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盧醫說泌尿男科
-
2 # 穴位按摩養生
孩子沒有原因的尿頻?不知小孩挑食不?從所述來看,尿少而頻,己有點腎虛。在日常生活中,以後少吃性涼的食物及冰鎮食品,如鴨肉,鴨蛋,皮蛋,苦瓜…,香蕉,芭蕉,火龍果,雪蓮果…少吹空調電風扇,少淋雨,睡覺穿襪保護腳板湧泉少受涼…以被免過度損傷陽氣。平時水果多吃龍眼,栛枝,葡萄,核桃,芒果…性熱的水果,可保養心腎陽氣。也可取紅棗20個(先煎20分鐘),7根連須蔥白,後放紅棗內煮3分鐘,食棗喝湯,提升心陽,對尿頻也有良效,身體恢復正常即停。還可採用穴位按摩調理來解決問題。先將腳板心脾,胃胰反射區各按1至3分鐘,再為她拍打命門,肚臍各20~300下,提升正氣,連拍幾多天,至開始出現點點囗苦咽乾,舌燥苔黃,囗腔潰瘍,囗幹,唇乾…即停。此時氣血充足,以後尿少尿頻也就0K啦。如此這般,既不用吃藥,也不用花多少時間,身體也就完全恢復正常啦。
-
3 # 小林子啦啦啦
四歲的寶寶已經能夠很好的控制尿尿,基本上不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而有的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寶寶經常尿頻,一會就去廁所,擔心這樣對寶寶不好,那麼,4歲寶寶尿頻是怎麼回事?一起來具體瞭解下。
由於寶寶的年齡,身體很多方面還沒有發育完全,此時經常性出現尿失禁症狀,家長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對寶寶進行全方面的身體檢查,等待醫生進一步的診斷,確診以後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治療。
寶寶的大腦皮層沒有發育完善,對排尿的控制意識比較差,受到外界刺激以及環境影響之後,容易引起尿頻。所以對於尿頻,作為家長應該理解,不要一味的埋怨寶寶。家長一定要掌握好說話的技巧,千萬不要因為這樣而過分的斥責寶寶,給寶寶的心理造成陰影,此時的家長應該多多的鼓勵寶寶,樹立寶寶的自信心。
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帶寶寶出去外面走走,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多做體育運動,這樣可以減緩寶寶的心理壓力,還能增強寶寶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免疫力,對疾病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4 # 兒科醫生李樹珍
孩子尿頻除了喝水過多、天氣寒冷、褲子不透氣不合身等生活因素之外,主要就是因為小孩大腦皮層發育緩慢,跟不上身體發育速度,也屬於正常的現象,最好是帶孩子去醫院檢視一下,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尿頻。平時要注意衛生,內衣褲也要經常換洗,飲水量適當。
4歲半女孩,一歲多點的時候就發現只要哭或者緊張就尿尿,那時以為孩子小沒當回事。逐漸長大的過程中也是這樣,一緊張,或者是哭都會憋不住尿,哪怕是剛剛尿完。
最近又有點尿頻,就是在沒喝多少水的情況下,不停的尿,幾分鐘一次,每次都很少。帶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檢查結果正常,也沒有尿路感染。然後過了段時間好了。這幾天又這樣了,換了家醫院查了下,還是正常。
關鍵是孩子也沒什麼不舒服,但還是很擔心,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一名泌尿外科醫生。在外科門診,我接觸了很多孩子“尿頻”的病例。當孩子的父母帶孩子過來就診的時候,這些父母中,有很多都會告訴我們醫生:孩子的尿頻不是尿路感染,做了尿常規、泌尿系統B超也都正常,但孩子的尿頻就是一直存在,這樣一直找不到原因,該怎麼辦呢?
實際上,像孩子這種相關化驗檢查都正常的“尿頻”,在臨床上稱為“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這個“疾病”具體表現有3個顯性的特徵:
1、突然出現尿急,有的時候來不及還會尿溼褲子;
2、嚴重的時候每隔10-30分鐘就要尿一次,但每次都尿的少,甚至有的時候沒尿;
3、晚上睡覺之前,總是要尿好幾次,躺床上幾分鐘就要跑廁所;
但是,除了這3個顯性的特徵之外,往往還伴有3個隱性的特徵:
1、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都是在白天,哪怕晚上睡前反覆想尿,但睡著又都好好的;
2、孩子在白天出現尿頻的時候,如果玩的開心,也就突然緩解了;
3、相關化驗檢查指標都基本正常;
現在,知道了“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這個疾病名稱,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具體定義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也稱為“兒童精神性日間尿頻”,這是一種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疾病,患病原因多為精神性因素。從名稱中,可以看出來患有這個“疾病”的兒童,出現尿頻的時間大部分都出現在“日間”,也就是白天。
臨床上,典型的“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的症狀,晚上入睡之後就會消失。這個“疾病”多見於3-8歲的孩子,一般病程不會長年持續,在春季和秋冬時節多發,有一定的“自愈性”,平均三個月左右“尿頻”的症狀就會突然消失。
瞭解完定義,我們再來看看原因臨床上,“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的原因有很多。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2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多,比如說經常叮囑孩子“不能尿褲子”、“上課前要排完尿”等言語給孩子造成壓力。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由於孩子“對環境不適應”、“學習或者交際有壓力”孩子自己形成心理負擔。往往就是這2個方面的因素,繼而給孩子造成精神性的日間尿頻。
那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遇到“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父母或者老師首先要明白這是一種精神因素,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所以不能打罵孩子,要透過“行為矯正”,輔助孩子建立新的排尿反射。行為矯正的具體方法可參考以下:
3歲前,父母不要過於刻意的強迫孩子定時定點排尿。對於孩子出現的“尿溼”褲子現象,不要過於責備。對於孩子剛剛上學,環境和人群還比較陌生,父母和老師都要有幫孩子緩解壓力的意識,讓孩子學會放鬆和交際,以避免出現“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
如果孩子症狀比較明顯的時候,父母或者老師也可以適當的幫孩子針對性的轉移注意力,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有興趣的事情上面,比如說玩遊戲、聽音樂等,透過這種方式延長孩子去廁所的時間。孩子表現好的話,父母和老師要適當的誇獎,並抓住機會給孩子科普正確的生理知識,比如說告訴孩子排尿後,短時間記憶體尿的膀胱中不會出現尿液。透過這些方式,慢慢的孩子的症狀就會慢慢好轉。
如果透過長期的“行為矯正”還無法解決孩子的尿頻症狀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首先建議父母可以先從孩子的飲食上入手,站在中醫的角度,可以給孩子適當多吃點健脾補腎的食物,比如說核桃仁、蓮子、黑芝麻等。
但是如果孩子的尿頻症狀頑固,那麼理論上也是可以透過一些醫學手段干預的,比如說藥物治療,常見的有普魯本辛、奧昔布寧等,但是這些藥物都會有相應的不良反應。
除了藥物之外,還有“膀胱功能訓練”,但是這種治療手段也有一定的創傷性,不但會給孩子造成不適,同時因為需要父母和孩子協同配合,往往存在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訓練失敗。
所以,父母要深刻認知,對於精神性尿頻,“行為矯正”非常重要,雖然有醫學手段干預,但是因為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所以並不是首選之策,要謹慎選擇。
總結:總之,對於“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父母要明白“解鈴還須繫鈴人”的道理,先從自身入手,多思考多擅於總結和發現,利用轉移注意了和講解等“行為矯正”來堅持慢慢改掉孩子尿頻的習慣。如果發現孩子的“尿頻”特徵出現了變化,比如說白天和晚上都尿頻、甚至出現尿痛,這個時候就要警惕有可能不是“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這種情況下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做檢查,排除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和泌尿系器質性病變等問題。
同時,要提醒廣大父母,因為“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徵”雖然不是器質性病變,只是精神性因素,但是也需要注意和重視,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對孩子進行苛責,因為這樣無形中會增加孩子“尿頻”的情況更嚴重,而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透過“行為矯正”就比較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