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喜歡古風歌曲啊,但是確實古風歌曲確實被很多人誤解,很多古風歌手也並不以古風二字為榮,甚至很多人提起古風二字就嗤之以鼻,真是心碎。大致思考了下,古風歌曲被人誤解大概出於以下幾個原因,(個人意見,不足之處還請諸位給出意見)
“古風”歌曲,首先,它是一個文化概念。雖然現在喜歡古風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在整個社會圈子中,它仍然處於一種弱勢的地位,屬於小眾文化。小眾文化一般都容易被噴,算是一個理由吧。
其次,恕我直言,古風歌曲被噴的有,不被噴的也有,君不見劉歡老師一曲《鳳凰于飛》隨著《甄嬛傳》大火,好評如潮;君不見劉濤姐姐一曲《紅顏舊》也隨《琅琊榜》火了;所以事實證明,古風歌曲中不被噴的也有。那麼,都有哪些歌曲被噴了呢?
簡單做個分類吧,矯揉造作的歌詞,太過常見的曲譜,大量的修音渲染,胡亂加入笛子,古箏等元素,這幾點大概是被噴的主要集火點了吧。
這說明了一個現象,古風歌曲這個領域還過於年輕,年輕到我們沒有產出更高質量的詞,年輕到我們無法譜出更優質的曲,年輕到我們也無法吸引到更有實力的歌手來唱它,年輕到它的積累還太淺薄。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古風歌曲發展到現在,大多數人也只是自娛自樂而已。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古風圈沒有優秀的人才,有是有,只是相對於這個圈子來說優秀人才的比例真的還太低。
再者,就是古風歌曲的擁護者的問題,明明詞就是矯揉造作,曲子就是抄襲,還不讓說,想圈地自萌還偏偏展示出一種“我聽古風我B格高”的姿態來,還有就是覺得自己喜歡的才是古風,我周杰倫唱首《青花瓷》,唱的《紅塵客棧》就不算古風的,這種態度可能是古風被汙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獻給那些人吧,希望他們成熟一點。
擺脫幼稚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再因自己看的書和電影,聽的音樂而產生優越感。
最後,談一下古風歌曲的發展,說真的,古風歌曲想要發展,可能還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週期,欲速則不達,希望它能健康地成長,有朝一日能夠真正承載中華古風文化的內涵吧。
隨文附了幾張古風圖,希望有人能喜歡。
其實我很喜歡古風歌曲啊,但是確實古風歌曲確實被很多人誤解,很多古風歌手也並不以古風二字為榮,甚至很多人提起古風二字就嗤之以鼻,真是心碎。大致思考了下,古風歌曲被人誤解大概出於以下幾個原因,(個人意見,不足之處還請諸位給出意見)
“古風”歌曲,首先,它是一個文化概念。雖然現在喜歡古風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在整個社會圈子中,它仍然處於一種弱勢的地位,屬於小眾文化。小眾文化一般都容易被噴,算是一個理由吧。
其次,恕我直言,古風歌曲被噴的有,不被噴的也有,君不見劉歡老師一曲《鳳凰于飛》隨著《甄嬛傳》大火,好評如潮;君不見劉濤姐姐一曲《紅顏舊》也隨《琅琊榜》火了;所以事實證明,古風歌曲中不被噴的也有。那麼,都有哪些歌曲被噴了呢?
簡單做個分類吧,矯揉造作的歌詞,太過常見的曲譜,大量的修音渲染,胡亂加入笛子,古箏等元素,這幾點大概是被噴的主要集火點了吧。
這說明了一個現象,古風歌曲這個領域還過於年輕,年輕到我們沒有產出更高質量的詞,年輕到我們無法譜出更優質的曲,年輕到我們也無法吸引到更有實力的歌手來唱它,年輕到它的積累還太淺薄。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古風歌曲發展到現在,大多數人也只是自娛自樂而已。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古風圈沒有優秀的人才,有是有,只是相對於這個圈子來說優秀人才的比例真的還太低。
再者,就是古風歌曲的擁護者的問題,明明詞就是矯揉造作,曲子就是抄襲,還不讓說,想圈地自萌還偏偏展示出一種“我聽古風我B格高”的姿態來,還有就是覺得自己喜歡的才是古風,我周杰倫唱首《青花瓷》,唱的《紅塵客棧》就不算古風的,這種態度可能是古風被汙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獻給那些人吧,希望他們成熟一點。
擺脫幼稚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再因自己看的書和電影,聽的音樂而產生優越感。
最後,談一下古風歌曲的發展,說真的,古風歌曲想要發展,可能還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週期,欲速則不達,希望它能健康地成長,有朝一日能夠真正承載中華古風文化的內涵吧。
隨文附了幾張古風圖,希望有人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