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青衣
-
2 # 陌上知味
很明顯呀,答案一定的非常辛苦勞累的。記得高中畢業時看到過黑龍江作家阿城寫的一篇清代驛站兵的故事,大體內容是一個滿洲驛站兵小夥子某甲與一眾清軍從卜奎(齊齊哈爾)押送一批軍用物資到漠河金礦。由於是冬天行走路線康熙朝時設立的古驛站,由牛拉著裝載物資的雪爬犁,快到墨爾根時保鏢的清兵一個一個病倒,由於沒有醫護兵和周圍四周不是大荒草甸子就是原始森林。倒下的清兵就任由他自生自滅,這時候狼群出現了,它們上前就將倒地的人活活撕扯分食了……!就這樣,隊伍中不多久又有一個人倒下,狼群就再一次撲上來分食病倒的活人。
前行的隊伍分成兩拔,打頭裡的是押鏢的清兵相隔五十米左右距離的是黑壓壓的狼群,始終保持著這五十米的距離……!
一千多裡的押送路程終於結束了,快到漠河金礦時狼群散了,這一隊清兵有三分之一的人永遠的躺在了押鏢的路上了。
滿洲小夥某甲勝利完成任務,去見他漂亮的俄羅斯女友了。
從書中可以看出清代關外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嚴苛限制,軍隊成建制遠端押鏢都是生死之行更何況更早朝代押送發配邊疆的單個人犯呢。山高路遠,到無人煙的地區沒有旅店飯店,下雨刮風換誰都非常遭罪,而且還有生命危險。
以前看到宋朝警察對犯人押送沙門島的記述,有些押送警察為了省事半途就將人犯弄死,或者眼看就到沙門島了在船上就將犯人按在海水中淹死,所以有宋一代犯法的人最怕去沙門島,到了那裡就是到了森羅殿了。
另外,還有清代的寧古塔,所有發配寧古塔的人聽了這幾個字都談虎色變。
-
3 # 藤樹先生
衙役肯定是要同行押送的,沒人監督犯人,那逃了誰去管,畢竟古代很多荒無人煙的地方,逃走不被抓的情況還是有的。
衙役在古代就是相當於現在很多部門裡面的臨時工,他們比吏員還低,處於最底層。
衙役一般都是一些地方的地痞流氓才會去任職的,因為他們自己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而且他們還能通過這個職位來斂財。衙役雖然工資低,但是可以通過犯人家屬來求財。
被流放的犯人可以說是衙役最主要的斂財手段。押解流放的犯人是非常辛苦的,幾千裡的路途在古代來說是非常遠的,一般如果比較近的話走路過去,如果被流放到偏遠地區有錢人就可以出錢請馬車,讓自己的家人過得更好一點。一般他們也會打點好同行的衙役,例如《水滸傳》中就有很多衙役押解的內容。諸如宋江等等,被流放過程中都是有人打點好了的。
這沿途一路,碰上颳風下雨,又沒啥現在所謂的旅館這種的。大多都是借宿在百姓家或者寺廟之類的,這要是碰上了荒無人煙的地方。只能靠大樹遮風躲雨,晚上也一樣的。
但是古代流放是除了死刑以外最重的罪行。這種刑法但是好處卻是非常大的。一來這些犯人都是免費勞動力,為國家開地造產。
二來這些人遠離人口聚集地,能夠降低犯罪率。而且大都被流放的都是一路子人,你說誰都不是好惹的。
而對於這種國家重要刑法的掌控,當然是不存在出現諸如《水滸傳》中所描寫的那樣。隨便派兩個衙役就上路的情況。地方官進行判罪以後,要向上通報,在發配之前都需要將先行和目的地及中途所經州府的衙門行文溝通,安排好犯人的去向、所經路途和行程時間等等。而在發配形式上,衙役有跟到底,也有隻跟一部分路途的。
跟到底的稱為長差,多是一些如殺人犯政治犯,重大殺人案之類的重要犯人,一般是少數衙役帶著一兩人上路,保證交割的準確清楚,以防出現意外。
另一類叫做短解,就是押解一大批犯人,由所經州府等地方治所派兵逐站排解,相對成本較低,用於統一押送一大批罪行較輕的犯人。這兩種方式成為古代押解犯人最主要的兩種形式。
-
4 # 薩沙
那是肯定的,誰攤上這差事誰倒黴。
古代發配犯人,即便是鄰省發配也要走很久。當年沒有汽車,沒有輪船,沒有火車,幾乎全部靠雙腳步行。
遇到有錢的犯人,也許還可以自己出資僱一個馬車或者帆船之類。
但有錢人犯罪的畢竟是極少數,而且只要提前打點通常不會判得很重,所以基本犯人都是窮人。
於是,絕大部分流放都是要靠步行的。
自然,衙役幹這行,每天是有補貼的,至少不愁食宿,還有少許獎金。
但古代旅行非常艱苦,爬山涉水,又沒有今天這種到處都是的旅店、飯店,往往還要借宿甚至露宿。
即便有旅店、酒店,通常旅店也是條件惡劣,居住很不衛生。飯店的飲食衛生也很難保證,很容易得病,更別說風餐露宿的。
所以,這個差事是很差的。
而犯人只要不是赤貧,一般都會想方設法打點差役。
比如宋江被髮配江州,上來就打點了差役,宋江這一路幾乎相當於旅行。
武松發配孟州,當地的大戶也出錢打點了差役,所以差役對武松還是比較客氣的。
武松第二次發配時,施恩也出面打點差役。施恩先是請兩個公人持久,然後又給了10多兩銀子。在當年,十多兩銀子並不是小數目。
所以,通常這一路,差役除了政府的補貼以外,還可以通過受賄賺上一筆。
比如水滸裡面這麼寫:這兩個公人也交還了宋江包裹行李,千酬萬謝, 相辭了入城來。兩個自說道:“我們雖是吃了驚恐,卻賺得許多銀兩。”自到州衙 府裡伺候,討了迴文,兩個取路往濟州去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錢的事情自然是有人做的。
況且,流放發配是國家制度,差役作為獄警也只能服從。
原則上,盧俊義作為犯人,一路的吃飯的錢(住店不需要錢)也是國家撥給的,但基本都被差役貪汙了。所以差役見盧俊義沒錢,不但虐待,連飯也不給吃:董超、薛霸收了銀子,相別歸家,收拾包裹,連夜起身。盧俊義道:“小人今 日受刑,杖瘡疼痛,容在明日上路。”薛霸罵道:“你便閉了鳥嘴!老爺自晦氣, 撞著你這窮神!沙門島往回六千里有餘,費多少盤纏,你又沒一文,教我們如何布 擺!”盧俊義忍氣吞聲,只得走動。行出東門,董超、薛霸把衣包雨傘,都掛在盧員外枷頭上。 盧員外一生財主,今做了囚人,無計奈何。
做得飯熟, 兩個都盛去了,盧俊義並不敢討吃。兩個自吃了一回,剩下些殘湯冷飯,與盧俊義 吃了。薛霸又不住聲罵了一回。吃了晚飯,又叫盧俊義去燒腳湯。等得湯滾,盧俊 義方敢去房裡坐地。
-
5 # 蕭曉四姑娘
流放也好,充軍也好,一般選擇的地點都是比較偏遠的或者孤立的島嶼,比如西北荒漠之地、嶺南煙瘴之地、西南蠻荒之地、東北苦寒之地等等,比如著名的有寧古塔、沙門島和嶺南。
唐代著名的幾個流放地有以下幾個:唐中宗等所在的房州(今湖北省),唐高宗李治的長子李忠、長孫無忌等所在的黔州(今重慶)、章懷太子所在的巴州(今四川地區)以及李恪之子和長孫無忌之子等所在的嶺南。
宋朝時期有個著名的沙門島,即現在的煙臺長島,是一個孤立的島嶼。到了清朝,最著名的流放地莫過於寧古塔了。
當犯人被定刑為流放或者充軍的時候,就會在合適的時間被差役押著上路。流放必須要有差役陪同。他們要把犯人安全的送到流放地,然後與當地的官府交接,再回到自己的府衙。這期間短則月餘,長則數月,甚至一兩年,是非常辛苦的。不像現在坐汽車、火車、動車後者飛機等很容易到達。那時候就是徒流刑,徒步走著去。
現在的人可能覺得徒步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卻不一樣,古代的交通並不好,很多地方都是人煙罕至,更不用提蠻荒之地,路是很難走的,不比現在的條條大道。很多時候都是經過大山,穿過草地的長途跋涉。
但是這樣的長途出差還是有補貼的,算是公費吃住,雖然條件不會很好,但到底還是能滿足基本的需求的。而且,犯人的家屬也會賄賂差役一部分的財物,讓他們能在路上對犯人多一些關照,安全送達。如果碰到那種窮得揭不開鍋的犯人,差役也只能自認倒黴,這樣的話,他們的押送之路就比較辛苦,賺不到幾個錢,心裡一煩躁就虐待犯人也說不定。不過這樣的情況是很少的,流刑的話一般很多都是針對朝廷官員的,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家底。
但是也有個限度,如果在路上接受了犯人很多賄賂的話,很可能會對犯人放鬆警惕,出現犯人逃跑的情況,這樣就倒大黴了。
實際上這些差役也算不上官府的正規編制,而更多的像是臨時工。窮苦之人、混混或者有前科的人都可能成為這種差役,他們比較大膽,並且會點拳腳,在押送的路上既能防止犯人逃跑,還能保護犯人的安全,萬一遇到不長眼的劫匪,也好擋一擋。總之,這就是一個辛苦活,但至少還是能賺到一筆錢的,碰上財大氣粗的還能賺不少,這比正正經經幹活賺的要多。時間長了,押送犯人就不會覺得那麼辛苦了。
-
6 # 小史欄刊
押解途中有驛站休息,屬於交通樞紐的驛站,可以集中幾個充軍發配犯人用馬車押送,跟差的必須一路押送到底,再討得回執交差。
若途中病故,需得驛站官方及驗屍官證明回來交差,除非大戶有錢人給足差人銀兩,路上作死人犯,回來官差職位沒了,估計還得吃官司,只好逃至大戶人家去當差了。
官員削官發配,可以自己花錢僱專車專船,甚至可以不帶枷出行。
-
7 # 守仁讀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受罪是肯定要受罪的,誰讓他們吃的就是這碗飯呢?
但是受罪的同時也是一個撈錢的機會。衙役關鍵在這個“役”字上,簡單的說他們就是給衙門服徭役的人,平時領著微薄的薪資,受著官府和老百姓的氣,兩頭不是人。
但是一但讓他們負責押送一個犯人發配什麼地方,這幫人的機會就來了。
首先衙門為了能讓衙役幹這活,肯定是有補貼的。但是這僅僅是芝麻,西瓜還在犯人身上,一般家裡有倆錢的犯人,那絕對會賄賂衙役,這樣雖然一路上苦點,但是起碼能不受氣,有吃有穿那是絕對有保證了。而衙役們雖然跑了一躺苦差,但是一躺下來得的錢可能比他們幾年的工資都多,基本上都是樂樂呵呵上路了。
不過衙役倒黴,犯人更不好受,一路上犯人就是衙役們的出氣筒加奴隸,燒洗腳水,端屎端尿的活犯人都得幹。衙役們辛苦了一輩子,這下累是累了點,起碼也享受了一下被人伺候的日子,也算是利弊端各半。
當然,以上都是守仁君的調侃,不過基本上也屬實。
發配的目的是什麼,一充軍戍邊,二充實人口,開發邊疆。所以每個朝代發配的地方其實也就那麼幾個。
像《水滸傳》那種兩個人押一人一站式服務的基本上不太可能,那樣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且容易看不住讓犯人跑了。
而且古代王朝發配基本上都是形成固定流程的,總之就是那麼幾個地方。首先基本不會一個人上路(除非是朝廷大官犯大事的),一般都是湊夠了一批人,再由一批衙役押著你們上路。而且一路上都是拿著公文,專門有固定的幾個交接的點的,不可能說一送到底。在古代不現實。當然,這樣也免不了守仁君上文所說的事情發生,想不受罪那就乖乖交錢,沒錢一路上就只能被人當奴隸使喚了。
-
8 # 史學達人
古代被定罪的犯人若是被髮配到邊疆或者其它任何地方,衙役都是需要押送他們前去的。自古至今應該都是如此。
我們說個早一點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等人領導的,他們就是在被人押往邊界修理長城的時候,不得已起來反抗的。
那時候很不湊巧的是,天降大雨,他們來不及趕路了。
所以,耽誤了行程,導致了即使他們去到那裡,也有可能會因為誤了期限,而被處死的下場,這就是他們不得不反抗的原因。
既然反抗也是死,不反抗也是死。反抗的話, 反倒是還有可能逃過一劫。
索性他們就選擇把押送他們的衙役(當時不叫衙役,就是類似於後來衙役的職位)給殺死,然後徹底的反抗了。
沒想到他們竟然是一呼百應,天下人都起來反秦了。
劉邦和項羽也加入到了反秦的陣營,最後就是他們兩個把大秦王朝給推翻的。
可見,一個小事件,也是可以顛覆一個政權的。
再就是宋朝的時候,林沖不也是得罪了高衙內,犯了罪被押送到邊關嗎?
那時候陪同他去的有好幾個衙役,不過他們都是比較辛苦的,畢竟幾百裡地甚至幾千裡地,都是靠雙腿徒步前行的。
說實話衙役這份工作,不但吃力不討好,而且風險還很大。若是一不小心,很可能是會把性命都給丟掉的。
林沖正是在被衙役押送的路上,被魯智深給救走的。你看這份差事是不是很苦逼。一旦遇到像魯智深這樣的劫獄高手,他們十有八九是會被殺死的。
但是,你也不要小瞧衙役這份工作,在古代還是有很多人,爭破頭都想去當的,畢竟螞蟻在小都是肉,他們也是吃國家俸祿,那國家工資的。雖說屬於是最底層的公務員工作,但是,這份工作旱澇保收,還是比當農民強的。
不過最底層的工作,一般都是很辛苦的。衙役只是眾多工作中的一種而已。
大家也不要小看了衙役,他們也是可能撈到好處的。比如說犯人的家人,在衙役押送他們出發之前,為了讓他們照顧好押送的犯人,就會額外送給他們一點銀子,這些銀子就算是落到了他們的腰包裡。
這樣看了,衙役有的時候,也是一份肥差了。所以說很多工作都是相對的,有利就有弊,也正是所謂的存在即合理。
回覆列表
既然是發配犯人前往邊關,自然是要衙役同行押送的,不可能說讓犯人自發的前往邊遠地區服流刑。
流放的地點一般也都是極北或者極南之地這種氣候十分惡劣的地方,犯人到那裡肯定都是去受罪的,雖然流放他們的地方條件非常惡劣,但是流放他們的這個過程本身就很不好受,數百里,乃至數千裡的路程,全部都是用雙腿走完的。
古代可不像現在,擁有這麼多的交通工具,想要去那些地方,最快的幾個小時就到了,古代衙役押送的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靠著雙腿,一步步走那麼遠的距離,很多犯人甚至還沒有到流放的地方,單是在這一路上就因為受不了苦早早的離世了。
這麼一路上,不知道有多麼艱險,其中還需要從各鎮各地經過,途中不知道要經歷多少危險的事情,特別如果他們負責押送的犯人還有同夥,還可能遭遇劫犯人這樣的事情,可以說先不說這些犯人能否安然度過這一路,衙役這一路都是要有生命危險的。
雖然這一路危險重重,但是卻並不是說衙役就要平白無辜押送這一路,他們會獲得朝廷給他們的補貼,一路上花費是不用愁的,甚至比起來他們的工資,這些補貼要高上太多太多。
但是比起這些,他們還能獲得犯人家屬給予的豐厚報酬,不管怎麼說,這一路上最受苦的還是犯人,犯人的家屬為了不讓犯人在路上多受一些苦,自然會將自己的積蓄都拿出來交給衙役,讓他們在路上多關照一下犯人。
當然了,大部分對這種押送犯人的工作都是不屑一顧的,畢竟為了那些錢財要經受不知道多少危險,不知道受多少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划算的。
對於那些平日裡不吃朝廷糧餉的衙役,自然是有工作就要接了,所以即使是再艱苦的活,都是有人要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