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農同行
-
2 # 鄉鎮小林
蠶豆的種植密度受溫光水條件、土壤種類、地力、施肥水平和品種特性等影響。可根據播種條件和採收要求選擇等行距、寬窄行和等行等株(行距和株距相等)等規格播種。行距範圍在30~80釐米,株距在每米行長播5~15粒。一般土壤肥力高,供水條件好,品種分枝力強,選擇低密度種植規格,秋播蠶豆每公頃基本苗15.0萬~22.5萬株(每公頃120~150千克),春蠶豆單種時一般每公頃20萬~28萬株基本苗。反之,選擇高密度,秋播每公頃可到30.0萬~45.0萬株。
1.蠶豆的播種期
適期早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定西市蠶豆適播期。適期早播能夠有效地降低結英高度,增加結莢數、莢粒數和粒重,從而提高產量。
2.蠶豆的種植密度合理密植。要根據土壤的肥力和品種特性,確定播種密度。土壤肥力差、品種莖稈較矮、分枝能力較弱的情況下,種植密度適宜密。反之,種植密度適宜稀一點。一般臨蠶系列以1畝播量16-20千克,密度1.2萬-1.4萬粒適宜。馬牙蠶豆以沒畝播量22-27千克,密度1.6萬-1.8萬粒為適宜。
3.蠶豆的播種方式改革傳統種植方式,推廣寬窄行種植,是改善蠶豆通風透光的情況以及提高結莢率和產量的有效途徑。寬窄行種植主要採用種二空一或種三空一(即種兩行或三行空一行)兩種,使蠶豆行距呈寬窄相間。
當大部分莢果呈褐色時即可收穫。適當推遲收穫期,可使子粒充分完熟,保持種子色澤光亮,提高食用和商品價值。蠶豆收穫後應將蠶豆捆立於地面曬乾或風乾後再脫粒,嚴防溼脫或籽粒曝曬。
蠶豆儲藏時,子粒含水量以低於13%為宜,倉庫環境要經常保持乾燥、密閉和相對低溫的條件,這樣有利於籽粒保持色澤不變,以及嚴防鼠害、雀害、蟲蛀及有毒物質的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