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向青山
-
2 # innnnnny
送走兒子,即使不能東山再起,起碼也能延續皇室血脈。殺光后妃公主,是為了不讓她們被敵軍侮辱,畢竟在那個時代,女子貞操大於天,更何況是皇家女子。
-
3 # 職場前沿思維喬春雨
這個很簡單,送走兒子就是讓你天天擔心要復國,當然自己能逃走就更好,比如朱允文,他就是要隱身,你就慢慢找,找不到就如刺在喉!至於公主后妃也就是省得受辱而已,特別是其他民族入侵。
-
4 # 歷史雜貨鋪
實在不好意思,您的配圖我實在不知道是誰。但是從你的題目可以猜測一番,不出意外的話你是指崇禎皇帝。崇禎被評為歷史上最有氣節的一個皇帝,因為他是自盡而死,即使不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上吊了,身邊還有個大太監陪著。
說句實在說,崇禎其實挺悲哀的,因為等他接手的時候,明朝的覆滅已成定局,他一個人的力量當然不可能讓明朝重新崛起。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明朝最終滅亡。諷刺的是,當時大臣們沒有一個想著去為皇帝出謀劃策,全部都是想著自己怎麼活下去,有的逃了,有的投降了。
大多數人都知道,崇禎是自盡而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崇禎死前還辦了件大事,至今為止被人們稱讚,從中也可以看得出崇禎的氣節。崇禎死前,他去後宮將所有人叫了來,他命令公主和妃子們必須自殺。
在當時肯定是有人不願意自殺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勇氣的,那麼崇禎是如何做的呢?不願意自盡的,崇禎自己拿起了刀劍,親自將不願自殺的妃子和宮女斬殺。那麼崇禎的心裡好受嗎?當然不好受。
根據記載崇禎命太監將自己的幾個兒子送出了宮。很多人好奇這麼殘忍的手段,為什麼後人會敬佩他的做法呢?原因很簡單,他殺了宮裡的女人,他是怕敵人來了之後,會對這些女子進行侮辱,這都是他的親人,他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這種勇氣不是誰都有的。至於送走兒子更好解釋了,為自己保留火種,同時他肯定也希望,有朝一日這個孩子能為自己報仇,即使報不了仇也不至於絕後,辦完這一切,他也自盡而亡。
-
5 # 歷史密探
題主圖中的這位帥哥正是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李後主,因為擅長詩詞歌賦,卻沒有絲毫政治頭腦,所以被稱為“千古詞帝”,作為一個憑藝術在史上留名的皇帝,也算是獨一無二,一股清流了。但是從描述來看,說的是崇禎,那麼我們就都來看一看這兩個人。
李煜曾多次想向北宋稱臣,不求建功立業,甘心求一個爵位,從此過平淡的生活,但是被宋朝嚴詞拒絕了,不久便攻克金陵,李煜也被俘,結束了風花雪月的日子,後來被宋太祖賜毒酒身亡。
而根據題主的描述,殺妻女,送走兒子,顯然不是此人,而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夜,正是農民軍圍攻北京之時,崇禎舉行了最後一次家宴,然後開始交待後事。
崇禎先是送幾個兒子逃離出宮,然後命令皇后和貴妃自縊,最後,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昭仁公主和長平公主,就這樣,大廳裡被鮮血染紅了,十分詭異。那麼,崇禎為何這麼殘忍呢?因為,他不敢讓妻女活著。
各地縣誌和史料對李自成大軍都有記載,他們把孕婦用刀拋開,取嬰兒玩耍。經過的地方,婦女被隨意搶掠,一個將領可分30名女人,他們把少女侮辱後直接煮熟吃掉,十分殘忍。很明顯,如果自己的皇后和貴妃以及女兒活著,落到李自成手中,後果可想而知,比死都難受,所以,長痛不如短痛,他親手結束了他們的生命。而逃跑的兒子,雖然也很可能被殺死,但至少不會被侮辱,留下來更是為了延續香火的。
-
6 # 皎皎220
留下兒子,是保住自己的血脈,日後有機會還可以復國,雖然可能性極低,而殺死女兒老婆,是為了防止她們被賊人侮辱,古人對女子貞節看的很重,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在男人眼裡,寧願她們死掉也不願意受辱從而給自己蒙羞。
-
7 # 名字已被搶佔
看到題目,我就想到了崇禎帝。小時候,一直以為他是自私。後來才知道,這是丈夫的無奈,是父親的痛。
想一想靖康之恥,那些被俘去的后妃和公主是怎樣地悽慘。當然,李自成及其部下是否會那樣對待明皇室的女人,至少在他進城前是無法斷定的。但無論作為君王還是家長,能讓這種可能存在嗎?不論他是出於對皇家尊嚴的在意,還是出於對妻女的愛護。我相信,下殺手時,他的心是痛的。
至於為什麼讓兒子逃走?應該就是香火思想吧。如果不能復興祖業,至少也把血脈傳下去。
綜上,對兒子和妻女是有些不公,但也是基於那個時代和男女生理上的不同。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多少王朝不斷更替,亡國之君都有不少,如宋徽宗、宋欽宗、劉禪、孫浩、南唐後主李煜等。這些皇帝在國破家亡後選擇投降,成為階下囚,悽慘一生。而下面這位皇帝,在自殺殉國前,送走了皇子,然後親手斬殺了後宮妃子和公主。這一做法讓後世欽佩!
回覆列表
殺光后妃公主的是崇禎吧,可是配圖是李煜。
崇禎此人,志大才疏,經不起失敗。
做個太平天子還行,明朝末年,若非崇禎自縊,大明不見得亡的那麼快,至少可以像南宋那樣南北對峙。
至於斬殺后妃公主,怕城破後受辱吧。
崇禎君王死社稷的勇氣值得欽佩,但後事並未做好安排,這也斷了大明的後路。南京的群臣在崇禎死後一個月才得到訊息,南明自始至終也沒有一個有凝聚力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