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美人
-
2 # 韓浩月
1993年吳宇森以《終極標靶》進軍好萊塢,到2003年十年間拍攝了八部作品,分別是:
記憶裂痕 Paycheck (2003)
風語者 Windtalkers (2002)
諜中諜2 Mission: Impossible II (2000)
至尊黑傑克 Blackjack (1998)
變臉 Face/Off (1997)
斷箭 Broken Arrow (1996)
新縱橫四海 Once a Thief (1996)
終極標靶 Hard Target (1993)
在這八部電影中,有一部被認為是吳宇森事業新高峰的佳作《變臉》,《變臉》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整個故事高潮迭起、蕩氣迴腸,“白鴿”、“教堂”、“火藥”等吳氏符號成功征服了好萊塢。
《變臉》之後,吳宇森又執導了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2》,為該片的高票房立下汗馬功勞。雖然後來的幾部作品不盡如人意,但現在回頭看來,僅僅憑藉《變臉》與《碟中諜2》這兩部電影,作為外籍導演的吳宇森,已經完勝絕大多數好萊塢本土導演。
離開好萊塢重回華語電影懷抱的吳宇森被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但他的作品《赤壁》2008年公映時,整個娛樂形態與觀眾審美已經翻了篇,再加上《赤壁》本身質量的不盡如人意,吳宇森遭遇了從業以來最大的聲譽危機。2014年公映的《太平輪》,也未能成功挽回吳宇森作品的口碑,當時不少人感嘆,屬於吳宇森的時代過去了。
2017年11月,吳宇森翻拍自日本的《追捕》將要公映,他也將這部電影相關的資訊帶到了平遙國際電影展。這時候的吳宇森已經過了七十歲,《追捕》這部電影能否成功,意味著他是否還會老當益壯,繼續闖蕩電影江湖。就算《追捕》口碑與票房不能達到預期,這也絲毫不會更改他在影迷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坦白說,吳宇森對於世界電影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並且較為短暫。但對於中國影迷來講,吳宇森形象早已固定於偉大的1980年代,他不僅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華語電影導演,也是最有標誌性與影響力的文化人物,一定程度上,他的作品透過過去對觀眾精神生活的影響,滲透到了許多人生命當中,迄今仍在人們的價值觀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的吳宇森,永遠值得我們獻上掌聲。
回覆列表
謝邀,據我所知,20年前的吳宇森勇於創嘗試,大膽創新,這是電影創意工業極其重要的競爭元素。和好萊塢的一流導演一樣,吳宇森們毫不計較,橫衝直撞地開創電影新領域,這種執著的態度新增在港產片上,不僅刺激了市場,還令觀眾陶醉其中,享受著那種澎湃的新鮮感。吳宇森時代雖然已過,但這種精神並沒有為當今的中國電影人所繼承,紛紛向投資方妥協,所謂的製片人也百分之百不願意面對風險,忽悠說投資不可能失敗,回本是最低要求。這種白痴的造假態度,成了生產大量爛片的源泉!又何談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