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日本最早的藝伎出現於元祿年間 (1688—1704 年),距今有 300 多年的歷史。那個時代還是處於武士統治的時代,為農工商的頂端,擁有高於他們的特權。江戶幕府一統天下,社會繁榮安定。農業和商業的發展相當迅速。但那時武士的實際收入比較少,下層武士甚至沒有經濟能力結婚。由於沒有固定的婚姻而帶來的性滿足,對於女性的性要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再加上當時社會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女之比為 3∶1。

    商人們因為發達的商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試想能否改善這種現狀並且將此作為了一個巨大的商機。他們就把民間的流浪藝人集中起來,利用他們的演藝技能,修建了商業性的遊樂風月場所。由於人手不夠,從民間也募集了男性,男扮女裝,為酒席助興。與此同時也募集了女性作為酒宴的助興者。由於溫柔細心並且演技高超的女性藝人備受歡迎,男性藝人就逐步的退出舞臺,這一行業就成為了清一色的女性。由於她們在武士階層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而漸漸能夠躋身於上流社會的酒宴。基於此,對於她們的自身修養品位等要求就變高了,善於經營的商人們根據時代的需求以及自身對藝術的理解,把培養高文化品位舉止優雅的高檔藝人作為了新的開發“產品”,對於藝人進行了全方位、系統地訓練。就像茶道,花道那樣藝人也在商人的堅強的經濟後盾之下朝著優雅、高檔的精神享受的方向發展,與出賣肉體的妓女徹底分離,成為了一項靠藝術才能發展的獨立的職業。至此“藝者”行業正式誕生。

    在 18 世紀的中葉,藝伎作為了一種職業被法律化。也確立了該行業的職業規範和風俗習慣。在整個行業中也已經形成賣藝不賣身的行規。所演出藝能種類也多種多樣。出現了江戶的新橋、柳橋、京都的祇園等專門賣藝的藝者之家。到了德川幕府(1603—1867 年)的中期,藝者主要是給實權者的武士階層和後面發達起來的商人提供服務。

    在日本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藝伎非常繁盛的時期。京都曾經是藝者之家林立的街道。從事藝者的人數達到幾萬人之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與所有的產業一樣,藝伎界也不可抗拒的衰落了。在 20世紀 70 年代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而迅速發展的商業、旅遊業的振興,藝伎業界也開始繁榮。到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有幾百人從事藝伎行業。但是後來的泡沫經濟也給予藝伎業界以沉重打擊,藝者之家被作他用,賣服裝、樂器維持生計、經營到了山窮水盡的困頓地步。

  • 2 # 上聊歷史下談地理

    藝伎是日本文化的一個獨特組成部分。精心妝點後的她們有著白白的臉龐、紅紅的嘴唇,舉止典雅、穩重;她們年輕漂亮,從事著傳統的社會交流的職業,一生都保持獨身,層層的面紗讓她們散發出神秘的吸引力。

    NO.1藝伎的生活

    藝伎最早起源於中國唐、宋時期的官妓,17世紀時東京和大阪也出現了以“侍酒筵業歌舞”為職業的藝伎。由於人數不夠,日本最初的藝伎中,經常招收一些男子,讓他們扮女裝表演歌舞為客人助興。到了18世紀,日本藝伎業進入全盛時期,據說當時京都地區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

    藝伎的職業限於“侍酒筵業歌舞”,她們以顯示女性美麗氣質為手段,提供服務滿足客人的精神慾望,不僅服飾得體、濃纖得宜,而且還特別營造一種整體的氛圍。在日本這個以男權為主的國度裡,藝伎的純潔顯得尤為重要,她們以藝為謀生手段,並保持獨身。

    藝伎一般深居簡出,過群體生活,在公開場所只能見到她們行色匆匆地行走於連線茶社與住地的路上,或坐於垂著簾子的車內,或安步當車戴著一頂大的寬邊草帽,將整個臉龐遮住,身邊必定跟著一個提著三味線琴箱的男從隨侍。藝伎出行一般都著盛裝,所以行動多不便,男從的任務就是幫助藝伎打點瑣事,負責藝伎的安全,避免她們受到喝醉的酒客或他人的騷擾。

    在藝伎短暫的職業生涯中,她們的主要任務是演出。18世紀時,藝伎演出時一般都要用一種白色液體顏料均勻地將臉龐和頸部塗抹得白白的,嘴巴抹得鮮紅,兩眉之下各有一個小紅點。因為當時燈光暗淡,只有這樣的濃妝才能讓客人體會到藝伎的美。藝伎所穿和服,做工、質地、裝飾均為上乘,一件新和服的價錢高得離譜,在幾十萬乃至幾百萬日元之間。其中京都舞伎的和服最為著名,既華麗飄逸,又莊重大方,而且扎束都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成為藝伎服裝中的代表。

    演出過程中,藝伎不僅要演奏各類樂器,表演歌舞,而且還要運用所學的知識為客人提供一切助興的活動。藝伎的表演大致可以分為“立方”和“地方”兩種,其中“立方”是以舞蹈為主的表演;“地方”是指演唱“長唄”、“清元”等歌曲,演奏太鼓、三味線等的表演。除了這兩種表演之外,還有茶道、香道等日本傳統藝術表演,因此對藝伎所要掌握的知識是有嚴格要求的。

    個人生活方面,嚴格地說,藝伎是沒有個人生活的,因為她們在從事藝伎的職業生涯中必須堅持群體生活,並且不能結婚,以保證藝伎的純潔形象。但她可以找一個男人充當“旦那”(“旦那”為日語,意指當家的,老闆,男主人,丈夫等),即藝伎穩定的資金贊助者,以穩定她們空虛與強大壓力下的靈魂。

    NO.2藝伎的培養

    藝伎的職業生涯特別短暫,一般是一個女子最美好的年華,從16歲開始到30歲結束。但是藝伎的培養卻是艱苦的事業,因為必須掌握的知識眾多且繁瑣,所以大多數藝伎都是從小培養的。最初藝伎來源於有志獻身於這一充滿浪漫情調行業的女子,或者因貧困而無法生存下去的家庭中的女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則來源於為生活所迫的社會上的孤女或藝伎的私生女,這些女孩在進入藝伎之門時,就註定了其艱辛的學習過程。

    成為一名真正藝伎的條件非常苛刻,而且學藝費用非常高昂,古時藝伎一般從10歲就開始培養,因為她們需要掌握的知識繁多,從吃、穿、住、行到聽、說、讀、唱,至於各種禮儀、舉止、吹、拉、彈奏,內容龐雜而繁冗。她們在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甚至到鞠躬、斟酒等方面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也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後才能處處體現藝伎的高貴和穩重。

    藝伎訓練的過程十分艱苦,據說有一項是藝伎在吃熱豆腐時不能發出聲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在舞蹈、彈唱、茶道、香道訓練過程中的刻板、嚴格程度更是讓人不能想象。由於在培養過程中,藝伎將太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了娛樂他人的目的上,所以基本缺乏對生活和生存技術的掌握,因此藝伎館經常聘用年紀大一些的女人來專門料理藝伎的生活。

    藝伎的收入是相當高的,現在要請藝伎出席一場比較正式的堂會,必須付給數十萬日元的出場費,這個價錢相當於東京一個白領的月薪。而年輕貌美的高階藝伎身價更高,她們是一般人不敢問津的,但鉅商富賈、花花闊少、大企業大公司卻不惜千金一擲。經濟繁榮時期,大公司為攬生意,把請藝伎當成公關手段。

    由於藝伎的內部管理極為嚴格,舞蹈訓練又極其刻板,而且投入也相當大,如今的年輕人大都對這個職業望而卻步了,現在日本藝伎人數特別少,全國僅有數百人。

    NO.3藝伎所承載的文化

    在日本,藝伎是一種高雅的職業,雖然現已逐漸衰落,但仍作為日本京都的一種藝術象徵而存在著。並且由於藝伎群體保持著濃厚的日本文化傳統的群體封閉性,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這就給藝伎們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在古代,藝伎並不會被看作是一種下賤的職業,她們只是一群被命運折磨的女子在尋找自己的生存之路;而在現代日本,觀念更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家庭都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還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

    據研究者分析,藝伎之所以成為一種“活的古代文物”,一直延續至今,併成為日本獨有的現象,是與日本傳統文化分不開的,它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和象徵之一。因為古代的日本地理位置處於“文明圈”的邊緣地帶,並且長時間被籠罩在強勢文化之下,不斷經受著外來文化的衝擊,不得不吸取糅合外來文化,以至形成了一種注重形式、追求實效的思維方式。而藝伎的精神戀愛形式正好符合了這一思維,在男權社會中,藝伎的職業符合了日本男人對虛擬情感的追求。同時,藝伎從不直接收取費用,而是採用酒店代收的做法,更大大地提高了這種情感的模擬性。

    在日本社會,藝伎的這種虛擬情感世界是被普遍接受的。二戰前,日本男人同藝伎有來往,是不會被妻子看作發生了外遇,進而產生感情危機的,這說明藝伎這一職業背後的歷史文化背景,所以藝伎成為日本獨有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節炎有什麼危害?如何透過運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