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勢會
-
2 # 玄谷真人
這三個概念並沒什麼可比性。
如果比,應該是儒家說盡心知性,道家說性命雙修,佛教說明心見性。
還可以比,儒家說執中貫一,道家說抱元守一,佛教說萬法歸一。
可以比,儒家說中庸,道家說守中,佛教講中觀。
可以比,儒家入世,道家避世,佛教出世。
可以比,儒家無為,道家無為,佛教無為。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區別。
-
3 # 江南史館
如果把追求人生的終極幸福作為一場目的地,那麼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佛家的出世,都是三種不同的修行道路。
其終點都是一樣的。
(1)中庸—進京趕考乖學生型。人生的終極幸福與目的是什麼?儒家提出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成聖人。如果要做實現這個目標,你需要中規中矩的按照聖人的修行方法去修行。而不是行為乖張,任意妄為,行為舉止符合禮,符合聖人之言。典型的好學生,代表人物,曾國藩,曾文正公。
(2)無為—頭腦靈活的學生型。道家的無為不是讓你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讓你掌握規律,順勢而為。同樣是進京趕考,儒家的可能是一步步走到京城,道家的則順其自然,有車的時侯坐車,有船的時候坐船,實在沒有就走路,總之,尋自然而為,不拘泥於章法。這就是班上典型的不怎麼用功,卻成績特好的那種人,典型的代表人物,別人家的孩子。
(3)出世—默默為他人鼓掌的學生型。佛家的出世,並不是要求出家人逃避一切,反而是要渡自己,也渡他人。小乘佛教講究的是先渡自己,再渡他人,大乘佛教講究的是先渡自己,再渡他人。看似出世不爭,實際在助他人之時也成就自己。典型代表:班上那個經常為別人鼓掌的同學。
綜上,如果把人生比喻成進京趕考的話,儒家的中庸,就是讓大家中規中矩依禮而行,一步一個腳印的到達京城;道家的無為,就是讓大家充分利用規律,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到達京城;佛家的出世則是,我到不到無所謂,能渡你到,就是我到。
雖然方式方法不一樣,但終究的目的是一樣,追求人生的最終歸宿……
心學西湖學派建立的目的也是在於解決人生幸福的問題,最終各家殊途同歸....
個人簡介,僅供參考。
-
4 # 現實的完美
沒有區別,儒家講中庸即人之本性,就好比清澈之水,無色無味,無善無惡,道家之無為即無私,釋家講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出世之心即無私之心,就像為新中國而獻出一切的江姐方誌敏雷鋒等先輩,明白了三家是一,不明白一是三家
-
5 # 北京得明
儒家,是線性思維,道家是天地萬物同居一體,同成一體的思維,佛家是無邊界同居一體,同成一體的思維。
所以,中庸其實就是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不上不下的中點或起始點的狀態。而道家的無為,是指不破壞,不撼動天地萬物一體的整體性的無為,佛家的出世,是指突破任何邊界限制的一體性,整體性。
-
6 # 清秋一族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是儒家(入世法);
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這是釋家(出世法);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是道家(出入世法)。
儒家入世(兼濟天下);釋家出世(色即是空);道家出入世(無為而治)。
-
7 # 知常容
這個問題是我感興趣的,本來我想回答,但是細想之後我又不敢回答,矛盾,所以關閉之後,又回到這問題,想試著回答。
首先他們之間沒有交叉,完全是獨立的概念,中庸是儒家的經典,按照朱熹的註解,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也。簡單的說,就是做事應該把握一個適當的度。可以這樣解釋嗎?他強調的是主觀能動性,人定勝天。
無為他不表示沒有作為,他表示你要順應恰當的時機。他跟中庸有點不一樣,中庸是你做事的時候,自己把握的度,無為的指的就是你應該恰當的藉助某一種勢,換句話就是說巧勁。順天道,也就是借勢。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
你提到的釋家的出世,這個是不正確的。釋家從來不提出世,他講的是積極入世。只不過他的家和老百姓理解的家不一樣,他的家是大家,老百姓理解的家是小家血緣關係的。提倡普度眾生,出世出的是小家,但是入世入的是大家。
出世更多的是道家的觀念。所以你可以看到,儒家和釋家都是強調積極入世的,介入塵世的,所以他們在老百姓的影響中是最大的,是顯教,道家的話,更強調的是出世,所以你可以看到儒釋道三家,道在百姓的影響中比較弱。
這樣的解釋不知滿意不。
-
8 # 上坪農夫
凡事需要做得不偏不倚的意思,並非儒學者最早提出來的。老子在其《道德經》一書中提出過“不如守中”的話。只是當孔子的孫子寫出《中庸之道》一書後,這居中而不偏不倚的意思就成了儒學的宗旨了。
因此,儒學的中庸只是近於公平;道家的無為則是不被名利所繫;佛學之出世更是指出萬事皆空。
-
9 # 一太極
世界萬物皆是一,大道同源。所謂中庸,中道也。恆古而不變,不變唯道不變。故中庸之道,中庸就是儒家的道。中庸開篇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以,在儒家看來,致中和,是一種修煉,是明道之必由!
無為是老子提出的。無為而治,前提是順應道的規律而為,所以無為而無不為。人生天地間,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本不失,後天才可無為,倘若先天之本已失,無為則不可能了。所以,無為是順道而為的意思。順什麼道?儒家講中和之氣,道家講太和元氣,其道相通,所以中庸和無為的相通之處在這裡。儒家講致中和,道家講返太和,道理是一樣的。致中和是返回到先天之本,返太和也是要歸於先天。所以要修,儒道都要修煉。這是相通之處。
至於出世論,是佛家對於空性的理解。萬相皆空,大千世界為空,人生本空,基於此佛家要去西方尋極樂,尋真,所以要出世。當然,道家思想原本沒有神仙體系的,無為而治也是要治世的,其立足點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儒家也是如此。中國本土哲學都是立足於天地自然的,所以無所謂出世入世。而佛家思想看到人心的苦,講究出世,離苦得樂。實際這也是一種貪求。世界哪有苦,又有何樂!不過天地自然耳!中國的學說是天地陰陽,是中道,是正道,是最光明的學問。
至於一種思想後來在中國社會上被分化為儒家道家,佛家,人為地說這個是入世那個是出世,這都是小論,為小兒之見,請有志於貪求學問者要去尋找根本,不要在末節上去爭論,如此才能有真學問!是也。
鏡湖 2017、11、30
-
10 # 黃玉泉A
首先要弄清這三個概念的本義就知道三者之區別了。
其一中庸之本義。孔子中庸與他孫子子思的《中庸》己經不是同一義了。孔子的中庸亦即“用中”,何謂“中”?“中”是標準既“禮樂之制”,既以“禮樂”為“中”(為標準)。凡是遵守踐行這個等級標準的人就是“用(庸)中”,就是最高的德行,所以孔子講“中庸之為德,周德為至德,吾從周矣!”反之就是犯上作亂,例如孔子《論語·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是奏樂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會地位的樂舞等級、規格。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卻用八佾。孔子對於這種破壞周禮等級的僭越行為極為不滿,因此,在議論季氏時說:“在他的家廟的庭院裡用八佾奏樂舞蹈,對這樣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還有什麼事情不忍心去做呢!”所以孔子的中庸是特指遵守踐行周禮。
但是子思的《中庸》卻是泛指,是指只要遵守踐行統治者制定的規矩就是中庸,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用中。
所謂老子講的“無為”是順其自然之義。
釋家的出世也不同,釋迦牟尼的出世是佈道,宣傳他的反婆羅門教的四種姓不變,主張眾生平等,普度眾生。釋迦牟尼死後佛教分裂了,有宗無宗,上座派大眾派,小乘教大乘教等……。
後來大乘教勢大成為主流,但是大乘教卻與釋迦牟尼的出世宗旨不同,沒有了反種姓普度眾生之宗旨。而是隻顧修行者本人,不再是普度眾生,而是佛度有緣人了。佛教傳入中國主要是大乘佛教,一本《西遊記》的本質就是宣傳大乘佛教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就是取的大乘佛教的經典。後來佛教中國化了就是禪宗了。總之釋迦牟尼後的佛教的出世心中只有個人或小眾,心中己經沒有眾生了。
回覆列表
儒家說做人做事不要太過,太過和不到位一樣。合適。那麼問題就來了,過或不過是要有相對位置的。講立場的。就得安排尊卑貴賤高低,君臣父子按禮而行。
道家說,你都是說廢話,說的多了都不知道怎麼幹了。不干預最好各的其所。天道迴圈,越人為越亂。不如長生去吧。
釋家,眼不見,心不煩。安欲,息心,故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