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外智慧隱形攻擊機

    根據這張圖片我們可以想象一下 應該是首層甲板供滑躍起飛和降落跑道 二層供電磁彈射 可上下同時執行起降 艦載機起飛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咱們來看首先,航母的第二層是機庫和升降機,都是相對密封的空間,並不能用來作彈射作業,即使在前方開一個口來用於彈射,哪要不要設定門呢?因為彈射作業必有要有充足的空間,如果裝上門的話,會佔用不少寶貴的空間,相對地減少可使用面積如果不設定門的話變成一個敞開的空間,風雨做一日便會進入對艦載機及裝置造成破壞,破壞全艦的平衡性還會加重全艦的負擔,再說,如果在甲板下一層開一個口的話無疑是改變了航母的結構,對航行的效能產生重大影響,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開創在艦(船)甲板下開口的先例,結果如何沒有底,最關鍵,甲板下一層的位置剛好是艦首的斜角的上端,空間是十分有限,即使開了一個口子的話未必有足夠的空間供飛機彈射出去。

    ,再次即使有足夠空間在甲板下一層進行彈射作業,但必須要如何解決在彈射時散發的大量蒸汽的高溫問題,彈射作業時有相當數量的人員在進行種作業,而在相對狹窄和半密封的環境下,產生的蒸汽高溫對人員的傷害比國甲板要大得多,但甲板是露天的是全開放式的,散熱空間大得多,所以在甲板進行彈射作業時無論散發的蒸汽量有多大,溫度有多高,都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消除,對人員傷害較低,

    第二,如非必要,艦載機一般不會在甲板上進行加油裝彈,基本是在機庫進行的,甲板進行補給作業危險大。

    所以一般情況下都艦載機都是從機庫裝滿油彈後由升降機升到甲板進行彈射,而說的流水作業無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接上一點,假設在甲板下一層能有供飛機彈射的空間,始終比不上甲板的空間大,所以要在較小的空間彈射原本要在甲板才能彈射起飛的飛機時彈射功率不是小了,而是需要更加大!速度不是低了,反而要更加高!技術含量更高!原因在於在相對小及封閉的空間內空氣流通比甲板少得多,這時飛機要起飛必有要有更高的速度產生足夠的氣流才能起飛,彈射起飛就是令飛機在短時間內加速到機翼能產生足夠令飛機起飛的氣流的速度使飛機起飛的,而在相對狹小(窄)的空間(距離)內用要在甲板空間上才能令飛機起飛的速度是不能使飛機在相對狹小的空間內起飛的。

  • 2 # 張琮明

    以目前稱霸地球的美國海軍實踐來看,10萬噸的航空母艦是比較適宜的。如果造得太大,一旦航母遭到毀滅性打擊,人員傷亡也會很多,直接喪失了反擊的有生力量,連同其上的武器裝備也會葬身大海,光為了迎合重型艦載機,得不償失。航空母艦造得太小又續航力差,戰鬥力也強不到哪裡去,威懾力更談不到,關鍵是找一個平衡點,10萬噸就是答案。

    美國海軍 亞伯拉罕·林肯號 航空母艦 (CVN-72)

  • 3 # 嘯鷹評

    航空母艦為什麼不拉長以適應重型艦載機的起飛要求呢?誰說現代航空母艦沒有被拉長來著?

    同為6萬噸級航空母艦的庫茲涅佐夫級和,伊麗莎白女王級相比,庫茲涅佐夫比伊麗莎白女王級要長的多。

    六萬噸庫茲涅佐夫級和十萬噸級的福特級航母相差無幾,這可是4萬噸的差距呀。一個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噸位都有了,但是這倆長度差不多,不就是因為庫茲涅佐夫級的設計目標是起飛su33艦載戰鬥機嗎?而且他又是滑躍起飛,所以甲板得拉長一點。然後就導致了庫茲涅佐夫出了名的長(機庫小,但是足以塞上幾十個戰鬥機了,再加上重型戰鬥機靈活性強的多,所以蘇聯人覺得這個取捨值得)

    至於主要起飛f35b艦載戰鬥機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這甲板長度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差不多。所以這差距還是挺明顯的吧

    因為f35的短距起降能力很好,所以,飛行甲板短點就短點,影響沒多大。更重要的是還能多帶點飛機呀。

  • 4 # 軍武吐槽君

    現代航母由於甲板和彈射器的限制,能起飛的最大重量飛機也不過30噸級的重型戰鬥機以及預警機,再大噸位的飛機,航母表示我也木有辦法啊,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加長航母用來起降諸如轟炸機、戰略運輸機等重型乃至超重型飛機以增強航母的威懾力和戰鬥力呢?

    這件事想想就好,千萬別當真

    加長跑道起降大型飛機,這個夢我估計全世界航母大國都做過,但是看完下面這組資料他們的夢就都醒了!美國B52轟炸機空重83噸,滿載起飛重量220噸,起飛滑跑距離2900米,著陸滑跑距離1615米。俄羅斯圖160超音速轟炸機空重120噸,滿載起飛重量275噸,起飛滑跑距離2200米,著陸滑跑距離1600米。你想要把這些飛機裝上航母?這麼重的玩意兒可用不了彈射器,那麼你把航母設計成兩千多米長,一百多米寬的長條?

    且不說因為金屬內部的應力,五百米已經是人類建造船隻所能達到的極限(最長的是一艘新加坡遊輪,貌似458米長),超過這個長度的船隻,不用你開,你稍微動一下估計就散架解體了,更別說起飛飛機了。兩千多米的船,長瘦長瘦的,長得跟苗條似的,到了海里你確保它不會翻船?這麼重的重量得耗費多少特種鋼材,有幾個國家能承受的起?發動機拖著這麼個大玩意在海里走,別說是雷達,就是天上的衛星也把你看的一清二楚,到時候就這笨重的身材,逃命都比不過人家,只能等死!基於以上原因,勸樓主放棄這種想法!

    技術的問題可以解決,但是沒有現實需求

    也許我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屬於技術問題,如果下巨資研發,興許也能解決,但是更悲劇的是在現實中其實沒有這種需求。重型飛機主要是轟炸機加油機運輸機這三類,而越是重型的飛機,往往航程越遠,特別是轟炸機,動不動就是全球作戰,如果要呼叫這些飛機,憑藉他們超遠的航程,直接從陸地起飛也能支援作戰,沒必要停在航母上佔據寶貴的空間。而且航母上的飛機許多都是多面手,對地轟炸、空戰、反艦樣樣精通,並不需要再來更重型的專一功能飛機來班門弄斧,這就是現有航母基本都是兩三百米,排水量也都是在十萬噸上下的原因所在。

  • 5 # 黃軒28

    現代航母重型制空戰機起飛重量已然超過30t了,這個體量即使空軍戰鬥機也不能說是輕型了,所以首先,航母是一直有重型戰機駐艦的,當然,這裡所說的駐紮重戰的只是特指美中俄三國的航母,既然說重型艦載機,其他就不討論了,那問題是為什麼不“加長”,那“加長”又為哪般呢?我猜測題主的意思是希望用長度,減省阻攔,彈射的高投入,高風險的做派,其實這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感興趣可以找找張召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局座關於浮島式戰機平臺的論述,為什麼我不將其表述為航母,因為超長“艦體”的浮島式結構,已經脫離了航母的一些定義,那種幾千米長度,幾百米寬度的浮島式結構,已經不是通常意義的船體,而是漂浮的超級基地,這種超級結構已經超過了目前艦船推進技術的極限,不可能達到類是當前航母的推進速度,而航母之所以稱之為航母,就在於其本身代表這個星球最高效投送常規打擊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其超級機動能力,沒見過航母飛奔的人估計很難想象一坨十幾萬噸的鋼甲鐵獸以70-80km的速度在大洋上飛速賓士的駭人場景,那就是這個星球霸主雄霸天下的屠刀,不僅斷玉分金,還動如脫兔,以九霄雷霆之勢穿還宇內,今天你在此處畫地為牢,排拒他來,明日哦,這十幾萬噸的巨鐵就攜鬼魅般的戰鷹送來霸主鐵血問候,這種時效性哪裡是慢悠悠,溫吞吞的超長平臺可以比擬的,要知道霸主是以十幾艘航母為基礎稱霸天下的,折算在航率除3,撐死美帝實時線上的航母也就區區3-4艘,這樣的基數,即使和平時期都能跑死,何況戰時,既要保持高效機動性,過於長,寬,大的體形都是不合適的,這麼說吧,以人類工程科技極限值計算,美帝航母就是現階段人類航母科技可達的極限邊疆,是工程極限值的最高展現,美帝並沒有刻意的縮減航母的尺寸,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儘量造得更大更強,以拋離後來的追趕者,但以目前人類工程科技的極限值,摺合對沖的結果就是想著我們看見的超級航母。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是否讓人滿意。

  • 6 # 飛豬漲姿勢

    對於這個問題除了加長航母之外有一個更為實用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使用彈射器。目前在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上根本就不存在過載起飛的問題。

    航空母艦的彈射器可以根據艦載機的起飛最大重量來調整彈射的功率,蒸汽彈射器或電磁彈射器所起的作用就是保證艦載機能夠獲得起飛的速度。

    如果一味加長航空母艦的長度也不會解決問題,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這點長度不足以獲得足夠的起飛速度。實際上除了使用彈射器之外還有別的方式,這就是俄羅斯和英國航空母艦使用的滑躍起飛模式。

    航空母艦的大小是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由於甲板的面積和艦載機的數量都有制約關係,一味加長航母長度不一定能夠獲得優勢。

  • 7 # 星輝650

    為什麼航母不加長呢?誰說的不加長了?幾乎一直在積極加長,但太長了會有別的問題,笨拙,拐彎不便,沉,重心變化,最嚴重的是與海浪海湧波長相關性變嚴重,容易被湧折斷。當前大航母已經基本夠長了。

    有人設想過伸縮甲板,可伸出一段跑道,但重心會變,所以要前後兩頭對稱伸延,但意義不大,

    前些年還有開腦洞的對飛甲板,背靠背對頂起飛,想法很有創意,但,基本用不著,有彈射,有阻降大部分飛機都能糊弄了。

    也就加油機胖點重點。

    地球周長四萬公里,飛機飛兩萬打遍世界,大飛機基本不用航母,

    加油機,運輸機,比較大,考慮到航母的後勤補給,但可以用飛艇補給。水上飛機補給,別太貪圖大飛機上艦,

    美國在考慮重啟螺旋槳飛機上艦,螺旋槳轟炸機起飛距離短,但那是美國,中國主場在亞洲,不急於遠端常規大轟。基本用不上。

    有人設想“可變抬升甲板“,平板可抬升變斜滑,平時是平的可停放艦機,必要時可捲翹起來。滑起滑降。比延長好點,其實也不太靠譜。

    試想,一個平板航母,鋪個竹簾子一樣的跑道,必要時用兩排升降杆,把竹簾子支起來,架成一個滑翹跑道。效果會很好嗎?或者升抬平板變斜板?

    機械上跟自卸大貨車差不多。至於效果?很難說。

  • 8 # 墨墨觀察

    圖為雙體航母想象圖

    航母甲板如果延展到1000米長,把噸位控制在20-30萬噸也是可以做出來的,因為當航母甲板達到1000-1500米足以起降絕大多數陸基、海基各型重型戰機,但這僅僅在理論層面可行,在現實中不可行。

    航母三角整備區

    圖為多角度航母照片

    航母甲板上的指揮塔前部有個三角整備區,分別由航母前段平直甲板、彈射滑道和繫泊區組成。如果航母甲板被加的過長就會大大增加三角整備區的面積,三角整備區被增大之後航母的起飛區和降落區就不能夠達到相切的科學佈局,對於短距起飛的艦載戰機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障礙,這樣就不能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因為艦載機之間會互相干擾。

    航母動力系統

    圖為航母反應堆

    按目前美國最先進的核動力系統為基準,短期內也不可能直接匹配20-30萬噸級甚至更大噸位的航空母艦,因為噸位增大,特種鋼材使用量也會增多,一方面增加了航母的造假成本和自重,二方面對動力系統的要求變的極高,由此可以得出,大噸位航母至少不適用於當下全球現狀。

    航母空間及能源消耗

    圖為F/A-18“超級大黃蜂”彈射起飛瞬間

    按照美國的F/A-18“超級大黃蜂”為例,在航母上單純的起飛和降落一次消耗燃油約10噸,約合5萬美元(約合34.2萬人民幣),F/A-18最大內部載油量約為6.5噸,外掛最大載油量約7.4噸。

    圖為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結構

    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大約可攜帶9000-10000噸燃油,彈藥約為3000噸,全部用完僅需艦載機出勤約100次即可,一個整編航母編隊的全部後勤補給(含補給艦)最多會在15天內消耗完畢。

    圖為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彈藥吊裝內部照

    如果航母甲板和噸位放大數倍之後,即使可以增大燃油、彈藥等攜帶量,但成本卻難以控制,效費比極高,不科學!

  • 9 # 李曉偉

    加長?你要搞到一千多米長嗎?

    重型艦載機起降效能是很好的,300米距離絕對可以起飛,但是艦載機是要作戰的,要作戰就要多帶油料和彈藥,那麼這些負載才是艦載機的效能的體現。

    航母是以艦載機為武器的作戰裝備,那麼曉偉分析自然艦載機能力越強越好,艦載機掛載的東西越多那麼多工能力越強、持續作戰能力越強、作戰半徑越大,所以說在沒有彈射器的情況下,延長跑道是一種思路。

    但是這種思路有以下問題點,第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問題,你延長了搭載的戰鬥機更多,是不是總的成本增加好幾倍?

    第二個問題,隱蔽性問題,本來航母就是目標很大的軍艦,你搞到1000多米那不是更容易被發現?

    第三個問題,技術性問題,這麼大的航母請問怎樣設計?動力怎麼解決?

    第四個問題,作戰角度的問題,你航母這麼大行動是不是不便?再者甲板面積大是不是更容易被擊中?(打航母不需要打沉,破壞跑道即可)

    以現在的技術實力,造出這種航母可行,但是動力系統不行,無法高速移動。並且由於甲板面積增加更容易被導彈擊中,先進彈道導彈的精度都沒這麼差。總得來說如果加長的特別長,那麼這種航母可以作為海上基地,用於防守和補寄如果用於進攻,那麼緩慢的移速使得威脅大大增加,連常規潛艇都能造成巨大威脅。

  • 10 # 兵器知識譜

    直通甲板的航母是可以起飛重型飛機的,二戰時期美軍B-25轟炸機在大黃蜂號航母起飛過(杜立特轟炸東京),現在的航母有彈射器,甚至可以在任何一艘航母上彈射起飛C-130運輸機,所以沒有必要“加長”航母。

    航母對艦載機投送能力的限制不在於飛機的起飛,而是在於飛機的回收!

    蒸汽彈射器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在彈射大型飛機時(必須是螺旋槳飛機,大型噴氣機飛不起來),能瞬間給予飛機4個G的加速度把飛機加速到起飛速度,所以像C-130這樣的大飛機也可以在航母上起飛。

    但是想要在航母上回收這麼大的飛機難度就很大了,航母回收艦載機的方式是阻攔索拉停飛機。大型飛機降落時的強大沖擊力是阻攔索和甲板難以承受的,如果加強了阻攔索和甲板,那麼飛機本身的機體強度也受不了從高速度迅速下降為零的強大拉力,極有可能在著艦瞬間就解體了。

    所以大型飛機在航母上起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返回航母著艦卻難以實現,這不是把航母拉長加重能解決的問題。

  • 11 # 浴火

    這個答案的問題先別研究什麼技術問題,先解決一個思路問題,航母到底是為什麼?艦載機又是設計?

    航母自從問世以來,它就是一個航空搭載平臺,航母與艦載機的關係不是航母從屬於艦載機,建造航母的目的是作為艦載機的搭載平臺,等於建立一個海上移動機場,這不意味道著,航空母艦是艦載機的附屬品。

    如此關係也就意味著,人們要依據航母的條件來設計艦載機,而不是為某些艦載機去建造航母,現代航母的服役期可以達到50年,任何一款艦載機實際使用年限不可能超過50年,航空母艦經常更換艦載機。

    這是一種現實,也就決定了艦載機要滿足航母的要求,而不是反過來為了艦載機建造航母,現在這種觀點就是為了艦載機設計航母,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理念,自航母問世以來,這個思路確實有人提過,但是從沒有成為主流,而是被認為是一種錯誤的理今。先把這個思路弄明白,然後再研究這個技術問題吧。

  • 12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問題不是一個技術上是否可行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是否有這個必要的問題,正如前面有人說:思路的問題。現代航母的服役期可以達到50年,艦載機服役年限不超過30年左右,航母每隔多少年就需要更換一款艦載機,形成了航母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艦待機現實。

    我們為了一款艦載機去專門設計一款航空母艦,在這種背景下,就是不可能接受的思路,艦載機必須服從平臺要求,而不是平臺需要滿足艦載機的要求。

    航母造多大看似都不是什麼難題,其實越大越麻煩,目前的10萬噸級航母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再造更大的航母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在於存在各種缺陷,

    更大一點的航母也許可以適應更大的艦載機,但是航母過大也會造成其他相關的一些問題,比如:動力問題,當達到20萬噸時,動力要求自然也上升,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很難滿足這個對動力的要求,而且呢,航母過大的話對維修保養等會很成問題,且港口停靠燈也是一個問題了,所以呢,現在不會輕易的造成過大的航母,這必須是多方面條件符合之後,航母不可能造得太大,艦載機只能符合航母的要求,而不是要求航母如何符合艦載機的要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蒸饅頭的籠閣怎麼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