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溫度。任何物體都有。
第三十六章:黑洞不是毀滅者
本篇引用尼采的一句話作為開頭:“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為那些跳舞的人是瘋子。” 黑洞對我們而言,就是聽不見的東西,所以不要以為談論黑洞的人是瘋子。
什麼是黑洞?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記憶體在的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
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黑洞的引力很大,連光都無法逃脫。
其實黑洞並不“黑”,只是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
關於黑洞要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是霍金。眾所周知他是一位身殘志堅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貢獻主要就算黑洞理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
而且我們普通人眾多周知的大爆炸理論,就和他的貢獻有關。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有起點的,是有一個開始的,目前科學家公佈的數值是138.2億年前。
關於黑洞的種種也是眾說紛紜,大多都是建立在想象和數學之上的認識。
甚至對於黑洞是否存在都存有爭議。比如眾多知名網站曾報道出的新聞:“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梅爾西尼—霍頓透過數學計算描述了一種全新的方案。她和霍金都同意,當恆星因自身的引力發生坍塌時會產生霍金輻射。但梅爾西尼—霍頓認為,發出這種輻射後,恆星的質量也會不斷地發生損失。正因為如此,當這些恆星坍縮時就不可能達到形成黑洞所必須的質量密度。她認為,垂死的恆星在發生最後一次膨脹後,就會爆炸,然後消亡,奇點永遠不會形成,黑洞視界也不會出現。根本就不會存在像黑洞這樣的東西。”
其實霍金本人在一篇論文中,推翻了自己的黑洞理論,承認“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這個理論震驚了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世界。【這個新聞大家可以搜到,很多的。】
其實大家不要誤解,也不是說霍金徹底否定了黑洞,只是霍金認為自己的事件視界理論存在缺陷,由此推出“灰洞”理論。可以說“灰洞”是“黑洞”的升級版。
但大家更多看到的新聞是某科學團隊發現黑洞!各種各樣的,所以你可能有迷惑,到底怎麼回事!
讀過我《變化》書籍的朋友知道,我一直反對大爆炸理論。上一篇文章《時間的本質說明》中我也說了,宇宙是沒有起點的,也將沒有終點,是無始無終的。
所以宇宙起源於奇點,起源於黑洞,最後又會被黑洞吞噬的理論,我是不贊成的。而且我認為黑洞對於宇宙來說不是毀滅者!
宇宙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天體,所以一個體積不大,質量超級大的天體的存在,我是贊同的。也就是黑洞是存在的,但就像霍金修改自己的理論一樣,黑洞的性質,黑洞的結構,我們其實是知之甚少。
首先來說說黑洞為什麼不是毀滅者?由於黑洞的引力巨大,所以它吞噬周圍的物質。但大家不要忘記,黑洞也輻射能量,熱量。所以這是一個“活”的天體。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黑洞就像個貔貅,只吃不吐! 它是一邊吃,一邊吐。吃的多,吐的少而已。而且總會有吃爆的那一天。所以這個形象舉例,大家應該好理解。
我們為什麼能夠探測到引力波,是因為兩個黑洞在合併碰撞過程中,損失大量的質量,質量去哪了?質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到時空中,就是以引力波的形式傳播出去,才被我們探測到。所以黑洞不是宇宙的吞噬者。
如果大家還不能理解,再來看這個例子。大海的中的一個漩渦,可以吞噬大海嗎? 可以吞噬地球嗎? 地球存在多少億年了,每天海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漩渦,是不可能吞噬海洋和地球的。
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說明物體為什麼不能達到光速一樣。物體近光速運動,質量無限趨大,也就類似一個黑洞了。所以我說光速是一種束縛態。
物體運動的速度不能達到光速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無法克服這種束縛態。因為它對抗的是整個時空! 所以是不可能的。
黑洞不能吞噬宇宙的原因,也是基於此。 這也是我反對大爆炸理論的一個原因。
相反我認為黑洞是宇宙中最有活力的創造者。他吞噬質量,抹去原來的構造資訊,以其他形式釋放質量。它是一個不斷“重構洗牌”的角色。
時間在黑洞裡,在黑洞附近也不是不存在的,是存在的,而且是有意義。我在上一章《時間的本源說明》裡寫的:”時間停止,不意味著時間不存在!”
所以對於黑洞的研究,我們還需要加深認知。讓子彈多飛一會吧!
最後還是以尼采的另一句名言作為結尾:“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第三十五章。
肯定有溫度。任何物體都有。
第三十六章:黑洞不是毀滅者
本篇引用尼采的一句話作為開頭:“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為那些跳舞的人是瘋子。” 黑洞對我們而言,就是聽不見的東西,所以不要以為談論黑洞的人是瘋子。
什麼是黑洞?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記憶體在的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
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黑洞的引力很大,連光都無法逃脫。
其實黑洞並不“黑”,只是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
關於黑洞要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是霍金。眾所周知他是一位身殘志堅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貢獻主要就算黑洞理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
而且我們普通人眾多周知的大爆炸理論,就和他的貢獻有關。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有起點的,是有一個開始的,目前科學家公佈的數值是138.2億年前。
關於黑洞的種種也是眾說紛紜,大多都是建立在想象和數學之上的認識。
甚至對於黑洞是否存在都存有爭議。比如眾多知名網站曾報道出的新聞:“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梅爾西尼—霍頓透過數學計算描述了一種全新的方案。她和霍金都同意,當恆星因自身的引力發生坍塌時會產生霍金輻射。但梅爾西尼—霍頓認為,發出這種輻射後,恆星的質量也會不斷地發生損失。正因為如此,當這些恆星坍縮時就不可能達到形成黑洞所必須的質量密度。她認為,垂死的恆星在發生最後一次膨脹後,就會爆炸,然後消亡,奇點永遠不會形成,黑洞視界也不會出現。根本就不會存在像黑洞這樣的東西。”
其實霍金本人在一篇論文中,推翻了自己的黑洞理論,承認“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這個理論震驚了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世界。【這個新聞大家可以搜到,很多的。】
其實大家不要誤解,也不是說霍金徹底否定了黑洞,只是霍金認為自己的事件視界理論存在缺陷,由此推出“灰洞”理論。可以說“灰洞”是“黑洞”的升級版。
但大家更多看到的新聞是某科學團隊發現黑洞!各種各樣的,所以你可能有迷惑,到底怎麼回事!
讀過我《變化》書籍的朋友知道,我一直反對大爆炸理論。上一篇文章《時間的本質說明》中我也說了,宇宙是沒有起點的,也將沒有終點,是無始無終的。
所以宇宙起源於奇點,起源於黑洞,最後又會被黑洞吞噬的理論,我是不贊成的。而且我認為黑洞對於宇宙來說不是毀滅者!
宇宙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天體,所以一個體積不大,質量超級大的天體的存在,我是贊同的。也就是黑洞是存在的,但就像霍金修改自己的理論一樣,黑洞的性質,黑洞的結構,我們其實是知之甚少。
首先來說說黑洞為什麼不是毀滅者?由於黑洞的引力巨大,所以它吞噬周圍的物質。但大家不要忘記,黑洞也輻射能量,熱量。所以這是一個“活”的天體。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黑洞就像個貔貅,只吃不吐! 它是一邊吃,一邊吐。吃的多,吐的少而已。而且總會有吃爆的那一天。所以這個形象舉例,大家應該好理解。
我們為什麼能夠探測到引力波,是因為兩個黑洞在合併碰撞過程中,損失大量的質量,質量去哪了?質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到時空中,就是以引力波的形式傳播出去,才被我們探測到。所以黑洞不是宇宙的吞噬者。
如果大家還不能理解,再來看這個例子。大海的中的一個漩渦,可以吞噬大海嗎? 可以吞噬地球嗎? 地球存在多少億年了,每天海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漩渦,是不可能吞噬海洋和地球的。
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說明物體為什麼不能達到光速一樣。物體近光速運動,質量無限趨大,也就類似一個黑洞了。所以我說光速是一種束縛態。
物體運動的速度不能達到光速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無法克服這種束縛態。因為它對抗的是整個時空! 所以是不可能的。
黑洞不能吞噬宇宙的原因,也是基於此。 這也是我反對大爆炸理論的一個原因。
相反我認為黑洞是宇宙中最有活力的創造者。他吞噬質量,抹去原來的構造資訊,以其他形式釋放質量。它是一個不斷“重構洗牌”的角色。
時間在黑洞裡,在黑洞附近也不是不存在的,是存在的,而且是有意義。我在上一章《時間的本源說明》裡寫的:”時間停止,不意味著時間不存在!”
所以對於黑洞的研究,我們還需要加深認知。讓子彈多飛一會吧!
最後還是以尼采的另一句名言作為結尾:“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