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境中的空間站
-
2 # 麟角1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所著。他把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奇特經歷和平凡生活,極其單純地糅合在一起,描繪出這個家族近百年來的興衰史。故事是在布恩迪亞家族的家裡展開的,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感情,缺乏交流,缺乏瞭解,缺乏信任,相互猜疑,個人狹隘思想嚴重,不懂愛情;因而造成人的精神世界極其孤獨。布恩迪亞家族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到家族所在地馬貢多這個鎮上的男人們,他們狂熱昏聵 ,熱衷於發明、鍊金、打仗而又荒淫無道。布恩迪亞家族近百年的歷史興衰和孤獨、受挫的原因,布恩迪亞上校發動的32次慘遭失敗的武裝起義,折射著拉美洲近百年曆史的翻版,隱喻著拉美洲人民近百年來所付出的巨大奮鬥都是徒勞的。
《百年孤獨》是告訴拉美洲人民要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愚昧,擺脫孤獨。所表達的主題:孤獨的反義就是團結!
-
3 # 噓渾
我所理解,《百年孤獨》表達的主題是:按西方哲學理論,人是被造物,被拋去的。上帝、神或稱之為自然界的(斯賓若莎的理論)才是造物者。人不能選擇何時出生,同樣不知道何時死亡。無論人生的軌跡是光明或黑暗,富貴或貧窮,心靈是孤獨的,沒有人可以與之相連,即使是父母,即使是愛人。所以有些哲學家說:孤獨是人的本質。人的孤獨是無助的,就像小說結尾那樣,嬰兒被一群螞蟻呑噬的無助。
-
4 # 無名小卒噢噢
看了3遍每次都有新體會,第一次看主要還是因為名字,那個時候的我孤僻反正對有關孤獨的東西都有好感看完了第一遍有些幽默的地方很喜歡,一個是糾正有愛吃土習慣的小女孩用的描寫手法,還有一個是對大家都得了失憶症這個橋段的描寫和這小段故事的創意就已經讓我折服,裡面男主為了讓大家記得每個東西用途用笨辦法都標記,最後來個連字都忘記像一盆冷水澆在讀者心理,現實又何嘗不是呢,我們假如看不到問題的根本老是做根據表象做變化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第二次看是去年我看到了整個家族都缺少相互的交流和理解,他們都自己做自己不去傳遞愛,這樣的家族註定有畸形的關係,亂倫和性格怪異,第三次看梅爾加德斯很重要,一個地方的繁華以開放包容不同的思想交流不同的方法離不開男一代具有敢於探索接受新事物和執著對待新知識品質,女一代具有勤儉持家,處處務實的品質這些也是這個家族繁榮的根本,最後有其是看書到不如是看到了自己的經歷,好書就想一個鏡子能反應出自己的感悟,幾年看一次就好比幾年後照次鏡子,百年孤獨,水滸傳,三國,都具備鏡子的功能,好的小說就像通了道家文化的道,現實經歷了什麼就能從中體會到什麼,而不會像有些小說套路化模式化就像劇情遊戲通關一次就不會在玩
-
5 # 細雨江南故人來1
印象最深有兩處:吃土小女孩被遺忘砌在牆裡的父母的骨殖袋
,夜深人靜能聽到他們細細的聲響;馬孔多人的遺忘症,他們漸漸忘記了一切,忘記了根之所在。魔幻的外衣裡包裹著孤獨的靈魂,一次次想逃離;一次次想掙脫無趣的輪迴;又一次次被像烏蘇娜母親模樣的偉大女子的喚回,朔風野大,冰已溶化,黃蝶散盡
,驀然回首,痴嗔無語,怦然心動。
-
6 # 半畝園書生
《百年孤獨》是一部魔幻現實小說,透過一個家族幾代人的描寫,反映了哥倫比亞的百年曆史,我感覺這部小說最難的是幾代主人工的名字非常難記,經常會把父親,兒子,孫子的姓名記錯,要耐心的看,與我們觀念中的小說很不一樣,還是應該看看。
-
7 # 青篋
很喜歡馬爾克斯,才華橫溢想象力豐富而且對拉丁美洲民族的批判非常深刻。大航海時代是兩牙開創的,上帝首先眷顧他們的,教皇還特地開會大西洋以東殖民地歸葡萄牙,以西歸西班牙,也的確發了財,可惜後來。。。回到了原點。二戰舊大陸諸強國打的稀巴爛,阿根廷墨西哥巴西一度經濟閃亮全球,可是總邁不過中等國家陷阱。拉美翻不開各種厄運,始終重複著歷史的軌跡,這種打圈的命運也只有遠離舊大陸的拉美這樣。原因是兩條腿不協調,也是目標太雜,總繞不出自己的矛盾雙重性格造成。
馬爾克斯有篇短小說《巨翅老人》,因為天使老醜,沒人把他當天使,虔誠的主人就把他當觀賞動物賺錢。宗教理想被美化,現實中人們又沒底線地糟蹋自己的信仰。《堂吉訶德》為了圓騎士夢,不惜自欺欺人糟蹋自己,自己的家人和機會,滿足虛無的驕傲。西班牙人嚮往共和,但面對佛朗哥獨裁時又忘了內戰時理想。明知道鬥牛原始落後,又捨不得丟,死抱著羅馬的餘暉自我安慰。這樣的拉美註定百年孤獨的痛苦,又百年孤獨的快樂。
每當看到墨西哥精彩的壁畫,感嘆拉美人的才華又搖頭他們的無腦。委內瑞拉躺在油田和厚厚的沃土拼命地折騰哭窮,控訴美帝財主的落井下石。。。
-
8 # 大悔憶智周
馬爾克斯獲諾獎的理由是:“把幻想和現實融為一體,勾畫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夢幻般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陸的生活和鬥爭。”
馬爾克斯的父親是個報務員,祖父是個退伍軍官,也是個手藝精湛的手藝人,他祖母很會講故事。他深受歐洲現代主義文學影響,17歲讀了卡夫卡的《變形記》,感到深受啟發,他崇拜福克納和伍爾夫,但他盡力擺脫這些作家的影響的支配。他非常喜愛民間的魔幻故事,而他出生的哥倫比亞加勒比地區的歷史充滿了魔幻。
《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
馬爾克斯18歲的時候就打算寫這部作品。他這部小說也是對他過去文學活動的一個總結。
《百年孤獨》描寫一百多年間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的命運,時間漫長,卻沒有一個一貫到底的中心故事,人物眾多,幾代人的名字又大同小異,處處挑戰讀者的耐心。
但只要讀懂下面這句話你就能讀懂這本書。
馬爾克斯說:“布恩地亞家族的歷史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翻版。”
他用一個家族的命運反映拉丁美洲的歷史,讓讀者思考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百年孤獨”的原因。
與世隔絕的哥倫比亞是寧靜而質樸的,人們講秩序,愛勞動,但也是原始、愚昧保守、僵化的。異域文明的進入讓原有的社會結構逐漸解體,人們的思想、信仰產生深刻的變化,歷史的大轉折來臨。因循守舊、停滯不前,像布恩地亞那樣“百年孤獨”的家族,其毀滅是歷史的必然。但馬爾克斯是樂觀的,他相信只要創造新的未來,家族——哥倫比亞、拉丁美洲,就會有生存發展的希望。
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雖然離奇荒誕,但反映的是本質的真實,並不難理解。
-
9 # 明明Kun
主題無他,就是孤獨。人生來孤獨,在生命之旅只能自己對抗這種與生俱來的孤獨,他人無法僭越,從此書人物結局便可看出。《百年孤獨》中的人名很具有象徵意義,比如何塞阿爾卡蒂奧與奧雷里亞諾就代表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但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命運在本質上其實是相通的,即孤獨、無奈與死亡。
這部小說之所以被稱為偉大,也是因為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魔幻與現實歷史交錯,魔幻即現實,現實用魔幻的寫法增強了想象力與可讀性,同時避免了一味的悲情。
小說中訴說了布恩迪亞家族的百年曆史,又何嘗不是哥倫比亞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人類的歷史與你我一個個小個體的歷史?
此書我只讀了一遍,想法不成熟,等多讀幾遍完善想法後可再來回答。
-
10 # 紅雨說歷史
《百年孤獨》是一部奇書,他描寫了布恩迪亞家庭一百年的興衰史,家族七代人在馬貢多小鎮經歷了興起、繁榮、衰落到徹底消失,揭露和批判了哥倫比亞國內獨裁政權的殘暴、殖民主義者和侵略者對拉美民族的政治壓迫與經濟掠奪。其實不妨從題目來了解本書的主題。
百年從“百年”和“孤獨”兩方面意義,“百年”指的是歷史,作者虛構了馬貢多是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縮影,書中寫到奧雷連諾發動32次起義,寫到他17個兒子都被殺害,寫到他的一個兒子在馬貢多胡作非為,還寫到美國公司到馬貢多開辦香蕉園,寫到政府鎮壓香蕉工人起義,三千多人屍體被火車拉走,扔進大海。這些經過作家處理變形的事情,實際上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作家所要描寫就是為了讓人們看到拉丁美洲百年的滄桑。
孤獨再從“孤獨”來說,作家除了寫歷史之外,還寫了七代人的生活: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他深入挖掘馬貢多小鎮人民的精神生活,他看到造成拉丁美洲災難的,不僅僅是外來的入侵,更深層的是人們精神的孤獨。在其筆下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代人都有一個共性——精神孤獨。一些人縱慾、亂倫、固執己見,一意孤行,還有一些人雖然有過改變現狀的意圖和行動,然而一遇到挫折便離群索居。個人的孤獨使得社會缺乏凝聚力,家族和村落與世隔絕的封閉孤獨,只能等待衰敗、甚至滅亡的命運。這便是加西亞 馬爾克斯所要表達的。
-
11 # 24幀半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憑藉這部小說,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以19世紀期間哥倫比亞爆發的幾十次內戰為寫作背景,透過文中人物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其前途的隱憂。
小說以魔幻與現實相結合的寫作手法,描繪了布恩迪亞家族由白手起家到興盛,又逐漸衰敗的歷程。其實正暗喻著哥倫比亞愚昧落後,成為被殖民者屈辱的歷史。
在布恩迪亞家族中,夫妻、父子、母女及兄弟姐妹之間缺乏信任,缺少溝通,人人陷入一種無可改變的孤獨狀態之中。
不過百餘年的歷史,這座可預料的鏡子之城
——小鎮馬孔多,最終又被颶風抹去,被世人從記憶中根除,只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在小說中,家族創始人老何賽憑藉著勇敢、智慧,建立了小鎮。但他後來被吉普賽人帶來的科學技術所吸引,終日沉迷於科學實驗中,甚至到了痴狂譫妄的狀態,以至於家人無奈之下只能將其捆綁於樹下,孤獨而終。
老何賽的兒子奧雷里亞諾上校,曾經發動過32次武裝戰爭,但均遭失敗。他在戰爭中跟17個女人生了17個兒子,但這些兒子無一例外地慘遭殺害。他本人曾無數次遭遇暗殺、埋伏和槍決,又都倖免於難,最終在空虛和迷茫中失去了信仰。他遠離塵囂,躲在家中的小屋裡鑄造小金魚,也擺脫不了孤獨而終的命運。
烏爾蘇拉,老何塞的妻子,家族中最讓人欽佩的女性成員。她勤勞、智慧、善良又富有商業頭腦,是整個家族的支柱。
她在丈夫沉迷於科研時,毫無怨言的挑起家庭的重擔,把孩子撫養成人;她反對暴力、權力和空想。
在洪水讓家族遭難,生活難以為繼時,她還是堅守著道德底線,拒絕把別人存在她家的金幣據為己有。她是所有偉大女性的代表。
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的女兒,她是個十分矛盾的女人,想愛又無力愛。
因為見到鋼琴師皮埃特羅鍾情於麗貝卡,她妒火中燒,想方設法阻撓,卻讓無辜的蕾梅黛絲死於非命。可當後來鋼琴師向她求愛時,她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以至於讓後者為她割腕自殺。
她母親曾對她十分痛恨,但臨終前卻認為女兒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愛到深處怕受到傷害,而終生處於恐懼中。
梅梅,即雷納塔.蕾梅黛絲,家族中的第五代成員,雖然書中著墨不多,卻是我比較喜歡的人物之一。
欣賞她能為了愛情,不顧家庭的反對和門戶的差異,毅然決然地選擇自己的幸福。當心上人被母親找人用槍打殘後,梅梅此後如磐石般一言不發,在孤獨中度過了餘生。
第六代奧雷里亞諾,梅梅的私生子,從小被外祖母囚禁,但或許正因為孤獨,讓他痴迷於研究家族歷史。
他自學多種文字,不懈地研究羊皮卷之謎,獨自尋求生命的本源。他與姨媽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相戀,生下了帶豬尾巴的嬰兒,讓多年前烏爾蘇拉擔憂的事情終於成為現實,產後不久母子即雙雙殞命。
最終在羊皮卷之謎被破譯時,一場颶風席捲而來,整個家族從此消失於世間。
七代人,一百多年來,迴圈往復的取同樣的名字,做著同樣的事情。上校在不斷的、反覆熔鑄他的小金魚,阿瑪蘭妲在拆了織,織了拆她的壽衣。正如烏爾蘇拉所言:時光好像在打圈子。
小說透過馬孔多的變遷及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經歷,深刻揭露了美國侵略者對拉美民族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制裁,也刻劃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孤獨使人心渙散,唯有團結起來,正視民族的磨難,敢於反抗,才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
12 # 煙火生活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族群的亡滅!
這就是《百年孤獨》的結尾。而這種結局,在書中開頭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100年前為布恩迪亞家族寫的羊皮紙裡早已預言。
從第一代家族創始者對原先生活的狹隘世界之外的空間的探索與發現,再到與世隔絕的馬孔多一點點成為人口聚集地發展現代文明,最後整個家族在一陣颶風之後一切歸零。就像繞了一個圈,最後還是歸到了原點。
沒有什麼可以永垂不朽,沒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獨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態,快樂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來回味的。你從迷茫中掙扎著走出來,奮鬥一生,發現這世上竟然什麼都不值得留戀,所有的偉大與渺小,所有的偏激與冷漠,如一個輪迴般在無聲地反覆,最後留下的是抓不著的孤獨。
——也許這就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所表達的主題。
個人的孤獨
最睿智的人晚年被當成瘋子綁在樹上;最勇武的人從沒打贏過正義戰爭又悲情絕後;最美麗的人似上帝恩賜而來卻又荒謬地飛回天堂;最明理的人成為了政治犧牲品消失在歷史之中;最開朗的人死於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不倫之戀裡;最後一人用智慧與閱歷得知一切後,與颶風同歸寂靜……
家族的孤獨
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雖然有血緣關係,但在靈魂層面,彼此孤獨,他們並非息息相通的一體。在書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或是參加革命,或是讀書翻譯,或是出逃遠航,或是暴飲暴食揮霍無度,或是一生沉溺於情慾……這些條列式的方法,雖是布恩蒂亞家族的特性表現,卻也是極端真實的人性展現。這或許暗示人類,如果每一個人都以自我為單位,在靈魂的層面互為溝壑,而非結為一體,相親相愛,那麼,他們的結局是種群的灰飛煙滅。
人類的孤獨
在小說的結尾,馬爾克斯表達道:
只有當一個人行將死亡時,他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一樣,看清自己的命運與歸宿;那麼,當整個人類行將滅亡時,人類全體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蒂亞一樣,徹底瞭然人類的謎底——人類是怎樣一個物種?它到底從哪裡來?它走過了怎樣的歷程?……但是,這時,一切都已來不及,毀滅的時刻已到,人人在劫難逃!
尼采說“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
我們在無謂的糾結之中掙扎,卻愈加深地墮入了無限的深淵之中,在孤獨中掙扎,卻終將被孤獨吞噬。
回覆列表
這裡也只是自己片面的理解。整部鴻篇鉅著以馬孔多百年的興衰強烈的“孤獨”為主題,活像被一縷縷神秘的魔帶環繞,就彷彿一條條霧緞籠罩的群山,孤獨的馬孔多,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讓人感覺一會兒在馬孔多,一剎那宛若在魔霧騰騰的山中,一種現實虛擬靈活的切換,就如同此地發生了地震,而你又剛好離開此地到彼地一樣。整部作品以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為軸心,運用現實與魔幻,首尾調換中間穿插倒敘的手法,讓作品盡顯迷宮般的Phantom而改變的曾經的敘事,也是恰如其分的方法模式吧,讓現實和Phantom交融而達到無與倫比的震撼效果。
也從個體的孤獨中體現出強烈的追求獨立,幸福的同時又交織著迷茫,人性的矇昧的孤獨和無助的彷徨,孤獨的對立也是“愛”的缺失,彷彿每個“道具”都沉浸在自己思維的迷宮徘徊的孤獨。唯只有烏爾蘇拉勤勞,善良,無怨無悔無私的愛滋養著整個百年家族。同時也表現出的勇敢,開拓進取心延伸到整個拉丁美洲人民美好的嚮往和追求獨立的淳樸品質。
作品從開始的對抗自然的漠然困惑的孤獨,其後對抗戰爭的無助孤悽的孤獨,最後作者以神魔般,將近似傳說中的“豬尾巴”銜接的孤獨,宛若所謂魔幻般的手法抹去一切時,也表現出作者的寫作情緒完全融入作品,而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孤獨憤慨和作者重新洗牌的美好夙願,而勇於接受挑戰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