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姆百特曼
-
2 # 新知傳習閣
寶劍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徵。
在周朝的時代,中國是封建制度,就是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大夫,大夫養士。
士就是比平民身份要高一級,又比貴族低一級食客階層。
作為有一門技藝的人,他們要把自己和平民奴隸區分開來的標識就是佩劍。
比如秦末的韓信因為祖上是有身份證的人,或是貴族或是士,所有有佩劍的傳統。
在荊軻刺秦始皇時,秦始皇的劍太長,因為緊張就拔不出來,說明劍不是很方便的武器。
在戰場,士兵的武器從來就不是劍,因為太短,不容易發力,連刀矛槍都不如。只有軍官才佩劍。
-
3 # 司徒伯雷
當然不是。
早期,準確的說漢代以前,劍還算是軍隊的標準武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越往後發展,劍在戰場上的地位越低,最後更多的是禮儀性武器。
這種變法發生在兩漢時期,到了東漢三國時期,刀已經取代劍的地位了。淩統為報殺父之仇,想學項莊舞劍的辦法刺殺甘寧,他所用的就是刀而非劍。
其實,在戰場上,劍只有兩軍近身肉搏時才有使用的機會,但古代作戰,通常不會採用這種方式,更多的是方陣作戰。對於陣戰而言,武器越長越好,戈、槍、矛顯然都要比寶劍更適合戰場。
歷史的演進也確實是這樣的,西漢時期,隨著騎兵作戰方式的常規化,西漢軍隊出現了環柄長刀,適合劈砍,西漢古墓中有大量環柄刀出土。到了東漢末年,交戰雙方除了弓箭外,最重要的裝備就是環柄刀。東漢時期的刀柄越來越長,這與冶鐵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演義》中大部分將領拿的都是大刀的由來。實際上,三國時期,軍隊裝備的短柄武器就只有刀了。
三國以後,鋼刀一直是軍隊的主流裝備,到了唐代,軍隊的標準裝備中有大量的佩刀和陌刀(佩刀短,陌刀長),已經看不到劍的蹤影了。宋代則從陌刀發展出斬馬刀,更加適合步戰使用,除了斬馬刀,宋代還有朴刀、環首刀等武器。元代則更不必說了,戰馬彎刀是蒙古士兵的標準武器。
明代則有繡春刀這樣的標配武器,更多的,明代軍隊已經大量裝備火器,戰場上短兵相接的機會更少;清代的情況與明代差不多,軍隊的制式裝備都是刀,輔以火器弓箭等遠端武器,劍在軍隊中更沒有地位,所謂的劍更多的是禮儀性裝備了。
所以,劍根本不會是戰場上的趁手武器。
-
4 # Firebird
記住,劍主要是作為身份象徵更多一些,靳柯刺秦裡,秦王背的那玩兒就因為主人身份太高,隨意尺寸太長,差點拔不出來。在戰場上,作用更大的,是遠端的弓箭,近程的弩,單兵的刀和槍,以及這些武器形成的規模效應。在更多時間裡,劍主要就是為了防身,警告心懷不軌者,以及裝逼
-
5 # 足球離我遠點
我不是專業的歷史專家,我只是談談自己的看法。寶劍不是戰場上最趁手的兵器。在考古發掘出來的武器中就可以看出來,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期只發掘出來了石斧,石矛,石短刀等,沒有發現石劍。從中國第一個女將軍婦好的墓中可以看到代表婦好的權利,權威,刻上婦好的姓名也是石斧。石質堅硬不能做長兵器。後來發展到青銅兵器,從西安兵馬俑中可以看到普通士兵列隊整齊。步兵,車兵,兵種齊全。步兵又分長矛兵,箭兵。只有軍官佩劍自衛。而且早期青銅劍由於金屬冶煉技術不全面,只能鑄造,所以青銅劍只能是短劍。不同於西方,西方青銅兵器以煅造為主。後來冶煉技術進步,造出比較長的青銅劍。這才出現緊急情況下秦始皇拔不出劍圍著柱子跑了三圈。不過這種超六十釐米青銅劍考古發掘出來的少,是否用於戰場有爭論。從文化來看,劍更代表中國文化。古代中國講究中正平和,左右對稱。中國建築也是如此。古代的華族,士族等貴族就有佩劍傳統,從孔子像來說就是佩劍像。李白是個文人,他也佩劍,從而寫出十步殺一人的千古名句。而從史記等古代書籍中劍客的記錄中看到劍多用於單打獨鬥,或是小規模戰鬥。從物理方面來說刀背無刃,劍有雙刃,刀比劍更適合劈砍等人本能性動作。從經濟性來說劍不如矛。中國向來是大兵團作戰,劍的造價太高,而且訓練難度大,週期長。矛經濟性高,易於訓練,得到大力發展。從以上幾點來說,劍不是戰爭的趁手兵器。
-
6 # 徐鵬遠
劍被稱為“百刃之君”、“百兵之帥”,在冷兵器的發展過程中,劍的裝飾性、象徵性逐漸超越了實用性,除了武士,王公帝侯、文人儒士都以佩劍來顯示身份。
劍是一種禮器,所謂“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說明佩劍是男子成年的一種標誌,也是身份地位的符號。佩劍者不一定武藝加身,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今天穿滑板鞋不一定就是為了玩滑板、戴棒球帽不一定就會打棒球。但劍作為兵器,畢竟還有一些防衛之效,多少能起到一些傍身作用。
劍之所以可以象徵身份地位,與其被賦予的意義有關。劍形細直而修長,輕盈光亮,既儲存殺傷性,又有文雅、高貴的外形。這正好和君子之風恰合,外柔內剛,瀟灑飄逸。
這種象徵性,也讓劍與權力、威嚴聯絡在一起。大家熟悉的“尚方寶劍”作為御賜之物,並不一定要用來直接斬殺,而是作為一種信物,獲得不容置疑的特權。
劍除了能武,還能舞。著名“項莊舞劍”還有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說的都是這麼一回事。據說書法中的張旭狂草也是從公孫大娘劍舞裡悟出來的。甚至劍還可以作為一種樂器,“擊劍而歌”就是指彈擊劍身作為伴奏。
劍還是道教的法器。在道教裡,劍是斬妖誅魔的強力法器,咒語、書諱、取氣、焚符,都要以劍配合。傳說,道教仙人呂洞賓能“御劍飛昇”,斬妖除魔時,背後寶劍飛奔而出,自動尋找目標,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詩人李白也修煉道教,有統計他的詩裡出現過118次“劍”的形象。正因為劍的這種“法力”,所以直到今天華人仍有寶劍鎮宅的習慣。
無論是古代傳奇、話本,還是現代的新武俠,劍都作為俠客的武器而得到瀟灑的出場。用劍的俠客通常都是儒雅、風流、帥氣的形象,他們的劍法也神乎其神、無比高妙。這都和劍的文化含義與文人對劍的美好想象有關。
但在現實中,劍在作戰中的實用性卻是逐漸降低的。這一方面因為劍作為一種兩側開刃、頭部尖銳的筆直兵器,雖然也可以發展出許多招式,但需要經過長期訓練,否則只能簡單的削和刺,相比之下同為短兵器的單刃刀就容易操作多了,只需要簡單的練習就可以完成殺傷力較大的砍殺和防禦力較強的隔檔;另一方面,劍畢竟是短兵器,雖然一寸小一寸巧,但畢竟一寸長一寸強,所以長兵器更適合作戰使用,而且古代打仗,騎兵是非常重要的部隊,長兵器也更適合馬上作戰,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關羽所用的就是一把長柄大刀,呂布用的是戟,趙雲用的是長槍。
回覆列表
並不是。劍的話,舞起來確實很帥,在一些武俠小說裡,也是牛逼得很。但論戰場運用及殺傷,劍怎麼都排不上最強。
早期,受制於冶煉及鍛造技術,劍一度成為單兵制式武器之一。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威力更大也更趁手的刀很快就取代了劍成為了戰場冷兵器霸主。而一寸長一寸強的長兵器,如戈,槍,矛,戟等也都雄霸一時。
個人看法,從威力角度上講,單兵冷兵器之王應該是槊。
從普及及運用角度講,應當是刀。
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有很濃厚深遠的劍文化。古人認為,劍正而直,是君子的象徵。所以古代文人多喜配劍。軍人手中劍,也更多是身份或榮耀的象徵。拿它當主戰兵器的有但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