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946HUIYI

    “萬元戶”這個名詞是八十年代以後才出現的。改革開放以後允許個體經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志者事竟成。六十年代的一萬元那就是天文數字。

  • 2 # 使用者斜暉脈脈

    應該是九十年代早期,九零、九一左右。

    六十年代,中國農業開始集體生產,農民是共同勞動的社員,工業完成了公私合營,沒有了資本家,人人都是產業工人。國家處於集體經濟時期,也是經濟發展最困難最緩慢時期,中國出於國際形勢和政治戰略的需要,大力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工,也就是兩彈一星,然後就是大搞政治運動,經濟發展投入度關注度不足,農業輕工業進展緩慢,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不快。農民在生產隊勞動,以解決溫飽最終目標,收入幾無差別,全國找不到一個萬元戶。普通工人工資也就幾十元,高階技術工人一年收入不到兩千元,哪來萬元戶。全國第一高工資是宋慶齡,比毛澤東還高,一年工資不到八千元。

    當時政治環境是宣傳貧窮光榮,金錢是罪惡,真有萬元戶也不敢標榜,更沒人羨慕。

    八十年代實行改革開放示包產到戶,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種田大戶和私人企業主收入大增,達到萬元以上,成為人人羨慕的“萬元戶”。九十年代中後期,人們開始羨慕起百萬元戶了,萬元戶不希罕,你我一不小心也會變成萬元戶了。

  • 3 # 秦寶海9

    讓人羨慕的萬元戶,出現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時候有個萬元戶,那可是十里八鄉都知道的事情,真是了不得啊。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放開了政策,允許個人開公司,或是做各種各樣的生意,只要是法律允許就行。

    我們這就有這麼一家,他們從事的是加工腸衣,就是把豬小腸進行深加工,以前是生產隊經營的,八三年生產隊黃了以後,他家就把這個腸衣加工廠給承包了下來。

    這家的主人,在生產隊腸衣加工廠就是個幹技術活的,所以,他家承包了這個家工廠以後,把生意做的越來越好,幾年的時間,他家就成了萬元戶,那可真牛啊。

    那時候還沒有煙花呢農村,就是二響的二踢腳,有一次村裡放露天電影,他家就買了好幾百塊錢的二踢腳,找了十多個人,在電影場地四周放了挺長時間。

    那時放二踢腳還沒有爆竹架子呢,都一根一根的手拿著放,真是熱鬧啊,村民都羨慕得很啊。

    他家的萬元戶維持了七八年後,各村陸續就都出現了萬元戶,萬元戶,是那個時代,國富民強的一個縮影。

  • 4 # 無法迴避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後不久就出現了萬元戶。當然這只是說當時的農村。城市萬元戶我們不敢猜測,高階幹部月薪剛建國就有四五百!

  • 5 # 齊王安

    九十年代初才有萬元戶,我父親是山東省第一個個體工商戶,當時貸款200元現金還要公務員擔保,八十年代掙了幾萬塊錢嚇得睡不著覺,親戚朋友沒有知道自己有錢的,八十年代中期都不敢接大的買賣了

  • 6 # 伴伴影音

    讓人羨慕的萬元戶,是在1980年農村土地分到戶後,農民有了土地種植自主權,國家改革開放,農村出現了專業戶、個體戶、多種經營等,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到了86、87年後,在我們這裡農村就有年收入過萬的能人,著實使人羨慕。當時那些萬元戶,基本都是頭腦靈活,思想超前的人們。到了90年前後,在農村萬元就更多,基本村村都能有個十戶八戶的。

    在六十年代,那時溫飽還沒解決,哪來的萬元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足球小白,從現在開始做哪些事能在明年看世界盃的時候不再只是看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