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603129628

    家園矛盾隨著近日新聞迅速升級,家長的入園焦慮也升溫。如何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背後其實是家園之間如何重新建起信任的橋樑的實質問題。

    幼兒園應提升師資准入資質

    我們國家幼兒園的師資力量本身就非常薄弱。我身邊有很多中學學習一般的老師,或大學學習一般的老師,進入專科或本科院校,畢業後就去了幼兒園當幼教。這些老師的特點是,自身學習能力欠缺,教育專業素養不夠,尤其是三線及以下城市,這樣的老師居多。

    為什麼幼兒園這樣的老師居多?主要是因為幼兒園老師的職業認同感不高,工資低,導致准入制的門開越來越低。就在我們生活中也常聽過這樣的話,“誰誰誰找不到工作,只好先去幼兒園打工。”我們甚至有一些既定意識,認為幼師是一個“沒有什麼出息的職業”,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即發展趨勢下,幼兒園教師的准入資質自然越來越低,導致“虐童"等事件層出不窮。

    尤其是私立幼兒園,許多老師不需要透過教育局,完全可以私人聘請,這種主觀意識決定的崗位,更加導致幼兒園的師資質量下降。而除了責任,學校就可以用”保育員“來推卸責任,這種想法非常可怕。

    國家、社會都應重視起幼兒園師資問題,以提高待遇、提高門檻等方式對這個職業的人進行更新,引進更多教育人才,改善該職業形象與社會低位。

    事件發生後,很多幼兒園教師對自身身份認同也有了焦慮感,尤其是在公立幼兒園上班的優秀老師。

    其實不難發現,幼兒園的老師與家長處在完全不同的社會地位,尤其80後家長成為家長主力軍,其文化素養提高之後,家長的文化幾乎在倒逼學校的發展。

    一個育人的職業,其教育理念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職業,處在當下的社會地位完全不利於其之後的正向發展。因此,社會必須用非常現實的方式,例如提高待遇、引進人才等方法對這個行業的人員進行過濾、篩選、更新,才能慢慢改善該職業面孔,加強家校之間的信任感,緩解家長的焦慮。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之內也可作為一個選項,有了師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也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益於改善這個行業人員的現狀。

    幼兒園自身也應改變發展策略,以孩子發展為主,而不是以吸引家長為主;國家也應規範幼兒園辦學。

    我曾採訪過的一個海歸教育學專家發現,與美國的幼兒園相比,中國的幼兒園的硬體條件遠勝於美國,但這些硬體卻是給家長看的,因為硬體越好,越能得到家長的關注。但這些硬體卻並不是真的為孩子考慮的,例如過高的書架、無人使用的多功能教室等。幼兒園發展走上了歧路,忘記了一個幼兒園的核心永遠是師資。

    我們國家幼兒園的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年輕老師支撐起來一個幼兒園,這些年輕老師容易與孩子走得近,但缺乏專業經驗,也沒有成熟的老師進行引導,他們只能憑自己經驗摸索。美國幼兒園有很多20多年教育經驗的‘媽媽型’老師。中國幼兒園也應該多引入一些老教師,以一帶一、一帶二的方式,帶領年輕教師成長。

  • 2 # 教養迷思

    從寶寶出生,就要開始家庭氛圍的營造,有意識培養孩子的性格習慣

    l 不做低頭族,多溝通多交流,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寶寶需要與爸爸媽媽建立起一種極度信任的安全依戀。當今很多父母回到家裡,低頭玩手機,孩子託付老人或保姆照顧,甚至夫妻間彼此也很少交流。這樣的交往方式對寶寶的社會性發展十分不利。我們應該將與家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作為常態,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每天和寶寶交流好玩的事兒,站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與寶寶探討新奇的世界,多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做遊戲、啟發寶寶思考等等,並且在寶寶表現得好的時候給予鼓勵,給孩子足夠的賞識教育。

    l 父母引導孩子多參與社會性活動

    良好的社會互動品質,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應該在平時點滴積累,圍繞在孩子身邊的電子產品,使孩子很容易沉浸在一塊電子螢幕裡,這樣孩子容易產生孤僻的性格,害怕或不願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喜歡獨自遊戲,阻礙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從而會引發嚴重的入園焦慮以及交往問題。父母在教育中,不應該錯過任何一個引導寶寶的機會,應多帶孩子走出家門,超市、小區、公園,或是邀請同伴來家裡,讓孩子與同齡小朋友嬉戲玩樂,家長要積極參與社會互動,給寶寶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同伴相處能力以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從而減輕入園焦慮。

    l 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培養,榜樣教育

    寶寶的學習通常是透過觀察模仿產生的,在對榜樣的觀察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技能和習慣。而情緒是具有感染性的,我們情緒會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寶寶,透過觀察學習在某種情境下情緒的應用,孩子在相似情境下會出現同父母一樣的情緒表現。父母的待人接物會直接影響孩子,如果父母本身是比較內向抑鬱,不愛交際的性格,那麼也會傳遞給孩子。所以,如果想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性,父母應該首先具備開放的性格,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讓孩子感受父母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和諧、Sunny,給孩子健康成長一抹亮麗的底色。

    l 積極迴應的親子互動有助於降低入園焦慮

    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相同的,但往往表達方式不同。有些家長情感外顯,對孩子的需要敏感,能夠積極迴應,就容易建立親密聯結。有些家長情感含蓄,木訥,對孩子需求迴應性較差,親子互動的親密感不足,這就可能導致即使很愛孩子,卻在教育中產生較低的迴應水平。再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要注意調整改進,把握分寸。給孩子的迴應要飽滿但不溺愛,嚴厲但不苛刻,滿足孩子的需要但也要適度拒絕不合理要求。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並建立安全適度的情感關係。除此之外,還要引導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才能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規則和人際交往規則,從而減輕分離焦慮。

    入園前準備

    l 早教、親子訓練和其他課程有助於緩解入園焦慮

    上過早教課或上過培訓機構的孩子比直接入園的孩子更能適應入園環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參加類似的課程或培訓,沒有條件的家庭,也建議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增加其與陌生人陌生環境的接觸機會。

    l 以積極、健康的情緒疏導

    入園前,給予孩子一定積極的情緒疏導,當寶寶說“我不想去幼兒園”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寶貝,你已經長大啦”,“你是一個勇敢的小朋友呀,去認識新的朋友吧”,而不是“老師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捨不得媽媽嗎?”。父母的焦慮情緒只會帶給幼兒不良影響。當幼兒表現出哪怕一點點對幼兒園的興趣時,父母要馬上給予言語、情緒強化,培養孩子對幼兒園的嚮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家長要保持積極的情緒,不要讓自身悲觀焦慮的情緒影響孩子。

    l 分享閱讀,情緒引導

    分享閱讀,簡單說就是,在輕鬆愉快的親密氣氛中,父母與孩子不以學習為主要目的地共同閱讀書本。 “分享閱讀”對於加速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引導孩子的情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入園前的一段時間,選一些繪本,比如《湯姆上幼兒園》、《我喜歡上幼兒園》、《幼兒園一點都不可怕》、《大衛上學去》、《我想和你做朋友》、《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等與寶寶上幼兒園有關的主題故事,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做下來,一起閱讀,同時可以把幼兒園的場景、要做的事情、可能遇見的一些問題,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並告訴他們比較好的解決方法,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入園的焦慮。

  • 3 # 幼兒園寶典

    3歲孩子的正式入園是與父母的第一次小離別,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會出現鬧脾氣,大哭大鬧的現象,同樣家長也因孩子的離別而多愁善感,擔心他受欺負,那麼如何把入園焦慮變成一種正能量,這裡面有許多的小智慧呢?

    1.在孩子入園前作好準備工作

    孩子準備上幼兒園時,家長們在家裡就要開始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進行訓練的有:吃飯訓練,家長要教會孩子自己吃飯,學會用勺子吃飯,如果平時代勞的話就是很不正確的觀念,孩子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培養的。如廁訓練,家長可以去老師那裡詢問幼兒園小便的方式,根據馬桶式和蹲便式給孩子進行訓練,不然孩子入園不習慣會有不敢上廁所而尿褲子的現象,幼兒園的保育員也會進行幫助。穿衣訓練,教會孩子自己穿脫衣服。

    2.接納孩子的焦慮情緒,保護孩子的依戀行為

    無論安全感強還是弱的孩子都會出現入園焦慮的現象,孩子如果表現出來哭鬧,難過捨不得媽媽,家長們也要接受孩子的情感,並給予安慰。每天都明確的告訴孩子媽媽回來接你,你在這裡工作,媽媽也去工作,每天接孩子給予安慰和小獎勵等。

    3.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幼兒園形象

    在孩子入園時要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幼兒園形象,不要對孩子說:你如果不聽話,幼兒園老師會批評你。不要妖魔化幼兒園,讓孩子產生恐懼。也不要過於美化幼兒園,讓孩子產生過多的期待然而卻不是事實,這樣孩子也會對幼兒園產生反差而不願意去幼兒園。

    對於入園焦慮家長們也要放輕鬆,現在孩子上學家長焦慮的現象也會有,所以提前做好準備放開手,孩子一定沒問題。

  • 4 # 最美幼兒緣7

    孩子在剛入幼兒園的時候,家長比較擔心的就是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問題,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了?

    首先,在孩子入園前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幼兒園實地考察一下,或者多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一下,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熟悉感,要麼在他入園之後就不會那麼牴觸陌生的幼兒園了,孩子只有熟悉了幼兒園,他才不會在入園的時候產生那麼強烈的分離焦慮。

    其次,孩子之所以產生分離焦慮,就是因為他沒有安全感,他從一個熟悉的家庭生活到了一個陌生的集體生活,這裡沒有他熟悉的爺爺奶奶,沒有他熟悉的爸爸媽媽,只有他不熟悉的老師,不熟悉的同學,所以他才對幼兒園產生了恐懼感,他才會哭鬧,才會產生分離焦慮。

    那麼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做的事一定要讓孩子儘快的熟悉幼兒園,儘快的熟悉同學,儘快的信任老師才可以,平時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和同學在幼兒園裡面多玩一會兒,加深同學之間的感情。

    並且多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讓老師在孩子面前表揚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喜歡聽到老師表揚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會特別喜歡老師,他喜歡老師慢慢的就會信任老師。

    家長在平時給孩子交流幼兒園生活的時候,一定要多說幼兒園的好,多說老師的好,多說同學的好,這樣孩子心裡想的唸的都是幼兒園所有的好,他就不會牴觸幼兒園的所有事情,他的分離焦慮就會得到緩解,切忌家長在孩子面前說幼兒園的負面資訊,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沒有任何好處。

    第三,緩解孩子分入園分離焦慮的重要因素就是家長的態度。孩子過於依賴家長或者家長過於依戀了孩子,都不利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的情況。

    所以當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堅持的原則,沒有特殊情況,不管孩子再怎麼哭鬧,都一定要送孩子來幼兒園上學。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上幼兒園是他現階段必須完成的一個任務,是他的責任,他不能說不上就不上了,更不能用哭鬧來威脅家長,來逃避這個責任。

    並且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一定要態度堅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交給老師之後,不要再猶猶豫豫,還要看孩子哭不哭等情況,一定要及時離開,這樣給孩子的一個態度就是爸爸媽媽已經走了,他再哭也沒有意義了。

    家長在接孩子離園的時候,也不要上來就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受了特別大的委屈,這樣也會給孩子產生一個負面影響,讓孩子不喜歡幼兒園,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也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所以幫助幼兒緩解他的入園分離焦慮,家長是起到主導作用的,家長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不要因為孩子上學哭鬧而兇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儘快的幫助孩子度過這個分離焦慮期才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們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