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夜雪舞123
-
2 # 懶久的無用生活
對於父母所謂的“三觀不正”到底是怎麼個不“正”??不善良?違法亂紀?
如果你所說的“三觀不正”只是老一輩的思維方式和觀念與自己有差異的話,不能叫做“三觀不正”。
隔代之間因為從小生活的文化、社會環境差異巨大,會形成不同的人、事、物處理方式。而且對於未來的預期也差異很大。父輩幾乎都是比較現實,追求穩定,這其實和年紀大了,大腦退化有關:大腦退化的結果就是幼稚化,即像小孩子沒被教化一樣,有一些自私,喜歡佔有,做事情緒化。。。因為缺乏安全感。
這其實就是老年社會的典型特徵,所以人必須要時時刻刻接受教育,並不是老了受的教育夠多了就不用教育了。老年人應該接受更多教育我因為對於新時代他們落後太多了。只是我們國家老齡人口實在太多,關於老人教育的基礎設施沒跟上,老人的管理和教育主要被子女承擔。
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多陪父母學習新新知識,認識新事物。只有父母更新認知,更新思維作業系統,才會縮小你所謂的“三觀”差距。
-
3 # 一介布衣小書生
三觀不正用在父母身上應該不好吧,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建議你還是要從自己身上反思,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父母。首先,一個人的修養和其所在的家庭是息息相關的,我不清楚你怎麼判斷的父母三觀不正。第二,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人是能夠改變別人的,包括父母。第三,也是我的一個小建議,你應該聽聽百家講壇《弟子規》,或許你就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了。
-
4 # 小萱格格
凡事講三觀,永遠擺一副大家長臉孔的人,最大的問題是永遠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總覺得少說一句,孩子就變壞。可世上的事就是那麼奇怪,你越擔心他學壞,他越學壞。因為即使孩子,也討厭永遠被壓抑、被定義。就像《平民之宴》裡的廢柴兒子,當母親堅定地認為世上只有一種成功、一種生活時,他的所有離經叛道,其實是為了向父母證明,我可以過另一種人生。經常有人談論窮養富養的問題,其實原生家庭的好,不在於物質,而是平等與信任,是交流的順暢與彼此的理解。能放心大膽地在父母面前坦露陰暗面的孩子不容易變壞。他們相信愛,懂得愛,人生自然而然地向著光明那方。他們不會把挫折當成失敗,因為從父母那裡,他們得到了做自己的底氣。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不會失去被信任的權利;你的人生,不是被某一次考試,某一次成敗定義的。
回覆列表
我們大了,父母也老了,這時候的父母我們需要像對待孩子一樣的做,他們老了,心裡也孤獨了,我們要多關注他們。如果他們做的事影響不大的話,我們可以裝作沒看到。如果做出格了,我們應該提醒他們,委婉的告訴他們做了這件事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