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辛仔侃歷史

    其一,任何政策的的執行都有一個由嚴格走向寬鬆的過程,易服令也不例外。

    在清朝初期,出於維護統治,樹立權威的需要,滿清政府的剃髮易服令實施的非常嚴格。透過一場場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的大屠殺,基本上在各大城市,不遵循該項政策的反抗者都被殺掉了。但是隨著順治末期到康熙初期天下逐漸穩定,這項指令的落實也就緩和了很多。等著三藩平定之後,基本上也就沒有那麼強制的易服令了。

    可以說到康熙初年就不再強制執行易服令,漢人百姓是可以自己選擇髮式服飾的。但這僅僅指的是平民百姓,你要是想出仕當官,那對不起了,必須剃髮易服。官本位的思想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不言而喻。上行下效,即使不再強制剃髮易服,在士大夫階層的表率和主動易服影響下,漢人整體的髮式服飾徹底轉變,漢服漸漸變成了小流,但是並不是消失。

    其二,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清朝發展到康乾時期,受漢文化的影響,好多滿族貴族崇尚漢文化,其中的代表非乾隆莫屬,對漢文化更是特別的推崇和喜愛,這點從他寫的好多詩詞和經常的進行書法繪畫的鑑定可以看出來。不光如此,乾隆也非常痴迷漢服,現在有據可考的乾隆穿漢服的畫像就有12幅之多,上行下效,整個統治階級跟乾隆一樣的沒事穿個漢服溜達溜達的絕對不少,只是礙於祖制和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沒有也不可能提出恢復漢服。

    其三,即使在易服令執行的最嚴格的時候,有幾類人也是允許穿漢服的。

    一是優伶,就是唱戲的,你總不能讓她們唱出唐明皇也穿個大馬褂吧。

    二是死人,清朝死人是可以穿漢服的。

    三是和尚道士,清朝是禁儒不禁僧道。

    綜上,清朝文物出現漢服其實也挺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德系和日系車的中保研碰撞測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