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滬上七先生
-
2 # 九鬥學生心理
高中生不愛讀書,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有這樣的幾類,先對號入座,然後再“對症下藥”。
1.學習基礎太差,跟不上,在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完全跟聽天書一樣,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像“坐牢”,因為無法在短期內提升成績,這種“坐牢”的感受真的很不爽。
2.青春期叛逆,想要迫切的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想要出去賺錢,想要逃離父母的管束,獲得他們想要的自由,在內心排斥學習,覺得學習無用。
3.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家長經常會說上學無用論,大學畢業也一樣找不到工作,大學畢業還不如初中畢業做生意等等,這些言行舉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4.在學校交友不慎。結交的朋友中都是不愛學習、不認真學習的小夥伴,大家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個不愛學習的小團體組織。
5.和老師之間有“小矛盾”,因為老師的不重視、甚至老師無心說過的一句話,讓他們感覺到失去所謂的“自尊”,不想學習,不想在學校的環境中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每個不愛學習的孩子都有本質的原因,但是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展開說服教育,很多孩子也會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也會給自己制定“宏偉”的目標,但是目標制定之後的執行,其實是最困難的事,很多成績不好不愛學習的孩子,內心也有壓力,也想把成績提高,也制定了各種規劃,但經常是“三分鐘熱度”,三五天或者半個月之後發現自己堅持認真學習,但是還沒有提高成績,再次放棄。
要想讓不愛學習的孩子愛上學習,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溝通和監督,先找出問題,幫孩子解開所謂的“內心的包袱”,然後就是持續的陪伴(當然對家長來說更多的是煎熬和忍耐)。
在過程中一定需要孩子班主任和各位任課老師的幫助,要知道在青春期老師的作用非常大,也要更多的和老師溝通,經常溝通,家長和學校的老師一起配合,才能讓孩子真心向好。
-
3 # 大陽陽爸爸
父母可以嘗試給孩子買有趣的、適合他年齡段的讀物。給孩子買的書不宜太厚,這樣能讓孩子很快讀完,這樣孩子才會有成就感,也就有動力繼續看書,接受下一本書的挑戰。
當孩子在課堂上學了很多課文,有了一些他喜歡的人物,喜歡的故事,可以透過“課本劇”的方式讓他體驗書中的人物,也會激發孩子對作品的理解。這種方式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需要,也是引導孩子讀書的一個好方法。
此外,家長還應該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傑出人物的傳記。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任何時代都是如此。對於孩子而言,在愛做夢的年齡都有一個“追星”的階段,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讀一些人物傳記。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就可以引導他們看這類書,如愛因斯坦、牛頓、黑澤明、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喬布斯等的人物傳記。一般來說,喜歡讀人物傳記的孩子,通常更有理想和提升自己的動力。
對年齡小的孩子,建議最好親子共讀,家長的陪伴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對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給些指導,讀什麼,怎麼讀,孩子每讀完一本書後,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書中的內容和啟示,引發孩子的思考。特別是有些涉及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可以提醒孩子深入理解,反覆記憶,這樣對孩子將來的寫作也會有幫助。當然記憶的名句宜少而精,不要讓背誦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那樣就適得其反了。
父母還要引導孩子結交書友。養成讀書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孩子都是喜歡交朋友的,他們非常容易受到朋友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交愛讀書的朋友,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最後,建議家長讓孩子隨時在家裡能看到書,營造讀書環境,這點也挺重要的,可以在孩子的床頭、書桌甚至廁所裡都放上一些書或畫冊,讓孩子方便隨手翻閱。孩子看書不像上課那樣有計劃,他往往會在偶然的狀態下拿起書看,突然就有了興趣。而且通常父母愛看書,孩子一般不會討厭閱讀,試想如果讀書已經成為家庭的一種生活方式,那麼引導孩子愛書、看書就不再是件難事了。
【成長問吧】是父母有方為眾多家長及孩子提供的一款教育類問答產品,邀請教育領域的強人、培養“牛孩”的優秀家長、以及牛孩學霸等入駐成長問吧,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經驗分享給家長提供一對一、有針對性的問答服務,幫助家長和孩子回答解決他們比較關心的學習、教育、成長、留學、就業等方面的問題。
-
4 # 大姚不陌生
要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主動學習。當然我說的學習是考試,不是看小說。
人的學習動力,往往和他的主觀意願相一致,越是對自己未來有要求的孩子,學習的動力就越足。但我想奉勸一句的是,高中的孩子,本來學習壓力就大,如果能多給孩子點時間在家裡放鬆,讓他多感受到家人的愛和溫暖,總比逼著他要分數強一百倍,畢竟家,才是他一生最值得牽掛和愛的地方!
-
5 # 希望之帆5
我覺得首先要和他談心,瞭解他不主動學習的原因。是貪玩還是有別的其他想法。
他/她已是少年快轉變成青年,就要為自己負責。既然上了高中,無疑要考大學,要向著自己理想的目標奮鬥前進,那麼此時的你不主動學習,你不是背離你的初衷嗎?人生只一次,錯過的時間無法重來,成人和孩子的區別在於明白掌握這些道理,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振作起來,有困難可以向家長,老師提出,但消極怠工不主動去努力,將來要後悔的,可以給他講身邊的例項,瞭解他的想法,主動開導,勸解,引導他正視現實,正視自己,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爭取,爭取理想的未來
-
6 # 教育原理
無論高中還是初中,或者是小學,只要是學生,之所以不主動學習,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被尊重,被接納,被認同的感覺,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缺乏內動力。而要解決這個現象,並不能像西醫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僅僅從行為上矯治,而應該向我們中醫所倡導的辯證施治。
按照馬斯洛的內心需求理論,由底層到表層的需求順序為:生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認同感,以及自我價值實現五個層面。在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層面,現在學生們應該不缺乏,孩子們衣食無憂,所以這一層面應該沒有問題;在安全感和和歸屬感層面,他們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有愛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是一個穩定的家,父母關係和諧穩定,他們相親相愛、相扶相攜,有大致相同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即積極健康向上的家風家教;而且親子關係也很溫馨順暢,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信任和接納,理解、支援和欣賞,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可以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在此基礎之上,孩子水到渠成的產生被認同的渴求,這種被認同不僅僅是指被父母認同,而且是被老師被同學們所認同,所以在新的集體環境中,在學校裡,處理好師生關係、生生關係,也很重要。在學校環境中,同樣處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考驗孩子的情商,所以也要學會尊重、信任、接納別人,學會理解、支援、欣賞別人,以建立一種穩定和諧的人際關係,融入到大集體中,耳濡目染的接受了集體品學兼優的價值觀,這樣孩子就有了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自然會產生一個好的學習狀態;在最表層的自我價值實現層面,也就是人生理想、信念教育,這個要貫穿到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中,但一定要有一個順序,即首先滿足了她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他才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學習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不瞭解不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比如TA真的想吃一顆蘋果,而你洗了一顆好梨,削得乾乾淨淨,滿臉熱情的遞給TA,孩子是不會接受的,關鍵是父母還會苛責孩子,指責孩子不懂事、不珍惜,不理解爸爸媽媽的付出,產生誤解和矛盾,而事實的真相是,孩子只是需要一顆蘋果,哪怕這顆蘋果又小又醜,TA都會得到滿足,從心底感激父母,並與父母建立深層次的連結,這就是尊重與理解。所以孩子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也在希望父母是什麼樣的人,而只有在尊重,信任,接納的基礎之上,才會產生正確的溝通與連結,彼此能量才不會抵消。
說到底,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心與心的連結,心與心的碰撞,是生命與生命的互動。
-
7 # 璟護康
確定目標,一直洗腦,監督陪讀,嚴肅對待,直到可以放手,每天要問一遍自己:你確定有負責任了嗎。。。是不是太難了
-
8 # 幸福來敲門59191
每一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頭第,一生風光顯貴,可孩子們到了初中高中之後都很判逆,在這方面我還真有體會,我有兩個孩子,老大在初中期末試考後,就不願在:參加高考了,就是因為,試孝成集不好,可我知道後,就奈心的為他做了很多工作,並舉出很多有知識和文化底的現成例子,便開始繼續努力…很順利的考上了大學!在說說小女兒,個性太強,學習一直很好,就是因為沒有考上播音主持她喜愛的專業,大哭一場後,怎麼說都不在考大學了,最後,我以出外永遠不在回家的辦法相逼…無奈之下,又開始了努力學習,很順利的考進了一座很不錯的大學!所以說…父母是子女們堅強的後頓!
回覆列表
首先找到他,觀察他的一言一行、生活大環境(情報);然後尋找突破口,開始接觸、開始走進他的世界(入局);最後,尋找一個契機用直白的事實告訴他讀書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