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類總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當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並被判處火刑——後來科學的發展證明了地球的確圍繞著太陽運轉。今天量子科學從被懷疑,到不斷湧現科研成果,可還有人說量子科技只不過是騙局。對此,你怎麼看?
2
回覆列表
  • 1 # 旁觀者周老師

    對量子力學的質疑其實不光是一些華人,外國也同樣有很多質疑之聲,或許質疑更甚。這應該是一種科學探索不同觀點正常的分歧,至少目前還一直在公平,公開和自由的爭論,談不上誰壓制了誰。如果追根溯源,大概還是從愛因斯坦和玻爾的那場偉大論戰開始,雙方都有大量的追隨者,這非常符合科學史發展的路徑。如果按照地理觀察,會發現實際上歐洲物理學家比較偏向量子力學,而美國物理學家似乎更偏向愛因斯坦一些。

    應該說,這兩個學說確實具有明顯的差別,相對論把經常被作為參照系的空間和時間(從而是獨立於觀察物件)變數本身,看作是系統的組成部分,是可以發生變化的,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理論體系,在物理學界這種理論被稱為背景相關理論。量子力學則相反,認為空間和時間是獨立於觀察物件的(注意,量子力學的觀察物件是量子,和相對論一樣,是高速運動的物質),而且是不變數,這種理論被稱為背景獨立理論。顯然,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觀察視角,得出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在所難免。至於誰對誰錯,又或者兩個都對,現在沒有充分的證據來評判,繼續爭論非常正常,也非常有必要。

    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是,無論相對論,或者量子力學,目前為止都遠沒有到完善的程度,理論和假設,都還有大量的瑕疵,儘管都有大量的實驗結果支援,但是出現的反例或者矛盾,也是不斷被發現。實際上,國內外都有大批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工作,就是在完善這些理論。比如在國外非常盛行,而在國內備受質疑的弦理論,根本上就是為了調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解決物理學理論的困惑,試圖建立一個大一統的新理論體系,儘管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嘗試,但是是值得肯定的一種努力。

    對一種理論,哪怕是已經非常成熟的理論的質疑,恰恰是科學的本質,科學的生命。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是從質疑成熟理論(經典物理學)開始的。更何況量子力學的一些結論,也還是有一些值得懷疑的疑點,也需要有志者去完善或者修復。我們國家缺少的恰恰是基礎科學研究者,對基礎學科的研究水平,才是體現一個國家的科學水平,這甚至比應用更加重要。在這裡,自由的學術氛圍和寬容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 2 # 蘭天1969飛碟製造專家

    量子力學首先說不是利用的糾纏原理,是單光子分發,接著改口說是利用的量子糾纏原理,再接著又改口說是偏振光原理,這些是用來對付質疑者才改的吧!到底是不是騙局,就不要怕別人質疑,正確面對才是真正地問心無愧。有沒有單光子分發,有沒有光子糾纏,這樣簡單的問題還存在什麼神秘原理不成。一支蠟燭光減弱至1.8公里處的暗淡程度就認為是單光子的靈敏度了,有可能還是一束不可見光,你能給以否定嗎?單光子的定義是不嚴謹的科學態度。

    糾纏現象公認是偏振上下旋現象,具有遙遠距離上的心靈式感應力。十光年,億光年都行,糾纏態甲粒子進行人為的狀態方面的改變,引起乙粒子狀態瞬間跟著改變,:好象根本不存在距離概念,這就是吹,實際中能證實嗎?普通粒子糾纏一下,就糾纏出自身的巨能,這符合能量守恆定律嗎?回答肯定不是,粒子絕不會糾纏出巨能,不符合自然界的規律。糾纏雙方還能在遙遠距離上改變對方的存在態,力不到達怎麼實現改變,只屬於想象的改變。依據宇宙自然處在能量守恆定律之中,得糾纏粒子只攜帶人為給於的能量,不能自然而然地變出巨能束,人為給粒子巨能也給不了。既然未攜帶巨能,就沒有巨力在無窮遙遠處瞬間去改變對方的存在態,得遙遠距離上的巨力糾纏不成立。所謂的糾纏只剩下常態糾纏或短距離糾纏一個方面了。常態糾纏如同生命物質成份發生糾纏一樣,在多種複雜自然力的影響下發生改變,無機物糾纏成有機物,有機物糾纏成蛋白質,最後蛋白質構造生命體,這是不是糾纏還難說。粒子的這種短距離糾纏為什麼要蒙上神秘面紗呢!值得深思。既然不存在遙遠距離上的糾纏,愛因斯坦所指的糾纏在客觀上就不存在。

    所謂單光子發射,只能在他們的數學計算裡存在,就如同整個宇宙可變為一個奇點一樣計算,可想象的存在,總帶神秘性。他們並不知道數學只具有計算功能,數學上的推測往往都會有錯的事實發生,不符合客觀規律是常有的事。如引力半徑之內引力無窮大,難道還大於整個宇宙的引力,那麼小的物體還與整個宇宙相提並論,所說無窮大爆的引力在那麼小的範圍內怎麼施展。單光子質量趨向於零,現代科技根本不可能去抓零物質量大一點的東西,光子質量是多少無人知曉,就是單光子擺在面前也不能辯真偽。儲存,發射,執行想都不敢想,騙子們可以做得到。墨子號停止發射強鐳射脈衝資訊,金鑰就在客觀上消失了,這就是經典通訊的最好證據。強鐳射脈衝資訊從地面發射到墨子號晶體上,發生偏振上下旋發射至目標,那是隨機資訊。符合上旋50%.符合下旋50%,跟著50%左右忽悠。鐳射本身就是光子運動,一個脈衝一個光子忽悠誰。單光子金鑰分發,牛皮被吹破了還不知道,還在使勁地吹,穿幫啦!

  • 3 # 刁博

    不知道題主說的“攻擊批判量子科學的言行”具體指的是對怎樣的“量子科學”進行攻擊。對待不同的“量子科學”,這個問題當然就會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不論是怎樣的“量子科學”遭到攻擊,和題主說的哥白尼日心說遭反對都不能相提並論。

    哥白尼的日心說提出時,科學尚未建立,對日心說的反對和抵制主要是神學勢力用權力的欺壓。而從量子力學的建立到現在的過程,神學早已失去了統治地位,它們已經沒法打壓科學。反倒是自己充當起了蚊子、跳蚤,動不動就拿量子概念把自己美化一番,試圖在科學上叮一口血以獲得苟延殘喘。

    市場上有一些量子茶杯、量子鞋墊、量子保健等等所謂的“量子產品”,那樣的產品統統與量子無關,只不過打了一個量子旗號抬高自己便於誘引更多的人上當而已。郭光燦院士就曾嚴厲批判過那些假冒量子的產品,指出那些都是假的,根本和量子沒有一點關係。目前只有量子通訊有了一定的應用,各大國在量子計算方面也正你追我趕。科學家對打著量子旗號騙人的“量子產品”進行批判,當然不可能等同於歷史上日心說受到攻擊。

    網路上有不少聲音說中國的量子通訊是一個巨大的騙局,那些聲音雖流傳已久,但根本就是癩蛤蟆打噴嚏只剩下動靜大了。而且也是滿滿的低階謠言,動不動就否定了量子力學的基本事實,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從未有哪個攻擊量子通訊的人把自己否定量子力學基本事實的論文發出來,也沒有哪個攻擊量子通訊的人能夠去《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等期刊舉報,把量子通訊的論文撤掉。那些攻擊量子通訊的人就像下面這位一樣的存在:

    量子概念誕生至今已100多年,但是量子力學並不是完善的,還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在問題的解決中會存在著爭論,但不會有攻擊。從愛因斯坦和玻爾時代就有爭論,但他倆之間不存在攻擊。

  • 4 # 談科論普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每當有新的東西出現時,總是會面臨各種質疑和批判,就像題主所說的那樣,日心說在當時也遭受過反對和批判。但是事物總是在不斷前進的,只要i正確的理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是能展示其真理之光的。

    其次,應該說量子理論或者量子科學之所以受到人們的質疑或者攻擊,其原因在於這個理論確實不太容易理解,常人可能一時半會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

    卡爾薩根在《魔鬼出沒的世界》一書中曾經對量子力學進行過一些論述,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量子力學在普及方面存在的難度。

    他說道:

    試想一下你非常認真地想要理解量子力學是什麼,首先,你必須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只有當你掌握了數學各個分支的知識後,你才能邁過通往很高層次的知識的門檻。你必須依次學習算術、歐幾里得幾何學、高中代數、微積分學、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向量微分、數學物理方法中某些特殊函式、矩陣代數和群倫。對於大多數學習物理的學生而言,這一過程大概要佔去從小學三年級到研究生低年級之間15年的時間。這些課程的學習實際上並不涉及任何量子力學知識,恰恰相反,所有這些努力只不過是為深入瞭解量子力學建立的數學知識框架而已。

    ————————————————————————————————————

    就此來看,量子力學的普及存在很大難度,所以受到人們的質疑也很正常。

    同時,答主希望拓展一點的是,目前有很多打著量子力學幌子的產品,實際上是靠玩概念欺騙百姓,謀取錢財,在這方面一定要讓大家多留神,多長個心眼,免得上當受騙。

  • 5 # 講科學堂

    對於量子物理學的批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批評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有意義和有建設性的批評。它基於對量子物理學的瞭解;第二類是無意義的和沒有建設性的,這是基於無知。

    第一類的批評一般都是科學界內部對量子物理學裡面的一些理論或技術進行的一些質疑,這是非常正常和重要的。科學精神裡面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懷疑精神。正是有了這種懷疑精神,才誕生了科學本身。愛因斯坦就對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提出了質疑,他和波多爾斯基、羅森一起提出了著名的EPR佯謬,用來質疑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EPR佯謬是基於定域論和實在論提出的。後來,大量的實驗證實了這個看似合理的基礎在量子世界裡是不成立。

    最好玩的質疑就是“薛定諤的貓”,大物理學家薛定諤在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一個放射性粒子在一段時間內衰變的機率是50%,利用這個放射性粒子作為一個毒氣瓶的開關,它衰變了就會觸發這個開關,將毒氣釋放出來,毒死盒子中的貓。

    按哥本哈根詮釋,這個放射性粒子在未經觀測前,它處於衰變和未衰變的疊加態中,對應的貓也就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之中。當然這是不可能的,貓不可能會處於既死又活的狀態中。愛因斯坦也對薛定諤的這個思想實驗大加讚賞。

    正是這些質疑促進了量子物理學的發展,所以,這類質疑是有益和必要的。

    圖:比如說這位

  • 6 # JACKREN75

    警惕騙子們打著量子科學的招牌騙國家騙人民。

    -------------------------

    中國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又是世紀大騙局|  作者:VOLTES|   小弟剛看了這個新聞,還真嚇了一跳,還以為中國在量子通訊有什麼重大突破,不過負責這個的潘健偉本來爭議就很大,標準的牛皮大王一個,他乾的事都要存疑,仔細看了一下內容,只差沒噴飯。|  這哪裡是什麼量子通訊??實際上的通訊內容還是用傳統方式加密透過鐳射傳送,被量子加密的只有秘鑰(先不談真假),敵人要竊聽根本不用去管被量子加密的

    秘鑰,只要破解用傳統手段加密的實際內容就成了,這個所謂的量子加密的秘鑰唯

    一的作用就是一但被別人偵測,量子態會塌陷可以被自己偵知,切斷通訊,不過這

    其實沒啥意義,因為鐳射通訊量巨大,等你知道切斷通訊,資料都早被敵人拿走了,

    要偵查有沒有人竊聽高指向性的鐳射方法多的是,不需要用到連愛因斯坦都搞不

    懂的量子糾纏。|  量子通訊早在1984年就由IBM公司的研究人員Bennett和蒙特利爾大學的學者Brassard提出,但是專管通訊安全的美國國家安全域性是連經費都懶得出, 原因就是量子通訊用的量子糾纏在理論本身都還有很大的問題(連愛因斯坦都搞不懂),真正的量子通訊是要通訊內容都用量子加密,實用上必須製造一個一個單光子出來量子加密,做不做的出來是一回事,就算做的出來通訊速度也奇慢無比,所以不

    管美國歐洲日本都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潘建偉的導師在歐洲推銷這個專案也沒被接受)|  中國一向愛吹牛造假,用個量子通訊這個連愛因斯坦都搞的迷迷糊糊的名詞來胡弄世人,說穿了就是一個鐳射通訊衛星而已,但是說鐳射通訊衛星比起來中國落後的很,加個量子兩字,就變世界第一了。

  • 7 # 風聲流過

    量子力學是科學,但很多打著量子力學旗號的技術是偽科學,是為了騙取國家錢財。批判這些偽科學的言論不能算是攻擊量子科學吧!

  • 8 # 新經濟牽引一實戰

    一些攻擊與批判量子科技的觀點與人士。社會發展的包容性是許可的

    。暫時可以視為這些人是一種科技界的保守派吧。

  • 9 # 聊天選手九段

    和後科學家們聊會:

    宇宙的形成就象我們人類蓋房子一樣,不過對於宇宙來說房子是倒“倒”過來蓋的,至於這間房子蓋多大需要多少空間,完全取決於房基的基礎,這個基礎是個“力”,這個力是透過物體結構狀態表現的,力轉化為物質後產生更多的“物質能量”,這個能量有冷有熱,如何讓物質能量平衡呢?保證房間面積足夠用呢?力發揮了“引力平衡”的作用,“引力平衡”是物體、物質能量擠兌壓縮空間形成的,引力場的大小取決於物質能量的“量”,量子的爆發歸功於物質結構。原創2018.10.10

  • 10 # 布魯諾二

    西方科學全盤錯誤、中國跟從死路一條、能量球理論捅破天機、中國官科們何時醒啊???

    宇宙是種能量球機制、科學從空心球開始?!?!

    能量球理論如果被證實為宇宙真理,和確定為國家戰略,那科學將面臨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拾方法論,重建體制機制,重塑宇宙之真理。

    我們首先要重塑主流科學的三大根基概念,確立正確的物質觀,時空觀,和運動觀。三大根基乃宇宙之基,科學之基,理論之基。

    物質是種實在的東西,物質具有質量,擁有形態,永不湮滅,物質具有阻擋性和碰撞性,宇宙是唯物質的,物質是實在的不是虛無的。我們必須堅守物質實在的原則,我們必須堅決剷除一切虛幻事物。科學把物質搞得虛無,宇宙被人類弄得玄幻?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環境,空間裡除了物質,什麼都沒有,空間是一無所有的環境。時間是物質運動的過程,運動過程受運動規律支配,時間是度量過程的概念。物質的運動環境和運動過程都是宇宙的客觀存在和絕對存在,非相對論所述的相對性。相對論的立論根基是光速不變,光速不變是光量子速度不變,非光粒子速度不變,不要張冠李戴?

    物質在空間裡運動,運動的本質是慣性運動。物質在一無所有的空間環境裡以慣性狀態存在,物質的慣性運動形成慣性碰撞,慣性碰撞改變慣性狀態,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力是慣性碰撞力,能量是物質慣性碰撞效應的度量。宇宙萬物的運動都是碰撞力作用的結果,引力根本不存在,四種基本力子虛烏有。引力理論誤導科學達幾百年,是時候該糾正錯誤了?

    從宇宙的三大根基概念可推出宇宙萬物的基本運動形式是碰撞反作用力的噴射形式的運動,宇宙基本的和唯一的動力裝置是物質組合的空心球裝置。宇宙是種能量球機制,萬物由空心球組成,一切都是以能量球為核心和主軸的組合,運動,和迴圈。空心球吸收和發射的粒子是光子,光子的動能推動宇宙萬物的運動和宇宙物質和能量的迴圈。空心球的運動是具有方向性的,這就能形成物質的聚集運動和宇宙的有機迴圈。宇宙的能量球機制是宇宙迴圈選擇的結果。

    能量球的工作原理與物質的輻射量子化相一致,這足以說明宇宙的能量球機制。所謂的量子就是空心球噴射出來的一群光粒子,量子是一定數量光子的動態體。量子物理把量子當成能量體,當成波,當成概念方法是很不恰當的,我們必須確立量子的物質性,實在性,和碰撞性。光是粒子,不是波,波是粒子運動的表現,波動的實質是粒子的碰撞。光子是單個粒子,量子是一定數量的光子,光量子是空心球噴射出來的一群光子,量子能在物體中實現量子傳遞,光速不變是量子速度不變,不是單光子粒子速度不變。光不是波,光波也不同於聲波,量子理論走波動路線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輻射量子化就是任何粒子的輻射都是由量子單位組成,相同的量子對應相同的粒子,由此可推出宇宙萬物都是由同種粒子組成。按能量球理論,電子是單個的能量球,電子的聚集效應形成中子(質子),中子的聚集效應形成原子核,超級原子核的裂變形成各種原子(元素),萬物都是由電子組成。而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卻把物質結構搞得異常複雜,中子(質子)由各種夸克,和各種相互作用粒子,以及各種莫名其妙的微粒組成,其中還存有各種機理,引數,和假設。原子模型也只是原子核和電子,而把光子排除在原子結構之外,而光子卻是在原子中佔絕對質量和起絕對作用的。粒子物理漏洞百出,錯誤連篇,是時候該改變了?

    原子是超核裂變的結果,原子是不規則的核裂塊,各種原子具有各自獨特的光密性,光密性是原子間相互作用和相互結合的基礎。各種原子是裂變來的,而非聚變,而我們的核理論走的卻是聚變路線,各種原子是各種溫度下的聚變產物。宇宙是種裂變機制而我們卻走聚變路線,這豈不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電子是光子組合出的一個空心球,其不斷地吸收和發射光子,而形成運動,空心球內根本就沒有電荷,也不需要電荷。原子核是空心球的粘連體,原子核是不規則的核裂塊,特異性原子組合出特異性分子。原子核不帶電荷,電荷純屬臆造。化學反應是原子之間的碰撞作用和在彼此光密點上的競爭性組合,與電子電荷無關。化學反應,元素週期表,價電理論,電磁理論都是基於電荷概念,而電荷又不存在,真不知化學該何去何從?

    宇宙天體是種聚集作用和裂變過程,從恆星的原子核裂變,到中子星的中子裂變,到電星的電子裂變,天體是種裂變機制。而我們的宇宙天體學講的卻是聚變,科學反其道而行之?

    物質以慣性狀態存在於空間,空間是種一無所有的環境,在一無所有中何來的維度,場體,和能量體。數學是門工具,是種應用方法,數學只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空間裡哪有數學存在。宇宙空間其實是種光子狀態,萬物處於光子的光速碰撞中,一切物質運動都是光子動能的推動。弦論,場論,波論,高維論,多元論,幾近神話?

    按能量球理論,主流科學理論幾乎全盤錯誤,主流官科們是不是該醒醒了?

    科學已走到一個改革的十字路口,科學改革,勢在必行!

    (《能量球理論》百度貼吧能量球理論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非教師專業的人去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