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風車崗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形成了古人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比如對對子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對對子是個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娛樂形式,可以很好地體現一個人的學識能力,應變能力。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喜歡用對對子的方式來交流,並因此而衍生出了不少的趣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蘇小妹出生在書香世家之中,雖然是個女子,但是自幼便受到父兄的薰陶,因此在歌賦和琴棋書畫等方面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這樣的一個人,自然是非常驕傲的,況且蘇小妹還深受家人的寵愛,因此便有些許的目中無人。蘇軾除了有個優秀的妹妹之外,還有個優秀的朋友,那就是佛印,此人雖然是和尚,但是卻有著普通和尚所沒有的文學水平和對世事的見解,因此和蘇東坡可謂是志同道合,心意相通之人,兩個人經常有所來往,而蘇軾對佛印也非常讚賞,經常在自己的妹妹面前誇獎對方。蘇小妹聽多了蘇軾的誇獎,便有些不服氣,她不相信一個和尚有這麼厲害,便想試探試探。

    有一天,佛印來拜訪蘇軾,恰好蘇軾不在家,佛印便向蘇小妹求問蘇軾的去向,蘇小妹本就不喜歡佛印,怎麼可能乖乖回答,於是她就說:“我出個上聯,倘若你對出來了,我就告訴你我哥哥什麼時候回來”。佛印身為出家之人,自然不與她計較,微笑著答應了。蘇小妹說道:“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這是一道拆字聯,“人”和“曾”加起來便是“僧”,而“人”和“弗”加起來是“佛”,每個字都用得很有意思。同時這個上聯之中還蘊含了對佛印的嘲諷。佛印也是個有才華之人,自然很快便聽出了其中的寓意,立馬迴應道:“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顯然的,這也是一個拆字聯,並且很好的將火力對準了蘇小妹。因此,蘇小妹聽了之後,感到又氣又羞,氣的是佛印的羞辱,羞的是自己的不自量力。但是蘇小妹也是個守信之人,雖然不高興,但是還是將哥哥的歸期告訴了佛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什麼書籍才能學到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