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娛樂圈大咖秀

    李顯死後,韋后先將十六歲的李重茂立為皇太子,隨即又立為皇帝,自己則學武則天臨朝稱制。繼而又密謀害死李重茂,再除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行武則天革唐故事。韋后自知人心不附,遂調五萬兵馬,由韋氏族人分領,守護宮庭。

    就在這劍拔弩張,事變一觸即發之際。平時緊附韋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深知李隆基平日厚結羽林豪傑並非善類,害怕謀唐之事一旦反覆,必大禍臨頭。於是暗中使寶昌寺和尚普潤直入臨淄王府,去向李隆基告密。情況緊急,李隆基立即起身道:“事不宜遲,和尚先回寺,即密告日用,即日行動。”

    隨即李隆基前往太平公主府。雖韋氏對京城嚴加戒備,卻不敢限制李唐皇室的行動,她哪裡知道李隆基早已聯絡好果毅(禁軍將領職稱)陳玄禮、葛福順、前朝邑衛劉幽求、御苑總監鍾紹京、長上果毅麻嗣宗、萬騎果毅李仙鳧等作為內應了。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密謀後,公主譴其子薛崇簡及劉幽求、麻嗣宗等潛入禁中。入禁前,薛崇簡等問李隆基:“是否稟告相王?”李隆基回答:“吾曹為此以殉社稷,事成,福歸於相王及公主;不成,則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而見從,則王參予危事;不從,將敗大計。”

    鐘漏滴滴,更鼓三響,葛福順與李仙鳧均已斬關入內。李隆基聞人聲鼎沸,知左右萬騎已經得手,即率羽林軍及禁苑工匠而入。守中宗梓宮的衛兵,聽到要殺韋后及宗楚客,也都披甲執戈響應。

    韋后聽到宮外鼓躁,揚言要殺自己,心中十分驚慌,此時左右宮人皆作鳥獸散,便獨自踉蹌奔至飛騎營。可韋后的穢名早已傳遍飛騎營,亂軍中有人見到這個謀殺中宗的女人,手起刀落將她殺死,並割下首級獻給了李隆基。正在宮中畫眉的安樂公主也被亂兵砍殺。率宮人迎接李隆基的上官婉兒,則被李隆基斬於旗下。

  • 2 # 長河落日圓1

    武則天去世後,李顯懦弱無能,朝政大權慢慢落到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原來發動政變恢復唐朝的功臣、宰相張柬之也被他們貶官驅逐,太子李重俊被殺。韋皇后效仿原來武則天的做法,讓自己的兄長韋溫掌握大權,對於女兒安樂公主的違法賣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縱容。在景龍四年(710年),中宗終於死於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被她們合謀毒殺。然後,韋皇后便想學習婆婆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沒有等韋皇后動手,一直靜觀時變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等密謀策劃,欲先發制人。有人建議,把發動政變的事先向相王報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說:“我是為了拯救社稷,為君主、父親救急,成功了福祉歸於宗廟與社稷,失敗了我因忠孝而死,不連累相王。怎可以報告,讓相王擔心呢!現在報告,相王若贊成,就是害他參與了危險的起事;若他不贊成,我計謀就失敗了。”於是,決定揹著相王,立即行動。

    唐隆元年(710年)七月二十一日夜李隆基發動政變。當夜,葛福順突襲羽林營,誅殺韋后黨羽韋跨、韋播、高嵩,策反了羽林軍,並攻入玄德門,李仙鳧亦引兵攻入白獸門,於三更會師於凌煙閣。李隆基引兵進入內宮,守衛內宮的武士紛紛倒戈響應,韋后逃入飛騎營反被斬首,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等人也陸續被殺,並於全城搜捕韋氏集團人員,凡身高高於馬鞭的男性皆處死,史稱“唐隆政變”。

    這時,李隆基才將唐隆之變的經過報告其父相王李旦。相王抱著李隆基哭泣著說:“宗廟社稷的災禍是你平定的,神明與百姓也都仰賴你的力量了。”當日,李隆基被改封為平王,兼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禪讓,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睿宗與大臣議立太子。按嫡長子繼承製度,長子宋王李成器應為太子,但李成器堅決辭讓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平王有功於國,自己決不居平王之上。”參與消滅韋黨的功臣也多主張立李隆基為太子。睿宗順水推舟,遂立李隆基為太子。

  • 3 # 歷史百家爭鳴

    李隆基上演的不是玄武門之變,不過奪位倒是真的,李旦是真想把皇位讓給李隆基,而李淵 是不是真心的大家應該清楚。接下來我們就說下李隆基發動的唐隆政變。首先說下當時的形式,武則天退位以後,李顯即位,是唐中宗,李顯的復位,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功勞很大,唐中宗也重賞這幾位,職位上也有提升,但是李顯作為一個沒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最感激的卻是自己的韋皇后的不離不棄。對於韋氏非常的縱容,加上自己能力不行,導致大權旁落。皇權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掌握。而韋皇后又和梁王武三思勾結,身為王爺的武三思又位列宰相,這樣皇權和相權就落入到韋、武集團手中,他們得勢以後,首先打壓的就是幫助李顯復位的幾位功臣,張柬之、敬暉等都被貶官或者流放,而當時的太子李重俊也非常難過,因為李重俊並非韋皇后所生。而安樂公主和他的丈夫武崇訓(武三思的兒子)總是羞辱太子,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更何況李重俊還是皇族太子,於是忍無可忍的李重俊發動兵變,殺死了武三思父子,不過他卻算錯了,當時的皇帝李顯是支援韋后的,於是羽林軍倒戈,而這個太子也被殺,這下好了,太子和武三思自相殘殺,剩下的韋皇后一家獨大。韋皇后這個人是有野心的,她學自己的婆婆武則天成為第二個女皇,在唐隆元年,李顯暴死,有人懷疑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下毒殺害了李顯,這個猜測極有可能是真的,這樣對於韋皇后非常有利,她扶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並將領南北衙禁衛軍交與韋家子弟統領,其獨攬大權之心昭然若揭。

    宰相宗楚客夥同太常卿武延秀、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葉靜能以及韋家諸人一同勸說韋后稱帝,這一下觸動了李家的逆鱗,李氏中的佼佼者如李隆基開始謀劃反撲,而太平公主也想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二人一拍即合,決定除去韋氏集團。

    當然李隆基不是愣頭青,李隆基一直與軍中交好,唐太宗時期選拔官戶和蕃口中驍勇善戰的人員建立的百騎,發展到李顯的時候已經變成了萬騎,李隆基對萬騎兵中的豪傑之士都深相結納。李隆基於是與太平公主及其子衛尉卿薛崇、西京苑總監贛縣人鍾紹京、尚衣奉御王崇曄、前任朝邑尉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等人策劃先行舉兵發難,剷除韋氏集團,而韋氏集團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對萬騎非常的不好,不是打就是罵,導致萬騎多有怨言,這也給裡李隆基機會。於是李隆基帶領人馬衝入羽林營,將掌握羽林軍的韋璿、韋播、高嵩三人斬首示眾,羽林軍紛紛倒戈,聽從李隆基的指揮,於是李隆基帶領將領攻打皇宮,韋后惶惑中逃入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韋后斬首,並把首級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被士兵斬殺。此外還將武延秀斬首於肅章門外,將內將軍賀婁氏斬首於太極殿西。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戰掃平韋氏集團,逼李重茂讓位給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是為唐睿宗,改元景雲,三天後,李隆基被立為太子。這次政變掃平了韋皇后集團,但是新的矛盾又起,太平公主也想學自己的母親,李隆基當然不讓,於是二人又開始了明爭暗奪,而李旦認為自己不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對手,夾在中間沒有好果子,於是讓位給李隆基,最終李隆基技高一籌,殺了太平公主,開始勵精圖治,開啟了開元盛世。

  • 4 # 坐古談今

    李隆基上演玄武門之變背後是思想地博弈。

    (1)傳統權力鬥爭的必然

    在唐朝,傳統的權力鬥爭分為兩條線。一是,武則天重現與李氏家族的鬥爭;二是,兩個武則天重現的鬥爭。

    李顯、李旦兄弟雖然都是武則天的兒子,但是被強悍的母親管殘了,窩囊得要命。韋皇后與哥哥韋溫、女兒安樂公主權掌天下,最終被毒死。各種跡象已經非常明顯,韋皇后要當武則天。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和也想當女皇帝的太平公主不可能沒有行動。

    李隆基面對過武則天這樣的狠角色都坦然面對,七歲那年就對武懿宗怒斥:天下乃我李家的天下,你敢呵斥我家的侍衛。

    影視劇中的武則天形象

    由此可見,李隆基自小的性格與其父親、伯父完全不同,而是類似其太祖李世民。因此,面對“武則天可能重生”的現狀,李氏族人可能面臨第二次被屠戮,為了“自保”也必然要採取行動。

    李隆基早已暗中結交京中武將培植“自保”勢力,更藉助武則天退位後李氏權力可以公開化擴充套件的有利時機。再借助父親曾經的地位,培植起強大的武裝勢力。

    在此有利情況下,不先發制人,這絕對是不可能原諒的錯誤。為此,李隆基進行強勢反對這也是必然。

    同理,這一權力鬥爭得到了李氏族人的強力反抗,包括同樣想當武則天的太平公主。

    (2)兩晉南北朝時期儒家重成統治思想的努力與統治階層中的女權思想的關鍵一戰、最後一戰

    在傳統的權力鬥爭之外,當時的思想之爭也已經使得李隆基勝利的可能性更大。

    首先,武則天在位時期對李氏族人、重用酷吏的行為,已經讓人人心惶惶。比較適合統治階層內部“和善穩定”的儒家思想勢力已經成為最大的思想體。

    其次,因為李唐的特殊時代背景,女皇帝再現的可能性並不小,在此情況下,權力階層內部的女權思想與儒家思想必然面臨一戰。李隆基對太平公主一戰則是最後一戰。

    玄武門

    韋皇后在當時已經有“重當武則天”的可能,而且當時的社會思想環境也還是有可能在當皇帝的。因為,經過幾百年的戰亂和漢夷混合,儒家思想淡漠,儒學鉅子們也多是牆頭草兒,再加上李唐身上的少數民族血統以及北方三四百年的各民族間的融合,對於女皇帝這種事兒還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即使面對皇嫂登基,他也會預設。所以,李隆基選擇了用激烈的政變方式,解決這一思想之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學什麼興趣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