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星出東方
-
2 # 八字影片
姚姓與姬姓、媙姓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至今近5000年,是中國四大歷史最長的姓之一。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華)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姚姓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廣東、江蘇四省。
【百家姓】姚姓,是中國四大歷史最長的姓之一。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虞舜歷來被列入“五帝”之中,奉為華夏至聖,是姚姓的得姓始祖。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記載:“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於姚墟,故因生以為姓”,史記載︰春秋早期有姚國,虞舜後代,子孫以國為氏,稱為姚氏。
姚姓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廣東、江蘇四省,安徽為當代姚姓第一大省,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62位,屬於大姓系列。
姚氏男寶寶起名
性別:男
公曆日期:2018年12月19日 07時
農曆日期:戊戌年11月13日 辰時
八字四柱:戊戌 甲子 乙酉 庚辰
八字五行:土,土,木,水,木,金,金,土,
五行情況:【2個金】【2個木】【1個水】【0個火】【3個土】
五行缺:火
喜用神:水
起名建議:建議選擇五行含有“水”的名字,適當與五行含有“火”的字組合。
起名一組:
姚雲智(五行:土水火)姚寒程(五行:土水火)
姚昱明(五行:土火水)姚亙峰(五行:土火水)
姚趙清(五行:土火水)姚震趙(五行:土水火)
起名二組:
姚樂彪(五行:土火水)姚立恆(五行:土火水)
姚大品(五行:土火水)姚烽朋(五行:土火水)
姚子振(五行:土水火)姚華梁(五行:土水火)
姚氏女寶寶起名
性別:女
公曆日期:2018年02月25日 14時
農曆日期:戊戌年1月10日 未時
八字四柱:戊戌 甲寅 戊子 己未
八字五行:土,土,木,木,土,水,土,土,
五行情況:【0個金】【2個木】【1個水】【0個火】【5個土】
五行缺:金火
喜用神:金
起名建議:建議選擇五行含有“金”的名字,適當與五行含有“火”的字組合。
起名一組:
姚舒飄(五行:土金火)姚映秀(五行:土火金)
姚智瑜(五行:土火金)姚勝婷(五行:土金火)
姚單翠(五行:土火金)姚然映(五行:土金火)
起名二組:
姚春妮(五行:土金火)姚小寶(五行:土金火)
姚雙夏(五行:土金火)姚瑤思(五行:土火金)
姚丹晨(五行:土
回覆列表
據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最新統計,姚姓流佈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其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媯、舜、虞、陳、胡、田、袁、王、孫、陸、車等姓氏的一部分。2007年中國公安部最新統計顯示,當今姚姓人口大約420萬,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五十一位,佔全國總人口的0.35%。主要集中於安徽、廣東、江蘇三省,其次分佈於四川、浙江、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六省。從全國範圍看,姚姓分佈很廣,但很不均衡,形成了以皖蘇浙、粵湘為中心的兩個姚姓高聚集區域。
至今姚氏子孫千百萬,其家族起源何地?始祖是誰?是姚姓後代很關心的大事。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生於姚墟,耕於歷山,漁雷澤,陶河濱,販於頓丘,就時於負夏”(舜在歷山耕過田,去雷澤打過魚,去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去壽丘【即桃丘】做過各種家用器物,去負夏跑過買賣)。舜帝因出生於姚墟而姓姚,號有虞氏,名重華,也稱虞舜,是堯帝的女婿,是中國上古五帝之一,上承帝堯,下啟禹(舜帝大約八十三歲時將帝位禪讓給禹)。姚姓從舜始,所以,姚氏家族的始祖是姚重華即舜帝,姚氏家族起源地就是姚墟。
姚墟,相傳舜出生地,在今浙江餘姚(另有說法在山西運城市屬永濟市或垣曲縣境內;山東菏澤市牡丹區或諸城市境內;河南濮陽範縣南境內)。史料記載,自皇帝至堯,是母系氏族社會,生產發展史上屬漁獵時代;自虞舜開始,父權制逐漸形成,並開始進入農耕社會,舜是一個社會轉型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舜的父親姓媯,曰瞽叟,母曰握登,因為舜後來做了堯的女婿,按母系氏族社會的規矩,舜是入贅於堯,不能再姓媯,即以出生地姚為姓氏。故,姚姓從舜始。餘姚南有句餘山(即今四明山),北有姚水,合山水之名而成“餘姚”地名之來由。餘姚馮村,地處四明山北麓,姚江之南側,馮村本名“諸馮”,是舜故里。據現存最早記錄舜出生地的典籍《孟子》,其中《離婁章句》上說的“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完全吻合。“歷山”(又名瀝網山),在餘姚城東北四十里處,高約50米,北臨大海,磊磊皆石,南面平川。“姚墟”(或姚邱山),宋以後的省、郡、縣誌大多記有姚邱山,位置在餘姚西北六十里,著名歷史學家史樹青說:“河姆渡遺址為古代所傳之姚墟”,河姆渡的遠古文化距今5000年到7000年,而堯舜距今約4000年,在時間上傳承與銜接也較為緊密。
《史記·正義·索隱》等記載:越州餘姚縣有歷山舜井,又有姚墟,即舜所生地也。舜有時下海捕魚,曬網於歷山,所以歷山又稱“瀝網山”。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黃宗羲說:今餘姚、上虞兩縣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經餘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餘姚有歷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蹟在此兩縣為最多。然大概舜之生在餘姚,故孟子曰“東夷之人”。舜江和舜江樓、舜井潭、舜橋及大舜廟等是為舜跡。由此可見,舜的出生地應該是餘姚。當代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史樹青教授特題寫“姚墟古蹟”,刻石於餘姚龍泉山東麓。 以上資料充分說明:舜出生地姚墟就是在浙江餘姚。部分古文獻也稱帝舜源出浙江餘姚。舜的居住地姚墟盛產桃,因而桃樹成為姚人的神樹和社樹。姚人在門戶上插桃樹枝、舉桃樹枝掃帚引路,以闢鬼驅邪。後來,用桃樹木製作的物品演變成為巫師、道士等職業的工具.由於姚人將桃樹視為神靈,久而久之,桃樹就成為姚部落的原始圖騰。姚姓的姓氏圖騰,即是由桃樹形狀演變而來,與占卜有關。在古代,占卜之術是一種神秘的知識和特殊的智慧。這似乎預示著,姚人是一個睿智聰明的族群。
民間傳說帝舜即位的第三十九年,南下巡狩,病逝於蒼梧山下(終年一百零一歲,帝位十七年前已禪讓),被安葬於九嶷山(即蒼梧山)旁。人民感念帝舜的聖德,就尊舜陵為零陵,意思是地位最崇高的陵墓。今湖南零陵市即因舜陵而得名。帝舜的死訊傳到家鄉,妻子娥皇和女英(堯帝的兩個女兒)悲痛欲絕,匆忙南下九嶷山哭吊。途中二妃悲極,終日哀泣,淚水灑過的地方,便生出叢叢滿身淚痕的斑竹。在過湘江時,二妃不堪哀痛,雙雙投江,香消玉殞,留下了一段為歷代騷客反覆詠唱、悽美哀婉的愛情神話。毛澤東也有詩曰:“九嶷山下白雲飛,帝自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二妃死後,被葬於洞庭君山之上,為感念二妃賢德,旁建祠堂,四時享祭。傳說,二妃終成洞庭、湘江二水之神,繼續佑民造福。
現海外成立有"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一個全球性的民間社團,也是一個包容較多姓氏的尋根組織,目前參加這個組織的有陳、姚、虞、胡、田、袁、孫、車、陸、王等10姓(衍生出的姓氏)。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總部設在香港,自1982年起每年輪流在各地舉行國際大會。首屆世界舜裔國際大會於1982年在香港舉行,盛況空前。之後分別由臺灣、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美洲各地輪流主辦。1999年4月21至23日,世界舜裔聯誼會第13屆國際大會在潁川陳氏的命名封地河南許昌長葛隆重舉行,這也是該組織首次回到祖國故土認祖歸宗。目前已舉辦了15屆,影響非常大。天下舜裔子孫,姓氏各異,但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具有巨大的親和性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