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城觀點
-
2 # 王二講史
東漢的確是因為宦官外戚專權最後導致滅亡的,但劉秀設計的尚書檯制度本身是沒錯的,不但沒有錯,而且也符合封建社會皇權不斷加強的主流趨勢。
01相關名詞解釋和歷史背景介紹▽名詞解釋:
尚書檯,又名中臺,臺閣,臺省,最高行政長官為尚書令,直接聽命於皇帝,是一個處理政務的綜合機構。
三公,東漢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後來劉秀改司馬為太尉,三公地位僅次於上公,即太傅(東漢沒有設立太師、太保)。經過光武帝劉秀改革後,東漢三公名義上是最高官職,其實已經被架空並無實權。
▽歷史背景:
劉秀是西漢舊皇族農民起義的代表,推翻王莽統治後建立了東漢,史稱漢光武帝,農民出身的他當上皇帝后用996嚴格要求自己,不貪美色,不炒房,最終給東漢帶來了一段繁榮時期,史稱光武中興。
另一方面,作為開國君主,他和其他開國皇帝同行一樣迷戀權利,害怕大權旁落,所以他一生把軍權和皇權牢牢的抓在手中,對待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大部分都是賞而不用。鑑於西漢後期皇權旁落,最終導致王莽篡位,劉秀設立了尚書檯,任用自己的身邊親信,架空三公,從而實現皇帝總覽大政的目的。
02不得不說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隱藏的兩對矛盾公元前221一年秦滅齊,秦始皇掃六合統一天下,隨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實現對龐大的帝國的統治,秦始皇廢分封,向全國推行郡縣制,實現中央對地方的強有力控制,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及九卿對帝國進行日常管理。
這一頂層設計為此後數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奠定製度基礎,但是也是從這一天起誕生了兩對矛盾,一個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個就是君權和相權的矛盾。
題主的問題涉及的就是第二個矛盾(因為東漢不設立丞相,所以三公行使的基本就是相權,當然曹操領丞相一直是特例),這個矛盾基本上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一直到後來的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才算完事。
上面說到的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在多個朝代為我們呈現了精彩的權利鬥爭,至於題主提到的漢光武帝設立尚書檯削弱三公職權不過是君相之間不起眼的鬥爭之一而已。
03宦官外戚亂政自古已有,後世也沒有消停過,這口鍋劉秀表示不背鑑於劉秀的制度設計,和東漢中後期的宦官外戚亂政事實,有人認為正是劉秀設立尚書檯架空了三公才導致這一後果,個人覺得這是強加因果。
一方面,無論是宦官還是外戚搞事,都不是從東漢才有的,也不是僅限於東漢,前面趙高、呂后一族,竇太后一族,霍光等人,後面的明朝吳瑾、魏忠賢,哪一個沒有東漢鬧的兇?所以由於中國的特殊社會環境,宦官外戚這些人自從一產生就沒有消停過,東漢只是高峰期之一,原因並不在於制度,而在下面說的這一點。
另一方面,上面已經說到,劉秀的這一設計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皇權相權之爭,其實他所設計的尚書檯和漢武帝的內外朝制度、後來的三省六部制度乃至明代的內閣、清代的軍機處並沒有什麼兩樣,只不過名字不同而已。都是皇帝為了分割相權採取的一些措施,無非是任用自己親信的人另外再建立一個平臺繞過丞相那班人來處理政務而已(也就是所謂的內朝)。
非要說說東漢的宦官外戚亂政和這個設計有關的話,就是這麼一點:皇帝為了防止尚書檯的人權力過大威脅自己,故意把尚書檯的長官的級別壓低,造成一種級別低權力大的局面,從而防止他們權力膨脹(但這一點古代皇帝做法是一致的),比如尚書令食不過一千石,遠遠比如宦官外戚,所以他們後來才會淪為宦官外戚的工具。
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必然的,最多隻算巧合,因為後世也有類似的,比如明代的內閣,同樣的制度並沒有導致宦官外戚爭權。(這裡說一下,肯定有人說明代是宦官亂政最嚴重的時候,但明代和東漢的宦官亂政的本質是不同的。明代的宦官亂政恰恰說明了皇權的加強,他們的背後是有一雙眼睛盯著的,嘉靖、萬曆更是創造了幾十年不上班的記錄,但明朝還在正常運轉,沒有人能架空他們,後任皇帝說把哪個當權宦官擼了就擼了。而東漢的皇帝則是宦官外戚手裡的玩物)。
我說是巧合是因為,劉秀他老人家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孫這麼短命,自己以61歲的年齡拿下了東漢皇帝壽命排名榜的第一名,而第二名53歲的東漢最後一任皇帝則是歷史上過得最憋屈的漢獻帝,第三名漢桓帝則直接掉到了33歲,整個東漢皇帝平均壽命28.5歲,基本都是還沒幹幾年就撂挑子的玩意!其中還有一大把是未成年!
如此便造成了權力的非正常交接,這才給了宦官外戚可乘之機。
▽ 前方高能:
至於東漢皇帝短命的原因我們也不得而知了,但正是這個原因,上一任皇帝撂挑子的時候不得不託政給太后,太后要掌權又不得不依靠自己孃家大舅哥大表弟那幫人,如此導致了外戚干政,等皇帝長大了想收回權力,只能依靠身邊的一群小太監,去幫他幹外戚那幫人,最後導致宦官又上位。還沒安生幾年,皇帝又掛了,又由太后來聽政,如此導致了宦官外戚的輪流折騰,最後終於把東漢給整垮了。
所以,制度本身沒有錯,也不需要劉秀來背鍋,怪只怪,後面的皇帝腎不好,死的早。
注:
東漢外戚:
①竇氏(漢章帝妻族)
②鄧氏(漢和帝妻族)
④董氏(漢靈帝妻族))
東漢宦官:
①五侯(唐橫、單超、徐璜等人)
②侯覽、蘇康、管霸
-
3 # 歷史中簡堂西域鷹眼
有人說,光武帝劉秀設尚書檯為最高決策機構,因此導致東漢滅亡,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
一個朝代的滅亡時有很多原因的,即使說是因為某一個官職的設定和廢止而影響的,那這也佔不了主要原因。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於公元20年建立,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篡位,宣告滅亡。縱觀這歷史長河中的200年,一個朝代的興衰有著多種原因,比如針對東漢滅亡人們總結的宦官、外戚專權,兒皇帝太多、黃巾起義等,但是小編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時代發展過程中新勢力和舊勢力之間、新需求和舊需求之間、新文化和舊文化之間的衝突使然。
先說說尚書檯的設定和發展吧!尚書檯是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之後,害怕自己的王朝像前朝西漢一樣被外戚弄權,把持朝中三公的中樞崗位,最後落得個皇室改姓,天下落入他人之手。所以劉秀在三公之上又設立了尚書檯,總覽全國大小事務,實現了皇權專制的絕對控制。
但是,只要有人,就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只要有慾望,就會有各種各樣、各個層面的鬥爭。下面就成我認為的三個方面分析一下東漢滅亡的具體原因。
一、新勢力和舊勢力之間的矛盾。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發展前進,當然權力的更迭也是一樣的。東漢始建。劉秀以“柔道治國”為主理念,退功臣、進文吏,打發曾經跟自己征戰天下的功臣列侯們歸鄉享受生活,不許參與政事。而大力發展文化,設立眾多太學。
這就使得以前帶兵打仗的舊勢力被劉秀扶持培養的新勢力取代了。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東漢期間,中原各地出現了很多豪強士族,他們控制這大量土地及農民,已經發展成了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有大多數還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這一股新勢力的崛起也是在漢王朝內部埋下了一個不小的隱患。
在東漢末年,董卓專權時期就已經有了很多地方士族力量在蠢蠢欲動,各個想要在朝堂有獨一無二的話語權,但這都是東漢帝國內部的勢力之爭,不顧是外戚、宦官,還是地方士族,他們始終還是圍著皇帝在轉,雖然爭鬥,但不會改朝換代。
二、新需求和舊需求之間的矛盾。只要有人就會有慾望的源泉,金錢?權力?每個人心裡的答案都不一樣。當然對於東漢朝堂上的各個大員們來說一樣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設立尚書省是為了抑制三公的權力,但是再沒有尚書省的時候,外戚宦官們的目標是掌握三公的權力,而設立尚書省之後,他們目光也隨之轉變,都盯上了尚書省的權力。
所以說,想要透過設定一個職位了削弱和抑制別的職位的權力,在短期之內似乎有效,但是對長久而言,依然是於事無補的。
東漢王朝的漢章帝開始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戚宦之爭:漢和帝時期竇氏戚族專權,漢殤帝時期鄧氏戚族專權,漢安帝去世之後一個二百多日的皇帝劉懿時期閆氏戚族專權,漢順帝時期梁氏戚族專權,之後漢桓帝滅了梁氏,把有功的十三個太監封了候,又開始宦官干政的時代。瞧瞧,這東漢末期就沒有消停過。
就是因為這些外戚宦官們的需求只有手裡至高無上的權力,老祖宗光武帝劉秀設立的尚書省跟沒有有啥兩樣。一個王朝建立之初最大舊需求就是千秋萬世的家天下,但是這樣的就需求明顯的外戚宦官們的新需求產生了矛盾,只要你這個皇帝一損害到他們的利益,對不起,你得去見劉秀了,我需要個更聽話的新皇帝。或許這也就是東漢兒皇帝很多的原因吧!
三、新文化和舊文化之間的矛盾。一提起漢朝,繞不過的話題是匈奴,總是覺得匈奴一直是最大敵人。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河西走廊上的西羌部落,也就是與中原王朝接觸交往頻繁的是河湟地區的羌人。
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排擠”或者“被排擠”是避免不了的, 西羌部落也是一樣,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往中原地區內遷,這當然會導致與中原王朝之間的矛盾。
其實在西漢時期,河西走廊的漢人和羌人之間矛盾較少,沒有大規模衝突。可到了東漢時期,又恢復了護羌校尉,但誰能想到後面恢復的護羌校尉非但不為漢人和羌人的相安無事服務,未履行“持節領護,理其怨結,歲時循行,問所疾苦”的職責,還挑唆離間,貪殘無厭,激化矛盾。對於東漢護羌校尉對羌人的殘酷迫害在《西羌傳》裡有詳細記載:永初七年(公元 113 年),騎都尉馬賢與侯霸掩擊零昌別部牢羌於安定,”得驢騾駱駝馬牛羊二萬餘頭”;又建光元年 (公元121年)春,馬賢率兵斬廬忽而擊其種人,”掠馬牛羊十萬頭”;又永和四年(公元 139 年),馬賢率兵掩擊那離等,”得馬騾羊十餘萬頭”;又漢安三年(公元 144 年)夏,護羌校尉趙衝與漢陽太守張貢掩擊燒何種,“得牛羊驢十八萬頭”;建康元年(公元144 年)春,領護羌校尉衛瑤等追擊羌人,”得牛馬羊二十餘萬頭”,等等。
可見,當時的矛盾已經不小了,再後來,由於出現了對羌人地區實行了不適應他們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的郡縣制管理,西涼地區發生了叛亂。涼州的邊章、韓遂聯合漢人、匈奴、月氏組成的西涼叛軍佔據控制了涼州,進取隴西。東漢王朝是派皇甫嵩和董卓逼退了西涼叛軍,這也就有了後面的董卓進京,殺十常侍,蠻橫專權,各地士族群起討伐,引發三國之亂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而董卓代表的就是被中原王朝稱為“夷狄文化”,士族對其極端鄙視和仇視,而朝中已經沒有力量可用,只能依靠外部計程車族力量。袁紹這才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爆發董卓討伐戰。最後,司徒王允使反間計,董卓死在親信呂布的手上。
除了董賊,東漢王朝並沒有得救,雖然東漢王朝終於從閹人、何屠戶、董瘋子的手中回到了正常人手裡,官僚階級重新掌握了政權,而王朝卻已經病入膏肓,只能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滅亡。
-
4 #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這種說法是不對。
光武帝改革西漢官制,並沒有侷限於抑制三公,加強尚書檯。光武帝還加強監察制度,提高刺舉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部刺史的許可權和地位。又令全國共並省400餘縣,吏職減省至10%。
與此同時,還採取了不少措施來安定民生,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建武六年下詔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東漢初年的封建租賦徭役負擔,比起西漢後期和戰爭期間有所減輕。
他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為庶人,使流民返回農村,促進生產,史稱光武中興。
而使東漢滅亡的根本原因則主要是文明的衝突。初平三年,出身西涼羌人的董卓為(王允挑唆)呂布所殺,而王允與呂布勾結謀殺董卓,正是出於關東漢文化集團對西涼羌人文化的仇視,而董卓死後,漢朝再無人物把持大局。
並且導致了漢羌兩種文化的公開暴力對抗,直接破壞了漢朝中央朝廷的統治,地方政權也失去控制,最終導致東漢滅亡。
-
5 # 愛玉者說
尚書檯因位於宮中的中臺故而得其名。尚書檯設尚書令一人,年奉祿僅千石,尚在九卿之下,位卑權重。皇帝設定尚書檯的初衷是為確保政令暢通,督促.鞭策百官之意。任用資歷淺.官位低的官員是為了便於控制利用。這個官府的設立本無可厚非,如果皇帝為英明神武之君,尚書檯或成為統治者的羽冀,若遇幼.弱之主則變為外戚.宦官謀權的幫兇。遺撼的是東漢幼.弱之君甚多,尚書檯的設定不僅沒有加強中央統治反爾成為東漢滅亡的幫兇。
封建王朝是地主階級和官僚的最高代表,成為與生具來.無藥可醫的痼疾。土地兼併.民不聊生及連年不斷災荒是東漢滅亡的主要原因。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了但極大地動搖了東漢國本。自此皇帝失去了對全國的掌控,宮內宦官專權,外戚專政。宮外軍閥割據各自為政。這些才是東漢滅之的主要原因。
-
6 # 眸子8552
這種說法不太正確,東漢的滅亡,其原因是多方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富紳豪強的過度掠奪,導致暴發了黃巾軍的大起義。
各方勢力開始割據,各自形成自己武裝,開始劃地自封。
內部有十常侍的橫行,中央以失去統治權,造成形勢失控。各方如曹操、孫堅、劉備等等一大批軍伐嶄露頭角。
在外有黃巾軍的起義,內有十常侍的禍亂,朝廷本就束手無策。各地軍伐,打著″清君側、勤王"的晃子,造成風煙四起,天下大亂。黃權已然被"架空",成了名符其實的傀儡。
″尚書檯"的設立,是為了削弱抑制承相的權力,使皇權集中。″尚書檯"相當於是皇帝的″秘書處",看似集中了皇權,其實不然。從十常侍的把持朝政,到外戚何進的進宮就以大大的削弱了皇權。而在無法抗拒黃巾起義軍時,招董卓入宮,無疑是引狼入室。
東漢的滅亡,是亡於大背景。"尚書檯"只是在快要滅亡的東漢身上,又踹了一腳。
-
7 # zhangchi1209
東漢亡在黃巾,而不是什麼先帝創立的制度,黃巾之亂前,漢朝的政體是中央,郡,縣三級政權體制,軍隊施行強幹弱支,強軍在中央,各個地方君實力一般,而且郡守所管轄地區有限,任職也較短,雖然設立了刺史但也不是常設機構 所以難以形成地方割據。北方的匈奴威脅也已不存在,可以說局面不算太壞。
可黃巾後,中央軍疲於應付各地的黃巾軍,顯得捉襟見肘,於是乎鼓勵地方練民兵,於是地方豪強紛紛登臺組織人馬,這是然後割據的起點。
黃巾是流寇,寇的戰力一般,但是厲害在流字上,流動起來,綿延數郡乃至十數郡,各郡只有守土之責,可謂各掃門前雪,於是流寇日益剿而不亡,日益壯大,於是朝廷乾脆把若干郡擴大為一個州,任命封疆大吏為州牧,統一領導郡內軍政,這樣效果明顯,很快黃巾被撲滅了,可是各個州牧也變得兵強馬壯,尾大不掉,這是東漢滅亡的最大禍根。
靈帝在時,內有十常勢力,外有外戚掌中央軍,中央和地方大佬們,大抵保持著平衡,可靈帝死,國無長君,十常勢和何進為了爭奪中央權利內鬥不止,結果是兩敗俱傷,讓董卓撿了便宜,竊取中央權利,此時的地方大佬們紛紛揭竿而起,從此東漢朝廷權威蕩然無存,軍閥混戰開始了,東漢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
8 # 沉140769451
不對,亡漢的原因是崇儒。一個是西漢元帝崇儒,一個是東漢豪門閥閱、儒學世家的出現,門閥勢力的掘起,是東漢滅亡的歷史必然。消滅門閥勢力,也成為隋唐鞏固中央集權,維護封建體制,國家統一的必然。
-
9 # 史海尋蹤
劉秀說:“俺比竇娥還冤啊!”
當年劉秀得了天下後,先勸退功臣們回鄉做了富家翁,兵不血刃的消除了東漢朝廷的潛在威脅,既得仁名又起到很好的效果,手段高明。設立尚書檯,為的也是削弱三公,加強中央集權。
尚書檯與宰相的比較尚書檯是光武帝設立的政務中樞機構,用現在的話說,是一個團隊。最高主官是尚書令,權重而位卑。尚書令地位還在三公九卿之下,年俸只有一千石,公爵擔任也不過二千石。直接對皇帝負責,因此尚書檯相當於皇帝直屬秘書機構。權雖大,但官位低,也翻不起大的風浪,就是幫皇帝幹活的。
宰相就不一樣了,位極人臣,統率百官,權力和地位同樣的高,在朝廷中影響力僅次於皇帝的存在。如遇上不明白的皇帝,極易一手遮天失去控制。
因此尚書檯作亂的沒有,奸相誤國的倒比比皆是。
漢朝滅亡的三大推手:權宦、外戚、幼帝“國獨以弱滅,獨漢以強亡”。東漢滅亡並非來自外敵的入侵,甚至東漢時期,沒有什麼鬧過像樣的邊患。
在東漢末期,皇帝連續早亡,都是幼帝即位。小孩兒當皇帝什麼都不懂,最大的倚仗就是太后系和身邊的宦官系。太后也只能依賴信任的孃家人,以致外戚成了氣候。而想拿回權力的幼帝,也只能藉助宦官的力量,較著名的有“十常侍”,帶頭的張讓和趙忠被漢靈帝稱為:“張常侍為我父,趙常侍為我母。”
外戚和宦官兩大陣營,爭鬥於朝廷之中,打的不可開交,並因此招董卓入京,專斷朝政,奪權弒帝,直接導致東漢滅亡。
總結:同樣的制度所產生的效果,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
-
10 # 寄暇學宮
尚書檯的設立,不過是把西漢以來的丞相府、中朝等機構移至到了尚書檯。東漢人一般只是認為尚書檯是樞要、核心,很難見到東漢人議論尚書檯存在的不合理性。從這方面來看,尚書檯的設立也是有它的合理性,至少在當時是合理的。
東漢的尚書檯的設立,代表著中國古代行政中樞,開始從個人開府的宰相制向組織機構化宰相制轉化。尚書檯制度,是以後三省制的雛形,在當時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把一個王朝(尤其是象漢朝這樣的長命王朝)的滅亡,歸咎於最初設立的一項制度,是不客觀的。一項制度的建立,是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各方勢力平衡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客觀條件發生變化,各方勢力在博弈中也發生了變化。這時以前合理的制度可能就會變成不合理的制度,或者會由此產生一些弊端。對於這種變化,如果能夠及時作出相應合理的調整,那麼就會繼續維持住各方勢力的平衡。如果繼續墨守成規,或者已經無力作出調整,一旦各方勢力的平衡被打破,這個王朝就會走向滅亡。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歷史就是在各方勢力平衡、打破之間輪迴。
歷代的史學家受儒家觀念的薰陶,一般以“仁政”和“暴政”來作解釋。什麼是“仁政”,什麼是“暴政”,卻沒有具體的定義和解釋。一般都是安定的盛世施行的定是“仁政”,但凡引起了動盪,自然就是施行的“暴政”。這種以結果為前因定性,失誤自是難免經常出現,同時也無法給予後世正確的借鑑。
一些務實的史學家有鑑於此,總結出了“衰敗六徵”——女寵、閹豎、外戚、強藩、朋黨、悍夷。這“衰敗六徵”相比於“仁政、暴政”客觀了不少,也能找出癥結所在。自此歷代史學家往往就在這幾項裡面轉來轉去,不斷地引用史實來作論證。
“衰敗六徵”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主宰歷史輪迴的卻是一個被人忽視的主體——人口!
秦始皇統一後,人口約為4000萬;
漢平帝元始二年,戶數約1223萬,人口數約5959萬;
漢桓帝永壽二年,戶數約1067萬,人口數約5647萬;
隋煬帝大業五年,戶數約890萬,人口數約4601萬。
這一組資料之後,就是一連串的動亂——秦末大亂、綠林赤眉起義、黃巾之亂、隋末大亂!
在這些大亂之後,又有一組資料:
西漢初年,戶數約300萬,人口數約1400萬;
光武帝去世時,戶數約427萬,人口數約2100萬;
晉武帝太康元年,戶數約245萬,人口數約1616萬;
唐太宗貞觀初年,戶數不到300萬。
前文所述的各方勢力之間的平衡,也包括人口的生殖力和土地的生產力之間的平衡。上面的資料顯示,人口一直沒有突破6000萬。
從秦漢到隋唐,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尚未得到充分開發之前,中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有限的耕地,也沒有高產量的農作物,6000萬人口就是這塊土地能夠承受的極限。
明清之時,隨著對江南的充分開發,以及番薯、玉米等新的農作物的引進,這才突破了6000萬這個極限。清道光年間,這個人口上限提升到了4個億。
當東漢末期,人口再次達到6000萬的極限時,歷史卻等不及這個上限的提升,歷史再次選擇了洗牌。人口規模和土地產出之間的平衡再次被打破,大規模的動亂再次出現。歷代史學家們沒有現在科學的史學觀,依然不停地在“衰敗六徵”中探討,譬如宦官專權、外戚干政……
本文參考:《華人口史》、《漢書》、《續漢書》、《通典》
-
11 # 歷史中簡堂宇文泰
東漢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但是最關鍵的就是~東漢滅亡於外戚宦官干政,黨爭內訌;
造成外戚宦官干政,黨爭內訌的主要原因是從漢和帝以後,繼位的皇帝年幼。小皇帝年幼,一般就要麼信自己母家,要麼信身邊親近的宦官,造成了外戚宦官干政。沒有一種制約外戚宦官的制度跟權利,造成他們擅權亂政。
這跟光武帝的“事歸臺閣,需置三公”關係不大。
-
12 # 歷史中簡堂趙犨
動亂四時起,權綱因情變。
武帝撥亂反正,以仁為本, 與民生息,瞬息應變,設尚書檯制約三公,總欖權綱,東漢鼎盛, 此乃光武賢明之君也。
然歷經三帝,時世而行,權崗未動,尚書檯焉能制約三公?
猶如一驍將學成刀法,上陣先挫對方槍王,再勝對方棍聖,然敗在無名託天叉手,是驍將刀法不純熟?非也,因對我有了防備,故難取勝。
故外戚專權只因自己未變通罷了。
-
13 # 番茄的木木
二千年封建王朝滅亡規律:王朝開創早期,君主勵精圖治,地多人少,朝廷能從自由農手裡順利收到農業稅,中期開始,權貴地主兼併土地,大量自由農破產,淪為農奴佃戶,朝廷收到的錢開始慢慢減少,人口滋生,地少人多,到末期,氣候變化,水旱蝗災一起來,朝廷沒錢了,饑民鋌而走險武裝起義,動搖朝廷根基,接著就在輪迴一遍。王朝滅亡根本原因就是朝廷沒錢,經濟破產,接著滅亡
回覆列表
劉秀設尚書檯為最高決策機構,剝奪了宰相的權力,皇帝直接掌控尚書檯,而尚書檯一方面是由官階低的官員來擔任,便於控制,對皇帝沒有威脅;但另一方面又給予官階雖低的尚書檯官員有很大的權力,對於朝廷上的事,事無鉅細,皆在其管理範圍之內,這些官員直接聽命於皇帝。東漢對尚書檯設定充分體現了“官小權大”政治機制特殊效能,這在相當程度上達到了抑制相權,鞏固皇權的目的,對於維護皇帝的專制統治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當皇權專制統治達到了一定的高峰之後,缺少了相權,缺少了“三公”對於皇權的制衡,給了原本依附於皇權的宦官提供了專權的制度便利,尚書檯的官員官階低,而依附於皇權的宦官們便乘機攬權。起初,他們是依託皇帝,狐假虎威,仗皇帝之勢,欺壓朝臣,後來,宦官們便漸漸取代了權力,最後,宦官專權,連皇帝也被架空了,宦官成了朝中的第一大勢力。
東漢中期,尚書檯的內官不再由別的官員擔任,而是全部用宦官。尚書檯職微權重,既容易接近皇帝,又擁有實際權力,當然,皇帝也便於控制,於是,尚書檯成了由宦官控制的機構。東漢的宦官只要加有“平尚書事”“錄尚書事”等頭銜,便能指揮、控制尚書檯,而他們一旦掌控了尚書檯,實際就等於控制了中央政府的政權,後來甚至還能掌控軍權,如此一來,宦官專權成了事實。
這便是導致東漢滅亡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東漢世族公卿和將相功勳的家庭與皇室帝結成姻親成了常態,而這些世族或功勳,本來社會地位就比較高,當他們的女兒或姐妹等嫁入皇室而有了成為皇后或太后機會時,強強聯合的裙帶關係便使得這些皇后或太后將恩寵轉化為權力和地位,而孃家的勢力更使她們在後宮不甘寂寞,不想平靜,東漢時期,後宮干政現象的突出表現是“六後干政”,即有竇、鄧、閻、梁、竇、何六位太后臨朝稱制,後宮干政在東漢成了政治常態。這也是導致東漢滅亡的原因。即後宮干政和外戚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