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馨心理諮詢

    我見到的抑鬱症患者真的很多,因為我從事的就是心理諮詢工作,在臨床中遇到的抑鬱症患者有兒童、老年人、青少年、成年人,特別是成年女性,男性也有,只是男性一般不會向外界說明並求助。至於是如何患上的,那真的是有多方面原因了,而且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原因。抑鬱症患者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有的是在治療中越來越好,有的是越來越糟,甚至於自傷、自殺,有的是自己慢慢療愈了自己。

    有人說: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封閉是他對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禦方式。封閉可以緩解患者的傷痛,但卻會構成新的心理障礙。自殺是另一種防禦方式,或許可以稱之為終極防禦。這種防禦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徹底,只不過,它帶來的是毀滅。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活著對他們來說是件更痛苦的事情。

    1.抑鬱症和其他疾病一樣,患者的軀體經受著痛苦折磨,抑鬱症首先表現為生理疾患,在起初患者完全不會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鬱症。比如,頭痛、胸悶、胃痛、耳鳴、心慌、食道堵塞和燒灼感等等。

    不同的患者也會有不同的軀體症狀,同一個患者的不同時期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隨著病程的發展,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行動障礙,並逐漸會發展到思維障礙、閱讀障礙、語言障礙等等。

    2.快感阻斷——專屬於抑鬱症的一個特徵。

    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屬於人類的所有快樂,各種慾望,統統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緒極度低落,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常處於這樣的消極的狀態,無論誰都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可言。

    3.抑鬱症的另一個特徵是絕望,也是患者的又一共性。他們的自我評價無線降低、自責、自罪,覺得未來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無價值感籠罩著他們。

    4.情感的喪失。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患者會變得麻木、呆滯,不再體驗生活和情感的美麗。

    抑鬱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是許多人不能理解,更不能感同身受的,即使已經不止一次的出現類似的事件,但關於抑鬱症,仍有相當多的人有太多盲區。

    關於抑鬱症的誤區

    1. 抑鬱症會被更努力的工作狀態擊敗

    2. 抑鬱症不是病,只是正常的悲傷或自怨自艾而已

    3. 抑鬱症患者需要吃一輩子藥

    4. 抑鬱症患者總會哭

    5. 衰老會導致抑鬱

    6. 把抑鬱症說出來只會更麻煩

    7. 抑鬱症基本治不好

    8. 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抑鬱症

    關於抑鬱症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對於抑鬱症的唯一預防是——治癒,通常是使用藥物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先使用藥物穩定症狀,之後再結合心理治療。

    1.儘早發現:及時清理情緒垃圾,遇到影響情緒的事情之後,要及時的自我疏導,向親友傾訴、運動、寫日記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自我調節沒有好轉,就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如果發現親友性格突然發現親友性格突然發生很大的變化,也應懷疑是否有抑鬱傾向。

    2.心理疏導:心靈的感冒,要做一場心靈的手術和治療。心理治療師的心理治療,與普通朋友之間的交談不同,他們會找到病人的心理癥結之所在,運用專業的心理治療技術,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相信專業的力量。常用的心理療法: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精神分析,沙盤療法。

    3.藥物治療:緩解症狀。中重度抑鬱必須透過長程的藥物治療,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藥物,緩解抑鬱症狀。

    4.消除顧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聽到抑鬱便與嚴重的精神病聯絡起來。其實,醫學心理學上將抑鬱症劃分為心境障礙,並不屬於精神病的範疇。

    抑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長期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中無法自拔,而對去看醫生心中又有所忌諱,其實我們要做的是去正視抑鬱症,把它當做其他的身體疾病一樣對待,身體上有疾病大家都會重視,而抑鬱是心靈的疾病,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和對待。

    不能感同身受,至少做到尊重

    我們沒有得過抑鬱症,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但我們可以去試著瞭解它,當有人抑鬱時,我們雖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做到尊重他、理解他,這對他來說,已是一種欣慰。

    劉同的微博這樣說,“不要再說抑鬱症有多麼可怕,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懂。只希望任何人不要再遭受抑鬱症的折磨,相信自己,周圍的人,不要給自己過分的壓力,你我皆在世間,願我們都能平安度過。一個人連死都不怕,為什麼還會怕活著,哪怕辛苦一點。沒有人不苦,只是有人知道苦了之後,一定會好起來。嗯,那就用自己的方式一直活下去,無論多苦都好。”

    斯人已去,我們能做的不多,只有尊重他、理解他,一路走好。

    最後,用伊能靜的微博來結尾,“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承擔他人的惡意,因為在燦爛的背後每個生命都不容易,也好好的,休息吧”。

  • 2 # 沈志剛76209702

    我便是抑鬱症患者,現年巳77足歲,整天抑鬱不歡,還影響了家人正常生活,得病原因自已很清楚:約三年餘前,在沒任何症狀,可爬山旅遊情況下,為了排除二耳垂下和二眼鼻樑間折紋是心臟病患者之說,去上海市華東醫院心內科扦查,在造影中發現:二左冠脈全通,血流量三級,(最優為三級)右冠脈全睹,自身形成側技迴圈,致使該冠脈中後斷血流量二~三級,(華東醫院出院報告語)。後經該科郭興貴教授邀家屬面對造影影象耐心詳細敘述。″病人今後不會有心絞痛,也不會有心肌梗死心"。並建議和經家屬同意後進一步進行穿剌手術,結果手術失敗,送重症監察室觀察,(後經旁道休息知,手術中剌破了旁邊微血管)。經24小時觀察和各項檢查後,重回病房繼續觀察約一週後出院,在出院報告上除了如實敘了述造型結論。但病情定為″極高危病情,不穩定心絞痛……)。為了搞清其中內情,在門診中欲找郭教授進一步請教。但因郭教授很少出席門診,在當天找到了心內科邱兆暉博士,邱主任對我病情未作敘述,立即提筆給我介紹另一三甲醫院x主任,博士生導師,此時,已進一步增強了我進一步就醫決心,我去了交通方便的同樣三甲的上海市長征醫院心內科少將軍醫潘曉明博士,後來經歷了更為復什,不堪回首的復什,痛苦的就醫經歷。二次又剌破微血管及後續的一切扦查,處理。至2015年9月上旬,日夲心內科世界頂級專家(潘博士介紹.並推薦

  • 3 # 使用者52121758127楊香

    我有個朋友就是抑鬱症患者這中病l抑鬱症有什麼樣子我的朋友不願意說話一個人在家有什麼事情他就不開嗎人大聲鹹聲音太可怕他老是在家胡思亂想大聲笑大聲哭他的丈夫是個灑鬼天天喝每天一平灑丈夫喝酒嗎人打人這樣的憤怒的不行看見人煩死了不想見人家他一起鬧事不放過病人回覆我一下苦水到出去吧

  • 4 # 康康體檢網

      是否曾想過抑鬱症產生的原因?為什麼有些人會抑鬱,而有些人則不會。

      抑鬱症是一種極度複雜的疾病。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原因,但抑鬱有可能是一系列因素綜合造成的。有些人在患重大疾病的過程中出現了抑鬱症;有些人因為搬家或親人死亡等變故產生抑鬱症;還有一些人有抑鬱症的家族史;也有些人出現抑鬱並沒有任何原因,會由於悲傷和孤單而感到難以承受。

      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有很多因素可以增加罹患抑鬱症的風險,包括如下。

      虐待。過往的身體、性或情緒虐待可以增加人生後期患抑鬱症的可能。

      特定藥物。有些藥物,例如異維A酸(用於治療痤瘡)、抗病毒藥干擾素α和皮質類固醇,可以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

      衝突。生理上有抑鬱傾向的人群中出現的抑鬱症,可能源於個人衝突或與家庭成員或朋友的爭執。

      親人死亡或失去親人。親人死亡或失去親人,會引起悲傷與哀愁,這很正常,但也可能增加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遺傳。抑鬱症的家族史會增加風險。通常認為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疾病,意味著可能存在很多不同的、但每個都會起微小作用的基因,而不是引起疾病風險的單個基因。如同大多數的精神障礙,抑鬱症的遺傳並不像單純的基因疾病(如亨廷頓舞蹈症或囊性纖維化)那樣簡單或直接。

      重大事件。開始一項新工作、畢業、結婚等積極事件可能引起抑鬱症,搬家、失業或失去收入、離婚或退休也可能引起抑鬱症。然而,抑鬱症絕不僅僅是對應激性生活事件的“正常”反應。

      其他個人問題。因精神疾病引起的社會隔離或被驅逐出家庭或社會團體的問題,會增加罹患抑鬱的風險。

      重大疾病。有時抑鬱症會同一種重大疾病同時存在,或可能由另一種疾病觸發。

      藥物等物質濫用。大約30%存在吸毒、酗酒、藥物濫用等問題的人群同時患有重度抑鬱症。

      生物學與抑鬱症有怎樣的聯絡?

      研究人員發現抑鬱症患者的大腦與不存在抑鬱症人群的大腦不同。比如海馬體,這一小部分大腦區域對於記憶儲存至關重要,在存在抑鬱病史的一部分人群中的面積似乎要小於從未出現過抑鬱症的人群。小的海馬體中包含的5-羥色胺受體更少。5-羥色胺受體被稱為神經遞質的諸多大腦化學物質的一種,神經遞質使連線參與情緒處理的大腦不同區域的迴路能夠進行交流。

      科學家尚不瞭解為什麼一些抑鬱症患者的海馬體會更小。一些研究人員發現抑鬱症人群會大量生成應激激素皮質醇。研究人員相信,皮質醇對於海馬體的發育有毒性或“萎縮”作用。一些專家提出下列理論:抑鬱人群出生時的海馬體就比較小,因而傾向於罹患抑鬱症。還有很多其他被認為參與抑鬱症的大腦區域以及特定區域間的通路。因而很有可能不存在能夠徹底解釋抑鬱症的單一大腦結構或通路。

      但可以肯定的是,抑鬱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受很多因素影響。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最新掃描和研究發現,抗抑鬱藥物能夠發揮“神經營養性效應”作用,即該類藥物可以維持神經細胞,防止細胞死亡,並使它們構建更強大的、能夠經受生物應力的連線。隨著科學家對抑鬱症病因理解的不斷深入,健康專家將會做出更佳的“定製”診斷,這會使他們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

      遺傳如何與抑鬱症風險相聯絡?

      我們知道,抑鬱症有時會在家族內遺傳。這表明抑鬱症至少與基因相關。相比於一般的家庭成員,嚴重抑鬱人群的兒童、兄弟姐妹和父母更有可能患抑鬱症。以特殊方式相互作用的多個基因可能促成了家族遺傳的、不同型別的抑鬱症。雖然有證據表明抑鬱症有家族性,但不太可能存在單一的“抑鬱”基因;更可能的是存在與環境相互作用時、每個都會對抑鬱症產生施加微小影響的多個基因。

      藥物可能引起抑鬱症嗎?

      在某些人群中,藥物可能引起抑鬱症。例如,巴比妥類藥物、苯二氮卓類藥物和痤瘡藥物異維A酸等藥物有時會與抑鬱有關係,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同樣地,用於緩解胃痙攣的皮質類固醇、阿片類藥物(可待因、嗎啡)和抗膽鹼藥有時也會引起情緒的變化和波動。

      抑鬱症與慢性疾病間存在何種聯絡?

      在一些人群中,慢性疾病會引起抑鬱症。慢性疾病會持續非常久並且通常不可能被徹底治癒。然而,慢性疾病通常可以透過飲食、鍛鍊、生活習慣和藥物控制。可能會引起抑鬱症的一些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臟病、關節炎、腎臟病、艾滋病、狼瘡和多發性硬化(MS)。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可能會引起抑鬱情緒。

      研究人員相信,治療抑鬱症有時可能使並存的疾病發生好轉。

      抑鬱症是否與慢性疼痛相關?

      當疼痛持續數週甚至數月時,可以被稱為“慢性”。慢性疼痛不僅帶來疼痛感,還會擾亂睡眠、鍛鍊和活動能力、破壞人際關係並降低工作效率。

      針對慢性疼痛和抑鬱症,存在應對方法,包括藥物、心理治療、互助小組和其他方面的多維用藥計劃可以幫助治療疼痛、緩解抑鬱症並使生活重新走上正軌。

      抑鬱症是否經常與悲傷一同出現?

      悲傷是對失去的正常反應。導致悲傷的失去包括親人的死亡或分居、失業、寵物的死亡或丟失或其他人生變故,比如離婚、成為“空巢老人”或退休。

      任何人都有過悲傷和失去親人,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臨床抑鬱。臨床抑鬱與悲傷不同:抑鬱症包括一系列其他的症狀,比如感覺自身沒有價值、對未來悲觀以及自殺,而悲傷包括空虛感、失落感和對親人的懷念,其感受快樂的能力未受到影響。每個人對待這些情緒都有不同的表現。

  • 5 # 佛雲心靜自然涼

    走出抑鬱的心藥——活在當下!所有心理問題都是在壓力下逐漸沉浸在過去或者未來的意想中不能自拔!當你察覺自己又在想時,提醒自己:活在當下(因為你既不可能活在過去,也不可能活在未來),把自己注意力拉回關注當下!經過一週練習,(正念辦證行為療法)你就會找回自信。抑鬱本只是心理問題,負面思維形成習慣而後身體產生不適症狀,睡眠不好吃安眠藥調整,定義成病反而壓力巨增。抑鬱藥能改善症狀,但完全走出來關鍵在自己改變負性思維習慣,改變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多和家人一起看電視交流,玩遊戲,培養愛好,鍛鍊,愛大自然旅遊去。改變認知: 不過度關注小事,就是常說的不鑽牛角尖,不看網上負面資訊。每人都有煩惱要會放下

  • 6 # 科學教育法

    家和子貴訪談:如何療愈抑鬱症

    主持人: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各位網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有幸請到家和子貴的李幸福老師為大家講解抑鬱症療愈的相關知識。

    李老師,你好,據目前情況來看,全國抑鬱症的發病趨勢非常嚴重。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李興福老師:是的,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青少年的抑鬱症發病率達到8%點多,還有人統計,成年的抑鬱症據說能到2個億多。所以說,抑鬱症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它已影響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學習。

    主持人:李老師,您認為華人之所以大面積地患抑鬱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李興福老師:我想是這樣的,抑鬱症的產生,我認為和我們文化有關係。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民族它是一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民族,這種文化掩藏在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的基因裡邊。但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們學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輸,就沒有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於是,那麼西方的文化和我們血液基因裡邊的文化相牴觸,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相牴觸。比方說,現在大城市那些培訓的,場面搞得熱熱鬧鬧,都是美國的心理學行為科學改頭換面的那一套,實際上不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心理諮詢解決不了抑鬱問題,而現實社會發展的速度又那麼快,舊的問題沒有消除,新的問題又不斷產生,於是,她就心裡發生衝突。這樣,有心理問題者的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婚姻、教育等等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時間久了,持續下去,於是就抑鬱了,基本上是這樣的。這是成人方面的情況。

    那麼,兒童這部分,也是說明傳統文化沒有普及,他沒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產生抑鬱,我是這樣理解的。這和剛才講的成人是一樣。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或者有抑鬱情緒,你會看到這個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從小到大和孩子說的話都是比較錯誤荒謬的,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沒有聽到幾句正確的話。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弱,家長說的話假如是錯誤的,他就不能及時辨別。他用自己的價值判斷對家長說的話進行一個自我的解釋定義,於是,把這樣的語言句子定義完之後就儲存到大腦,大腦有個機制,一般儲存好之後就不易刪除了。如果類似這樣錯謬的資訊,在孩子大腦裡邊存了200條,咱們假設了,我們的孩子帶著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後闖入到成人的社會里邊和人溝通,和同學老師溝通起來,就會相互矛盾就會產生激烈地衝突,無法互相接納融合,這個衝突,有的孩子會用暴力的形式表現出來,有的孩子卻不說,然後藏在內心裡邊,時間久了,然後,他就會抑鬱。

    換句話說,按理說他們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時也知道什麼對什麼錯,因為他小時候定義的這些錯誤信念時時會干擾他,讓他無法來接受正確的資訊或者是新鮮的事物,它無法在心裡頭來規範這些個信念,於是,就和周圍的人無法進行思想的那種融合,繼而發生衝突。那種自然的行為一旦跟不上,就會大大地落伍,然後,他在班裡那麼就會被邊緣化,回到家裡,家長又不懂他,回家還是抑鬱,學校家裡都抑鬱,時間久了,他就會輟學。這是李老師我對青少年抑鬱研究的一個基本的認知觀點。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現今社會,抑鬱症問題已經是令社會家庭極其頭疼的一件事情,它的發病率高,涉及人群廣。現在社會,由於人們的生存壓力大,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小抑鬱。那麼,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方面,可以說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嚴重的有時甚至要使用藥物。那麼,您認為目前社會上的這些抑鬱治療方法,它真的能夠起到作用嗎?

    李興福老師: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特別是比較躁狂這種,他肯定是要用藥物。年齡大的患者砸傢俱,還會傷人,那你不用藥物來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藥物它只能起個緩解作用。就是說,這個藥物服進去了之後,它起個舒緩的作用,暫時就把它那種躁狂的情緒,那種不開心感覺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再說,廠家在研究這些藥的時候,就沒有向你保證說這個能根治抑鬱症。所以說,我們會發現很多抑鬱患者就是在醫院住的時間長,回來要長期服藥但卻不能根治,而這藥物對人體還有害,這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心理諮詢,這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治癒。我剛才前面講了,心理諮詢師學的都是歐美的那一套,我們華人的骨子裡是排斥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他排斥,因為他你看他諮詢完了,他沒有改變,它改變不了,實際上他內心是在排斥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體系。這樣,心理諮詢還是幫不到抑鬱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主持人:那麼,李老師您認為怎樣才能真正地解決這個抑鬱症的問題?

    李興福老師:我想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家庭有了抑鬱症患者,比方說孩子中學抑鬱了,首先我們家長一定要知道這個孩子是怎麼抑鬱的,問問我們的家庭環境或者夫妻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平時對他的價值觀的教育是否正確,這個你要徹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於錯誤的資訊太多導致的。你要能這樣這點的話,我想這個問題就已解決一大半了。現在很多得抑鬱症的青少年不從家庭根源上來解決是沒辦法治癒的。也就是說它是怎麼得病,我不知道,我們就怪罪他,不學習就怪罪他;不上學就怪罪他;砸傢俱,就怪罪他;玩手機,就怪罪他。這樣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這個層面上,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嚴重的還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醫院,醫院也是這樣一個情況,醫院他也不解決你信念的問題,他只解決你抑鬱舒緩問題,讓你不發作而已。

    依我之見,孩子之所得抑鬱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鬱症,是他大腦的信念體系出了問題,也就是它容納的信念和社會格格不入,無法來接軌,溝通不了,於是他就會抑鬱。當然了,還有一些是突發事件引起的,比方說女孩遭到性侵,類似這樣的惡性突發的事件,也算一種,但大多數就是孩子大腦儲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這些信念已經定義在大腦裡邊,換句話說,它已經儲存到細胞的記憶當中。我們家長首先要下來把孩子送到課堂上來學習。當然了,有的孩子是不樂意的,十個抑鬱症患者當中可能有兩三個需要動員,只要他能來學習,消除細胞中的有害記憶,我想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詳細看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cjuh_whrWCzWBZxeYj0Zbw

  • 7 # 心靈諮詢療愈莉枝老師

    抑鬱症是因為原生家庭儲存的愛的能量少,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力量衝過去,反倒更認同了儲存在身體裡的否定自我的聲音,自我價值得不到認可,又沒有力量突破,情緒就會淪陷,曾經在負面情緒裡無法自拔,時間久了,帶有攻擊性的負面能量會造成抑鬱黑洞,自身的能量更是源源不斷被黑洞吸收,不管有多少愛,財富,正面思想,只要黑洞存在就會統統吸進去,總也滿足不了,總覺得委屈,自卑,無價值。所以,療愈抑鬱症,必須上升到能夠療愈抑鬱的黑洞,修復自己,才能擺脫抑鬱的纏繞。

  • 8 # 霍體清

    正常人怎麼患上抑鬱症的?

    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是從正常人狀態,發生了某些事情,一點點抑鬱的,在逐漸成為真正意義的抑鬱症患者的,不可能像骨折那樣一下子瞬間抑鬱的。

    不過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的性格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一般都是童年經歷,不被肯定,父母期望高,希望孩子更好,形成了怕失敗的性格特徵。

    有了這樣的個性,經歷了某些失敗失誤,感覺自己不行,就會焦慮,然後再有幾次類似的經歷,就覺得更自己不行,焦慮不斷升高,自我評價不斷降低,在不斷把困難放大,焦慮繼續升高,就形成了抑鬱症。

    看到抑鬱症的本質,康復也是大有希望的,讓患者看到自身優點和長處,並結合實際,不斷強化,讓一個正確的思維在大腦執行起來,焦慮降下來,抑鬱就沒了。

  • 9 # 名門書院之不二

    抑鬱症往往是因為人鑽牛角尖,某件事轉不過彎,或者長期不如意導致鬱鬱寡歡,最後自封自閉,成了抑鬱症。

    從病因來看,就是人看不開,心胸小。

    抑鬱症可以說是心結,只有知道心結在哪,解開心結才能恢復,這是藥物所起不到作用的。

    心病還須心藥醫,抑鬱在精神,不在肉體,藥物沒有作用,還需要在根源上下功夫。

    抑鬱要變強大,抑鬱是心理疾病,本身因心量不大,心中不開闊導致,沉迷於自己小小的自我世界,不承擔家庭,社會責任,經不起一點挫折,所以不強不大。

    要變得強大,那麼就要改變,能強大,自然沒有抑鬱。

    如何是強大呢,孔聖一言足矣,曰自強不息。人從小我到家庭大了一丁點,從家庭到鄰里又大了一點點,從鄰里到國家,從國家到人類,從人類到萬物,心量越來越大,參贊化育,聖人之行,於天地同矣。

    人能如此,還能生抑鬱症?

  • 10 # 內觀心理成長

    01

    抑鬱症的核心—情緒

    透過抑鬱症臨床症狀的描述,以及根據人類心理機制來看,抑鬱症的直接原因是長時間的陷在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之中,由此導致後續一系列意志、認知、行為甚至身體出現相應狀況。這個一般我們都會有體驗,比如我們在特別憤怒的時候,會有非理性的言行,身體也會有有發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現象,所以抑鬱症的直接起因是長期處於那些情緒之中。

    我們再來看看抑鬱症所呈現的情緒狀態:

    情需低落、悲觀絕望;

    自我評價降低,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

    自責自罪。

    有四種情緒情感:悲傷絕望、自卑低價值感、自責內疚、罪惡感。

    02

    那麼這四種類型的情緒怎麼來的呢?跟人的需要有根本的關係。

    悲傷絕望

    悲傷是人類四大基本情緒之一,悲傷的情緒產生於失去:失去親人,失戀,失去家園都會讓人感到悲傷,根據我們對眾多抑鬱症患者的觀察,一部分抑鬱症患者對被愛,被關心和理解特別在意,經過深入剖析發現,他們在生命早期都有過“愛的失落”,這種失落包括胎兒期“性別期待”,經歷過差點被墮胎,原生家庭父母“重男輕女”,早年被送養、寄養,或者感覺自己小時候不受父母重視等等。

    每一個來到世界的生命都是希望被愛被接納,但是這些經歷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被愛,感受到深深的悲傷,然而很多孩子依舊想要努力得到父母的愛,他們會讓自己聽話、懂事乖巧、努力幹活多付出,努力學習成績好,長大後有本事掙錢多,孝順父母,幫助兄弟姐妹,對所有人好……

    有了自己的家庭,依舊繼續在原生家庭的模式。

    所做這一切,實際上只有一個目的,希望得到父母親人的愛,然而當她付出這麼多之後,依舊感覺父母一點都不愛自己的時候,她就變得徹底絕望了,內心充滿委屈和無望,覺得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當然,這型別的患者,一邊是非常的付出,經常大包大攬把別人的事情都做了,同時常常會抱怨家人不關心,不理解自己,經常性的抱怨指責會讓周圍親人更加遠離,變成惡性迴圈。

    自卑、低價值感

    自卑感即是自我價值感低下,自我價值感是指“自我”的存在是否有價值,有意義。

    孩子剛出生時並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自我”,是比較混沌的,隨著逐漸長大,逐漸開始慢慢建構獨立且明確的自我,但是在孩子建構自我的過程中很容易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及其他照顧者對孩子的接納和認可對其自我價值感的建立有重大意義,如果父母對孩子是接納的、認可的,經常性鼓勵、信任和肯定的,孩子就會成長的自信,反之孩子會變得非常的自卑。遺憾的是,我們發現,現實中太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否定式的,經常用:你怎麼這麼笨;一點都不上進;你看隔壁的小明,永遠學習都比你好;我看你這輩子是沒希望了;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沒出息的東西……

    在這樣否定甚至羞辱式的教育下成長的孩子,自尊水平非常低,自我價值感、自我評價很低。當然有一部分孩子會變得更加努力,拼命讓自己優秀,取得很多成就,但是其根本動力其實還是為了證明自己,讓父母看到自己是很優秀的,想得到他們的認可。那另外一部分人就會表現出非常的自卑,整個生命狀態都是自我否定,什麼都做不好。

    那麼走證明路線的人,當他努力拼搏了很久,也做出很大的成就,這時候其實他已經把自己的價值完全跟外在的成就繫結,一旦遭到比較大的挫折,就會轟然倒塌,全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活著毫無價值,不如死去……這便是抑鬱症了。

    當然他們也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特別在意最親近的,從小否定自己的那些人的評價,如果始終得不到他們的認可也會非常崩潰。

    自責內疚

    自責內疚怎麼來的呢?記得前幾年中央電視臺總播一條公益廣告:媽媽對孩子說,兒子等你上了大學媽媽就享福了,等你工作了媽媽就享福了,等你結婚了媽媽就享福了,等你有了孩子媽媽就享福了……

    類似這樣的場景很常見,我們有很多父母會把自己未完成的願望,人生種種的不如意變成對孩子的期望,寄希望於孩子為我們實現,把自己的幸福寄託在孩子身上,而如果孩子認同了父母的期望,把父母的期望揹負到自己肩膀,未來一旦做不到的時候就會覺得內疚自責,而如果父母再給予批評指責,會更加重孩子的自責,而自責內疚在所有情緒狀態裡是能量最低的,嚴重時候足以導致抑鬱。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認同和承擔父母的期望呢?其實還是為了以此來得到父母的愛與認可。

    罪惡感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其實往下探索,發現往往是恐懼和怨恨,而這兩種情緒的根源則是安全感和愛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03

    抑鬱症如何療愈

    以上我們分析了四種類型的抑鬱症,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型別,其直接原因都是負面情緒的長期累積,進而導致整個人的認知思維、意志,甚至身體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現問題。而情緒的背後是各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生命卡在過去,產生的情緒沒有流動出去,滯留在身體裡形成了心理創傷,然後產生負面的認知想法,經過反覆印證而形成信念和思維方式,最後形成行為模式。

    那麼,療愈的方式就需要遵循這個心理運作的過程,找到切入點,回溯到個體過往生命的創傷點,把累積的情緒釋放,看到未滿足的需要,然後創造條件去滿足,看到形成的信念和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模式,逐漸去轉變,這樣就可以徹底走出抑鬱,而且整個生命狀態會有一個很大的成長蛻變,從此生命必然不斷向上提升!

  • 11 # 艾爾的心理學錦囊

    正常人怎樣患上抑鬱症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與生理、心理、社會因素都有關係。

    我僅從心理角度講,抑鬱症是一種壓抑自己而導致的病症。抑鬱症患者有太多的情緒不能夠表達,他們的人格也經受多次否定才會漸漸變得疏於表達,進而達成負面迴圈。

    我們所見的抑鬱症患者,會有一種自卑感和無意義感,他們會覺得自己從未被看到過,真實的他們是不會被朋友們接納的。所以“我”好像“不存在”。而漸漸產生和偽裝出一個虛假自我。我們看著抑鬱症患者似乎很正常,其實內心早已失去生計。

    所以會導致正常人患上抑鬱症的就是道德綁架、情感勒索、自我否定、不被接納、生活控制、失去獨立和自由、無法表達想法這些原因致使正常人不斷壓抑,最終變成嚴重的抑鬱症。

  • 12 # 愛社交心理

    這用一個案例來給你分析一下,抑鬱症是怎麼一步一步產生的。

    主人公蘇菲,生活在一個經濟條件還可以的家庭中。她在家中並不得寵,有一個受父母喜愛的哥哥,父母關係並不是很好。

    她的媽媽是一個虛容心比較強的女人,她是意外懷孕產生的,而且曾多次被放棄,但是沒有成功。雖然當她出生後,她的媽媽並沒有在身體上虐待她,對她也不是很粗魯,並且在物質生活上,也和哥哥獲得一樣的待遇。

    然而,在一些看不到的部分,她的哥哥比她獲得更多。比如她的媽媽只重視她的哥哥,只關心她哥哥的成績,沒有人在意她的生活瑣事。她生病的時候,沒有得到額外的關注,在很多時候,她的家人並不在意她是不是在場。

    她的媽媽從來不誇讚她的外貌和成績,她也沒有其他的朋友,她感覺自己被媽媽排斥在外,永遠也無法進入到媽媽和哥哥的那種親密關係中去。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親人之間的密切關係意義非凡。

    她的父親是一個鄉村醫生,經常不在家裡,並且完全不關心孩子,只在意自己的妻子,於是蘇菲也沒辦法和父親建立起關係。在成長過程中,她經常被媽媽嘲諷,遭到無情的輕視。在這個家庭中,媽媽是擁有最高權力的人,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並且經常辱罵自己的丈夫,這些都讓蘇菲非常的不安,為了緩解這種不安,她只能去討好她的媽媽,從而發展出了討好的傾向。

    她的這種家庭狀態導致了她的內向,她從來沒有機會培養自己的自信心,也找不到足夠的理由來進行反饋,而且她還那麼的弱小。這樣一來,她的內心中就積滿了情緒垃圾,比如煩悶,氣憤,怨恨等情緒。

    慢慢的,她就開始覺得自己一定很不正常,不然也不會被媽媽討厭,被爸爸疏遠,也正是因為她覺得自己不正常,她的行為開始有些反常,因此遭到了別人的嘲笑。並且她的母親宣稱,她會有反常的行為是因為她性格的古怪,這進一步強化了她的想法。因為,蘇菲總是充滿不安,她很容易認同別人對她的看法和評價,總是覺得自己犯了錯,而這一點是造成抑鬱的核心關鍵。

    最開始的時候,蘇菲只是接受別人的指責和批評,因為她還小,她無法找到不對的地方,她認為這是有理有據的。後來,她就開始指責自己了,有時候可能沒有任何理由,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指責自己。

    很多抑鬱症患者就是這樣,隨便什麼事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問題,從而開始指責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的消極和痛苦。這種改變對蘇菲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因為她已經不是能不能接受自我評價的問題了,他已經把自己對媽媽的憤怒全部隱藏起來了。

    如果她堅持吧過錯放在自己的身上,那她就可以相信自己沒有理由埋怨媽媽了,這樣在她心中的媽媽就是個“好媽媽”了,她的內心就不會那麼衝突和絕望了,於是她的憤怒就被壓抑到了潛意識中去了,而這部分情緒就會一直存在,一直影響著她未來的生活。

    這只是變糟糕的第一步而已,當她已經壓抑自己的憤怒的時候,她就開始讚美和迎合她的媽媽了,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討好,這個時候她就認不清現實是什麼了,她會竭盡全力的反對一切不尊重媽媽的人和事,不考慮任何充分或者不充分的調節。

    她絕對不會看到媽媽的缺點,只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找缺點,任何事情都會是她的錯,這樣才能緩解她內心的衝突和不安,這樣才可以避免被孤立,避免被冷淡的對待,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就成為了一個只會討好,只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只會責怪自己的人了。

    就這樣,蘇菲的自信心得到了巨大的摧殘,她不可能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她會一直追求外界的肯定和認同,就像追求她媽媽的肯定和認同一樣,這樣的她很容易培養出理想化的自己,也就是喪失了真正的自己,開始對一些情感,以及需要的東西,慢慢變得不清晰。

    她不會再樂意表達愛了,因為她已經喪失了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她會的只是討好而已。而這樣的她,在內心中肯定深深的明白,自己是不配擁有愛的,當這樣的她,遇到一個愛她的人,她會很恐慌,會很排斥,會把別人拒之門外。

    而這樣抑鬱的基礎就埋下了,當他長大之後,遇到一些壓力大的場景,她就很容易產生抑鬱情緒,進而慢的發展為抑鬱症,所以抑鬱症絕對不是一時產生的,而是長年累月的積累,只是在某個時刻爆發出來了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焦慮症是怎樣的病?如何走出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