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對帝國統治有什麼好處?比如羅馬共和國時期的阿米尼烏斯(日耳曼人)。
14
回覆列表
  • 1 # 瑞秋家居

    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高仙芝和李克用的區別就很大。

    外族將領不能一概而論。大致情況分為四種

    1.僱傭兵型,代表李克用,唐朝當時中央朝廷一個能打的兵都沒有,只能僱傭沙陀部隊作戰,早期沙陀部隊拿錢辦事,沒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使起來很是順手。

    2.歸化型,代表高仙芝,高仙芝除了血緣上屬於高句麗人之外,他從軍生涯,上升軌跡都和一般漢人將領沒有區別,而且他在西域領著漢人部隊打阿拉伯人,基本上就是8世紀國際化的典範代表。

    3. 羈糜型,代表阿史那思摩。漢朝有幾個內附的匈奴王爺也是這樣,只能採取羈糜統治的辦法讓他們稱臣納貢。

    4. 地頭蛇型,代表安祿山。在邊區打仗其實是個技術活,地理不明語言不通都是很有可能吃敗仗的。所以帶兵打仗往往要選取一些地頭蛇領兵。像安祿山這種會說六國語言,通曉邊區風土的人實在是難得的守邊將領,任用他其實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央的老爺兵即便好使,卻很有可能在邊區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反而是安祿山這樣的地頭蛇在河北如魚得水,打的很好。用外族將領,通常是大帝國在地化的一種無奈之舉。古代邁不過的坎是兵力輸送。無法兵力輸送就必須實現兵員在地化,兵員在地化了就難免要將官在地化。這很正常。

  • 2 # 求圖55

    偉大的帝國王朝在鼎盛時期接納異族將領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標榜帝國強大到連異族將領都來聽從差遣。

    二、向周邊國家彰顯強大的帝國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三、帝國王者的虛榮心在作怪。

  • 3 # 古籍與歷史

    唐代在鼎盛的時候接納了哥舒翰,僕固懷恩,安祿山等異族將領。歷史證明這些將領的軍事水平確實很突出而且統領異族軍隊的效果也要好於漢族將領。

    羅馬帝國在處於衰弱時期因為華人不願意當兵認為當兵風險太高九死一生。所以不得不僱傭大量相互之間配合嫻熟的異族僱傭兵,這些僱傭兵只肯聽從本族將領的指揮所以羅馬帝國也僱傭了許多異族將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什麼方法,才能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