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史坊
-
2 # 龍鎮
一句話,性格使然。
很多人以為,袁紹敢當場和董卓翻臉(倒沒有拔刀相向),是因為所謂的四世三公的家世。其實不然。真正使得袁紹敢在那樣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的,是他的俠氣與膽識。
《三國志》注引《英雄記》:“(袁紹)又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等皆為奔走之友。”
這幾個人裡面,比較有名氣的是張邈字孟卓,何顒字伯求,許攸字子遠。何謂奔走之友?也就是四處奔走,樂善好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人士。
比如張邈,“振窮求急,傾家無愛。”這是《水滸傳》中及時雨的勾當。
比如何顒,“友人虞偉高有父仇未報,而篤病將終。顒往候之,偉高泣而訴。顒感其義,為復仇,以頭醊其墓。”這便頗有“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的意味,且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壯舉了。
至於許攸,不僅僅和袁紹是鐵桿哥們,和曹操也是好朋友。《三國志》中有記載:“攸字子遠,少與袁紹及太祖(曹操)善。”《世說新語》亦有:“魏武(曹操)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這就說明,袁紹、曹操和許攸,原本是一夥,都是喜歡仗義行俠之人。
袁紹行走江湖,交到了很多朋友。《後漢書》記載:“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因為名聲太大,跟隨的人太多,到了老家汝南地界,袁紹為了低調行事,不得不請朋友們都離開,自己偷偷一個人回家。可見袁紹的江湖地位,在當時是很可觀的。
袁紹的母親下葬的時候,“會者三萬人”。這麼多人來給袁紹捧場,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顯赫家世,更是因為他的聲名鼎盛(相比之下,袁家嫡子袁術反而黯然失色)。正如《後漢書》所言:“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加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有這樣的聲望背景,袁紹在面對董卓的時候,當然不會低頭服軟。
更有一事,也是《後漢書》記載:“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關鍵的四個字,好養死士。我們可以想象,袁紹既是公族大家的子弟,又是一呼百應的江湖人士,私底下還蓄養了死士,公然叫板董卓,又有何不可?
回覆列表
這種說法不確切,袁紹沒有對董卓拔刀相向,而是“橫刀長揖”。橫刀表示不滿,長揖是一種禮節。因此,袁紹的動作既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又不失貴族的禮貌。
我們先來看一下袁紹跟董卓鬧翻時的背景。董卓想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以便於自己在控制。很多有兵權的人都會做這樣的事,重新擁立一個皇帝,自己在背後指揮。董卓也是這個意思,他立一個皇帝,自己一切說了算。說白了,他立的這個皇帝就是個傀儡,而他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為了實施計劃,董卓專門把袁紹叫來,跟他商量換皇帝的事。為什麼叫袁紹,首先,從家室來說,袁家四世三公,名門望族,在朝中很有實力和勢力。從個人方面來說“能折節下士,士多附焉。”(《三國志袁紹傳》)很多人爭著跟袁紹交往,可見,袁紹的人脈很廣。董卓抓住了袁紹,就等於抓住了士族和人脈,看來,身處西涼邊陲的董卓也不是一無所知。
不過,世族出身的袁紹哪看得上大兵董卓?他很不屑地拒絕了董卓,不同意董卓換皇帝的想法。
董卓本來以為自己手握重兵,袁紹不敢不聽話,誰知剛一開口就碰了釘子。他生氣地罵袁紹,你小子,如今天下事還不取決於我?我就這麼做了,誰敢不聽?不聽話,只有死路一條!
對於董卓的威脅,袁紹根本不怕,針鋒相對地回答,“天下健者,豈唯董公?”有兵就了不起嗎?除了你董卓,天下就沒有能成事的人了嗎?說完,袁紹“橫刀長揖而去。” (《三國志袁紹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