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他哥談財富

    利率下降,短期看人民幣對內購買力貶值,對外匯率也貶值;長期看人民幣又都會升值,下面我們透過貨幣金融學的角度來解釋:

    短期看,比較容易理解,利率下降,那麼居民短期會傾向於取出存款去找別的投資,短期市場中流通的貨幣增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購買力會降低;同理,利率貶值,人民幣會出逃尋求他國利率更高的投資,外匯市場人民幣供給大於人民幣需求,人民幣對外幣貶值,但長期看不然。

    長期看,我們得了解,實際印的紙鈔並不是我們腦中認為的貨幣,貶值升值也跟實際的紙鈔沒有直接聯絡。

    一般,市場流通中的貨幣我們用C表示,商業銀行上繳到中央銀行的貨幣,也就是法定準備金我們用R1表示,商業銀行金庫自留的貨幣,也就是超額準備金我們用R2表示。

    所以央行印的所有紙鈔和銀幣,我們稱之為基礎貨幣B,B=C+R1+R2=C+R

    另外,我們得理解商業銀行存在的意義:透過準備金制度,一次次的存款和貸款業務,創造出了大量的存款貨幣D,我們平時新聞總看見的廣義貨幣M2,現實中真正對經濟起作用的貨幣,是流通中貨幣C和存款貨幣D的和。

    貨幣金融學很重要的貨幣乘數的概念,貨幣乘數=M2/B=(C+D)/(C+R),我們把這個式子分子分母同除以存款貨幣D有:

    貨幣乘數=M2/B=(C/D+1)/(C/D+R/D)

    其中,C/D就是市場流通中的貨幣/存款貨幣,稱之為現金比率,反映了居民願意持有現金的意願度,現金比率越高說明越願意持有現金而不是銀行存款;R/D就是準備金/存款<1,很顯然這個就是準備金率,由央行政策規定的常數。

    即貨幣乘數=(現金比率+1)/(現金比率+準備金率),由於準備金率恆小於1,對上式右邊求導可得其導函式恆為負,便可得出貨幣乘數是隨現金比率的增大而減小的,反之亦反。

    綜上,我們得出結論:當利率下降時,更願持有現金,現金比率增大造成貨幣乘數減小。

    廣義貨幣M2=貨幣乘數*基礎貨幣,基礎貨幣不變,所以廣義貨幣M2減小,也就是貨幣供給減小,貨幣供給小於貨幣需求,市場利率會自己調節上升,貨幣購買力增加,但貨幣乘數的變化長期才能顯現,短期看貨幣供給是大於貨幣需求的,貨幣購買力是下降的,所以人民幣對內短期貶值,長期又升值。

    同理,在外匯市場上亦然,短期人民幣對外幣貶值,長期人民幣對外幣又升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古人理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