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漂的聰
-
2 # 瑩妹子
只能說 那是抗人的價錢
你要說一箱100元 大家都會接受 但要說一瓶那是絕對不可能
當然不排除有錢人裝樣子
-
3 # 華哥教案
這種沒良心的事都做的出來,做生意有利潤就好合理範圍內。一瓶款泉水賣一百元人民幣說直接點就只能謊說好處騙人,這樣的銷售不是人員能做的長鏡頭?信任何在?
-
4 # 申由甲馬龍
理論上來說,你可以把任何產品以任何價格賣給任何人的。但是水作為生存的必須品,以目前的社會形態來說,任何國家和個人都不會允許有人把水炒到那麼高的價格。所以它不會是一種大的消費常態,只能是小眾的。可以在一些高檔的場所進行捆綁銷售,讓有錢人購買。也可以賦予水一些文化屬性,讓那些文人墨客購買。或者賦予水一個特殊的環境,如太空採集的或者上過太空的,讓好奇的人購買。
-
5 # 園丁的園丁
其實這是一個面試的問題
面試的時候,銷售經理讓你把一瓶礦泉水賣 300 元,你會怎麼應對?
如何將一個產品以高價賣出?
面對這種型別的問題,大部分人都習慣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希望讓別人認為這瓶水本身很有價值,比如宣稱:
這是一瓶好水,來自海拔8000米的雪域高原;
這瓶水是馬雲喝過的;
這瓶水是少林方丈開過光的等等…
然而,哪怕稍微有點營銷意識的人,都不會這樣思考問題,他們會做出這種型別的回答:
你買我一瓶水,我告訴你一個重要的資訊,這叫賣的是附加值;
你買我一瓶水,我記得你的好,這叫賣的是人情;
你買我一瓶水,我可以引薦你去見我當局長的老舅,這叫賣的是關係…
他們考慮的重點並不是產品,而是價格——消費者會為什麼事物支付300元?
科特勒曾說過:“營銷不是透過價格出售產品, 而是在出售價格本身。”
為什麼他會這樣說呢?
首先,對於企業來講,雖然價格只是市場營銷組合的一個元素(4P之一),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產品,渠道,促銷都只會產生成本,而只有價格才能真正為企業帶來收益。
另外,對於消費者,雖然價格只是總體顧客成本之一(貨幣成本),但相比於學習成本、健康成本、決策成本等,貨幣才更客觀,更顯性,更公平,也更易於量化。
事實上,人們普遍傾向於透過價格去判斷一個商品——不妨回憶一下,你走在超市裡,如果看見一瓶飲料賣3塊錢,你肯定會把它歸類為低端飲料,但如果你看到它的標價是8塊,就會認為它比較高階,甚至還會猜測它的口感應該不錯。
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而不是“一分貨一分錢”,就是這個道理。
-
6 # 人文阿雀Archer
簡單,甚至能賣出更高的價錢。前提是你這個公司要大。如下:
我們公司和一些科研有關人員進行了聯絡,拜託他們取一些北極的冰層水,因為公司想要超過農夫山泉,產生更好的品牌效應,所以水的原地要更加純淨。
這一批水就是我們的成果,事實證明,沒有人為汙染過的水源富含的礦物質要更加豐富,對人體更有健康,現在作為市場試售價賣100元,而正式售賣的時候因為要獲取更高的利益,它的價格絕對不只是現在100元這個位置。
-
7 # 龍施泉
健康概念炒作,比如治癌防癌,比如長壽,比如美容,除這些內在基本概念因素外還得讓滿足喝者有無比高逼格的外在虛榮心,買一瓶可以拎著瓶子滿街宣誓自己喝得起100元的水,就像當年女性揹著驢包一樣無比榮耀,做到這幾點,賣100完全沒問題,賣不是水而是高逼格的虛榮心
-
8 # 傑商之道
礦泉水能不能賣到100元就要看與什麼樣的產品結合了,如果能把礦泉水和小罐茶結合起來賣,相信多賣出來100塊錢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回覆列表
現在社會可以劃分出三種人來賣水:
第一,普通人把水1元錢賣1.5-2元,這些主要是那些小賣部,士多店等小本生意人;第二種,生意人可以把1元的水買到8-12元,例如KTV、酒吧等
第三種,商人能把1元的水賣到幾百甚至上千元,例如巴菲特的午餐
所以如何把一瓶水買到100元,需要有明確的產品定位,以及很好的一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