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閆先生的紙
-
2 # 崑山市周巷村鄔金龍
我覺得生活的挺如魚得水的,我不犯選擇性錯誤,不賭不黃不毒,穿戴也就班尼路那檔次,就是喜歡吃吃小食品,俗話說人家玩掉的或許我可以吃半輩子,誇張點說一輩子,吃吃東西全家都吃到,挺滿足了,我覺得沒分歧就是別犯那幾個錯誤一般老百姓都會過的挺幸福
-
3 # 佰秀農業
父母都是農村人,傾盡所有把孩子培養成人,就是圖個安穩和麵子。其實農村人在一起比什麼呢,上一代沒什麼好比的,這一代誰也比誰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就只有比下一代。
我很看不慣父母與鄰里之間的這種互相的攀比,而他們還樂此不彼,為此沒少和二老拌嘴。
當然,我也沒少捱罵,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兔崽子有出息了是不是,看你爹落後了是不是,笑話俺沒文化可是?告訴你,在農村就得這樣比,不比沒人看的起你,這是鄉村文化,懂不?”
最後兩個字往往都是吼出來的,後來,看到無法讓他們改變,乾脆就改變自己,索性不給他們拌嘴了,只要他們開心,愛怎麼就怎麼吧!
由於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加上常年服務於農業,和農村人打交道也最多,發現農村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分歧,那就是給哪個孩子看孩子的問題。
農村的父母,和兒媳婦相處是個大難題,沒有事情的時候,很多問題還發現不了,也就是平常吵吵嘴的事兒,大不了少說幾句話。
但有了孩子,為了讓孩子受好教育,就把孩子弄城裡上學去了,老大在城南,老二在城北,可能家裡還有一個老三,這時候都讓爹孃為自己看孩子,自己好上班掙錢。
爹孃分身乏術,都不看全得罪,選擇看更得罪,反正橫豎都是一個得罪,很多婆媳關係都是在孫子長大了之後才慢慢緩和的。
這種現象如今在農村普遍存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考驗的不僅是爹孃的智慧,還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當然,爹孃有錢就另當別論,但這在農村並不常見。
我和父母最大的分歧是學習和就業上的分歧。
我家庭條件不太好,底下還有一弟弟,我想早點畢業出去工作補貼家用,家人卻一定要讓我考研,現在上大學的學費都是貸款,一畢業就要欠外債,爸媽已經很老了,都50了,不想讓他們再操勞了。我跟他們說,一邊工作一邊考研,他們覺得可行,於是就解決了,家人理解自己還是好的,謝謝爸媽。
最後願全天下家庭都和和睦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