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落肩香

    我認為吳三桂“衝冠一怒”不是為了陳圓圓。

    人們普遍認為,吳三桂降清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皆因吳梅村寫的《圓圓曲》:“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我們都知道,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是以虛實結合的形式存在的。僅評一兩句詩詞,並不能定論,吳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

    對於封建王朝的帝王將相們來說,女人只不過是他們的附屬而已。

    陳圓圓雖然才高貌美、但她畢竟是個煙花女子,出身卑賤。她這類女子,就如同商品,可以買賣交易,可以當作感情投資的禮品。像吳三桂這種有謀略的男人,不可能因為這樣一個女子,斷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吳三桂降清的醜惡行徑,世人憤慨,人們很願意接受“衝冠一怒為紅顏”這種說法。故藉此抨擊諷刺吳三桂,為了一個女人降清,是個多麼沒出息的傢伙!

    “衝發一怒為紅顏”不過是吳三桂降清事件的導火索,

    李自成所率的起義軍入京後,吳三桂手中只有四五萬的兵力,根本打不過李自成。當時他的確有歸降李自成的想法。

    可是,吳三桂發現李自成的起義軍就像一盤散沙,無組織紀律性,並且經常嚴刑拷打明朝降臣,逼迫他們交出財物,這一切讓他很失望。

    剛好這時,李自成的心腹劉宗敏又侮辱了陳圓圓,他的父親吳襄也曾被嚴刑拷打過。於是他越想越氣,越想越怕,照這情形,不但前途堪憂,甚至連性命不保。

    於是,當他的政治投機夢破滅後,他權衡利弊,覺得還是投靠清軍最有前途。他為了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和政治地位,必然會做出投降清軍的抉擇。

  • 2 # ACGER

    講到清朝的歷史,有一點是永遠也必避不開的,那就是當年吳三桂為什麼會開啟關門引清軍而入?“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是當時人為此下的註解。

    吳三桂,生於1612年,字長伯,江蘇高郵人。他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從小便擅長弓馬騎射,還中過武舉,又蒙蔭為都督指揮。明末動盪多變的政局給了吳三桂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歷史選擇他在關鍵時刻決定自己的政治歸宿,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明清兩朝的命運和走向。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統治被推翻。此時,吳三桂正以鎮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的身份,帶領著他的5萬精銳部隊走在趕往北京“勤王”的路上。眼前的局勢擺在他的面前,是選擇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還是投奔關外蓬勃興起的滿清新勢力?

    吳三桂是李自成和清軍都急於爭取的力量,他們對於吳三桂和他手下5萬精銳之師和他鎮守的山海關的重要性都有很清醒的認識,李自成搶先派人招降吳三桂,並送去了4萬兩白銀,以犒勞吳三桂的軍隊。

    最初,吳三桂心中的天平是傾向於李自成的,他已經準備歸附同為漢人的大順軍。然而,在進京的途中,他不斷聽到各種傳聞:農民軍為了追贓,拘禁並鞭打他的父親吳襄,這對吳三桂不啻是當頭的一棒,對農民軍的所有幻想成了泡影。吳襄也私下寫信給吳三桂,要他快點去搭救。這使得吳三桂認為李自成的招降不過是一場騙局,只是想誘他進京。

    接著,又有訊息傳來,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搶去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這一事件成為觸發吳三桂降清的又一偶然因素。卻被清初文人吳梅村寫成一段悽美愛情故事,並流傳至今,讓人把吳三桂當成了一個情種和受害者,而弱化他漢奸的形象。

    但其實,令吳三桂做出投降滿清的決定的真實原因是很可恥的,吳三桂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李自成和滿清雙方之間做出抉擇。更為重要的是,李自成和他的農民軍在攻入北京城之後的所作所為,完全不像是成大事的樣子。這讓吳三桂認定,李自成的大順軍走不了多遠,那麼他投降過去也沒有好日子過。吳三桂長期駐守在山海關,算是明朝最熟悉滿清的人,他深知這樣的大順軍不可能是滿清的對手,而大明朝已經徹底腐朽,不可能再翻身了。

    因此,這些綜合因素的作用下,讓吳三桂最終選擇了當漢奸,投降滿清。得知吳三桂降清之後,李自成親率大軍向山海關進發。在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地區,大順軍與吳三桂的軍隊展開了一場生死決戰,雙方勢均力敵,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多爾袞率領14萬八旗精銳進入戰場,兩面夾擊之下李自成打敗而回,從此走向衰落。

    在這場李自成與吳三桂的山海關決戰中,大清國的君臣成為了坐收漁利的最大贏家。經過兩代先人的努力開創,滿清終於打開了山海關這座鐵門,從東北進入中原,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吳三桂在漢人的謾罵中,送給清朝這麼一份大禮,他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平西王,永鎮雲南。這也為後來吳三桂的起兵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在吳三桂開啟山海關引清兵入關這一件事中,“為紅顏”可能是杜撰,也可能是確有其事,但充其量不過是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吳三桂作為一代梟雄,他必然是依據局勢的變化,三方力量的對比,做出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他不過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而已。

  • 3 # hlhphoenix

    不完全是,國仇家恨,歷史形勢,大明已經風雨飄落。大片的農民起義,天災人禍,地震等等,大明內部政權官僚也很腐朽,即使吳三桂抗清可能也無法改變形勢。

  • 4 # 西門不帶刀

    歷史總是很會捉弄人的。吳三桂本來有兩次作為忠臣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機會,卻陰差陽錯變成了三姓家奴。我們在為“衝冠一怒為紅顏”而感受到男人的霸氣的同時。也不僅產生這樣的疑問:吳三桂這種梟雄會為了一個女人而改變政治立場嗎?1.李自成圍困北京,天下兵馬唯有吳三桂聽從崇禎的召喚而來勤王。

    後世很多人都在研究:從北京被李自成圍困後,崇禎為什麼不遷駕去南京。因為南京也是明朝的首都。我們在查閱史料後得知:崇禎不從北京遷到南京。有兩個原因:

    一.崇禎帝根本就沒想到李自成能攻破北京城(因為戰鬥力比農民軍強上幾倍的清軍,打了4次北京都沒有打成功)

    李自成晚兩天進攻北京或者是吳三桂早兩天到達北京,那吳三桂的命運就要改寫,他將作為明末的忠臣而載入史冊。

    2.吳三桂的兩難抉擇當北京城破,崇禎帝殉國的訊息傳來,吳三桂迷茫了。該何去何從?返回山海關繼續與清軍作戰?可北京城中的妻兒老小父母姐妹怎麼辦?與李自成的農民軍作戰?可山海關怎麼辦?這艱難的抉擇,持續了一個月。3.吳三桂為什麼選擇了投降清國?

    在這裡少校不得不說李自成政治水平的低下!在吳三桂難以抉擇的一個月中,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陳圓圓曾是秦淮八豔之一,妓女出身),而李自成也將吳三桂的父母老小作為人質要挾吳三桂投降。

    當陳媛媛被霸佔的訊息傳到吳三桂這,吳三桂憤怒了:因為這個事件不但意味著他失去了一個寵愛的小妾,更意味著他的妻兒老小朝不保夕。所以吳三桂開始與多爾袞聯絡投降清朝的事宜。

    如果李自成當時能夠約束部下,善待吳三桂的家人,少校相信吳三桂會投降農民軍。畢竟吳三桂與清軍在東北打了幾十年,是世仇。

    可驕傲自滿的李自成殺了吳三桂的全家,也徹底的將吳三桂推到了清軍的懷裡。國仇家恨,讓吳三桂義無反顧的投降清朝了。

    4.吳三桂第2次名垂青史的機會

    吳三桂降清後,南征北戰,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如果此時他戰死或者老死。那麼在清朝的歷史上,他也是會作為一名大忠臣而存在。

    可在康熙準備裁撤三番的時候,吳三桂又叛亂了,清朝統一全國後,結束了明末的戰亂。應該說是當時是得人心的。而吳三桂再次掀起了戰爭——叛亂戰爭。徹底的失去了民心,自己也成了逆臣。(好好的一盤棋,怎麼就下成了這樣?)

    注:乾隆修《二臣傳》,吳三桂先叛明後叛清,被收錄到了《逆臣傳》中。

  • 5 # 茹叔敬

    從這一件事的表面上,又應了中國歷史上常被人說的話:女人禍水誤國。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至使中原淪陷。中原百姓迎來了第二個胡人統治的朝代,作為吳三桂降清之事的主角陳圓圓也與吳三桂一起被後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子上,成了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多少有些冤枉陳圓圓了,一個弱女人本來就是受害者,又如何能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呢?………實際情況是這樣,當時吳三桂立刻答應唐通,願意歸順李自成,三月後,吳三桂與唐通一道回京朝見新主,行至半路,突然遇一位家人,向吳三桂哭訴,吳三桂之父被農民軍所俘,嚴刑拷打,愛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所擄走。這陳圓圓原為秦淮八大名妓之一,國色天香,很得吳三桂寵愛,特在北京中築樓以養,金屋藏嬌。三桂聞聽此言,暴跳如來,五臟俱裂,拍馬而反,率部殺向山海關。並用血書向關下清兵統領輔政王多爾袞請助。此時多爾袞早已窺視山海關良久,今見天賜良機,自然不會放過,雙方一拍即合,狼狽勾結。李自成聞言大驚,急率二十萬大軍,親往山海關,御駕親征,雙方在關城西的石河處展開決戰。這是一次特殊死搏鬥,頓時殺聲雷動,殺得天昏地暗,矢集如雨,血肉橫飛,農民軍身經百戰,所向無敵,面對鐵蹄精師,毫無懼色,把吳三桂殺得節節敗退。正在農民軍愈戰愈勇之時,忽聞炮聲如雷,殺聲震天,山海關洞開,關外多爾袞十四萬白旗精銳之師殺入關。可憐農民軍兩面受敵,頓成敗勢,只好退守京都,迅速又棄城而去,退入關中,想憑秦關天險,東山再起。其實,吳三桂降清與李自成的失敗和陳圓圓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陳圓圓後來遇到了吳三桂,自古道: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不爭的事實。英雄美人乃天造地設,自然是美滿姻緣,男歡女愛,情深似海。可惜生逢亂世,生死無常,北京淪陷,劉宗敏久慕陳圓圓盛名,據為己有,才上演了歷史上讓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只要這個世界上有男有女,英雄和美人的故事就會永遠流傳下去。如:妲己,西施,虞姬,貂蟬,楊玉環,陳圓圓。這一長串的美人,都曾讓一些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屈膝膜拜,倒於美人的石榴裙下。這也難怪哦,誰讓我們祖先偷吃了那些禁果呢?明明是英雄們見了美人就神魂顛倒,圍在身也屁顛屁顛地獻殷勤,忘了自己的事,英雄失敗了,就把賬全算在這些弱女子的頭上?那些英雄們卻受到同情和惋惜,這是什麼邏輯?就那陳圓圓來說,雖不如她的前輩們那樣有名氣。但她也是滅明的《功臣》。李自成的失敗乃本身的素質決定的,與陳圓圓何干呢?客觀地說,李自成進京,明朝中央政府雖垮,但地方武裝並沒消除。當務之急是不要陶醉於勝利,而是要鞏固政權,徹底打擊對手,這些李自成一條也沒有做到,《小富則安》是小農民思想的表現之一,農民軍進京後,這種思想佔了主流,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這才有劉宗敏強搶佔陳圓圓。再加上農民軍中的流民,邊兵,驛卒佔有很大比重,他們的濃厚的流寇的思想作風,互不服氣,互不服從命令,另外一些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也混進了農民隊伍,他們千方百計腐蝕革命隊伍,妄圖把大順政權改變為封建政權,如果說李自成失敗算在陳圓圓頭上,那就冤枉陳圓圓啦。

  • 6 # 薩沙

    當然不是了。

    當時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明朝北方政權崩潰。

    當時明朝北方還有支強悍的軍隊,就是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

    吳三桂有數萬人馬,核心都是同滿清多年戰爭的部隊,是明軍中最有戰鬥力的,還有一支強悍的騎兵。

    但崇禎自殺以後,吳三桂的老闆死了,軍糧補給斷絕,只能迅速才選擇一個新老闆。

    在當時,吳三桂有三個選擇:

    第一,南明政府。

    南明政府還沒有成立,後來成立在江南。

    就常理來說,吳三桂是大明將領,他當然應該歸順南明。

    但南明政府遠在南方,對他沒有直接的幫助。

    吳三桂眼皮下就有農民軍和滿清兩個勁敵,投靠南明政府幾乎等於自我毀滅。

    別的不說,如果滿清攻打山海關,南明是不會有援兵甚至軍糧援助吳三桂的。

    以吳三桂區區幾萬人,根本擋不住滿清或者李自成至少十多萬大軍,被擊破是必然的。

    所以,南明政府幾乎可以被忽略。

    第二,滿清。

    在吳三桂看來,投靠滿清是最實際的選擇。

    因為滿清的實力遠比李自成強大,雙方正面較量,李自成肯定不是對手。

    跟大哥自然要選擇強的,誰會去跟一個自身難保的大哥?

    滿清大肆籠絡明軍將領,對洪承疇、祖大壽之流也都沒有殺,還給與一定待遇。

    如果吳三桂率兵投靠滿清,最起碼保證自己的財富和人家。

    然而,吳三桂最大的顧慮是名聲。

    雖然滿清在當年實力很強,漢人老百姓對他們卻極度鄙視,認為這些都是野蠻人、蠻夷,只會殺人姦淫的野獸。

    所謂漢賊不兩立,吳三桂投靠滿清就會被罵為漢奸。

    當時的絕大部分漢人,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和滿清合作的。

    第三,李自成。

    雖然李自成實力較弱,還逼死了崇禎,但畢竟是漢人政權。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的事情也很多,前朝大將歸順後來的王朝,也不算誇張。

    吳三桂投靠李自成至少從名聲上比做漢奸要好。

    自然,李自成的實力比滿清弱得多,畢竟也佔據北方几省地盤,有四五十萬兵力,其中精兵也有10多萬人。

    如果李自成比較上道,主動和吳三桂合作,全力守住山海關,然後掃平南方統一全國,還是完全可以擊敗滿清的。

    畢竟當時中國那麼大的國家,只要改朝換代,內政改革,怎麼可能對付不了滿清。

    投靠李自成是險棋,但也是可以走的。

    然而,李自成進入北京就胡作非為,他的大將劉宗敏抄了吳三桂的家不算,把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也搶走了。

    這說明什麼?李自成對於吳三桂不但絲毫不重視,甚至還有一種侮辱的意思。小妾也是同吳三桂的老婆,你能隨便搶走睡了嗎?

    由此,吳三桂大怒,認為李自成一夥做不成大事。退一步說,就算他們能夠做成大事,吳三桂投靠他們也沒有好結果。

    所以,吳三桂放棄本來就很危險的投靠農民軍,轉而投靠滿清,成為漢奸。

  • 7 # 青史回聲

    當然不可能了。鼎鼎大名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怎麼可能會因為一個女人而降清?簡直是笑話!之所以會有“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傳言,那是民間老百姓為了休閒娛樂而創造的談資罷了。

    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是無稽之談。

    即使是因為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給搶去,但這也不是吳三桂降清主要原因。

    其實吳三桂一開始是準備降李自成的,準確來說,吳三桂是降李在先,降清在後,那麼吳三桂為了反覆無常呢?這裡面原因很複雜。

    當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又自殺,作為一方軍閥的吳三桂是打算投降李自成,為此他將山海關的防務交給了先於他投降的明朝將領唐通,而他和他的部下前往北京。從這裡可以看出,吳三桂是有降李之心,再加上他的一家老小全都在北京城,所以他決定降李。

    可是意外發生了,在前往北京的路上,他在北京的下人突然從北京跑出來,大喊道,吳府被抄家追贓助餉,其父親吳襄被李自成抓了起來。吳三桂這才意識到李自成招降他是為了誑他進京,等他一入京,就是他吳三桂的死期。

    其實從後面看來,這是一個美妙的“誤會”。吳三桂尚未入京,即使李自成想除掉吳三桂,也不用這麼心急,火急火燎就抄吳三桂的家。所以這應該是李自成手下的部將乾的,這些農民軍一V1進入繁華的北京城,那還有什麼其他心思,一個個抄家收錢,弄得北京人心惶惶。

    所以這麼看來,吳三桂應該是得知了此事,擔心一入北京,別說當什麼官了,性命都難保。於是調轉槍頭又奪回了山海關。而這時的吳三桂心思已經變了:依靠他的兵馬,是無法抵擋李自成的大軍的,於是他想借師助剿。借誰的師呢?當然是清軍的師,於是乎,他聯絡了清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依附,並開啟山海關,放清軍入關。

    但是,吳三桂作為歷史上的大漢奸,即使降清有無奈之舉,但也無法抹去他犯下的種種罪行。他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8 # 張傑談史

    陳圓圓究竟受到了什麼樣的折磨,現在已然不可靠,因為從現有資料,說陳圓圓被李自成侵佔,被劉宗敏侵佔以及陳圓圓單純被控制而沒有被侵犯的說法都有,且沒法證實何種一定為真。所以在此情況下,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實際上要麼被挑撥離間,要麼就是假的。

    因為,吳三桂其父吳襄,從任何資料都可以看出其被追餉,受到迫害,這一點讓吳三桂怒髮衝冠,倒是一個更可能的結果。

    陳圓圓為妾,而吳襄為父親,吳三桂究竟如何選擇與李自成為敵,恐怕不是一個問題。

  • 9 # 喬江寶

    陳圓圓(1623年一1695年),生於江蘇武進縣奔牛鎮一個普通的貧苦人家,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因雙親早逝,被養母陳氏收養,故改陳姓。

    陳圓圓自幼能歌善舞,上天又給了她無與倫比的美貌和才華,她流落到蘇州這個江南繁華之地,憑其美豔的舞姿和圓潤悠美的歌喉,躋身於“秦淮八豔之一"。芳名遠播。

    1642年春天,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路過蘇州,聽得陳圓圓的芳名,於是以重金將陳圓圓聘去納在府中,田弘遇並不是想自已佔有陳圓圓,而是想將她當做政治投資,進京後將陳圓圓獻給崇禎皇帝。給自已美好的仕途前景添磚加瓦。

    可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風雨飄搖的大明朝危在旦夕,崇禎皇帝哪有心思放在女人身上,將田弘遇訓斥了一頓,打發走了。田弘遇在皇帝那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並沒放棄自己的如意算盤,他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國家重臣。

    席間,吳三桂從眾多殊秀非凡的歌女中一眼認出了仙姿卓越,美豔絕倫的陳圓圓。陳圓圓也對眉清目秀,英氣勃勃的朝庭揀梁之才吳三桂青睞有加,正值國難當頭,社稷危亡之時,陳圓圓認為吳三桂是合適的託付終生之人。兩人不時喑送秋波,眉目傳情。田弘遇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的目的達到了。

    散席後,趁酒酣耳熱之際,田弘遇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誰都知道大明江山朝不保夕,亂世之秋都希望找一有力的靠山,無論何時,手上握有兵權,且又有名望的人都是最好的靠山。吳三桂明白了田弘遇的意思後立即表態:“如將圓圓予我,我當報答你先於報答國家”。

    田弘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自然也就忍痛割愛,將陳圓圓讓吳三桂帶走,吳三桂也留下千金聘禮,錢他有的是,他是怕日後給人留下把柄。吳三桂把陳圓圓接到府內後,經過幾日短暫的纏綿,加深了兩人的感情。無奈關外,李自成的起義軍已向北京城逼近,後金也在蠢蠢欲動,形勢迫在眉睫,吳三桂只好返回山海關鎮守,兩人頻繁鴻雁傳書,互訴衷情。吳三桂也不時地囑咐自己的父親照顧好已是吳家女人的陳圓圓。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派軍師牛金星帶著自已的書信去招降吳三桂,吳三桂見明朝已亡,皇帝也死了,自已也沒必要孤軍奮戰,權衡利弊還是答應了李自成。沒想到劉宗敏卻在此時在京城裡大肆拷掠宗室官吏,並抓走吳三桂的父親逼問陳圓圓的下落,,吳三桂的父親自然知道陳圓圓在自己兒子心中的地位,謊稱已將佳人送至關外。劉宗敏當然不信,用酷刑折磨其父,最終將陳圓圓掠走。

    當家人將訊息通知吳三桂時,吳三桂大怒,他沒想到有求於他的農民軍競然連他的家人也敢動,眼裡根本無視自己的存在。於是他決定報復,派人聯絡了關外的後金皇族大將多爾袞,表示自己的歸降之意。

    李自成最終為清軍和吳三桂聯手所敗,退出北京城,陳圓圓也回到吳三桂的身邊。

    清初詩人吳梅村在《圓圓曲》中寫有名句:“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不為君親來故國,卻因女子下雄關"的詩句,對吳三桂的行為極盡諷刺,吳三桂曾想出千金收買詩人,讓其改掉語句,卻被詩人拒絕了。

    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 10 # 這些歷史要讀

    吳三桂作為明末清初的重要歷史人物,作為手握數萬精銳邊軍的鎮關大將,是不可能為了區區一個女人而降清的。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實際上是對漢奸吳三桂的一種抹黑。

    事實上,吳三桂最終之所以甘願當漢奸,選擇降清,放清軍入關。這絕非為了一個陳圓圓,而是為了保住自己吳氏一族的政治利益,為了保全手下數萬關寧軍將士的一次最優政治選擇。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煤山,276年的大明王朝滅亡。此時失去依靠,懸孤于山海關的吳三桂,就夾在了關外的滿清和坐擁中原的大順兩個政權之間。當時的吳三桂實際上只有兩個政治選擇,不是投降滿清,就是投降大順!

    或許有網友會有疑問,為何沒有南明這項選擇?

    因為,南明在吳三桂降清時還沒建立!公元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方明朝官員的擁戴下,於南京稱帝,建立南明第一個政權——弘光政權。而在弘光朝廷建立前,吳三桂已於一個月前降清,並向清軍打開了山海關。也就是說,在吳三桂投降時,根本就沒有南明這一選項。

    再說,即便吳三桂降清前,南明政權就以建立,吳三桂也不會選擇南明。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一團亂的南明,也沒能力給予吳三桂任何實際性的支援。

    那麼,吳三桂最終為何選擇滿清而不是大順呢?

    因為,李自成入京後的所作所為,讓吳三桂意識到大順政權絕對不會保全自己的政治利益。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滅亡明朝後,在政權尚不穩定之時就開始縱容闖軍在北京城內胡作非為,並且開始對前明官吏實施報復和迫害。這些所作所為,不僅讓京城百姓反感,更是徹底得罪了前明官吏。

    而吳三桂乃是將門之子,其父吳襄本身就是明末將領。李自成在京城如此對待明朝官吏,吳三桂可都看在眼裡。所以,他清楚的意識到,李自成日後自然也不會給自己好日過。所以,於其投降大順,還不如投降滿清,畢竟相比之下,自己對後者更具坐擁和價值,那麼自己能索取的政治利益,自然也就更多。

    所以,在民族大義和政治利益面前,吳三桂斷然選擇了後者。而這一選擇,絕對不是為了區區一個陳圓圓......

    至於,這種將清軍入關這一沉重的歷史責任,推給一個身處亂世中身不由己的弱女子身上,說她們紅顏禍水。其實,這是中國古代修史中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 11 # 滄海拾遺錄

    當然不是了。吳三桂從明朝國之棟樑墮落成千夫所指的叛徒,受到世人的唾棄。要知道吳三桂從答應歸順李自成大順政權,到突然背棄本民族剃髮易服投降滿清,甘為鷹犬驅使。是冒了多大的風險和犧牲,陳圓圓美則美矣,損失固然可惜,但絕不值得吳三桂犧牲留在京師淪為李自成大軍人質的父親吳襄等三十多口人更重要,更比不上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孝聞九邊,勇冠三軍”的傳奇名聲更重要,如果只是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衝冠一怒為紅顏”,未免太小看吳三桂這個一代梟雄了。

    能讓吳三桂做出如此決然的選擇,主要原因在於其多次決策都從自身利益考量,歸降滿清不過是其中一例而已。李自成大軍進入北京後,吳三桂認為,憑藉自己手裡的關寧鐵騎和據守的山海關的重要軍事地位,李自成一定會派人招撫自己。李自成也深知山海關的重要性,他先是要求留在北京的吳襄寫信勸降吳三桂:“事機已失,天命難回。吾君已矣,爾父須臾。及今早降,不失封侯之位。而猶全孝子之名。”,又派遣使臣攜帶白銀四萬兩軍餉前往山海關犒賞遼東駐軍,又派遣其他將領率兩萬大軍接替吳三桂駐守山海關。

    李自成大軍進入北京後,在籌建政權過程中,沒有考慮原明朝官僚的利益訴求,沒有采取懷柔手段吸納接受官僚集團的力量,反而採取一貫的暴力征收手段大肆掠拷留在北京的官僚們,迫使他們獻出家財,這就使得原本指望為新朝效力藉以保全身家性命的大官僚集團成員大失所望。進而把他們推向了大順政權的敵對面。這是農民出身的大順政權領導層的重大戰略失誤,也是導致其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據史料記載,入城之初,大順軍尚能保持較好的軍紀,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但是,過了不久,農民軍開始拷掠明朝官員,四處抄家,以補充軍餉,並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吳三桂雖然人不在北京,心思卻沒有閒著,在仔細聽取自己潛伏在北京城內的暗探的彙報,特別是聽說自己被抄家後,吳三桂認為,李自成大軍沒有能力控制北京局勢,反而對前明上層人物開展清算,不是合適的歸降物件。於是,吳三桂本已領兵向西進發行至灤州,最終決定領軍擊破自成所遣守關將,重新控制山海關。李自成親率大軍二十萬圍攻山海關,吳三桂為抵禦李自成大軍,向後金政權多爾袞投降,李自成大軍和吳三桂大軍在一片石激戰半日,後金精銳軍隊蓄勢不發,待到雙方軍力不支之際,大風塵起,咫尺莫能辨,師噪風止。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以二萬騎自吳三桂陣右突入,李自成大軍大敗而回。後金政權即日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當然,代價是高昂的,吳三桂被迫剃髮以示效忠,遭遇失敗的李自成大軍也在永平城西二十里范家莊處決了吳三桂家30多口人,這也從側面充分反映了吳三桂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家人,不惜賣主求榮,引狼入室,自然遭到天下漢人的唾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可以喝咖啡和濃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