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朝興替
-
2 # 豆腦不加糖
趙匡義,文武雙全,有勇有謀
第一,突然的暴斃,讓國家陷於危難之中
第二,進取心的弱化,沒有年輕時的進取心
第三,連年的征戰,國家拿不出多餘的錢糧
第四,社會矛盾的增加,百姓苦不堪言
-
3 # 歷史段子集
趙匡胤不是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是沒有實施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
從正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趙普和趙匡胤在雪夜中的籌劃是“先南後北”,先行統一中原、江南、荊襄、四川等,然後憑藉較為強大的經濟實力北進,消滅有契丹後援的北漢。(此戰略中沒有燕雲十六州,只是優先統一中原割據勢力)
在實際實施上,趙匡胤基本平定了南方,但是進攻北漢過程中,由於契丹援助,屢屢不得手,而北漢尚未平定,趙匡胤就暴病身亡了。可見宋太祖第一步的戰略還沒有完成,就撒手人寰了,故而沒有對幽雲十六州採取行動。
設想收復趙匡胤實際上對於幽雲十六州是有自己的設想的。最為主要的行動就是他設立了“封樁庫”,將每年財政結餘存入庫中,專門用於幽雲十六州的問題:
太祖別置封樁庫,嘗密謂近臣曰:‘石晉幽燕割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
趙匡胤對於幽雲十六州優先採取和平贖買的方式解決,因為遼國其實也無法利用好這一片土地,佔著也就是為了搶錢。如果不能和平贖買,則用這筆錢招募勇士,武力解決,所以實際上趙匡胤對契丹開戰是有決心的。
然而,趙匡胤死後,封樁庫這個事情沒有堅持下去。趙光義消滅吳越割據勢力和北漢之後,兩次起十萬大軍徵契丹,全部大敗而歸,對契丹採取守勢。
最終幽雲十六州一直就在宋朝版圖之外,沒有納入中原勢力。
-
4 # 填哥嗑歷史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水平,因為北宋還沒結束五代十國亂局的時候,趙匡胤就死了。沒能順勢收復前人開拓的疆土的責任,不能完全由趙匡胤承擔。他已經做得不錯了。
宋太祖
問題可以改為“趙匡胤幾乎終結了五代十國亂局,北宋為什麼沒能順勢收復前人開拓的疆土?”
如果是這樣問的話,答案是:趙匡胤的繼承人太菜了。
縱觀中國歷史,那些真正的大一統王朝,幾乎沒有哪一朝是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周滅商,歷經周文王,周武王和周成王才最終完成。
秦一統天下,經過六代雄主。
漢朝達到盛極一時,是經過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的不斷努力,東漢時期,漢明帝時期才控制西域。
晉一統天下,經歷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等等幾代人的努力。
隋一統中國,楊堅除了靠自己努力之外,還有北周的功勞。
唐一統中國,經歷了高祖和李世民時代。
一身戎裝的李世民
元一統中國,從成吉思汗算起,到忽必烈,經歷四代雄主,七十多年。
而清一統中國,則是經歷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代人。
除了明朝之外,基本都是經歷三四代人。因為開國皇帝開創基業並不容易,等到打下一片江山之時,基本都老了,而一統中原的基業,只好留給下一代了。所以,一個朝代能繁榮、強盛,重要的是建國後的第二代第三代能力如何,能力強,則國家強盛個一兩百年不成問題,能力弱,胡作非為,則國家將迅速滅亡。
周、漢(惠帝和少帝是傀儡,真正的第二代統治核心是漢文帝)唐、明(明成祖)、清皆因為第二代能力強,而國家走向強盛,而秦、晉、隋、元等朝代皆因為第二代是草包,從第二代就走向沒落,或者直接滅亡。
而不幸的是,作為宋朝第二代皇帝趙光義,志大才疏,陰謀有餘,才能不足。使得北宋王朝在對外擴張方面戛然而止。
宋太宗趙光義
“燭光斧影”之後,趙光義繼承哥哥的帝位。趙光義一開始也是雄心勃勃,準備繼承哥哥未盡的事業。於是,在979年,親征北漢。由於北漢皇帝的昏庸,遼朝的輕敵,致使北漢被滅。五代十國局面徹底結束。宋朝區域性統一中原。
滅亡北漢後,趙光義馬不停蹄,準備親征遼朝,收復燕雲十六州。徹底統一中國。應當說,趙光義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趙光義沒能看到,在進攻北漢之時,宋軍也傷亡慘重,這時士氣低落,而且宋軍沒有進攻遼朝的準備。也沒有對遼會如何進行防禦做好充分的估計。而遼朝方面,雖然,也對宋軍進攻準備不足。但是遼軍秣兵歷馬,準備一雪前恥。戰爭勝負,已在預料之中。趙光義的戰略眼光,統籌能力不足,暴露無遺。
北宋版的“南京條約”——《澶淵之盟》
在高粱河之戰中,一開始宋軍佔據優勢,但是沒能迅速拿下幽州,被遼軍兩面夾擊,宋軍大敗。在遼軍上下“活捉宋朝皇帝”的呼聲中,趙光義丟下大軍,跑得比兔子還快,逃回汴梁,宋朝的北伐大軍全軍覆沒。
靖康之恥
此後,送太宗還阻止一次北伐,但是宋太宗再也不敢親征了。宋軍也小心翼翼,被遼軍各個擊破。從此,北宋軍隊除了遼朝快要滅亡時的趁火打劫,引狼入室之外,基本停止了北伐。
宋朝沒能收復前人開拓的領土,不能怪趙匡胤,要怪,就怪趙匡胤的繼承人實在太菜了。而且,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宋太祖能打仗,宋太宗能跑,宋徽宗跑了之後還有時間跑回來被抓,宋末帝最後跑都沒時間,也沒路可以跑了,只好投海。真是令人呵呵了。
除了宋太祖、宋太宗、宋孝宗之外,宋朝各個皇帝畏敵如虎,給能征慣戰的漢民族創造了三位皇帝被抓,兩朝皇帝被俘的“佳績”。
-
5 # 平凡的世界0430
從正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趙普和趙匡胤在雪夜中的籌劃是“先南後北”,先行統一中原、江南、荊襄、四川等,然後憑藉較為強大的經濟實力北進,消滅有契丹後援的北漢。(此戰略中沒有燕雲十六州,只是優先統一中原割據勢力)
在實際實施上,
趙匡胤基本平定了南方,但是進攻北漢過程中,由於契丹援助,屢屢不得手,而北漢尚未平定,趙匡胤就暴病身亡了。可見宋太祖第一步的戰略還沒有完成,就撒手人寰了,故而沒有對幽雲十六州採取行動。
設想收復
趙匡胤實際上對於幽雲十六州是有自己的設想的。最為主要的行動就是他設立了“封樁庫”,將每年財政結餘存入庫中,專門用於幽雲十六州的問題:
太祖別置封樁庫,嘗密謂近臣曰:‘石晉幽燕割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
趙匡胤對於幽雲十六州優先採取和平贖買的方式解決,因為遼國其實也無法利用好這一片土地,佔著也就是為了搶錢。如果不能和平贖買,則用這筆錢招募勇士,武力解決,所以實際上趙匡胤對契丹開戰是有決心的。
然而,趙匡胤死後,封樁庫這個事情沒有堅持下去。趙光義消滅吳越割據勢力和北漢之後,兩次起十萬大軍徵契丹,全部大敗而歸,對契丹採取守勢。
最終幽雲十六州一直就在宋朝版圖之外,沒有納入中原勢力。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深社會
首先來看下當時的時代背景:
“五代十國”時期,差不多亂了近80年,等到北宋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天下大一統的觀念已經不再深入人心;外族契丹也早已在中原之北建立遼國,且已佔領大片唐朝疆域;本來就偏遠脆弱的西北疆域,早已成別國領土,更沒有併入中原的心。
再來看看趙匡胤的內心想法: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個道理我們是都懂的,我們從“杯酒釋兵權”這一事件中,完全能夠感受到,此時的趙匡胤對於北宋的疆土已經滿足了。
所以,如果要繼續開疆拓土,不僅要收復土地,還要收復人心,而人心這個問題一時半會是不能解決的,見好就收,就成了趙匡胤是最好的選擇。
回覆列表
為啥沒收復,原因不難了解。
先南後北建立北宋王朝時,南北各地仍由五代殘餘割據政權所控制,荊南高保勖據有江漢三州;周行逢佔據湖南十四州;後蜀孟昶據有兩川、漢中四十五州;南漢劉鋹據有嶺南六十州;南唐李璟據有江南十九州;吳越錢俶佔據兩浙十三州;北漢劉鈞佔據河東十二州。此外,尚有契丹(遼)、與宋並立。
先南後北戰略方略符合當時南弱北強的情勢,宋太祖、太宗針對不同物件,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法,抓住戰機,充分準備,巧妙用兵,才獲得勝利。
北宋先後消滅南平、後蜀、南漢三國,開寶八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此後,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勢力紛紛投降,南方統一。
北方的北漢依附與遼,趙匡胤三次伐漢,都敗與遼的支援。後來趙光義繼位後圍城打援才滅掉北漢。
強大的遼在後唐時期就已經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在後晉又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南宋的李攸,在其撰寫的《宋朝事實》裡記載遼國盛時,總兵力不超過30萬,契丹軍約15萬,奚軍約6萬,漢軍約1萬5千人,刺字父子軍數千人,鄉兵、義軍約3萬,其餘老弱約7千人,合計約27萬。換句話說: 遼國兵力的組成=契丹兵+奚兵+漢兵+刺字軍+鄉義軍+老弱。
宋史紀事中宋太祖趙匡胤估計的遼國軍力: 我以二十匹絹購一胡人首,彼精兵不過十萬,止費我二百萬匹絹,則虜盡矣。
燕雲十六州是北方主要的產馬地之一,燕雲地區不但擁有中原數量最多也最為優秀的騎兵,也擁有數量最多也最為精良的戰馬,在冷兵器戰鬥為主的時代,這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軍隊的質量,燕雲十八州的失去,直接使中原地區的戰馬來源銳減,沒有足夠的騎兵,這也是宋朝軍隊以重步兵為主,騎兵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沒有機動性強的騎兵追擊衝鋒,使得後續中原漢人政權在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失去了許多主動性,同時這也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再加上宋朝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地方武力嚴重不足,中央禁軍卻一度擁有百萬之重,且造成"將不帶兵、兵不知將"的窘態 ,以至於又相續西南兩線失守,西夏大理建國,其國土、國力都遠不如漢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