腐放入,蓋上鍋蓋煮6分鐘
6、灑上蔥花即可食用
這道鯽魚豆腐湯美味而營養適合孕婦、老少;
“崛朗美食”製作了完整影片可收看
-
4 # 美食千百味
鯽魚怎麼做才好吃?
鯽魚是我們常見的淡水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礦物質(鈣、磷較為豐富),且鯽魚的藥用價值極高,中醫講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故產後、術後很多人熬鯽魚湯滋補。
今天就介紹一款重口味的鯽魚做法(沒有鯽魚湯滋補啊)但是味道還是不錯滴。也可以說是川菜五香薰魚的升級版。
老媽鯽魚
一、原料配比
(一)主料:鯽魚2-3條(500克左右)
(二)輔料:豬肉末(五花肉)60克
(三)調味料:紅二荊條圈50克,薑片5克、蒜片5克、蔥花10克、小米辣10克、老乾媽30克、鹽、白糖、花椒粉、陳醋、白糖、雞精、色拉油
二、製作流程:
(一)鯽魚初加工後洗淨瀝乾水分,放入盆中加薑片、鹽和白酒,醃製入味()約一個小時)
(二)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7成熱,將醃製好的鯽魚擦乾表面水分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瀝乾油待用。
(三)鍋內留下少量的油,將豬肉末小火炒至酥香,再加入薑片、蒜片、小米辣炒出香味,放入炸好的鯽魚加入適量的冷水後,再加入老乾媽、鹽、陳醋、白糖、雞精調味。
(四)在鯽魚燒至入味時,撒上紅二荊條圈略燒(收汁亮油),出鍋裝入盤中撒上蔥花即可。
三、菜品特點
鯽魚乾香滋潤,口味鹹鮮微辣
-
5 # 曉食錄
鯽魚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淡水魚類,肉質鮮嫩,鮮美可口,做法也多種多樣,可煎、可炸、可燉、可燒,今天介紹兩道經常做非常好吃的鯽魚菜品,家常燒鯽魚和鯽魚燉豆腐。
家常紅燒鯽魚
鯽魚燉豆腐
家常紅燒鯽魚做法1. 鯽魚兩條宰殺乾淨,改一字刀,加鹽、料酒、蔥、姜、蒜醃製,
2. 再準備香菇兩個,切片,冬筍15克切片,薑片、蒜片、香蔥段適量,
3. 鍋內加油少許,燒至微微冒煙,下入鯽魚煎制,
4. 一面煎至金黃後下入薑片、蒜片爆香
5. 再煎制另一面時下入香蔥段,爆香,
6. 兩面都煎好後,把香菇片和冬筍片下入,再下入生抽醬油15克,陳醋5克,蠔油3克,鹽、味精、胡椒粉、糖各3克,水適量,和魚持平即可,如果顏色發淺,可加一點老抽調色,燒開後燜制10分鐘,
8. 待魚熟透後,大火收汁至魚湯粘稠,期間不停的往魚身上澆汁,
9. 湯汁收的差不多了,即可出勺,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紅燒鯽魚就做好了。
鯽魚燉豆腐做法1. 鯽魚兩條宰殺乾淨,豆腐一塊,蔥、姜適量,
2. 鯽魚改一字刀,加鹽3克,料酒、薑片、蔥花醃製備用,
3. 豆腐打塊,薑切片,大蔥切段,
4. 鍋內加油少許,燒至微微冒煙,下入鯽魚煎制兩面金黃,
5. 然後下入蔥、薑片爆香,加水適量,一般沒過鯽魚即可,大火燒開,將魚湯燉制奶白色,
6. 然後下入豆腐塊,加鹽5克,味精3克(也可不加,我是職業習慣了)雞精3克,胡椒粉3克,燒開後改小火繼續燉制5分鐘,
7. 最後倒在碗中,撒小蔥花即可。
-
6 # 豆腐創業升級
鯽魚營養價值高,具有廚師利水、補氣補虛等作用,能緩解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心臟病。
要把鯽魚做得好吃,想要選擇體型不是過大、顏色偏白、肉質細膩結實、活力強的鯽魚。
在整理鯽魚的時候除了去腮和內臟,還要去掉腮後邊的牙齒,不然會影響鯽魚做出來的味道。
咱們來分享美食方法吧。
食材準備:鯽魚2條,寬粉二兩,白菜頭半斤,甜麵醬、食鹽、味精、醬油、白糖、香油、醋、料酒、鮮湯、豬油、蔥花、薑末和蒜末各適量;先將鯽魚去鱗、鰓及內臟,洗浄後在魚身兩側剞成蘭草花刀,投入沸水鍋內燙透撈岀;寬粉洗浄後用溫水浸泡3小時;白菜頭洗淨後切成大塊,投入沸水鍋內燙透,撈入涼水內投涼。炒鍋置火上,放人豬油燒熱,將蔥花、薑末和祘末炸出香味。加入甜聞醬、醬油、醋、料酒、白糖、鮮湯和鯽魚燒沸,改用小火燉10分鐘左右、下入寬粉再燉10分鐘左石,倒入白菜頭燉至湯汁濃稠,淋人香油出鍋裝盤。豆腐燉魚籽
食材準備:鯽魚籽八兩,豆腐、食鹽、味精、川椒、雞精、香蔥、料酒、白醋、植物油、鮮湯、薑片、蒜片各適量。先將魚籽放入沸水內燙一下,撈出過涼。香蔥洗淨後切成段豆腐切成1.5釐米見方的,川椒切成丁。炒鍋置火上,放油燒熱、用薑片、蒜片和川椒熗鍋。投入魚籽,烹入料酒和醋,加入鮮汾、豆腐和食鹽,改用小火燉半個小時左右,撒入味精、雞精和香蔥段出鍋裝盤。閱讀提示:本文旨在介紹方法。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可能出現圖片與內容無關的情景。讀者朋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回覆列表
:
鯽魚湯做法一:
1.買新鮮現殺的鯽魚兩條,個頭要適中。洗的時候要把魚鱗全部弄乾淨,魚肚裡也要洗淨,免得湯有腥味;
2.洗好後,在魚身上塗抹適當食鹽,醃放十分鐘;
3.準備好香蔥三根,洗淨,打結備用;
4.切薑片若干(根據魚的大小和量);
5.均勻塗抹薑汁於鍋內(防止魚皮粘鍋),倒入色拉油,點火;
6.油不宜太熱,將火旋小,輕輕放魚入鍋,同時放入薑片,把火調大;
7.煎至魚皮微露金黃色,將魚輕輕翻身,直至也微呈金黃色;
8.煎的過程中,注意轉動鍋,使魚均勻煎透;
9.把火調小,加冷水至淹沒魚為止,放入備好的蔥結,開大火,煮沸;
10.把魚翻身,再煮五分鐘,放入適量的鹽,繼續煮,直至湯呈現奶白色;
11.加味精,煮兩分鐘。
12.同時準備好吃魚的料:蘸魚的陳醋少許倒入碗中,放少許鹽,糖,味精,攪拌均勻。 13.將魚單獨盛在大碗裡,鯽魚湯盛在湯碗裡;魚蘸著料吃,湯即喝。
鯽魚湯做法二:
用 料: 鮮鯽魚1條,黃豆芽30克,通草3克。
制 法: 將魚去鱗及內臟,加入豆芽、通草以水燉煮,魚熟湯成後去豆芽、通草。
用 法: 喝飲其湯。
注 釋:
鯽魚屬鯉科動物,亦名鮒、〓。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益氣健脾,清熱解毒,通脈下乳之功用。
《醫林篡要》記載:“鯽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濡,所以可貴耳”。
鯽魚配消水利尿之品豆芽、通草而又具通乳的功效,故此湯既可輔療水腫,又可用於通乳。通乳最好不加鹽,湯色變乳白時飲服最佳,亦可食魚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