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酒趁年華0
-
2 # 雲雪寄春來
古人自少便開始學習詩,身邊的風花雪月都能習慣性入詩,這是詩詞的第一點,寫它的氛圍。再來古人對詩詞的寫作要求比較嚴格,押韻以及平仄都有研究,這還不算,真正的好詩是要有意境的,個人認為凡夫俗子是寫不來的╮(╯_╰)╭而且他們都是經歷過寫詩什麼的系統培訓,當然不同。
而現代古風歌詞,怎麼說呢?首先就是門檻比較低,很多初中就出來寫詞什麼的,我也聽過我們圈內的一句話,說什麼讀過唐詩三百首就敢說自己會寫詞什麼的(我是那種唐詩三百首都沒讀完就敢下筆的辣雞)。這還是挺諷刺的。再來就是堆砌的問題,我覺得是事出有因吧畢竟現在的歌詞要寫多長啊不堆砌一下怎麼裝逼嘛(這一定不是我在為自己開脫!)
但是無論是古詩還是古風歌曲,都是有寫的好的啊。(感覺自己要開始安利了( ̄∇ ̄))
這裡放一首我覺得寫得很好的古風歌詞。這首歌詞我覺得堆砌比較少,這也是紗紗寫詞的獨到之處。嗯,就是有一點點口水。不過我很喜歡!
-
3 # 羽刻
我是一個愛過古風歌的人。
最初接觸時還很小,初中吧。所閱有限,看什麼都是美的。殘陽浴血,大漠孤煙,飲馬長河。松間明月,斷竹疏影,日暮歸鴉。
(至今仍然喜歡的一首)
也不管那勉強拼接連貫起來的詞句,只要那麼一兩個意象,就能在心裡建起個孤絕的世界,時光停滯,定格在那一瞬的美麗。對自然和情懷的追求,對人性和歷史的敬畏。
後來很難了。讀了更多的古文,開始試著寫作,一點一點的磨礪自己。多年後回頭一看,當年視若珍寶的東西,真的沒有那麼好。
一邊深以為然又一邊忍不住哀傷。畢竟那時年少。我曾喜歡過她。批評有理,可免不了難過和嘆惋。
然後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這是一群在年輕的時候對中國古文化總存在莫名的情愫的人。因為這種情愫,而嚮往著那個回不去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特定的朝代,甚至歷史從未有過它的痕跡,它是這些人心目中的一個美好的世界。
心裡想啊,那裡的人一定瀟灑,所以詞作裡總是出現“江湖”與“杜康”;心裡想啊,那裡會常常戰亂吧,於是便寫道“戰場”寫道“馬嘶”,寫下別離時的將軍與妻子;心裡想啊,那時候沒有高樓林立,沒有十多億龐大的人群,有的是明月松間照,有的是小橋流水,當然,還有一個白衣公子輕搖著摺扇賞景,所以會有“月”“白衣”的頻繁出現。因為這是他們最美的幻想啊。
有的是人們總說古風歌還是逃不脫情愛,然而仍有大批古風歌寫的是鄉愁,浪跡天涯,寫的是萬千美景,寫的是寒窗苦讀。
只是想把自己心裡的幻想表現出來,雖然表現拙劣,徒惹人笑一場。
古風歌詞很多是有問題。但我不想打臉,打臉的文已經太多。只是,再怎麼分析,那仍然是我青春的一部分。
我希望的是,也許可以繼續鼓勵一些少年的不成熟的創作,可以生硬,但需純真。誰不是這樣一步步成長到今天。
那些擁有更多文學素養的人可以帶起一股更好的風氣,指正錯誤,告訴來人,也許你可以讀讀更多的詩詞,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而不僅僅是在嬉笑辱罵,嘲諷嫌棄。
-
4 # 媛詩詞
現代古風歌曲的歌詞更加直白吧,沒有詩詞的簡短與對整和從頭對到尾的韻腳,只是比現代流行歌更婉轉用詞更文雅,比那些詩詞更容易明白所要表達的內容,起碼不用一邊聽一邊讓你分析文章大意一邊翻字典,但並不是說現代古風歌曲一定比詩詞好,它只是詩詞想要融入現代的延伸體,沒有現代不明白的古代的語序,只是保留了一些古代的字詞使歌曲能脫俗一些。
另外糾正一點,在古代,詩是詩,詞是詞,詩是用來吟誦的,而詞是用來唱的,有人為它譜曲,有文人雅士唱,樂府就是個例子。
我個人就是很喜歡古代詩歌,也喜歡古風歌曲,喜歡它們的平仄押韻,喜歡它們的富有深意。
為什麼古詩詞詩歌大多是圍繞一個主旨來展開一段語句通順的描寫刻畫起承轉合,學習過就基本弄懂。而個人感覺很多現代古風歌詞,就算有一定基礎也看不大懂主旨,而且語句不通順,上下不連貫,甚至只是堆砌辭藻,為押韻而押韻,看了一些鑑賞感覺更像是咬文嚼字牽強附會。古人的詩是可以歌詠的,今人的歌有幾首是詩呢?期待打臉
回覆列表
古人的詩歌追求意境與押韻,不刻意要求詞藻的華麗,而現在的古風歌詞則有些偏離詩歌方向,過分追求詞句的華麗,刻意堆砌,使詩歌顯得空洞而沒有意境,當然也是有一些古風很不錯的,許嵩的《斷橋殘雪》《南山憶》《清明雨上》《江湖》等,都很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