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悠遊閭春暉
-
2 # 大道至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奴隸皇帝石勒:奴隸的平庸之人,亂世的天命之子
從古到今,中國歷史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皇帝,他們或勵精圖治,或荒淫無度。而有這麼一位皇帝,開始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奴隸。從奴隸到九五之尊,石勒用他的一輩子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變。但這其中的辛酸苦楚,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實際上,後趙主石勒並不是剛出生就是奴隸,他是在年輕的時候被人拐賣而成為奴隸的。從魏晉時期以來。那些資本富有的大地主以及大官僚們都擁有自己的土地,而這些土地的佃客基本上都是匈奴的胡人。石勒在年輕的時候非常有膽識魄力,而且身體很強壯。他14歲就開始闖蕩江湖了,與同鄉的好友一起去洛陽做起了小買賣。後來,當地災荒不斷,普通百姓窮困潦倒,石勒的買賣也做不成了,只能投奔大地主當佃客以求能夠生存下去。
石勒的運氣非常好,遇到了兩位有見識的東家,他們覺得石勒與常人不同,非常有志向,所以在生活上很關照他。過了幾年,幷州趕上了饑荒,百姓民不聊生,社會動盪不安。作為佃客的胡人們也都離開了,石勒便投靠了之前一直在幫助自己的寧驅。那時候,災荒嚴重,不少官員都私自拐賣胡人牟利,而可憐的石勒被司馬騰的手下郭陽給抓住了,隨後被賣給了山東人師歡。
石勒被人拐賣之後,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志向,即使只能在田野裡種地,但石勒還是盼望著自己有上陣殺敵的一天。吉人自有天相,後來這件事傳到了師歡的耳中,他非常驚訝,一個胡人奴隸居然有如此宏偉的志向,便把他找了過來。
見面之後,師歡發現他非同凡響,談吐不凡,思維也極有見地,於是免除了他奴隸的身份,還將其安排在自己的左右。石勒在侍奉師歡的過程中,結識了牧馬場中的一位牧師汲桑,並藉助他的關係,開始招兵買馬,集結各路英豪。
後來,石勒跟隨著汲桑去投奔公師藩。石勒因為驍勇善戰,被任命為前隊督。然而,石勒首戰便失利了,公師藩也被殺害,他不得不逃回茌平的牧場中。不過,這一次失利並沒有使他灰心喪氣,反而越挫越勇,付出了更大的努力。石勒招兵買馬,不久後便帶人攻下了鄴城,還殺死了司馬越的弟弟司馬騰。司馬越非常生氣,立刻調動軍隊前往應戰。後來,石勒的人馬經歷了多次慘烈的戰役後,最終因為寡不敵眾而大敗。
雖然石勒已經受到了重創,但他還是沒有放棄,不屈不撓。後來石勒遇到了兩個胡人隊伍,並隨同他們一起歸順了漢王劉淵。石勒也被封為輔漢將軍平晉王。後來他屢立戰功,得到了胡人的愛戴和信任。石勒表面上看起來是歸順劉淵的,但實際上則在暗自準備兵馬。他在戰場上總是嚴於律己,身先士卒,得到了士兵們的認可。一年過後,劉淵去世了,劉聰稱帝,本想封石勒為徵東大將軍,但被石勒拒絕了。
那時候,石勒帶兵攻下了關中、江西、襄陽一帶,勢力得到了進一步擴大。這時候,西晉已經名存實亡了。石勒已然功高震主,劉聰卻敢怒不敢言,畢竟石勒擁兵自重。經歷了幾番的波折,石勒勢力得到了又一次的鞏固,已經完全具備了稱帝的條件。最終在泰興二年的冬天,石虎、張敬等129人聯名上疏,石勒黃袍加身,自然而然地登上了皇位,國號史稱後趙。
石勒即位後,勵精圖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並且鼓勵農業生產,減免百姓的賦稅。從奴隸轉變到皇帝,不僅僅是因為歷史的機遇,與石勒卓越的軍事才能以及非凡的執政能力是分不開的,石勒造就了這一段古今中外獨一無二的歷史。
-
3 # 十六國春秋
所謂「從奴隸到皇帝」,火併前僱主的匈奴帝國,建後趙「鄰敵懼威而獻款,絕域承風而納貢」。著名的一代梟雄後趙高祖石勒,集兇殘與「剽狡絕倫」於一體。
但石勒是羯胡的貴族,哪裡是純奴隸?
網路文學誇大了石勒的打仗水平,這不能真正說明石勒的牛叉之處。
有的地攤文把石勒吹上了天,但歷史上石勒、石虎的敗績都不少。
有些人總想把名人的出身拉到不能再低,以製造「終極跨越」逆襲的幻象。
早期能KO石勒的西晉將領很多,且不說被《晉書》吹成「韓白再世」的苟晞、以寡摧眾當飯吃的李矩、據說很忠心王室的邵續,連名聲甚差的王浚、毫無名氣的王贊、丁紹也能時常爆石勒。
雖然石勒後來完成了反殺,但被爆這麼多次,也證明石勒並非網文吹噓的常勝「軍事家」。
相比之下,李矩李司州「以少擊眾,戰勝獲多,遂使玄明(匈奴劉聰)憤恚,世龍(羯胡石勒)挫衄」,軍事能力比石勒差嗎?
作為正史黨,分析石勒真正厲害之處。
石勒最大的特點是非常之狡詐。
他可以示弱:低聲下氣向東晉送錢求和,東晉反而焚幣拒和。
“晉之渡江,國非不弱,而未嘗肯與敵和。石勒來聘,輒焚其幣……”成功與祖逖休戰,厚待祖逖及其使者,穩住南方。
“其下幽州,修祖氏墳墓,為置守冢二家。冀逖如趙他感恩,輟其寇暴。”逖聞之甚悅,遣參軍王愉使于勒,贈以方物,修結和好。勒厚賓其使,遣左常侍董樹報聘,以馬百匹、金五十斤答之。自是兗豫乂安,人得休息矣。石勒絲毫不為道德高帽子、吹捧之辭所動劉琨找到石勒母親、石虎並送回,希望招安石勒,報書劉琨:“事功殊途,非腐儒所知。君當逞節本朝,吾自夷難為效。”贈劉琨名馬珍寶,厚禮使者,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劉琨。
石勒可以向東晉牛睿求和、與祖逖停戰,同時期的晉朝藩鎮卻是:
“劉琨、王浚雖同名晉藩,其實仇敵”;
“趙固、上官巳、李矩、郭默,互相攻擊”;
八王之亂的最後一王,東海王司馬越,前腳與苟晞稱兄道弟,後腳就與苟晞互相揭發罪狀,揚言要出兵討伐苟晞。司馬越愁怖病死,以後事託付王衍,沒有履行和苟晞的互掐。
石勒迅速抓住了戰機,趁東海王司馬越新喪,率領輕騎,追及於寧平苦縣城,大敗晉兵,縱騎圍而射之,將士十餘萬人相踐如山,無一人得免,排牆殺了清談磚家王衍。
這十餘萬人並非都是士兵,其中有大批隨行和百姓。
寧平苦縣一戰是歷史的轉折點,隨著司馬越十幾萬大軍的覆滅,改變了胡羯和晉室的力量對比。
勒種類響應石勒如飛蛾撲火《魏書·序紀》雲:
帝復與劉琨約,期會於平陽。會石勒擒王浚,國有匈奴雜胡萬餘家,多勒種類,聞勒破幽州,乃謀為亂,欲以應勒。石勒是落魄的羯胡貴族,石勒的種類響應他如飛蛾撲火;這倒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本事——石虎兒子石遵,能力並不強,也輕鬆獲得了羯人紛紛開城門迎接的待遇。
石勒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制定了政治戰略:以羯胡為“華人”,厚待拉攏氐羌,將晉朝藩鎮、前boss匈奴劉曜各個擊破。
後趙將大量各族遷徙到其統治中心,每一步徙民都有階級、民族、層次的安排,重大的徙民都是以鞏固其都城和整個趙國而進行。
“勒命張敬率騎五千為前鋒以討準,勒統精銳五萬繼之,據襄陵北原,羌羯降者四萬餘落。”“勒攻準於平陽小城,平陽大尹周置等率雜戶六千降於勒。巴帥及諸羌羯降者十餘萬落,徙之司州諸縣。”可見羌、羯大量歸降石勒。這其中固然有“共同反對西晉殘暴統治”的大背景,但是,他們歸降石勒,而不是劉曜或者其他的軍閥,這是石勒政治能力突出之處。
漢族軍閥則“名為晉藩,實為仇敵”,石勒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一一反殺。
石虎,是石勒政治戰略的繼承者,也把石勒的殘暴秉性繼承和“發揚光大”。石虎儘管對匈奴和晉人極盡屠城坑殺,但對氐羌卻很少屠和坑。
有些人總是問:石勒為什麼不殺掉石虎?
但歷史上,正是石虎繼承和發揚了石勒的多數政治策略;且石虎久掌兵權,戰果威望很高,石勒要殺石虎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是以石虎雖然極其殘暴,但在史官看來,記憶深刻的仍然是寧平苦縣之戰石勒的兇殘,所謂始作俑者,而石虎只是石勒政治上的延續。
-
4 # 大先生的故紙堆
石勒出身於一個羯族貧苦家庭,14歲隨鄉人行販洛陽,20歲被晉官吏“兩胡一枷”掠賣山東為奴,受盡欺壓。
然而,石勒為什麼能在短短的十數年間,就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後趙政權,從一個奴隸成長一代君王。范文瀾稱之為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軍事家、政治家。
光靠武力得天下者,在世界歷史舞臺估計也找不出來幾個,所以有武略,也必須有文韜,而石勒的成功很大一個原因是,是他勤於學史和善於用史。
石勒是不識字的,那他怎麼學史呢?用現在的話,就是聽有聲讀物,他常常要人給他讀《左傳》《史記》《漢書》等史書,即便行軍打仗,他也要隨身的儒生為他讀各種史書。
當然,石勒學史,不是為了做文史問答達人,而是為了聯絡現實,總結歷代統治者的經驗教訓,以借昔鑑今,察往知來。
《世說新語》就記載,石勒“使人讀《漢書》,聞酈食其(這個名字很不好念)勸(漢高祖)立六國後,刻印將授之。大驚曰:‘此法當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張良)諫,乃曰:‘賴有此耳。’”
石勒視劉邦為偶像,他說:“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信)、彭(越)竟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朕當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所擬乎!”
如果能穿越的話,石勒肯定會去三國一展身手的,如果真的那樣的話,恐怕他能成功攪局。
石勒羽毛未豐時,部屬勸他稱帝,他也搬出了歷史故事,推辭說:“昔周文以三分之重,猶服事殷朝,小白居一匡之盛,而尊崇周室。況國家道隆殷周,孤德卑二伯哉!其亟止斯議,勿復紛紜。”
而當石勒功成名就、忘乎所以、要大興土木之時,廷尉續鹹上書勸諫,石勒大怒,要殺續鹹。此時中書令徐光用夏桀、殷紂王作為鑑誡規勸,石勒大悟,不僅沒殺續鹹,而且還給予重賞。
石勒尊史,由此可見。
學習歷史的大智慧給石勒的影響,最突出的例子還是他對漢人態度的轉變。眾所周知,石勒曾備受民族歧視,又曾被漢族官吏掠賣為奴,因此,他在起兵之初,出於復仇心理,對漢人濫捕濫殺,甚至規定凡捉到二千石以上的漢族官吏皆格殺勿論。
但不久之後,石勒的態度就有了大變化,轉而對漢族士子學人採取拉攏、利用、甚至優容政策。如他在擴張戰爭中,曾將當地漢族“衣冠人物,集為君子營”,作為他的參謀部,為他出謀劃策;當政之後,他任用“博涉經史”的漢族失意士人張賓為其謀主,總管朝政;他明令“重其禁法,不得侮易衣冠華族”,不少漢族世家大族都受到石勒的重用。
-
5 # 文史磚家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中,出身草根者並不在少數,然而就至微至賤而論,還是要屬明太祖朱元璋與後趙明帝石勒,而後者的遭遇似乎更為悲慘,一度淪為奴隸。石勒也是中國史上唯一一位由奴隸變身為開國皇帝的奇人,而這位“奴隸皇帝”的志向也大不相同,在與群臣議論時,公開表示自己最崇拜漢高祖劉邦,最鄙視魏武帝曹操與晉宣帝司馬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石勒是五胡之一的羯族人,在十三四歲時,隨鄉里人到洛陽行販,曾靠著上東門長嘯述志(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晉朝時人常以此抒發胸懷)。宰相王衍見後異常驚奇,認為此人相貌氣度均不凡,極可能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王衍為國家除害考慮,命人抓捕石勒,但因後者恰巧離開才沒有抓獲。
晉惠帝大安元年(302年),幷州發生大饑荒,加上時局混亂(時值“八王之亂”),雜居於此的胡人四散乞食,石勒也在其中。當時幷州刺史、東嬴公司馬騰為籌措軍費,大量縛賣乞食胡人到冀州、青州等地賣做奴隸,石勒不巧也被抓獲。在石勒20餘歲時,被將軍郭陽、張隆所掠,兩胡一枷押往山東,賣到茌平地主師歡家做耕奴。
所幸師歡是一位有見識的主人,見石勒相貌奇特、氣度不凡,而且經常聽到其他耕奴向他訴說發生在石勒身上的奇聞怪事,便知道石勒非常人,不久便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石勒獲得自由身後,仍為人傭耕乞食,但不久再次被亂兵所虜,索性設計逃脫。在沒有生路的情況下,石勒便召集王陽等八騎為盜,後又有郭敖等十騎投奔,成為起兵之初的“十八騎”。
石勒雖然一度為盜,但內心深處一直在尋找“出頭”的機會。兩年後,成都王司馬穎的舊部公師藩舉兵,石勒與汲桑率眾歸附,被任命為前隊督兵,與反司馬穎的勢力作戰。公師藩戰死後,汲桑自稱大將軍,仍高舉擁護司馬穎的大旗,石勒遂成為軍中的中堅力量。汲桑在平原兵敗被殺後,石勒再次逃亡,直到投身匈奴人建立的前漢政權。
石勒歸附前漢後,得到後者的官爵和資助,發揮自己的軍事天賦,以張賓為謀主,石虎為大將,一路奮鬥,一路“逆襲”,縱橫中原地區,屢敗晉軍主力,曾盡滅宰相王衍統帥的主力軍二十餘萬,奠定前漢滅晉的基礎。
經過多年的奮鬥,石勒擊滅王彌、王浚等勢力,攻取整個河北,成為擁兵一方的強大勢力,實現由奴隸、強盜到大軍閥的蛻變。隨著勢力的強大,石勒對前漢政權開始離心離德,日益顯露出獨立為王的意圖。
前漢屢經內亂,直到宗室大將劉曜稱帝后(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局勢才算基本穩定。由於劉曜在做將軍時,跟石勒長期不和,使後者擔心前者會“秋後算賬”。所以,劉曜登基不久(319年),石勒便宣佈獨立建國,史稱後趙,實現由奴隸、強盜到開國皇帝的蛻變。由奴隸變身為開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唯有石勒一例而已。
後趙建立後,與前趙連年交戰,直到公元328年的洛陽決戰後,石勒消滅劉曜,最終一統中原。
石勒功成名就後,曾在酒酣耳熱之際,跟群臣探討前代帝王的功業德行,並向大家詢問自己的功業可以跟哪位帝王相比。大臣徐光獻媚稱他的功業過於漢高祖、魏武帝,上古三王無可比擬,只不過僅次於黃帝而已。面對著露骨的“馬屁”,石勒並沒有被拍得悠悠然,而是笑稱人要有自知之明,這樣的話實在過分,自己承受不起。
然後話鋒一轉,石勒談起他對兩漢三國帝王的觀感,稱如果自己能遇到漢高祖,一定會向他北面稱臣,與韓信、彭越等人為同僚;如果遇到光武帝劉秀,那麼將要和他逐鹿中原,一決生死;至於曹操、司馬懿之流,不過是篡國奸臣,只知道欺負人家孤兒寡婦,靠陰謀詭計奪取天下罷了,作為大丈夫,根本不值得效仿。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紛紛讚歎石勒見識過人。
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以太過。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朕當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所擬乎!”其群臣皆頓首稱萬歲。見《晉書·卷一百五·載記第五》
石勒雖然是位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看不起曹操、司馬懿其父孤兒寡母的做法,但等到他後不久,侄兒石虎便效仿曹操、司馬懿,從石虎之子石弘手中篡奪帝位,也算是一則奇聞了。公元334年,石勒駕崩,享年六十歲,廟號為高祖,諡號為明皇帝
-
6 # 達摩說
看到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什麼樣的人能被稱為英雄?
我思考了好久,現在我覺得,英雄的桂冠就應該屬於像石勒這樣的人。
有人會笑,說石勒是羯族,奴隸出身,不僅殘暴,還屠殺漢人,罪無可恕。
我也笑,石勒被大枷枷著賣為奴隸的時候,漢人可曾對他留過情面?那時到底有多少胡人被賣掉?中途又死掉了多少?這宗罪找誰去算?
那些血統高貴的,隨便往前捋幾代都是什麼神聖家族,皇帝之後的,他們為了一己私利,殺起人來眨過眼嗎?同樣都是殘暴,為何胡人殘暴就不行,貴族就有理?
即便這樣,石勒還是給他們上了一課。那些上等人所謂的高貴品質,治國本領,石勒從來就不缺。
石勒任用張賓,開一代霸業,知人善任;
石勒聽人勸告,容難容之語,從善如流;
石勒立太學,開小學,定考試,重視文教;
石勒定度量,核戶籍,勸農桑,發展經濟;
石勒攻必取,戰必勝,建後趙,一統中原。
他忌諱別人說個“胡”字,手下士兵偶爾沒注意說了,他也不去追究。
他也忌諱別人說他是“羯賊”,臣子沒注意犯了忌諱,連忙請罪,他卻表示這不關你這書生的事,我這規定只防俗人。
石勒俗嗎?有人會說石勒低賤人、沒文化,但這似乎擋不住他的光耀。當臣子們都在讚頌他的豐功偉績時,他卻說:
朕若遇漢高祖,當北面而事之,與韓信、彭越競鞭爭先;
若遇漢光武帝,當與爭雄並驅與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操、司馬懿父子,欺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驕傲中帶著謙卑,霸道中透著不屑,俗嗎?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四世三公的後代說的。
那些二代們,他們佔據著大量財富、權力和關係網,別人十輩子都難以企及的事,他隨便搞搞就成。
這不是英雄。
英雄是敢於直面命運和時代的不公,努力去砸碎階層壁壘,做一番大事業,再在那些寄生蟲二代們身上狠狠地踩上一腳。
既然命運把你拋向泥淖,你要用力往上爬,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要丟掉你的抱負和理想。
石勒者,英雄也!
-
7 # 華哥雜談
關於石勒其人生平,隨便開啟網路,都有各種各樣的正史和野史記載,網上有很多人對於石勒及其建立的後趙的定性,石勒是“魔鬼”還是英雄?
前面有很多網友認為石勒是草根英雄,並列舉了他生平中大量的豪言壯語和執政作為,認為石勒起身奴隸,有著秦皇漢武一樣的雄心壯志,在當皇帝期間,也做了一些實事,所以對石勒的歷史定位予以正面評價。
我認為這一論段荒謬之極,南北朝歷史距今1700多年,歷朝歷代對於“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這一段歷史早有公論,主流史學家基本上對其此否定態度,只是到了今天自媒體發達時代,把石勒這樣的人翻案成英雄,不是因為理論有突破,或者發現了新的史實,只是因為自媒體可以隨便信口開河、斷章取義,不僅有大量受眾,還不會被處理。
喜歡古代史的人,往往看到西晉“八王之亂”到隋朝建國前這一段歷史,幾乎看不下去,這都是什麼樣的時代啊,那個時候的老百姓怎麼活?這是歷史上最殘忍、最荒唐、最反動、最腐朽的時代,殺人如麻,禮樂崩壞,而石勒及其繼承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們所幹的壞事完全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他們所謂的貢獻與罪惡相比,如熒火之於皓月,根本沒有可比性。
看待歷史和歷史人物,該用什麼樣的評價,怎麼區分是非,最大的因素是歷史貢獻,當然也有歷史人物本身的個人政治品德。當然,我們既要站在“上帝視角”下看問題,也要從當下的時勢辯是非。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是企圖透過軍事手段統一歐洲大陸的強人,也都失敗了,然而兩人的歷史評價卻完全相反。他們所處的時代距今不超過200年,各種史實十分完整,然而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當然要看他們的歷史貢獻和所作所為。拿破崙四處征伐,打破了歐洲大陸上一個個封建王國,雖然戰爭給各國帶來損失,但客觀上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大發展。希特勒發動二戰,卻對人類文明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他隨意屠殺猶太人和佔領區人民,戰火所過之處,一片焦爍。
中國古人講究“蓋棺定論”,因為一個人只有死了,他的一生功過才會定格,不會再變化了。石勒及其建立的趙國,不過是屢見不鮮的軍閥而已,沒有什麼特殊性,也沒有象劉邦一樣建立了四百年漢朝基業。
清朝著名詩人龔自珍,他有個兒子叫龔半倫,英法聯軍進京時,為英法聯軍帶路攻破北京城,然後又做英國公使的翻譯,代表英國和恭親王談判,百般刁難,恭王怒道:“你等世受國恩,卻為虎作倀甘做漢奸!”龔半倫曰:“我們本是良民,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還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卻看你是國賊。”
龔半倫的話聽起來很容易讓人同情和理解,也容易迷惑人。其實上面這句話簡而言之:“我活不下去了,我要當漢奸,不當良民”。
-
8 # 千古名將英雄夢
五胡亂華時期的梟雄石勒,在亂世中一路拼殺,成功建立後趙,並差點統一了北方。征戰過程中也吃過不少敗仗,剛起家時甚至被西晉名將苟晞打得成了光桿司令,創業也是艱難無比。然而互相吞併的較量中,石勒向對手大灌迷魂湯,居然一再得手,輕鬆地擺平了王彌和王浚兩大勢力,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漢國大舉進攻西晉,先後攻破洛陽、長安。眼見西晉滅亡基本已成定局,漢國兩員大將石勒和王彌開始互相圖謀。當年九月,石勒攻破蒙城,俘虜西晉最後的救火隊員名將苟晞,並用為左司馬。王彌坐不住了,寫信給石勒,祝賀石勒大勝,俘獲西晉名將併為之用,並表示如何石勒能以苟晞和自己為左右手,平定天下不足道。
石勒一眼看穿了王彌的用意,王彌現在地位不在自己之下,言語態度卻這麼卑下,肯定有圖謀之心。前不久王彌以左長史曹嶷為鎮東將軍,率兵五千經略青州,隨後部將徐邈、高梁又率部曲數千人跟隨曹嶷而去,石勒決定趁王彌此時力量不足,先下手為強。
當時石勒正與乞活軍陳午在蓬關一帶糾纏,王彌則在與乞活軍劉瑞的相持中處於下風,向石勒求救。石勒抓住這一機會,置陳午於不顧,先引兵救王彌,斬殺劉瑞,向王彌示好。王彌大喜,認為石勒誠心推奉自己,不再有疑心。
於是石勒找機會宴請王彌。王彌不顧部下勸阻,欣然赴宴。石勒趁王彌酒酣之際,親手幹掉王彌,毫不費力地兼併其部眾,勢力大增。
而幽州刺史王浚因為其父王沈字處道,自以為應“當塗高”的讖語,早就圖謀稱帝。永嘉之亂後,王浚便假立太子,設立行臺,自置百官,著手準備自立。此時王浚驕奢淫逸,為政苛暴,部下逃離的多,所倚仗的鮮卑、烏桓又先後背叛,加上連年蝗旱災害,兵勢嚴重削弱。石勒想趁機消滅王浚,於是派人獻上重禮,寫信表示擁戴,言辭極其謙卑。
王浚十分喜歡,加封石勒派出的使者為列侯,又派人回贈厚禮。當時王浚手下鎮守范陽的司馬遊統準備叛變,派人向石勒投降,石勒斬殺了遊統派來的使者送給王浚,王浚因此更信之不疑。石勒在王浚的使者到來時,把精銳士兵和精良武器藏起來,露面的都是些羸弱部眾,北面跪拜受取王浚書信。最為肉麻的是,石勒還把王浚所賜的麈尾掛在牆壁上,假裝不敢用手拿,早晚跪拜,說是見麈尾如見王公,大作跪舔之態。石勒還向王浚上表,表示要親自去幽州奉請王浚上尊號,同時賄賂王浚的女婿棗嵩,求為幷州牧、廣平公,把戲做了個十足十。
準備工作做好以後,石勒於建興二年(314年)開始行動。石勒利用幷州劉琨樂見王浚被滅的心理,向劉琨送質請和,輕騎向幽州進發,點起火把連夜行軍。部隊到達易水時,王浚的督護孫緯覺得不對勁,派人火速向王浚報告,準備帶兵防禦。而王浚手下將佐都請求出兵攻擊石勒。王浚大怒,堅定認為石勒是來擁戴自己的,聲稱再言攻擊石勒者斬,並且下令設宴相待。
石勒到達王浚駐地薊縣,喝令城門守衛開門,因擔心城內有伏兵,先以上禮為由,驅趕數千頭牛羊進城,將街巷塞滿,即使有伏兵也不能發。這個時候王浚才害怕起來,坐立不安。石勒進城,輕鬆將王浚抓住,派人痛罵一番後,送回襄國斬首。
圖:王浚
石勒吞併王彌、襲滅王浚,迷魂湯計策屢試不爽,輕鬆得難以置信。不過不是這計策有多高明,實在是對手太過草包,讓石勒白撿了兩個大便宜。
石勒與王彌相爭,其實還是王彌先送的迷魂湯,石勒只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雙方較量中,石勒明顯技高數籌,既能識別王彌的迷魂湯,而且還能不露聲色地回敬。幾個回合你來我往,石勒始終頭腦清醒;而王彌則漸漸失去判斷力,最後居然痛痛快快中計,沒有半點遲疑。
此前王彌攻破洛陽,就送了石勒不少搶來的美女和珍寶,以此來迷惑石勒。石勒收受禮物,但戒備之心不減,參與攻破洛陽有功,卻將功勞全歸於王彌、劉曜,明顯也是故意放低姿態迷惑對手。見到王彌假得離譜的推戴書信,反而更加警覺。王彌則自以為得計,以為石勒不會防備自己,見到石勒幫助自己擊破乞活軍,更是想當然地認為石勒真心推奉自己。在部下提醒要提防鴻門宴的情況下,王彌堅持毫無防備地赴宴並且喝醉,主動送肉上砧板,搞不懂怎麼就這麼放心。王彌此人本來甚有謀略,有所行動之前必先預判成敗,起家之初在青州曾被稱為“飛豹”。在已成氣候之後,不知為何反而變得如此智短。
王浚恐怕是因為一心想要稱帝而失去理智,聽到支援意見就大喜,聽到反對意見就大怒,已經徹底昏亂。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石勒的那一套做作,明顯是極為不正常的表現,稍微冷靜一點都能察覺出來。而王浚居然毫無戒備,頭腦之昏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其實石勒圖謀幽州的計劃,付諸行動後便已經不是秘密了。石勒為了讓幷州劉琨作壁上觀,在向幽州進軍路上,附帶又送了劉琨一份迷魂湯,反正不要本錢。石勒聲稱自己罪過深重,請求討伐王浚以自效。劉琨由於平素與王浚不和,也是一廂情願地相信石勒會報效晉朝,發檄文告訴各州郡,同意石勒討伐王浚,其實也就把石勒的計劃公佈於眾了。然而王浚不知是情報網形同虛設,還是自己一如既往地選擇性過濾資訊,仍然沉醉在石勒前來擁戴自己的美夢中,讓石勒輕鬆得手。
圖:劉琨
說來說去,這樣的計策雖然收效很大,但因為比較容易識別,成功率並不高。像石勒這樣來得如此容易的勝利,也找不出多少相似的戰例,三國時期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算是比較接近了。
不過此計沒什麼風險,即便不成功也沒什麼損失,不用白不用。而其後石勒似乎還想故技重施,對手並沒上當,最後還是要靠實力硬拼。
劉聰死後,匈奴漢國大亂,劉曜趁機稱帝。而石勒有實力、有野心,暫時臣服於劉曜。二人互相猜忌、互相防備,但都保持謹慎,不敢貿然翻臉。石勒派其左長史王修獻捷於劉曜,劉曜則拜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進爵趙王,封地達二十七郡,如曹操輔漢故事。雙方互敬迷魂湯,都想讓對方放鬆警惕。不過兩人都沒上當,很快就撕破臉面,大打出手。最終還是經過數年苦戰,石勒終於才消滅劉曜,建立後趙,並幾乎統一了整個北方,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奴隸皇帝。
-
9 # 賀拔嶽
後趙明帝石勒出身匈奴別部羌渠部落的後裔,所以他很討厭羯族人被稱為胡人。他制訂了一套法律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都不得出現胡字,違者立斬不赦。
黃瓜原稱胡瓜,是張騫從西域帶入中原的,胡瓜更名黃瓜即始於後趙。
有一天石勒在單于庭召集地方官員,襄國郡守樊坦穿著破爛,石勒見之,不悅。他劈頭就問:樊坦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情急之下言道:都是胡人不好,將衣物掠去,害得我只好襤褸來朝。話剛說完,他便知自己犯了禁,叩頭請罪。石勒見他純屬無心,也不怪他。到了午膳時間,石勒故意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恭恭敬敬的答道:紫案佳餚,銀盃玉盞,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之會心一笑。自此以後胡瓜即稱黃瓜。
石勒明睿,一度統一了北方,南北朝對峙的局面亦始於石勒。勒當過兵,種過田,做生意,還被人賣到山東做奴隸,吃了很多苦,有很豐富的閱歷,很有本事。
石勒沒讀過書,但很有頭腦,知道百姓疾苦,他統一西晉亡後混亂的中原北方地區,改革法制,整頓賦稅,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
他雖不識字卻天天叫人讀《漢書》、《史記》給他聽,從中汲取治亂興衰之道。他很尊崇讀書人,軍旅之中專設君子營,優禮之。立國之後又興學校,尊崇佛教,後趙政權在石勒手上逐漸發展了起來,石勒雖是羯人,卻也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有為之君。
回覆列表
對於熟悉五胡十六國時期歷史的朋友們來說,後趙王朝的創立者石勒應該是非常熟悉的歷史人物了,這個出身於匈奴別部——羯族部落小帥家庭,後由淪落到奴隸、放羊娃的社會底層人物,利用了風雲變幻、人間煉獄般的亂世,以幾乎不可思議的經歷,完成了從奴隸到將軍、再到帝王的夢幻人生軌跡,這不但在中國歷史,甚至在世界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神話”。
石勒與同時代攪亂西晉王朝大一統江山的其它異族首領不同,他既沒有如劉淵、劉聰、劉曜家族有五部匈奴世系首領的高貴血統;也沒有如慕容廆、段匹磾、拓跋猗盧、李特等部族豪酋的部落勢力;更沒有張軌、王彌、劉琨、王浚等有豐富的文化素養及前政權的官方資源。一個二十多歲還被人像牲口一樣賣來賣去的奴隸,僅僅利用了八王之亂的動盪,以區區十八騎的強盜武裝起家,先後跟隨公師藩、汲桑起兵謀亂,在失敗後以逃亡之身投奔了剛剛建立匈奴漢國的劉淵,以其為大旗,逐漸收攏幾支胡人武裝為己用後,方才算有了自己的勢力。
石勒自身對西晉王朝的官僚集團有著刻骨仇恨,這從他此後對西晉各地征伐行動中的嗜殺及殘酷性上表露無遺,與他對陣的晉軍官吏、將領,一旦失敗被擒,基本沒有活路。尤其是在迫降了太尉王衍率領的護靈大軍後,將包括數位親王及王衍、劉喬等群臣全部推牆壓死。。。。而另一方面,石勒自己雖沒有文化,甚至不識字,但卻非常重視對有智慧的知識分子的招攬,專門設立了君子營,更重用了以張賓、徐光等漢族謀士,早早在自己軍隊中搭建出了未來政府的架構,這在當時虎狼般的各族軍閥勢力中相當少見,由此也奠定了石勒在此後的南征北戰中,先後消滅了王如、苟晞、王彌、王浚、劉琨、靳準、段匹磾、徐龕、曹嶷、劉曜等對手,統一了除張氏涼州和慕容鮮卑佔據的遼東外的整個北方。
就政治、軍事上的功業來說,石勒無愧傑出的政治、軍事家,其對政權建設及官僚體系的設定,都體現出一個來自底層的領袖的睿智,我們不能把後來在石虎等統治下的後趙王朝的種種暴虐和荒唐,歸結到石勒的身上。但同時也不能不看到,石勒悲慘的童年際遇而造就出的財狼一樣的性格和價值觀,對於士族階層的仇視和在戰爭中對漢族百姓的擄掠、屠殺,在他的戰爭經歷中都是屢見不鮮。因此,對於石勒以及其它十六國時期的政治、軍事領袖,必須以客觀、兩面地去看待,既要認可他們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推動作用和個人能力,又要譴責他們在為達其目的而進行的種種殘暴、醜惡的行為。既不能拔高其為蓋世英雄,也勿需貶斥其為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