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爪虞
-
2 # 請叫我露姑娘
其實我覺得一般小女孩都喜歡收拾書包,比如我女兒吧,從小就給她買的有小小的書包,雙肩包這種。裡面會放一些玩具,糖果,繪本,還有零花錢。沒次要背出門的這時候,我們就會去整理。把糖果放哪裡,玩具放哪裡,一點點整理。孩子也很喜歡。她把糖果放外面的拉鍊口袋裡,把玩具放裡面包包裡,不喜歡的整理出來不放。
久而久之,只要是包包,每回要背的時候,她都會自己整理一下,我自己的包,她有時候也會提醒我拿鑰匙……
所以我覺得,要想培養孩子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就要養成習慣,這個養成並非一天兩天,而是每天。
每天都要陪她收拾書包,全身心陪伴,而不是給孩子一個書包就不管了,家長要引導孩子怎麼去整理。
其他的就交給時間,長久下來,不整理書包,孩子反而覺得不習慣。
-
3 # 度仔媽咪
媽咪有一個朋友的兒子,正在讀一年級,是個小男孩,不光是收拾自己的書包,連自己的房間都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有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很晚才回家,可是他又要早睡,作業還沒簽字呢?那怎麼辦呢?
小傢伙就用便籤紙夾在需要簽名的地方,寫上幾句話,意思是讓爸爸媽媽簽名,然後放在自己的書桌上。
這一幕幕都讓朋友特別感動。
媽咪問朋友,你是怎麼做到的?他怎能如此自覺?
朋友說,因為她的工作的關係,比較少陪伴在他身邊,於是,告訴孩子,一定要自己照顧自己,包括自己的學習。剛開始的時候,他會告訴他,如何收拾自己的書包,比如,分類放好,這樣做,不但節省時間,還節省空間。
假如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做不到怎麼辦?朋友說,那就在旁邊看著,一定要做好為止。觀察孩子的態度,如果馬虎了事,那就重做,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幾次之後,孩子就知道媽媽的原則了,做不好媽媽是不會將就的,更不會幫忙,只是在旁邊看著,當然,孩子可以諮詢媽媽怎麼做,但是媽媽不會代替他做。
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
-
4 # jason媽咪有辦法
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一開學的時候就制定規則的意識。
讓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要學會自己收拾書包,記得聽過一個講座,一位老師說,有個四年級孩子忘了拿作業本,老師批評他時,他一拍大腿說,都怪我爺爺,忘了給我裝書包了。
這就是沒有給孩子立規矩定規則的後遺症,其實,教育孩子就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細節上。從孩子開學第一天開始就要求孩子分門別類的把語文數學英語都放在不同的透明檔案袋裡,整齊又一目瞭然,還防止被水打溼。非常好。
-
5 # 小晗晗愛閱讀
說起來挺簡單的,就是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事兒,每天晚上睡覺前要收拾好第二天上學需要的東西。然後就不用管了。如果丟三落四挨老師批了或者影響一天的學習了,也是他自己要承擔。可是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為什麼呢?因為我麼家長手伸的太長,心操的太多,太不信任孩子。總是忍不住自己動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幾次過去這就變成我們的事兒了。要是落下了,孩子反過來會責怪我們。真是鬱悶至極啊,別看這件小事,引發的衝突多著呢。問題啊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在兒子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每天只要帶一兩本繪本去就可以了,剛開始都是每天早上都是我幫他找幫他拿帶到學校再給他。本來是一片好意替他做了,結果呢,人家各種責怪,又是我拿的小朋友們不喜歡,又是我就不應該選那些書,反正就是嫌棄,幾次搞的我發脾氣,不歡而散。後來想想自己純屬多管閒事。就跟他說了每天自己準備好,早上要是來不及就別帶了。結果呢,人家娃每天晚上睡覺前就準備的好好的。偶爾也會忘記,早上手忙腳亂趕著出門忘帶了。就會去想怎麼才不容易忘記呢。哦,想到了,把書包放在鞋櫃上。
前兩天也變成一年級小朋友了,正式上學前一天晚上,開家庭會議時就告訴了他以後每天晚上要收拾好書包,注意事項是什麼。孩子做的挺好。他已經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也知道要是忘了,受傷的也是自己。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核心就是激發孩子的主動性。這幾年的育兒經歷發現的確是激發,想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兒,那就必須激發他的主動性。整理書包如此,學習更是如此。都得是他自己的事兒。
-
6 # 小晗晗愛閱讀
說起來挺簡單的,就是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事兒,每天晚上睡覺前要收拾好第二天上學需要的東西。然後就不用管了。如果丟三落四挨老師批了或者影響一天的學習了,也是他自己要承擔。可是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為什麼呢?因為我麼家長手伸的太長,心操的太多,太不信任孩子。總是忍不住自己動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幾次過去這就變成我們的事兒了。要是落下了,孩子反過來會責怪我們。真是鬱悶至極啊,別看這件小事,引發的衝突多著呢。問題啊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在兒子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每天只要帶一兩本繪本去就可以了,剛開始都是每天早上都是我幫他找幫他拿帶到學校再給他。本來是一片好意替他做了,結果呢,人家各種責怪,又是我拿的小朋友們不喜歡,又是我就不應該選那些書,反正就是嫌棄,幾次搞的我發脾氣,不歡而散。後來想想自己純屬多管閒事。就跟他說了每天自己準備好,早上要是來不及就別帶了。結果呢,人家娃每天晚上睡覺前就準備的好好的。偶爾也會忘記,早上手忙腳亂趕著出門忘帶了。就會去想怎麼才不容易忘記呢。哦,想到了,把書包放在鞋櫃上。
前兩天也變成一年級小朋友了,正式上學前一天晚上,開家庭會議時就告訴了他以後每天晚上要收拾好書包,注意事項是什麼。孩子做的挺好。他已經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也知道要是忘了,受傷的也是自己。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核心就是激發孩子的主動性。這幾年的育兒經歷發現的確是激發,想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兒,那就必須激發他的主動性。整理書包如此,學習更是如此。都得是他自己的事兒。
回覆列表
每個孩子的習慣都是靠日積月累的浸染積累而成。我們可以每天把孩子睡前需要做成的事情做成一個順口溜“睡前三件事,刷牙洗臉收拾書包”,把收拾書包上升到和刷牙洗臉一樣同等重要地位的事情。
延展開來好多事情都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做,因為很多小朋友放學回家後,直接就去玩兒遊戲,我們可以把最應該做的事情按照順序告訴孩子們。比如,放學回家三件事,“脫衣服,洗手,喝水”。
我家小朋友每次回家,洗手,喝水已經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