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新融街

    後喬布斯時代,大家對蘋果的創新產生了質疑,新品釋出後總感覺缺乏之前的驚豔感,這種失落很大程度上源於蘋果創新步伐的減慢。華為餘承東則直言不諱表示蘋果公司的創新能力在不斷下降,平民化非常嚴重。而媒體對新品釋出會的報道中不乏“無驚喜”、“無轟動性產品”等關鍵字眼。

    反觀三星,從多年不變的塑膠殼,逐年創新,現今已經發展出曲面屏。令人驚歎之餘,讓大家對“萬年塑膠星”刮目相看。一個看似在衰落,而另一個在卯足全力趕超,以致整個科技界異口同聲地感嘆:缺乏創新的蘋果已走下神壇,三星超越蘋果了。

    蘋果真不如三星?事實上,蘋果做產品的理念與三星有所區別,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產品的生命週期管理。對於一個成功的CEO來說,真正體現能力的地方是有效地管理使用者預期,而不是盲目地推出新技術。技術的研發是需要時間和成本的,如果技術的釋出超越市場的需求,技術的效益就會造成浪費,這些浪費的成本最終還是要攤分到使用者身上,從而造成使用者與企業雙輸的局面。

    這也正是三星手機過去萬年大塑膠的原因所在。因為在三星的市場認可度足夠支撐穩定業績的時候,就不需要提前透支太多新技術,從而讓已有技術的效益最大化。但是隨著市場被蘋果逐漸蠶食,三星在面臨下滑危機的時候就推出了全新的外觀,例如曲屏。

    反觀蘋果,從iPhone4開始,新技術釋出就放慢了預期,外觀設計不再一年一變,材質和技術甚至會沿用幾代產品,無他,蘋果也會評估市場認可度,只要有足夠的認可度,就無需要劇烈地透支技術,只需要按著自己的路最佳化即可。

    作為一家吃掉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絕大部分利潤、市值5800億美元的企業,蘋果手裡的先進技術儲備絕對是非常龐大的,對供應鏈的把控力也非常強,蘋果絕對不是做不出功能強大的產品,但是在這一個階段,蘋果評估iPhone的市場認可度仍然在非常高的位置,而且相關技術和效能足夠iOS生態裡主流應用的使用體驗,就不需要過度釋出還沒有達到成熟體驗期的技術去換取有限的增量,以保護這些技術的生命週期,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三星S7這一輪產品上明顯的優勢,背後其實是市場競爭上的無奈,因為三星已經明顯處於相對不利的位置,才需要在最新旗艦上堆疊了這麼多“看似有新意”但對體驗又沒有什麼幫助的東西,透過透支技術生命週期的方式來刺激市場。

    所以當我們說三星贏了的時候,三星卻有點狼狽。在商業上,能自如地把控技術的生命週期,比一味地把堆疊技術更加高明,因為前者隨時可以做到後者般強大,但後者往往不能做到前者的自如。

    現狀就是,三星好比是穿著名牌西裝的劉翔在奪路狂奔,看上去很光鮮勇猛,實則氣喘吁吁,而蘋果穿著時尚T恤在摩托車上吹著口哨,精確控制著與三星的距離,不讓他掉出視線,也不讓他上來。

  • 2 # 迷61979776

    如今的蘋果不知道什麼才能算是它的科技,從蘋果6開始,到現在的蘋果8,外觀三年不變。iPhoneX更像是形勢驅使下的產物,一塊假全面屏,一些安卓早已實現的功能,蘋果只是拿來改一改或者是換用一些更高逼格的詞語就成了消費者眼中“更高階”的東西。說白了我覺得現在的蘋果手機上很多東西都是噱頭,真正實用的比如快充和無線快充、來去電接通震動這種爛透大街的功能蘋果都不讓實現,再去搞一些“戰未來”的功能,沒有什麼卵用。

    反觀三星從S6年代到S8、Note8,S5在我看來是三星創新比較少的一代,所以S系列我唯一沒用過S5,到了S6曲面屏和獵戶座處理器一鳴驚人。同代的note5雖然不是曲面螢幕,但是外觀和祖傳Spen都還是不錯的。到了S7/S7edge和S8/note8,我覺得每一年都是一個小高潮,每一年的產品三星都在用心打造,S7比S6更圓潤,握持更舒適,而且開始了IP68防水、無線快充。到了S8、note8,曲面屏的功能、實用性一直在得到提升。很遺憾一代機皇N7提前退出了神壇,不然蘋果7銷量會更難看。蘋果8的例子表明,爆炸的鍋還真不該三星背。

    如今三星的螢幕是全球公認的最好螢幕,就連蘋果X也得用三星的螢幕。不得不說三星現在在引領著手機行業的創新,而蘋果則連續幾年在走下坡路,目前的賣點只有iOS了,如果安卓8.0 9.0的流暢性趕上了iOS,蘋果又該何去何從?

  • 3 # 蠕蟲毛筆

    這個問題頗為有趣!

    我們把三星和蘋果的技術分為軟體技術和硬體技術來對比。

    一:硬體技術

    1:元件

    主晶片三星和蘋果

    三星有自己的晶片研發和製造齊全的全流程。

    蘋果和華為海思一樣,只有研發,沒有製造。

    蘋果晶片只需要考慮和Ios系統的配合,使用上會優於三星。但是實際情況上應該比較接近。考慮到三星有自己的生產製造。整體上三星應該稍顯領先。(曾經蘋果的處理器也給三星代工)

    其餘的螢幕,記憶體,和其它重要元件,三星都可以自己生產並都處於領先。這個方面三星具備優勢。

    三星的旗艦肯定會優先使用自家的元件。

    這裡可以理解為在市場最具領先的會優先給自家使用(三星顯示就把最好的amoled螢幕給自家使用。iphone x的螢幕可能整體會偏弱於Note8)

    三星也會把部分領先或共同領先的元件給自家手機使用,這是自己照顧自家的原則(三星Sdi就是三星自己的電池公司 不是唯一領先的,他也同時為自己和iphone同時供貨。)

    2 產品硬體整合

    個人偏向於三星具有一定優勢。

    優點在於三星各元件公司可以基於自家品牌的情況提供更有利於自家產品整合的元件,方便整合。

    蘋果除開主晶片都需要其它元件企業提供。各家由於不同的情況。蘋果在中間的整合工作會加大工作難度和時間。(每一代蘋果的研發週期都比較長)

    這裡唯一蘋果有利的可能是三星會被自家的各元件公司捆綁住手腳,個別器件會拉低自己(三星Sdi曾經就電池把Note害慘了)蘋果可以不受限制,天馬行空的選擇。

    基於以上,三星的硬體實力應該是強於蘋果。

    蘋果如果不是基於美國的國力,和三星的差距會更大。

    我們假設蘋果是其它國家的公司,它在採購元件的時候,就會受到管控和部分限制。甚至會在設計完成後大賣時,限制供貨。

    蘋果是美國公司,在目前情況下,基本沒有采購元件的限制,加上成本可以支撐,所以都是世界各元件最先進的企業在為它服務。。。

    2:軟體實力

    第一代的Iphone的Ios 無疑是劃時代的。美國用國力確立了本土企業在作業系統上的優先權,加上喬布斯無與倫比的能力,一起產生了Ios 經過十年,ios在獨立的框架下,還是具備優勢。

    Ios目前雖然領先有限,但是在美國國力的支撐下,在獨立的生態之下,依然具備優勢。。只是這種技術可以領先多久,我們看美國的國力是否可以持續,我們也要看是否還有更接近喬布斯這樣的大牛出現,庫克顯然不是。

    大家看以上,蘋果現在更多的利用ios的生態獨立在支撐自身的發展。但是硬體上除了處理器,沒有自身的技術。

    假定蘋果不是美國企業,大家覺得是不是立即會有很多獨立的生態出來?

    假定三星是美國企業,大家覺得蘋果和三星比較,是不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軍艦和大炮決定的東西遠遠大於我們所想的。。。

  • 4 # 北京PCB焊接打樣

    現在的安卓系統加上旗艦處理器都已經不卡了有些地方還比蘋果iOS快。其實用起來沒有太大差別。在這種情況下在對比外觀硬體創新安卓比蘋果強太多了。蘋果外觀三年不變,沒什麼賣點。

    為什麼當年蘋果那麼火,因為當時蘋果系統偽後臺加上蘋果處理器比較好,安卓處理器都跟不上。安卓機普遍都卡。給所有人留下安卓卡蘋果流暢不卡的印象。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手機處理器比之前強了幾十倍百倍。記憶體堪比電腦級別。還會卡頓嗎。安卓系統也到了安卓7.0-8.0了。所以蘋果要死了。螢幕,處理器,先進晶片工藝代工,記憶體。三星都是老大。蘋果離不開三星螢幕,三星完全不需要蘋果。三星不給蘋果螢幕。蘋果有沒有代替螢幕。自然沒有賣點。

    未來手機誰個掌握螢幕處理器拍照誰就牛逼,現在能做到這點的只有三星堆

  • 5 # 幽蘭慧慧

    純技術層面兩家都強,連羅永浩都能造錘子,可見技術是最沒代表性的層面。其他技術比如生態圈整合,生產能力,工廠經驗,這類三星強過蘋果。蘋果只有設計晶片的能力不具備生產能力,oled螢幕蘋果也用三星的。能生產高階極品oled的廠家也就剩下三星一家了。全球的高階手機只能選三星的螢幕。唯一能與三星螢幕抗衡的也就剩下中國產的晶東方能在螢幕上有點建樹。蘋果主設計注重軟實力,硬體技術上沒法和三星比,pc領域的mac一樣沒法和三星比硬體製造能力。現有技術條件下兩家各有所長,三星五行缺作業系統,蘋果五行缺硬體。只有看下一場技術迭代誰能贏,從pc時代到智慧手機時代三星和蘋果一次都沒錯過,都是行業領頭羊的角色。下一次技術迭代不知道是什麼,等著看就行。個人預測不看好蘋果,蘋果過於封閉的技術生態圈經常脅迫開發者,脅迫友商,脅迫消費者。產品看上去很美,使用體驗也不錯,可是這種錯覺會有盡頭。回過味來就會發現,花錢買點裝置更租用沒區別,消費者不是豬是活生生的人。友商在一個領域被蘋果強迫學上手了,不見得還能繼續脅迫,利益捆綁太死,蘋果活的好還行一榮俱榮一旦活的不好銷量波動就不是什麼好事,友商也不是豬。我個人自從蘋果5s以後再也沒使用過蘋果裝置,脅迫感太強,說得好聽蘋果主打專注,說不好聽就是在強迫你接受。寧願在安卓和win上花錢買裝置,果斷退出蘋果陣營。以前的蘋果和現在的蘋果味道不一樣了,經典以成為傳奇,下一波的技術迭代蘋果再這麼玩前途堪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反覆高燒,給吃了退燒藥,大便稀得,沒消化,肚子痛,驗血白細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