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好常在

     在那個艱苦的歲月,經過“一大二公”,連自家茅廁的“黃白之物”都要交公分配。而其時欠收連年,就想到多施肥保產量。可是經濟生活跟不上形式導致化肥生產產量不足。農民連公家田,自留地施肥都成了問題。

      於是各地農村公社組織社員成立挑肥隊進城“擔屎”去了(就連小孩子也在村頭田間撿拾牛,狗糞便)以做救急。可算廢物利用到家了。  當年在此話的“語源地”廣東的南海,番禺等地也有組織進廣州城裡挑肥的。據上了年紀的鄉老回憶,那是盛況空前啊……不是隨隨便便找幾個人提倆糞桶就走的,幾乎是精壯勞力全體出動駕著機船沿珠江而上去的。  有看官問了,不就挑個糞嗎?有必要牢師動眾擺大場面嗎?據鄉老解釋是怕別的地方的人和他們搶“屎”,要保衛“勝利果實”云云……全然有武鬥的架勢!  其後當這些糞肥拿了回來,有些“私”字當頭的會“偷”那麼些給自家的自留地。而老實人則一心為公,毫無此念頭,便被人幽默的冠以“擔屎都不知偷食”的美名了。這麼個說法傳呀傳的就傳了開去,遂有了今日引申為“老實”的含義!現在的人聽了覺得好笑,又哪裡曉得那個年月的艱辛……  也有另外的說法是,農戶進城收糞水,為了回報城市的“施肥者”,到了有收成的時候,農民會把一些土特產送給他們。當時有些“中介”挑糞工經常偷偷把農民送出的“禮品”留下自己用,而那些清廉的挑糞工則被讚揚為“擔屎都唔偷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機螢幕兩邊成黑色,中間有影象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