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醬酒驛事

    雪薯,又名淮山即山藥,為薯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蕷的塊根。宣和雪薯食用品質佳,典型特徵如下:外觀呈長圓柱形,薯長30—60釐米。表皮呈淡黃色至土褐色,表面長有細須,長且密,約為3—7釐米,鬚根部表皮呈無光澤深褐色斑點。橫切面雪白,不易褐變,肉質細膩,水分適中。蒸煮熟制後具有清香、鮮美、微甜風味及細滑口感。

    品種

    種植品種主要選用抗病、抗逆性強、耐肥水、產量高、品質好、耐貯存的大和長芋、九斤黃、鐵棍山藥3個北方淮山藥品種進行試驗種植.大和長芋山藥是從日本引進的高產 山 藥 品 種,該品種植株生長勢強,葉 片大,抗病強,產量穩定;黃金山藥原產於河南焦作地區,是寧夏培育出的可以生吃的山藥,雖然在寧夏產量不是很高,但是品質非常好;鐵棍山藥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澇,產量一般,但品質較好,水分少,乾燥率較高。 [3]

    選地

    選用地勢高、排灌方便,避風向陽,中性 沙 壤 土相結合的地塊.要求地下水位在3m 以下,耕層厚度在20cm 以上,土壤含有機質2%,全氮0.15%的沙質壤土為高產田.忌重茬,不宜在果園栽種或與蔬菜等連作,以免受病蟲為害,降低商品價值.

    施肥粉壟

    粉壟種植,於4月20日之前施足基肥,粉壟前施優質腐熟農家肥1.5~2m3/667m2,氮、磷、鉀複合肥(15∶15∶15)75~100kg/667m2,耕翻1次,做好種植前的準備工作.種植前土地要有一定的底墒,必要時在播種前幾天淺澆水1次.粉壟的株距和行距與山藥品種、土地肥沃程度以及種植習慣有關,一般株距為25~30cm為宜,行距一般為80~90cm,粉壟寬度一般為20cm,深度為100~110cm.開溝後要及時把壟背兩邊蹲實保墒,防止雨季塌溝.

    種栽處理

    淮山藥的選種浸種要把好“四關”:①大和長芋選用 山藥豆提純的苗,質量在50g 以 上,平 均 為80~90g,每667m2 用量300kg左右,667m2 種植3500株左右.②鐵棍山藥選用山藥豆提純的 苗,質量在 30g 以 上,平 均 為 35~40g,667 m2 用 量200kg左右,667m2 種植5600株左右.③在傷口處蘸塗生石灰粉,處理好的山藥放在戶外,利用Sunny照射5~7d,增 加 種 子 束 縛 水 含 量,促 進 形 成 愈 傷 組織.④栽植前用40%多菌靈膠懸劑300倍液浸泡種莖15min,可殺死種栽所帶的線蟲和其他病菌,撈出晾乾即可種植.

    種植時間

    當土壤5cm 地溫穩定到10℃以上時(4月底5月初)即可種植.密 度 和 方 法 大和長芋一般為2800株/667m2,株 距 25 cm;九 斤 黃 一 般 為2000株/667m2,株 距 35cm;鐵棍山藥一般為5500株/667m2,株距12cm.栽植種莖的方法是在壟上開溝,溝深10cm,將種莖或嘴子平放溝內,再蓋土5cm 厚,踩實整平後覆土.

    田間管理

    水肥管理 澆水方式為滴灌與溝灌相結合.種植前澆1次底墒水(大水漫灌),種植後墒情不足時可補澆1次小水,保證山藥正常出苗,山藥甩條期一般不澆水,在塊莖生長盛期保持土壤溼潤,不旱則不澆,促使塊根下扎.立秋以後可灌1次大水,有利於山藥膨大.山藥出苗後應視苗情適當施提苗肥,一般6月中旬進入藤蔓及薯塊生長期,地下塊莖開始迅速膨大 時,一 般 每667m2 施 尿 素 20kg,硫 酸 鉀20kg;8月中 旬,根 據 植 株 長 勢 和 長 相 進 行 病 蟲 防治,可在葉面噴施ρ(尿素)=1%和ρ(磷酸 二 氫 鉀)=0.25%,每10d噴施1次,連續 噴3~4次,以 防植株早衰.

    中耕除草 出苗後應及時鋤草,避免與山藥爭奪養分.前期可淺鋤或化學除草,後期以人工拔除為主.

    搭架栽培 1條山藥種莖只出1棵苗,如有數苗,應於其蔓長7~8cm 時,選留1條健壯的蔓,將其餘去除.山藥出苗5~9cm、蔓高30cm 時,及時搭人字形 支 架 扶 蔓,支 架 高 度 為1.5~1.6m,在 距地面1.2m 處交叉捆牢,以便通風透光,減弱病蟲害的發生.山藥豆生成時,若不利用,應及早抹除.增加支架高度能有效提高葉面積係數和產量.

  • 2 # 塔農

    雪薯:藥薯,《本草備要》名“薯蕷”,又稱山藥、準山。相傳宋英宗趙曙,為了避諱,把薯蕷改名為“山藥”,今又稱雪薯。閩、贛邊區少數縣份有種植,長汀較多。

    以全國有名的清流雪薯為例,想要高產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種植選地:

    選擇土壤微酸性、土層厚、質地疏鬆不粘重、上下土層要一致,且排水方便的水稻土或旱地種植。要遠離工業“三廢”等汙染源,土壤環境、灌溉水質和空氣環境質量應適中。

    2、品種選擇:

    選擇具有“清流雪薯”特性的“零餘子”(氣生薯、山藥豆),或者表皮完好、無病無損的根莖作繁殖材料。兩種方法俗稱:蘆頭繁殖和珠芽繁殖。

    3、生產管理及控制:

    清流雪薯一般採用小畦高壟、雙排種植或與芋仔套種的栽培模式。種前施足基肥,一般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和複合肥為主,也可以氮、磷、鉀配比施用以做為底肥,基肥在整地前全田均勻撒施,施後將肥料耕翻入30釐米耕層中。

    每年春分至穀雨前下種,出苗後按“苗期薄施勤肥、中期重施攻肥、後期酌情而施”進行追肥。前期有機肥養分釋放滿,要適量新增速效氮肥,中期莖塊生長迅速,要保證磷鉀肥的供應。同時山藥是忌氯作物,因此選擇肥料是切記不要含氯肥,否則藤蔓生長旺盛,莖塊不長,且易碎易斷品質下降不說還不易儲存運輸。雪薯幼苗長至30cm時,選擇浸水小喬木搭“人”字架,架高1.5至兩米,結構要牢固防止傾倒損傷藤蔓。

    清流雪薯喜溼忌旱怕澇,土壤保持半爛半乾,當地俗稱澆“陰陽水”以保持薯質粉重、細膩、雪白。雨季一定注意排水,謹防泡水爛根。

    4、病蟲害防治:

    主防地下蟲侵害,栽種時應用1:1:15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然後再下種,防止爛根。耕種前可按比例新增呋喃丹、辛硫磷等藥劑翻耕,殺死土壤病菌及地老虎、蠐螬等。藤蔓多為疫病,防治方法只能是實行輪作、深翻改土,結合深翻,土壤噴施殺蟲滅菌,增施有機肥料、磷鉀肥和微肥,適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保肥保水效能。

    做到以上幾點雪薯高產有望,同時雪薯營養好,價值高,是脫貧致富的好專案。

    小知識:雪薯百克含蛋白質8.15—8.56克,澱粉56.00—60.50克,灰分1.75—2.25克;氨基酸(穀氨酸、精氨酸等17種)6.32—6.86克,粗纖維1.06—1.53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華李什麼時候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