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業餘吃貨
-
2 # 逗趣夢夢
這是當然的,歷史永遠沒有人是對的,一萬個人對歷史就有一萬個看法,中央10有套節目叫百家講壇,意思就是各家說個言,誰也不能說他絕對是對的,每個人在講歷史的時候都會帶上自己的主觀臆想,所以聽人講歷史不能全信,信個五六分就好。最好自己去翻史料。
記得有一次明月做一個電視節目,說到自己的一次去滕王閣遊歷的經歷,他說看到那種景象,情不自禁的留下眼淚,什麼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才是真摯,才是感動,才是震撼。正因為王勃真真正正的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才把景色描述的如此感人。
無論寫文章也好,寫書也罷,沒有作者的感情是沒有味道的。太史公被稱為“不虛美,不隱惡”也只是相對的,如果沒有融入自己真摯的感情,怎麼會有那麼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的歷史人物形象?刺客列傳中的荊軻,西楚霸王項羽,高祖劉邦,哪一個人物背後沒有作者的情感?這種個人感情的存在,是作者對歷史的摯愛,對歷史的負責,對自己事業追求的信仰,是一腔熱忱和湧動的熱血。同樣的,明月的個人情感極強,他以他獨特的視角表達著自己對那段明朝歲月的思考和熱愛,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撫弄。他喜歡王守仁,他喜歡于謙,他不喜歡海瑞,他不喜歡嚴嵩,你都可以看出來,作者從沒隱藏什麼。但是這背後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的三觀極正,傳遞的都是正能量,我在讀的時候總是感覺熱血沸騰。曾經最難熬的時候,竟是明朝陪伴著我,竟是袁崇煥鼓舞著我。尤其是作者寫徐霞客的最後部門那句話,更是對我影響深遠。
人永遠不可能客觀的,連上帝都不可能,不然世界怎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
3 # 三千里風吹雪與飄
看了將近兩個月,終於看完了,前面越看越喜歡,後面越看越失望,失望有三:1,沒完沒了的寫宮鬥,開始看的還有意思,千篇一律的換著寫鬥爭,實在看的噁心了;2,李贄,吳承恩等人壓根不寫,社會,經濟,文化幾乎不怎麼提,官場皇權交替佔了90%;3,到了後面草草收尾,感覺像是感覺寫完著急交稿一樣,李自成三言兩語滅了崇禎,李自成的結局也不提,清軍如何入關也沒了,可能就此列為清史了。最後,連個明朝總結也沒有,一頓自我抒情結束了……
-
4 # 崑崙有人衣青衣
我個人認為是有的。
“筆落有心”,即使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是參考了大量史書資料,在歷史的真實度、準確度上可信度很高,但每人都會有自己喜歡偏愛的人物,寫到那個人時落筆定會有所不同,在不改變歷史面目的情況下,將他寫得可愛一點並不奇怪。
-
5 # 密探零零發
肯定有作者的情感了
一、歷史以及其他所有的著作都是人來寫的,沒有一個人是絕對沒有感情或者說客觀地來記錄歷史,個人的好惡都會夾在在裡面。例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應該說是一個比較客觀嚴謹的史學家,但史記裡依然夾在這司馬遷的感情,比如他就比較看重或者敬佩項羽,在史記裡就把項羽記述的形象描寫的很高大。
二、按照中國的慣例,前朝的歷史由後朝來修史,不可避免的會摻雜當朝統治者的思想和觀念,為當朝服務,很多就是抹黑前朝,以表明他取代前朝的正確性以及順應天明和合法地位。
三、歷史又不是當時人記錄的,很多都是作者道聽途說,在選擇眾多資料時,難免會有一個人好惡以及觀念而做出的取捨。
四、《明朝那些事》本就是戲說明朝,有歷史事實,也有作者個人的情感,甚至臆測都有可能。
五、歷史本就是過去式,後人的記述難免會有誤差,一些不解之謎,唯有當事人知曉,這也是歷史的魅力,給後人留下更多的遐想空間。
-
6 # 土豆絲68115376
這個 我覺得肯定有的 舉個例子 在第三部妖孽宮廷中 英宗復辟那一段中 還鄉團徐有貞的覆滅 作者寫了一句話“對於這個人我真的不想再多說些什麼”從這句話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作者很厭惡這個古人。對於明朝,我是從當年明月的書中初步瞭解這個朝代,但是等我越是深入瞭解這個朝代的時候,就會從當初的喜愛到惋惜最後就變成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感。我很佩服當年明月從頭到尾不管都保持很高畫質醒度,不管明朝的興 衰 忘。都會很精彩的介紹了該時期的一些有趣的事。這個又從側面展示出了 這部書,作者是夾雜著自己的情感的但是又在努力的控制著自己情感
回覆列表
肯定的啊,文字是作者情感的書面表達。同一件事情,不同立場的描述的角度都會不一樣。寫歷史,只能做到儘量客觀。不然司馬遷是怎麼給各個人物事件寫記立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