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著蝸牛追蜻蜓
-
2 # 前世今生122629507
徐氏的姓氏來源比較純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孫伯益之子若木的後裔。相傳陷帝有一個孫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懷有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子女華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賜他為嬴姓以外,還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給他,姚女後來生了兩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叫若木。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馬功勞,因此在 論功行賞時,伯益的兒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國。因若 木首封徐國,其後代便以國為氏,稱為徐氏,徐若木便為徐姓的得姓始祖。
遠古時期若木被封徐國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鳳陽縣北部,這是徐姓的最早的發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國滅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姓了。後來他們紛紛向北方遷徙。滅國後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繼續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吳,其中著名的如徐承還當上了吳國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師從每上襲齊。一部分西遷和北遷。從夏朝至秦初,徐姓一直活躍於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的江淮地區。
歷史上有一個日本始祖徐福,也叫徐市,關於他渡海求不老神藥的事,在歷史上有多處記載,《史記》中的《秦始皇本紀》是這樣記載的: “徐市,齊人,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嬴州,請地齊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之。”徐市訪不老神藥的故事,雖然在不同的史書記載中有一些出入,但卻為兩千多年以前的徐氏遷播於山東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春秋左傳》中所見的徐姓人有昭公23年的邾臣徐鈕和僖公17年的齊妃徐贏,邾國和齊國都在今山東地區。戰國時期魯仲連的老師徐劫、孟子的弟子徐闢、東海貧婦徐吾、著名的美男子徐公,都是齊華人,這說明先秦時期今天的山東地區是徐人的主要分佈區。而《莊子》一書所載的徐無鬼,是戰國時的一個隱士,曾是魏國緡山人。《戰國策•燕策》所載的徐子為宋外黃人,善制利刃的徐夫人為趙華人。魏國、宋國在今河南省,趙國在山西、河北省,這正是徐人由東部沿海向西遷移明證。南朝齊王險所撰《姓譜》載有徐姓五個較早的郡望,東海、高平、東莞、琅玡、濮陽,其中前四個均在山東,最後一個在河南,這與先秦時期徐姓的遷徙不無關係。
回覆列表
夏代至周代,分佈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蘇省西北部和安徽省東北部)。周初,以今江蘇省泗洪縣一帶為中心,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為強大,春秋時為楚國所敗,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吳國吞併。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徐氏為顓頊,皋陶之後。夏禹時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國。從若木至徐偃王共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擊敗。後又封徐偃王子宗為徐子。春秋時,徐國被吳滅後,徐子的遺族以原國名「徐」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