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過紫禁城
-
2 # 脫穎而出
單位要求我提供一個社群證明,證明我沒從事過邪教活動,而且要的特別急,只給我三個小時時間。估計是該部門最開始忘記這項工作了,到截止日期才想起要。但當時我手頭有個緊急的工作需要處理,並且社群開證明,大家懂的,社群的人又不認識我怎麼可能立馬給我開證明呢。於是我和該部門領導商量,我把緊急工作處理完,然後下午在去社群開證明。結果就被“上綱上線”了,那個部門領導說我政治覺悟低、不以大局為重、個人主義,目光短淺,託單位後退等等等的。當時就感覺像我覺得街上的某個美女好看,多看了一眼,就多看一眼,結果被警察說我思想骯髒、生活糜爛、意圖強姦等等等的。結果怎樣?我覺得能讓這種人當部門領導的單位發展前景很小,於是我辭職了。
-
3 # 低頭沉默1
上綱上線要分情況,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錯,那肯定要主動認錯,如果真的是別人得理不饒人,那咱們也不是吃素的,肯定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其實我也有過被別人上綱上線的經歷、也給別人上綱上線過,所以說我一般對待這個問題的話,如果不損害我的利益和尊嚴,他想擺架子就由他去,而且我也能站在當事人角度去考慮問題,達到心理平衡。
還是談一下我這人做了一次被人討厭的經歷吧,當時剛到大學當班長,什麼都不懂,有一個東北哥們是我室友,在軍訓的時候關係特別好,後來正式上課了,他就開始了他接二連三的逃課之旅,當時前幾周他逃課,我都是幫他打掩護的,但是在打掩護的過程中,有一種負罪感,有一種辜負老師重託的感覺,所以當時就選擇和他好好談談,可想而知,這位漢子嘴上說的特別甜,保證不逃課等等,但是逃課之後,又會對我說:是不是兄弟,當時我是很惱火的,而且班上同學已經注意到他逃課,如果不遏制,很容易形成跟風行為,當時我還沒有上綱上線,那是在一次他逃課之後,三天聯絡不到本人,我真的是火了,直接上綱上線,公事公辦報給了系裡領導,那是我唯一一次上綱上線辦事,班上同學覺得我小題大做,但是我認為人的從眾心理是十分可怕的,如果發生跟風行為,那就班級徹底完蛋了。這一次上綱上線是我所不情願的,我內心掙扎了很久,最後責任心戰勝了情感,我選擇了這個職位,就選擇了擔當,沒有退路,後面的事自有人評價。
那是我至今唯一一次上綱上線辦事,也許是出去無奈,也許是出於憤怒,我心裡有愧疚,但是不後悔。哪怕我成為了讓別人討厭的人,因為我覺得這種犧牲是值得的。
做事、站在雙方角度考慮問題才會達到共贏,每個人立場不同,所以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當你也到了那個位置時,你就會覺得別人的做法似乎可以原諒。(當然,以權勢、金錢而故意教訓人的不算!)
回覆列表
首先,舉幾個常見的例子吧:
1、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上課中愛打鬧——“帶孩子去看看吧,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2、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男性,因為瑣事和女友發脾氣——“你就是不成熟”。
3、一個人說了句無心之語,傷害到了身旁玻璃心的聽眾——“你眼裡就是沒有別人,情商低”。
4、地域歧視:
(1)某人說話聲大——“你看,那裡的人都是蠻子”;
(2)某人熱愛生活——“你看,那裡的人都不努力”;
(3)某人節儉度日——“你看,那裡的人都是小男人”;
(4)某人和你做生意,先談合同——“你看,那裡的人都是騙子,得小心點”。
5、去某國旅遊、買某中國產品——“漢奸,不愛國”。
6、沒說動聽的話、沒買如意的東西、沒接電話、沒打電話、和自己電話打的短、和別人電話打的長.......——“你不愛我。”
中國式的教育,是一種注重反覆練習和灌輸式的教育。
人們從小就被告知以各種現象、結論,並被不斷訓練識別出每一種現象所對應的結論。我們習慣了每一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每一個問題都有標準答案。而人們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洗腦式訓練中,已經忘了如何獨立思考現象和結論之間到底為什麼對應?結論到底是不是正確?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教育的最終產品,就是一群具有高超本領的上綱上線與貼標籤者。
上綱上線的例子,不勝列舉。被別人上綱上線的感受:
首先,一定是委屈的,因為你並不如他們說的那樣;
之後,是無助,因為你發現,你無法與他們的思維定式做鬥爭,他們給你貼上的標籤,你是沒有辦法摘掉的;
最後,釋然。既然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就至少讓自己不要想他們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