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南酒館
-
2 # 李欣普拉提
因為中高強度的訓練會讓體內產生內啡肽,這是一種讓神經興奮的物質,你會感覺到快樂。而做家務只是時間長,強度屬於中小,不會產生內啡肽。
-
3 # 科學運動與健康
很多人覺得奇怪,運動和家務都讓身體有了一定的活動,消耗了能量,但一天家務活做完,常常身心俱疲,而運動完後卻“累並快樂著”。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心態不同
聽到做家務,大概很多人多多少少會有些“不情願”,因為帶著不得不做的任務性,又通常一個人完成,重複某種自我感覺沒什麼意義的動作,會讓人心裡很不舒服。運動則經常搭伴兒進行,跑步、打球,共同揮汗,相互交流,可以緩解緊張情緒。
2.活動方式不同
家務活常比較瑣碎,登高擦洗,彎腰提物,重複多次,且身體常在不太舒適的姿勢下保持很長時間,鍛鍊到的肌群並不協調,常會導致頸肩腰腿等部位的疼痛。長此以往,讓人更覺疲憊。
3.強度不同
壓力激素有40種,其受體遍佈大腦和全身,在劇烈運動期間,能鎮靜大腦並緩解肌肉疼痛,這其中之一是內啡肽,但確實需要一定強度的運動才能促進內啡肽的產生。除了增加內啡肽以外運動可以調節所有抗抑鬱藥錨定的神經遞質,比如可以提高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同時,運動還促進了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能改善情緒和幸福感,並重啟注意力系統,由此將產生一種類似成功完成某件事後的滿足感。家務通常為低強度、長時間,不能很好地刺激產生這些壓力激素而另人們產生快感。
運動還可用來治療抑鬱症,雖然和藥物同樣有效,甚至一次運動都能改善情緒,但這種改善的情緒常在一定時間後回落到基線水平,也許這可以解釋部分人運動的“上癮”。不過,如果想長期改善情緒,堅持一定強度的運動還是有必要的。
心理作用更大,做家務和運動想的事情不同,為別人做事情,和為自己做事,獲益的人不同,一起做事的人也不同,心境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