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3
回覆列表
  • 1 # 農村大媽談農村

    正確看待歷史,不宜成敗論英雄,自古就有這種論調。比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膾炙人口的詩讚的是失敗的英雄項羽。竇建德碑對竇建德也是盛讚其知義而尙仁,貴忠而愛賢,無暴虐於民,無淫兇於己。身兼勇武,聽諫有道。還有李後主李煜雖說皇帝做的不咋樣,詞倒是寫的教人推崇備至,吸引了不少詞粉。明朝的建文帝也挺讓人同情。其他的失敗但備受推崇的人物更多,象武聖關羽,岳飛,文天祥,顏杲卿,顏真卿等等,太多了。

  • 2 # 可洛加冰

    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的本性,從根本上來講,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狼子野心,蛇蠍心腸”。這種本性加上堅韌的毅力和出眾的才能,對社會普遍道德觀的破壞,對人類良知的挑戰,其危害之大尤其嚴重。應該說,勾踐一登上歷史舞臺,就毫不掩飾地釋放了這種邪惡醜陋的能量,早在攜李之戰中,面對強大的吳軍和身經百戰的前輩吳王闔廬,他居然能劍走偏鋒、匪夷所思地採取幾近極端的招數:“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左傳·定公十四年》)在陣前讓數百囚徒排成三列當眾自刎,並趁著吳軍將士目瞪口呆、驚魂未定之際發起進攻,一舉而克,凱旋而歸。這種做法充滿著血腥與殘忍,靠此取勝,顯然是完全打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

    更讓人切齒痛恨的是,越王勾踐在後來的吳越角逐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出類似的招數,將陰險毒辣的小人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按照當時通行的“軍禮”原則,“不加喪,不因兇”是軍事行動的重要戒律之一,也就是說,不能乘人家國君新喪,正權力交接之時展開進攻,也不允許在敵對國家遭逢天災、出現饑荒的凶年之時發動戰爭。不僅如此,敵對國家之間還有在凶荒年份互為救助的義務。這就是上古的“人道主義”傳統。這種傳統一直延伸到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很好地恪守了這種“救荒賑災”的基本原則。當越國鬧災荒,向吳國提出了借稻種的請求時,毫不遲疑地滿足了對方的願望。可是,等到吳國遇上同樣的困難,向越國借稻種之時,越王勾踐竟然將稻種煮熟了之後再行出借。這使得吳國飽嘗錯失救荒賑災的最佳時機,進一步加重災難的苦果。這樣的手法,顯然不是正人君子乾的事。

    因此,當夫椒之戰大獲全勝之際,吳王夫差對越王勾踐沒有采取趕盡殺絕的做法,而是按“軍禮”的要求辦事,放越王勾踐一馬,允許越國繼續存在。

      問題是,吳王夫差的君子之舉,遇上了像越王勾踐這樣徹頭徹尾的小人,就顯得完全徒勞,純屬笑話了。

  • 3 # 眾裡尋她仟百渡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定義負面,然後才能準確界定負面人物。

    從歷史上說,負面人物首先得是個人物,其次是這個人物為我們所熟知的行為大都為人不恥。

    顯然,史書不太會熱衷於評價古人或描述其行為的,我們所熟知了解的歷史人物,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戲曲小說雜文野記,符合這個定義的人物大致有以下幾類(外國的不說了,這裡只說中國):

    第一類 殘酷暴虐。這類人物比較多,為君的比如以泰始皇,隋煬帝為代表的暴君,為臣的比如以白起為代表的武將,以張湯、來俊臣、周星為代表的酷吏,以董卓為代表的亂臣以及以羯族為代表的外族。

    第二類 荒淫無道。這類一般是指君王,比如以夏桀,商紂及漢靈帝劉宏為代表的昏君。

    第三類 禍國殃民。比如以嚴嵩、趙高為代表的侫臣。

    第四類 諂媚貪腐。比如以和坤、呂不韋為代表的弄臣。

    第五類 陷害忠良。比如以秦檜、李林甫為代表的讒臣。

    第六類 脅持天子。比如以王莽、曹操為代表的奸臣。

    一般而言,普通民眾很少會去研讀歷史,對歷史人物的瞭解大都來源於文學作品,而古典名著由於其影響最廣,因此也對我們認知歷史人物影響最大。在所有古典名著中,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與歷史有更密切的聯絡,影響也最大。因此,歷史上被歪曲最大的負面人物莫過於三國演義中的奸臣曹操了。

    其實,從歷史上說,曹操算得上是個雄韜偉略的聖人。下面大致從幾個代表性的側面說說曹操:

    從國家來說,他西迎獻帝,匤扶漢室,奉天子以討不臣,卻被演義為脅天子以令諸候。從軍事上說,他身先士卒,南征北戰,對內平定北方,對外征服烏桓,鮮卑,匈奴,統一了北方。

    從內政而言,他廣攬賢才,抑制豪強,打壓士族。對民眾薄賦輕徭,休養生息,提倡民屯軍屯,大力發展生產。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起了決定性作用;此外,他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從軍事而言,曹操多謀善斷,戰時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官渡之戰隻身犯險,親率精兵偷襲烏巢,終獲大勝以少勝多消滅袁紹。此外,他虛懷若谷,誠心納諫,善於總結反省,勇於自我批評。北征烏桓,很多人反對,大勝而歸後,反而重賞反對者。反觀袁紹,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從文化而言,他促成了文姫歸漢,重啟用了大批文士,搶救了無數史料典籍,也建立並發展了建安文學。

    從才學而言,他是建安文學的奠基人,《觀滄海》《蒿國行》等詩文膾炙人口,至今被人傳誦。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

    從個人品行而言,他畢生生活簡樸,衣食住行事事節儉。史書稱曹操“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用補丁的王候,可謂千古一人!此外,他儘管媵妾成群(這在那個年代很正常),但始終不忘結髮之妻,在正妻丁氏因曹昂戰死而負氣出走被休後,親自去接,儘管丁氏堅決不回,但終老一生,終生未再立後(最後曹操封魏王)。而反觀劉備,窮侈極欲,貪圖享樂,蜀中民生凋敝,尚圖百里長亭。益州人心惶惶,還想大肆掠奪(後被趙雲諫止)。劉備醜行,有興趣的可以去查史書,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後,說說被演義放大的兩件事:一是徐州屠城,曹操一家返鄉,途經徐州,遭遇徐州牧陶謙部下洗劫,全家上下百餘口除當時陪在曹操身邊的人外無一倖免。後曹操尋仇徐州,衝動屠城。後來有悔,做了很多補償。這是曹操一生中僅有的一次衝動。屠城在中國歷史上是很黑暗的行為,雖然殘酷,但畢竟是當時的一種戰爭手段,攻城掠地時經常會發生。否則三華人口也不會從五千萬陡降至不足千萬。且徐州屠城一事經現在考證多屬誇大。另外就是惶恐中殺了呂伯奢一家,並留寧我負人,勿人負我。被演義增加了天下,改為寧我負天下人,勿天下人負我。內涵外延全變了。這兩件事可以說是曹操一生難以抹去的汙點。綜上,儘管曹操畢生存有缺憾,但仍不失為一個英雄偉人。他傾盡畢生精力,平復了內亂,消除了邊患,清明瞭政治,弘揚了文化,發展了生產。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歷史學家對三國曆史研究的不斷深入,曹操這個負面人物正在從三國演義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來,恢復其真實的本來面目。

  • 4 # 只為搞笑而生

    什麼叫負面人物,只有失敗人物,像希特勒他要是成功了,你現在會覺得他負面嘛,只是想說人都有很多面,仁慈的人也有暴躁的一面,超人的人也有仁慈的一面,之所以有很多人推崇,也是看清楚了這個現實。

  • 5 # 眾裡尋她仟百渡

    說這個問題,首先得定義負面,然後才能準確界定負面人物。

    從歷史上說,負面人物首先得是個人物,其次是這個人物為我們所熟知的行為大都為人不恥。

    顯然,史書不太熱衷於評價古人或描述其行為的,我們所熟知了解的歷史人物,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戲曲小說雜文野記,符合這個定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翰和梁朝偉長得為什麼那麼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