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嶽掩赤城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是《三國志.關羽傳》中的描述,裡面講到關羽殺顏良的方式是刺,然後再斬其首還。

    如果這個刺與斬是同一把兵器作為,那麼這武器應該就是劍。

    但是,劍畢竟是短兵器,對於馬上作戰來說,通常是作為副武器比較多,那麼假設是兩種武器,即關羽用長兵器刺殺了顏良,再拔出副武器砍了他腦袋的話。

    在漢代,最有可能複合大將馬上作戰的,以刺殺為主的武器應該是馬槊。槊起源於漢,長度四米以上,丈八為槊(漢代一丈2米4左右),馬槊可以說是古代重騎兵用的一種貴族武器。

  • 2 # 怪俠1枝梅

    三國時期還沒出現長柄大刀,長柄大刀是到隋唐時隨儀仗的出現才出現的,而關羽最多可能用朴刀,就是短柄的那種。關羽用青龍偃月刀的說法大約始於宋代,《三國志》中有寫關羽“策馬刺良(顏良)於萬眾之中”。可見關羽應該是用能“刺”的武器,矛戟一類。

    在《三國志》中有記載說“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說關羽“刺”顏良,所以很多人認為他用的是長矛之類的兵器。而《刀劍錄》中說“羽少時採都山鐵為二刀,一銘‘萬人’,一銘‘無前’”……漢代武帝時因為要對付匈奴騎兵的彎刀,所以發明了一種騎兵用的單手直刀——環首刀( 環首刀的長度有70cm到110cm不等,最長的比漢代一般的佩劍要長些,並且沒有刀柄),環首刀也是唐刀和日本刀的鼻祖,所以《刀劍錄》的記載如果無誤,關羽也曾經佩戴過兩把直刀,一把叫“萬人”,另一把叫“無前”。而《刀劍錄》的作者陶弘景系南朝人,他生活的年代和三國時代相差200多年,所以可信度也相對要高。

    另有一說不知為真假,關羽馬戰長兵器是長矛,而他的最得心應手的步戰兵器則是雙刀,號“萬人敵”。據記載:關羽親自登都山採鐵礦,鑄造雙刀,刀身銘刻字樣“萬人敵”,關羽戰敗於荊州,不願寶刀落入敵手,遂將其投入江水中,自此寶刀失傳。

  • 3 # 蟲蟲歷史文化觀

    歷史上的關羽使用的兵器不是刀,自然也就更不會是所謂青龍偃月刀了。三國志《關羽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透過這個“刺”字,很多人都認為關羽用的兵器屬於矛、戟之類的直刺兵器。有專家考證出漢代“戟制最盛,矛次之”,在三國時代還沒有出現象青龍偃月刀一樣的長柄大刀。這種偃月刀出現在唐、宋時期,主要是用來操練,以示威武雄壯,並非實戰使用。透過專家的釋疑,終於可以將關刀杜撰說確定下來了。不但如此,綜合專家對各個時期兵器起源和各個時期發展使用的考證,小說中黃忠和魏延的大刀、徐晃的大斧、黃蓋的鐵鞭、武安國的鐵錘、呂布的方天畫戟也全都是虛構出來的。如此考證,對於還歷史本原是有好處的,也可以讓愛好者了 既然上面已經提到關刀是虛構出來的,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出現在小說之中的呢?從《關羽傳》看,關羽用的是矛或者戟。在唐、宋時代,這關刀則好象是一把劍。唐人郎君胄《壯繆侯廟別友人》一詩中有這樣的句子:“將軍秉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宋人黃茂才《武安王贊》曰:“氣蓋世,勇而強。萬眾中,刺顏良。”宋無名氏《武成王廟從祀贊》曰:“劍氣凌雲,實曰虎臣。勇加一國,敵號萬人。”到了元代,關羽用刀的說法開始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現。元人郝經《重建廟記》曰:“躍馬斬將萬眾中,侯印賜金還自封。橫刀拜書去曹公,千古凜凜國士風。”之後在元雜劇中,關羽也是用刀。在公認的《三國演義》成書最重要的參考著作—《三國志平話》中,關羽也是用刀參加“三英戰呂布”的:“第三日,呂布又搦戰,眾諸侯出寨,與品布對陣。張飛出馬持槍。張飛與呂布交戰二十合,不分勝敗。關公忿怒,縱馬輪刀,二將戰呂布。先主不忍,使雙股劍,三騎戰呂布,大敗走,西北上虎牢關。”從這些資料分析,關羽使用的兵器從矛(戟)至劍,最後在刀上正式定型了。目前還不清楚青龍偃月刀之說是不是《三國演義》首創,但透過《三國演義》,青龍偃月刀和關羽已經是合二為一,密不可分了。

  • 4 # 邏輯文史游

    哈哈,先來講個段子~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小說,因此青龍偃月刀的真實度也不好把控,因此某專家決定從史書找尋真相。果然,在《三國志·關羽傳》中專家找到了如下文字: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於是專家很高興,向世人宣佈歷史上關羽使用的是一種叫“策馬刺”的兵器23333!按照專家的思路,如果關羽當時沒殺顏良,而是用愛感化了顏良,那麼關羽的武器可能就是“光”了。你問我為什麼?因為“愛是一道光,如此美妙…”

    《三國志》只說關羽刺顏良,斬其首,但很遺憾沒記載其所用兵器是什麼,但一個“刺”字,可以粗略推斷關羽當時使用的兵器可能是長矛或者大戟之類,而三國時期以長矛為主要兵器的將領還不少呢。按照同時期的著作《釋名》中的記載,一丈八尺長的矛有個獨立的叫法叫做“槊”,槊也是馬軍殺敵最為順手的兵器了。

    同樣的,透過《三國志》中的那句“斬首其還”也能推測出關羽使用的武器也可能是刀,而這種刀比我們印象中的砍刀窄,尾部有為了防止殺敵不小心掉落的環首,人們把這種兵器稱之為“環首刀”。無獨有偶,南朝陶弘景在他的著作《古今刀劍錄》中就記載了關羽實為用刀者的文字:

    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羽惜刀,投入水中。

    按照小說裡青龍偃月刀的模樣我們也不妨找找看歷史上類似的兵器。果然,在北宋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就有當時各類刀劍的式樣圖,其中屈刀、筆刀是長柄大刀,總體外觀就和小說裡的偃月刀很類似了,因此宋朝的兵器不大可能穿越到東漢時期(請注意,只是不大可能,萬一真的穿越了呢)。而這類長柄大刀也一般不用於實戰,更多的是在閱兵的時候顯示下軍威之類的。到了清朝,武舉考試中偃月刀的作用就和咱們現在的槓鈴差不多意思了,入圍的考生透過舉刀來展示自己的臂力,這點在清朝的《皇朝禮器圖式》中有簡略的記載:

    武科刀制如偃月刀,分三等:一等重百二十斤,次百斤,次八十斤。視所舉以較力。

    至於為什麼羅貫中給關二爺配備了青龍偃月刀,大概是因為這神兵名字就很霸氣,“青龍”既神聖又霸道,“偃月”又能體現其外觀的美感,再給二爺搭配一身綠色戰袍,胯下紅色戰馬一聲嘶吼,這視覺衝擊力可就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強烈了~

    莫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塔合砍61分28板7帽仍難取勝,鵜鶘問題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