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到莽原草萋萋
-
2 # 思維有了方法論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 挑起讀者的渴望;順應讀者的疑問 ;創造啟發的感覺
一、挑起讀者的渴望
1、以反直覺的案例作為開頭
曾經一個節目開頭這樣提到:"寧靜的鄉村夜晚為何數百頭母豬突然慘叫"、"年近九旬的老太為何突然健步如飛"、"一夜之間為何數百平方公里的森林齊刷刷的斷掉"。呵呵。想必大家已經猜出了是哪個節目。但是,不得不承認,透過介紹反直覺的案例,我們都被吸引住了。
2、成功案例法
3、指出別人的錯誤
某些回答裡經常有人第一句話是"實名反對樓上所有答案"。呵呵。如果你能指出某個權威人物的錯誤,更能吸引人。
二、順應讀者的疑問。
如果你在前面一段話裡給讀者製造了疑問,在後續的句子裡就要立馬給出答案。不要說些無關的資訊,以免給讀者造成更多疑問。
三、製造啟發感
給大家熟悉的事物做出一個新的解釋,這會讓大家覺得很酷,很有啟發。比如,我們常講看問題要看本質,但是這個本質到底是什麼我們又都模模糊糊。直到埃隆馬斯克提到第一性原理,我們才恍然大悟。哦,這就是常說的本質啊!
人生處處是套路,寫文章也是如此。多總結些方法論,對於日常生活還是很有幫助的。
-
3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寫文章是很花頭腦的事,你沒有才學,腹中沒有經綸,沒有詞語組合能力,不知行文的格式,看了任何題目苦思暝想也寫不了。古時候有個紀姓秀才,在當地很有名,周邊的人寫文書文章都去找他。有一次,外地人慕名而來他自己受到傷害讓紀秀才寫一篇狀子。來者把題目寫好,可這個秀才熬夜三天三夜也寫不了。他的老婆著他寫不出文章,在一邊說,你們男人寫文章比女人生孩子還難。可劉秀才說,你們女人生孩子肚裡正有個貨,可我肚裡什麼文化都沒有。秀才說的話實際,人有虛名,沒有文化,什麼文章都寫不出。望我們平時要多看書,認真學習,有了紮實的文化功底,什麼文章都能寫。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中的“偶得”它的前提是“妙手”。要想成為“妙手”,就得下功夫。否則就成不了“妙手”。成不了“妙手”就寫不出好的文章來。
其實寫文章是一件精神資訊的輸出問題。要想使自己的精神資訊能用精美文字和豐富詞彙準確地表達,那您的大腦裡必須儲備億萬計量的精神資訊。要儲備,您就得給自己的大腦輸入生活中各個領域的精神資訊――就像蠶吃桑葉一樣。蠶吃桑葉時,它不會甚至不可能想到吃哪一片桑葉,事先規定吐哪一段絲――蠶的前半生的工作就是拼命的吃桑葉,把桑葉吃到極限。後半生的工作就是吐絲了。絲質的好壞,計量的多少,那得看蠶吃桑葉在體內消化醞釀的計量了。也有該吃桑葉時沒有別的同伴用心,痴情,結果在該吐絲時卻吐不出絲來,在“竹山”①上爬來爬去,妨礙了別的同伴的工作。結果被蠶主人揪下來,扔進專裝垃圾的竹篩裡。可那吐絲的蠶卻也太投入了,結果把自己封死在自己吐的絲繭裡。雌的得到了“羽化”,便成了蠶蛾,繁殖了下一代蠶寶寶。雄的便成為蠶蛹――一道人們喜聞樂見的美味!
寫文章和蠶吐絲一個道理。您必須像蠶吃桑葉那樣拼命地學習,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①竹山:鄉下人在蠶眠後,把蠶捉到乾枝無葉竹枝上,讓蠶吐絲。鄉下人把這成束的竹枝稱之為“竹山”。有人又叫“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