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看到了《遊戲力》的很多推廣,這是不是個偽概念,適合中國孩子嗎?
4
回覆列表
  • 1 # 電遊女王

    1、遊戲力其實是一種“會玩”的態度,追求的是一種快樂的理念,遊戲的表層意思是好玩,有趣的東西,深層是讓你沉迷、上癮的東西,我們要剔除不太好的東西,對於青少年來說自控能力相對比較弱,還不能很好的做到自律,所以需要系統的輔助來幫助孩子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老師也要了解到這一情況,不能一問三不知。

    2、不管如何,孩子都需要快樂健康的成長,學會自己快樂,學會遊戲(玩的態度),並做到會玩,成長為一個有趣、好玩的人。

    3、在成為好玩、有趣的人的過程中,鑽研各種玩法的好處,學會遵守規則,瞭解規則,如何利用規則“玩”好,取得很好的成績。

    4、遊戲的幾個特點:即時反饋;目標指向明確;達成獎勵;隨機不確定性;難度挑戰;榮譽排行等等。即時反饋就是說,我們設定了一個任務,抄寫某個單詞50遍,我們如果完成一次操作,都會顯示為1/50,這樣一直累加到50/50,在這個過程中會隨機產生的意外驚喜,比如一顆糖什麼的,這樣未知性來確保你對這項枯燥重複的行為的不厭倦感。達成50/50的時候,有一個階段性的獎勵,比如獲得一些成長的經驗值,你學會了這個單詞,並獲得了一本英語詞典這樣的獎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其他一起在做這個任務的同學比較,誰抄寫的更快,誰抄寫的更準確,形成一個排行榜,在這種榮耀的驅動下,我們要爭取到第一個完成,最準確的那個,來做行為內驅動力。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和我們說,不看不比,矇在鼓裡。一看一比,相差萬里。知道自己差在哪裡,離強者到底有多遠的距離,這樣我們有了可以挑戰的目標,並以打到,擊敗目標為單位。驅動我們去學習等等

  • 2 # 勤勞的Wendy

    關於遊戲歷史不是個偽概念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先來問你幾個問題。

    首先,你覺得小孩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呢?是不是玩呢?

    第二,你平時會陪小孩玩嗎?比如會不會陪小孩玩捉迷藏、過家家的遊戲?甚至就陪著孩子瘋跑、打鬧?

    如果答案是yes,那你已經接觸、使用遊戲力了。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說的大人要陪小孩兒玩就是遊戲力的體現。之所以變成了一種概念,還被大力推廣,主要是因為《遊戲力》這一本書。但“遊戲力”其實是中文譯者翻譯過來的,原著的名稱其實是”playful parenting,”直譯的意思就是“好玩/遊戲的育兒方式。”

    在《遊戲力》一書中,作者勞倫斯·科恩博士用詳盡的遊戲治療案例闡述了父母為什麼以及如何跟孩子游戲,提倡用快樂地方式面對養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成長的煩惱隨笑聲而逝。說到底,這是一本讓父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書。讓你面對孩子的時候,知道他們怎麼了,應該如何應對。

    有趣的是,勞倫斯·科恩博士原本是一位成人的心理治療師,但在治療過程中他卻發現患者談論最多的是幼時父母對自己的負面作用。於是,他開始意識到良好的親子聯結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並在女兒出生後立下決心,要“保持穩固的情感紐帶。”可是,理論的熟知不代表行動的有效。在多次同女兒的互動中,科恩博士並非一路高奏凱歌,順風順水,直到他發現了開啟兒童世界大門的魔法鑰匙—遊戲。再後來,科恩博士乾脆轉到兒童遊戲治療和家庭支援領域,指導父母如何透過遊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聯結,快樂應對童年的焦慮,於是“遊戲力”一書也應運而生了。

    處理養育問題的根本就是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科恩博士在《遊戲力》中將其稱之為“建立聯結”,並給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孩子不斷需要關愛和照顧,就好像有一個杯子,不斷需要蓄水。”蓄杯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依附感,“可以較好地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集中注意力,與同伴形成良好的聯結,對自己和世界有積極的看法。”

    不過,現實生活中,這個杯子經常變空。空杯的孩子就會出現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問題:情緒激動,哭鬧發脾氣;大驚小怪,抱怨這抱怨那;自我封閉,對什麼都拒絕;行為乖張;打人、要挾、誘騙、搶東西;黏人等等。父母要做的,不是打罵、處罰或不予理睬,而是及時蓄杯,接納、關愛、陪伴、傾聽、遊戲。

    所謂瞭解背後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應對。然而除此以外,靈活的技巧和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面對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各種問題時,缺少辦法只能讓父母同孩子一起陷入無力的泥潭。鑑於科恩博士是一位遊戲治療師,所以我們有幸在書中看到大量生動的遊戲案例,皆可借鑑到自己的育兒生活中。所有遊戲因穿插在書本的各個章節,顯得比較凌亂,但基本可以劃分為親密感、自信力、情緒康復、手足相爭等四個大類。

    面對這麼多的遊戲,你可能會問:“我該從哪裡開始啊?”第一步當然先要建立聯結。聯結的目的是要培育親密關係,打造育兒的基礎,為處理更難的問題做好準備。就好比種下一棵樹,先得讓它扎深根,只有這樣,以後遇到大風大雨也不會連根掀起,無非掉些樹枝、樹葉,修復起來就容易多了。那該玩些什麼聯結遊戲呢?並不難,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遊戲即可,比如我們小時候玩過的捉迷藏、追逐、木頭人。怎麼樣?是不是既熟悉又簡單?當你丟下工作、家務、電視、手機,把自己調換到童年模式,認真地跟孩子玩上一場,奔跑、尖叫和大笑中已開了個好頭。

    開始建立聯結自然是極好的,然而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科恩博士在《遊戲力》中強調父母一定要堅持聯結。只要時機合適,父母隨時可以跟孩子聯結。但前提是要遵從孩子的節奏和方式,甚至可以預留“遊戲時光”,每天都與孩子玩上那麼一會兒。我自己的小孩剛21個月,已從先前狂熱的躲貓貓分子變成了辦家家高手,每天下班後,她必然要拉著我一起炒菜洗鍋、給小鴨子換尿布、喂巧虎吃蛋糕、買賣東西,不亦樂乎。正是在這一遍遍地遊戲中,她不但模仿了爺爺怎麼切菜,奶奶怎麼燉湯,也享受了與媽媽在一起的溫馨時光,自然而然就蓄滿杯。

    也許有人問,即使我與孩子的聯結很好,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該怎麼辦?科恩博士在《遊戲力》中也給出了答案。

    第二步,請學會觀察孩子,將行為的前因後果描述出來,並試著翻譯出這背後的真正需求。

    俗話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話用在孩子身上,那就是沒有無緣無故惹人嫌的孩子。孩子的行為和情緒都有一定的原因,當個“佛系”父母,不慍不怒,不打不罵,鎮定地把它找出來,成功就到手了一半。比如:

    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本來好好的,突然間各種不配合,對穿衣、刷牙、洗臉通通說不,這是因為他/她剛剛擁有了自我意識,發現說不很有力量。

    剛生完病的孩子,明明好了,不發燒了,不咳嗽了,可仍然黏人,經常哭鬧、發脾氣,叫人抓狂,那是生病期間積累的不良情緒還沒有釋放完畢。

    下班回家,本想一個箭步衝向心愛的寶貝,跟她/他親親抱抱,可是人家冷漠地轉過小臉,繼續淡定地玩積木,直接把瘋狂熱情的媽媽冷凍在半空中,咋啦?那說明他/她對你早上偷偷溜走一天不見的行為極其生氣,想要親近,但又信不過,所以先冷冷你吧,看看會不會主動靠上來。

    本來每天都快快樂樂去幼兒園的孩子,突然跟你說:“我不要去幼兒園!”是受到了同伴的排擠還是分離焦慮又重新來襲?

    跳舞班上的明星小姑娘,為啥要打退堂鼓?聽說又來了個舞蹈高手,難道是相較之下覺得自己不夠好,內心充滿了挫敗感?

    揪出背後的“真兇”並不難,稍微有心的父母就可以把孩子的情況盡收眼底,如果想更進一步,有育兒達人建議每天寫一篇觀察日記,當真也是極好的。

    第三步,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先跟隨,後引導,在遊戲中引入不同的主題,有針對性地解決。

    關於這一點,科恩博士在《遊戲力》中幾乎從頭到尾都在不斷地在用案例指導父母們該如何應對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其中對粗魯、好鬥的羅伯特的治療記錄尤其詳細。在這個案例中,羅伯特簡直就是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惹事包,他講髒話,愛用拳頭,經常招惹其他小朋友,麻煩不斷。

    首次見面:科恩博士建議羅伯特媽媽嘗試“跑快跑慢”的遊戲,以控制他的衝動。

    但是:羅伯特立刻指揮科恩博士跑,於是他跟隨孩子,一起遊戲。

    結果:彼此建立了聯結,打下信任的基礎。

    中間一直進行遊戲時光的活動。

    幾個月後:羅伯特媽媽告知科恩博士他在學校又惹事,因而被別人討厭。

    於是:科恩博士要玩角色置換的遊戲(羅伯特變討厭科恩博士的角色+科恩博士變哀求羅伯特當朋友的角色)。羅伯特不玩,科恩博士暫時仍跟隨孩子。

    結果:羅伯特後來主動說出“討厭”科恩博士,進入角色置換的遊戲,完成針對挫敗感的遊戲,有了積極的改變。

    初步的治療結束,科恩博士開始找機會主導遊戲,加入主題,以幫他走出困境。

    某次見面:羅伯特打人,科恩博士平靜地抱住他,孩子尖叫,說恨他。

    於是:科恩博士抓住訊號,讓羅伯特媽媽抱他,並堅持跟孩子進行聯結(目光接觸&擁抱)。

    結果:羅伯特與媽媽加深聯結,並逐漸恢復情緒。

    接著:科恩博士請媽媽對著羅伯特說出孩子行為背後曾受到的傷害和恐懼,母子聯結更進一步。

    結果:羅伯特在社交方面發生實質性轉變。

    中間又進行遊戲治療。

    接著:爆米花遊戲中,科恩博士假裝吃不到想要的口味而難過,籍此引入失望、生氣、力量三個主題。

    再接著:枕頭管理學校遊戲,不許打人+搞笑疊枕頭規則,二人追逐打鬧,最後羅伯特完成規則。

    最後:打人高階課遊戲,打人+單腳站立唱歌規則,把羅伯特想做的事變成應該做的事,以發展他的合作技巧,同時加入規則,幫他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這個複雜的遊戲過程很好地展示了專業遊戲治療師如何一步步地透過遊戲、共情、擁抱、傾聽等方法讓一個“問題”孩子從受傷的困境中走出來。當然,大部分人在生活中不必面對這麼多麻煩,稍動腦筋就能想出對策。

    自我意識的萌芽,雖然頭疼,但也是一個發育的里程碑,所以先為自己的寶寶鼓鼓掌,再抱著接納的心態搭個穿衣帳篷,變個刷牙機器人,學學貓咪洗臉,用各種好玩的招數吸引孩子吧!

    生病的孩子,就抱一會兒,多多安慰,玩玩看病打針的遊戲,看看生病去醫院的繪本,等他/她慢慢蓄滿杯,自然就跟往常一樣又活蹦亂跳了!

    孩子大哭,不去幼兒園,表現出分離焦慮,用玩偶玩個不想上學的遊戲吧!

    孩子拒絕上舞蹈課,覺得自己表現太差,父母裝個更笨的跳舞笨蛋,在笑聲中讓孩子找到自信吧!

    實在不知道玩什麼的時候,拿起床上的枕頭,大家瘋狂地對打上一場吧!別忘了加上小朋友最喜歡的追趕戲份噢,會讓他們覺得十分刺激。

    寫到最後,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遊戲力》其實跟其它育兒書是一樣的,愛、接納、尊重是基礎,遊戲不過是方式。歸根揭底,它是想讓我們和孩子都找到正確的道路,這樣大人可以輕鬆一些,孩子也少一點童年的煩惱。所以,我認為遊戲力不是什麼偽概念,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PS.

    我本人在有了孩子以後,覺得要學習的地方很多,所以在看到遊戲力的課程之後就買了課,加入了他們的微信群。課程的主講人是李巖,也就是《遊戲力》的翻譯人員。他以書上的理論為基礎,結合華人的實際情況,解析瞭如何應對育兒中遇到的難題。至於微信群,管理也很好,有固定的群主,每天傳送遊戲力的案例,還有書摘,理論解析。成員如果有問題,也可以諮詢,會給你支招。

    希望這些東西能對你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4可以洗菜,洗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