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老容

    不贊成!那是開歷史的倒車。但贊成學生的課本標出簡化字的出處,不列入考試範圍,好讓學生對繁體字有個基本上的認識。

  • 2 # 塗之人995

    繁體字一直存,何言“恢復”?

    推廣普通話,書寫簡化字,至少有六十多年了,對於華人學習文化知識,思想交流,功勞至偉!

    魯迅先生以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己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堅決主張,以新文字替代這種阻礙大眾進步的漢字。”

    鮮有看電視、穿好衣、食佳餚的今人願意走回到荒世界,茹毛飲血,衣樹葉獸皮的。要讓熟悉了今天簡化字的億兆黎庶識繁體,讀木簡不合適。至於以書法示人的書家用繁體寫字,那是他的自由。

  • 3 # 琉璃廠觀察

    不贊同你的建議。

    首先我們要明確語言文字的功能。語言文字是用來傳遞資訊、交流思想的,追求的是方便快捷。隨著社會的發展,資訊量增多,人類思想變得複雜,人類的交往變得更密切、更頻繁,交流的方便快捷變得日益重要。正是出於方便快捷交流的需要,人們才會把當年國家提出的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稱為“四化”,也是出於方便快捷交流的需要,中國的文字才會由甲骨文逐步演變為如今簡便易認的方塊字。社會的發展只會使書寫、辨識、交流和傳播變得越來越簡便,而不是相反。你的建議與這個趨勢相反。

    主張廢除簡化字、恢復繁體字的人大多對中國文字的表意性看得有點重,想充分保留中國文字的民族特色。但實際上,無論怎麼簡化,中國文字的民族特色都在,民族特色不是由某個具體的字來體現的,而體現於橫豎撇捺折等中國文字的共性特徵上。人們在交流時,不會在乎你的話中每個字本來的含義是什麼,在乎的是這個字現在的含義、話語的總體含義。“愛”無心,“親”不見,這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對”愛“和”親“的理解,不影響人們對這兩個字的使用。

    文字的表意功能與實用功能不可避免地會有些衝突。在兩者有衝突時,人類看重的從來都是實用功能,而捨棄表意功能。漢字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漢字實用功能日益強大而表意功實能遞減的歷史,從篆書到隸書,從繁體到簡體,漢字的每一次變化,都使其表意功能大為減弱。強化漢字的表意特徵沒有必要,也無法操作。比方說,“自己”的“自”原本是象形字,指鼻子,“它”也是象形字,指蛇,如果要強化表意特徵,那是不是要恢復“自”和“它”的本義?這可能嗎?

    其次我們要將實用和藝術區分開來。當中國文字進入到書法的領域後,它就逐漸脫離其實用功能,而由藝術來擺佈了。藝術追求的是美,而不是實用。藝術既可以反映現實,也可以反映歷史。在書法中,漢字不是實用的,而是構建作品的材料,因此,繁體還是簡化無關大體。但國家不能因此把書法對繁體字的書寫帶入漢字的日常使用中。

  • 4 # 程繼東

    建議允許企業的字號,人的名字用繁體字。鼓勵在重要建築 上使用繁體字,比如政府辦公樓、博物館、車站、機場用繁體字。

  • 5 # 探索乙

    不贊成!直接廢除一簡字,和國際接軌!和傳統中華文字接軌!

    如果你覺得簡化字好,那你就得把所有的一簡字簡得科學、合理,不能胡編!

    真正的華人必須有歷史責任感!否則就不是華人!

  • 6 # 布衣茶道

    恢復使用繁體字沒有必要吧!本身簡體字已經普及習慣,家喻戶曉,聲入人心了,再反過來真的沒有必要!繁體字在考古,古漢語,書法,對外交流等等領域還有用武之地外,其他地方用的很少!應該說漢字的簡化是時代的進步,歷史發展的必然!

  • 7 # 留有餘地好

    本人不十分贊成。原因有以下幾點:一、簡化字已使用這麼多年,已被廣大人民所熟知,現在突然提出恢復使用繁體字(即使如您所說的“筆畫較少”的繁體字)也不會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接受一旦遇到“阻力”,推廣可想而知;二、簡化字(個別字)雖然有其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繁體字“愛”字被簡化成今天的“愛”,有人說,“愛”字無“心”,何為“愛”?說的有些道理。但是,畢竟簡化字到了今天,大多數人還是接受的(雖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所以,再恢復使命繁體字,似有“不合潮流”之嫌;三、國家推廣使用簡化字,也是漢字發展的需要,文字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同時,也是為了書寫的簡便,使用的方便,使用簡化字也是有它的歷史進步意義的;四、部分恢復使用繁體字(正如您所說“筆畫較少”的繁體字),難免會出現簡化字與繁體字並存的局面,在文字表現上顯得有些不嚴肅,“不倫不類”,比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好像個別“假洋鬼子”回到中國後,說漢語不時加雜“外語”,讓人產生極不舒服的感覺。

  • 8 # 極速榜書郎

    恢復使用繁體字,不管是筆畫多的還是少的,我認為都是開歷史的倒車,不可取!原因很很簡單,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簡體字大大節約時間!

  • 9 # 尋常趣味

    我不贊成你的建議。現在繁體字和簡體字都在用,你所說的恢復是打算廢棄部分簡體字,這樣的建議實屬沒什麼必要。簡體字現在已經十分普及,其應用經過實踐驗證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何必改來改去。再說改革也是一個大工程,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適應,弄不好會造成新的問題。就現在使用的簡體字而言,書寫起來已經相當的麻煩,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基本都是用流行的簡體行書或草書,很少有人一筆一劃書寫正楷字了。即便現在使用繁體字,其書寫形式肯定仍是像現在一樣,不會很規範的書寫。由此可見,從實用的角度看,文字繁體也好、簡體也罷,能夠表意和誦讀不出問題即可。而書寫呢,因有簡體這個過渡性文字,用行、草簡寫更容易識別。當然,順便說一下,我是堅決反對繼續簡化的,再簡化的話,等於又要多學習一種字型,反而把文字弄亂了、更復雜化了,得不償失。

  • 10 # 華極八演

    數千年來,繁體字的使用場景是文言文,對聯,詩詞歌賦等,符合當時紙張少,簡明扼要的表達需要。現在使用簡體字在白話文是一種適應,白話文沒有使用繁體字的迫切需要。繁體字可以恢復,但使用的場景應該是詩詞歌賦,對聯,文言文,書籍封面,文章標題,書法藝術,名號等。白話文的文章內容還是依然使用簡體字為好,一目瞭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句日常用的英語很簡單但是格調和品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