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公元足跡
其實呢,一般四悲和四喜通常是放在一起說,為“四喜四悲”,最早出自北宋晚期汪洙的《神童詩 四喜》,其中四喜為世人所熟知,即題目中提到的“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 ,後來有一個秀才鬱郁不得志,於是在“四大喜”後加了八個字改為了“空歡喜”,久旱逢甘露——一滴,他鄉遇故知——債主。洞房花燭夜——夢中,金榜題名時——重名。
而另外的人生四大悲為“少年喪父母,中年喪配偶,老年喪獨子,少子無良師”。不過後來宋朝一個叫洪邁的人又總結出了另一個四大悲,即“寡婦攜子悲、將軍被敵擒、失寵宮女淚、落第舉子心”,現在讀來真的是滿滿的憂桑啊。
至於古人的四怨我知道的有兩種,一個是唐代詩人曹鄴“四怨三愁五情”中的四怨,而另一種是佛教裡的四怨。
先來說曹鄴的四怨,晚唐詩人曹鄴的“四怨三愁五情詩”,模仿了戀愛中男女的心理和口氣,以含蓄、暗示的手法形象再現了感情世界的愛恨糾纏,其中第四怨諷刺了官吏盤剝百姓的罪行。
其一怨為 :美人如新花,許嫁還獨守。豈無青銅鏡,終日自疑醜。
其二怨 為:庭花已結子,巖花猶弄色。誰令生遠處,用盡春風力。
其三怨為:短鬟一如螓,長眉一如蛾。相共棹蓮舟,得花不如他。
其四怨為:手推嘔啞車,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農名。
再來說佛教裡的四怨,佛教裡說“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對四怨之苦感到恐懼,對三界的變化無常感到厭惡,辭別六親之愛,捨棄五欲。這句話的真正的含義是:真心想要出家的人,必須捨棄紅塵中的情感,看淡生死得失,不怨不怒,心靜如水 。
其中的四怨即是指:煩惱魔,死魔,陰魔,天魔。
不過四怨和四喜四悲有些聯絡不大,不過古代倒是確實有“三怨”一說。
一是指三種招人怨恨的事:爵高、官大、祿厚。這一說法出自老子, “老子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妬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人怨之。”
二是指三種招人怨恨的行為。指凌人、誣人、掩人之善。這種說法出自《國語·周語下》,“今 郤伯 之語犯, 叔 迂, 季 伐;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有是寵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誰能忍之?”
不知道我的回答幫到題主了嗎?
回覆列表
中國傳統上的四喜是:久旱逢甘露, 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有人畫蛇添足,給加上一點字首,就是“十年久旱逢甘露, 千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秀才金榜提名時”,當然後者是笑話。
關於四悲,一般認為是:幼年喪父,少無良師,中年喪妻,老來喪子。但是好事者從事務正反轉化的辯證角度,把“四喜”戲虐地變化一下,就成了玩笑中的“四悲”,如“久旱逢甘雨——一滴、他鄉遇故知——債主、洞房花燭夜——陽痿(或石女)、金榜提名時——他人(重名)”,或“久旱逢甘露—不停,他鄉遇故知—借錢,洞房花燭夜—不舉,金榜提名時—別人。”,哈哈!
唐朝詩人曹鄴曾寫過一首五言絕句《四怨詩》,詩云:“手推嘔啞車,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農名。”該詩詞透過描寫農民辛勤勞作,但分不到半粒糧食,入骨三分地諷刺了官吏對百姓的殘酷剝削,表達了作者對不勞而食者的憤恨以及對現實的思考。唐詩中類似意境的還有“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等。
當代還有所謂幹部的“四怨”,即怨“上”、怨“下”、怨“別人”、怨“前人”,或怨條件、怨環境、怨制度、怨文化。